查看原文
其他

专栏|动机式访谈(MI)讨论区:话题1~3

MI讨论区 漫语心理MY 2022-10-28


心理咨询又被称为谈话疗法,这充分体现了它是一种通过谈话进行的专业性工作,语言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际工作中,一些咨询师虽然学习了不少心理咨询的理论流派,但谈话技巧的欠缺影响了他们对个案的理解及理论技术的应用,进而影响了咨询效果。


咨询师欠缺谈话技巧的表现如:


有的谈话先入为主,不能开放地探询自己的未知;

有的谈话浮于表面,不能看到来访者的内在动力;

有的谈话语言冗长重复,不能把握咨询的方向……


漫语心理向大家推荐学习“动机式访谈(MI)”,可有效帮助提升心理咨询师的谈话技能。为协助大家进一步理解MI的助人模式与应用,特开设【MI讨论区】专栏,邀请“王建平团队·动机式访谈(MI)系统培训”课程主讲、《动机式访谈手册》译者——辛挺翔老师及往期参与学习课程的优秀学员,分享他们在MI读书会中的学习交流及问题探讨,希望对您掌握运用MI有所帮助!



话题1


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存在不和谐,咨询师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时,要不要采取一些更为主动的方式方法以突破僵局?例如对于缺乏咨询意愿、不想与咨询师建立合作关系的青少年来访者,咨询师在互动过程中感到很被动,是继续跟随,还是转向引导?


韩婧:我认为可以在导进阶段多做些停留,把视野拓展到对这个人的好奇,可以请他讲一讲他日常的生活/朋友/喜欢的明星等,说说对他父母让他来咨询的看法;也可以就当下状态做一个反映:“似乎来咨询也不是你的本意,你期待我们今天如何度过这段时间?”如果说了这些来访还沉默或者表示不想咨询,我可能会征求他许可后选择跟他父母谈一谈,将父母作为来访者工作。


辛挺翔老师补充:


话题2


当咨访关系已经建立,彼此具有较好的和谐度时,咨询师要不要更加主动?如果加以引导,要如何引导?


韩婧:我认为越是这个时候越要趁机在导进多做些停留,全面了解来访,在了解的过程中也重构了很多内容,来访的问题或许也松动更快。

挺翔老师补充:


话题3


打破持续面,唤起改变 -- 要改变什么?改变的目标与方向?例如对话练习中塔尼亚的案例(练习2.5第5个),来访者既存在有心理焦虑,也存在有现实问题(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咨询对话最终期待推进的方向是怎样的?仅仅是情感上的支持就够了吗?MI是有引导性的,在塔尼亚的案例中,应该怎样体现引导?


韩婧:这个案例我试着去理解他此刻的矛盾心态:既想好起来又担心手术失败。如果再加以拓展,非常像来访者在咨询中的状态:既想改变,又担心会面临更多的痛。咨询中能做的是挖掘更多他的资源:渴望改变的决心、内外部支持、更多的应对策略、与不确定共存的勇气等。如果塔尼亚更加明确这些之后是否也会找到他的方向了呢?


辛挺翔老师补充:


参与嘉宾简介


辛挺翔:香港中华动机式访谈法学会(CAMI)会员/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师/王建平认知行为疗法培训与督导团队秘书/注册助理心理师/天津心帆心理辅导中心心理咨询师咨询部主任


韩婧:小学心理教师/注册心理师/目前阶段的主要来访者是青少年及成年人


参与集体讨论的还有:

朱雅雯/张乐宇/徐波/陈伟萍/王秀玲/陈佳昕/夏宇欣/贾雪萍/李桐/徐玥歆


在此感谢。


- 持续更新 敬请关注 -


(点击上方图片,了解课程详情)


(书籍推荐,可扫码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