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思辩 | 我是否应该向周围人公开自己的诊断?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临床与咨询心理实验室 Author 变心辩论作业
转自:临床与咨询心理实验室(ID:bnuclinicalpsy)
你最近怎么看起来情绪不太好呀?
我今天去了趟医院,医生说我得了抑郁症……
现今社会,随着人们对于心理问题的认识程度加深以及科普力度的提高,我们早已不再将“心理疾病”视作闭口不谈的禁忌,相反地,越来越多的心理障碍患者尝试去公开自己的诊断,并且获得了十分可观的疗效。那么,心理障碍患者向周围人公开自己的诊断,对于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否利大于弊呢?
在讨论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确定心理患者公开诊断的对象,也就是何为“周围人”。“周围人”一般指和自己有更多时间待在一起,甚至是本身就关系十分不错的人,诊断的公开建立在已经存在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之上,而不是走在大街上,遇到谁就向他说明自身的病情。基于对“周围人”如此的定义,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展开探讨,探明向周围人公开诊断究竟存在哪些优势与劣势,并对面对心理疾病时的应对方式提出建议。
公开自身诊断的益处
1、获得“社会支持”
在健康心理学领域,“社会支持”这一维度被包含于各种干预活动之中,无论是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亦或是对于健康情绪的培养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许多基础的健康行为理论如“健康信念模式”、“HAPA模型”中都有涉及。但是,在这些模型建立之初并未涉及到“社会支持”。然而,正是随着研究的进展,“社会支持”这一因素才被补充于基于各种理论的健康行为干预之中,这足以证明,患者如果能够获得社会支持,将对他的整体健康起到显著促进作用,而获得社会支持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主动和身边的人交流自己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和境遇。
特别地,患者可能会因为害怕给别人带来麻烦或害怕他人可能产生的歧视,而选择不公开、隐瞒自己的诊断,但当患者病情发作或面临特殊的身体应激状况时,因为隐瞒,周围人不知道患者怎么了,更不知道患者具体需要什么帮助,反而会觉得患者很奇怪,对患者抱有异样的眼光,而这定会使患者承担相比公开诊断更大的心理压力,同时还对周围人的生活造成了因为“隐瞒”而产生的不良影响。这与患者自己的初衷正好相反。
或许有人会质疑,患者公开后万一遭到了排挤而并非获得社会支持该怎么办,下面的实证研究可以为这种担忧做出良好解释:
2021年最新的一项关于“家庭及社会因素对抑郁症患者病耻感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遇到烦恼或困惑时,患者向家人朋友倾诉,有助于缓解其焦虑情绪,对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因此,公开诊断意味着获得社会支持的可能性增加,也意味着疗愈的进一步发展。
2、减少内心的压抑
心理障碍患者在患病时感受到的痛苦,除疾病自身带来的以外,还有向外界隐瞒病情的压抑感。伪装成健康人对于患者来说本身就非常困难,而独自面对诸多病症的孤独又会增大患者的内耗,反而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此时,将病情告知周围人这一行为,就可以成为患者与外人建立心理联结的一个重要途径,并且减轻病耻感,让患者体验到更多的尊重与爱。
当患者愿意与身边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病情,本身就是开放了内心那座封闭的孤岛,形成与他人联系、减少自身负性思维循环的积极状态。有关情感障碍预后因素的研究显示,孤僻、胆小、缺乏自信和不善人际关系的情感障碍患者预后普遍较差,这可能与他们由于不敢袒露病情、不敢与他人交流导致的心理治疗缺失有关。我们常说“表达即治疗”“关系即治疗”,意思就是患者在表达内心痛苦与困惑、和他人建立日常关系的同时,自身就会慢慢变得理性,跳出情绪陷阱,得到自然温和的治愈。
向外界倾诉病情,对于减轻患者的病耻感也有着重要作用。心理障碍患者的病耻感强,主要是由于精神类疾病不像生理疾病那样易于理解,容易被污名化、贴上不好的标签,从而他们自己也觉得羞耻、低人一等,这对康复显然是不利的。患者主动向周围人告知病情,本质上是改变了自己对心理障碍的看法,认为自己患有的病就像感冒、胃痛等生理疾病一样“正常”,病耻感得到减轻,内心的压力也会减少很多。
可能存在的风险
心理患者在向周围人公开自己的诊断可以获得以上诸多益处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一行为也会有一定的风险。这样的风险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刻板印象、歧视与病耻感
首先,对于心理患者来说,病耻感是与他人进行沟通过程中的一大阻碍。有学者将病耻感分为“感知的病耻感”和“实际的病耻感”两类。感知的病耻感指的是妨碍心理疾病患者谈论自身经历、寻求帮助的羞耻感和对歧视的预期感受;实际的病耻感是指心理疾病患者遭受他人不公平对待的经历,即受到的歧视。
对于心理疾病患者来说,告知周围人自己的诊断可能引起周围人负面反应。人们普遍对于心理疾病患者存在刻板印象,例如人们普遍认为心理疾病患者能力低下、工作难以胜任、性格脆弱、具有危险性和暴力倾向。具有这样刻板印象的人们就很容易产生对心理疾病患者的偏见,引发负性的情感反应,如对心理疾病患者感到害怕、怜悯、愤怒等。继而,偏见就会导致歧视的产生,导致患者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这些不公平的对待可能是外显的,例如公司可能不录用心理疾病患者,也可能是内隐的,例如同事与朋友不自然地疏远与排挤。以上这一过程就会导致实际的病耻感的发生。
而实际的病耻感,又会引发更强烈的感知的病耻感。具有病耻感的患者可能会害怕自己如果接受治疗就会被贴上“标记”,受到歧视,从而抗拒接受治疗,对其心理疾病的康复产生阻碍。除此之外,病耻感还会导致患者的自尊下降,对自身感到羞耻从而回避人际交往,导致社会适应的能力降低。因此,如何应对他人的目光,是心理疾病患者公开自身诊断之后需要面临的一个挑战。
2、由于周围人对疾病了解不够而导致的错误应对
对于国内心理学知识的科普现状来说,很多人在面对心理疾病的时候并不知道该如何科学地处理。例如,有些人在面对抑郁症患者时过于紧张,生怕稍有不注意就会引发患者的情绪波动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于是对患者“严防死守”。与之相反的是,还有些人认为心理疾病只是患者在“矫情”,认为这些情绪问题“自己呆两天就好了”,甚至拒绝让患者前往医院就医。身边的人对于患者抱有一颗非常想施以援手的心,做出的帮助行为却是错误应对方式,有可能反而对患者的病情产生负面影响。这也提示我们,进一步加强对于心理疾病的产生原因及应对方式的科普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将他人的爱真正变为有效的帮助。
应对心理疾病的建议
1
作为患者
心理障碍患者在思考要不要向周围人公开自己的诊断结果之前,应先让自己接纳自己的现状,认识到患有心理障碍并不可耻,并不代表着自己的意志、能力、韧性有缺陷。即使社会上可能仍然存在着对一些心理障碍的污名化,但患者自己可以接纳自己,善待自己,不因为自己患有心理障碍而自责,自卑,感到羞耻。治愈自我的第一步是接纳自我,接纳自我可以避免患有心理障碍的事实本身成为加重心理障碍的原因。
患者消除自我病耻感之后,可能会思考是否需要向周围人公开自己的心理障碍的诊断,这可能会涉及到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我到底要不要公开?我应该向谁公开?我应该以什么方式公开?
1、是否公开
思考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结合自身情况权衡利弊。首先患者需要认识到不论公不公开都是个人的选择,公开并不一定意味着勇敢,不公开也并不意味着懦弱。
是否公开自己的诊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自己周围的环境是否是支持,包容,友善的?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是倾向于公开还是隐瞒?自己的症状是否难以控制,过于明显或难于隐藏?公开会对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自己能否接受公开可能导致的一系列结?隐瞒又可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公开还是隐瞒心理障碍的诊断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的恢复更有利?如果综合上述考量得出的结论是公开与隐瞒相比利大于弊,则不妨公开,若是弊大于利,隐瞒可能是对自己的恢复更有益的方式。
2、对谁公开
如果做好要向周围的一些人公开的决定后,患者可以先对自己最亲密,最有可能给予自己帮助和支持的人公开,例如父母、好友、爱人等。这些人与患者的联系最频繁,也最有可能能在患者需要的时候给予有效的帮助。
其次是向身边的一些专业人士公开,比如说读心理学专业的朋友、学校的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等,这些人由于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更有可能能够理解患者的处境,给患者提供一些专业的建议和帮助。
最后,患者可以尝试向平时交流联系比较密切的人公开,例如舍友、同事、同学等,这些人和患者的关系未必亲密,但日常生活中你和他们的交集比较多,向他们公开既可以消除平时与他们相处时隐瞒病情的压力,也可以在某些紧急时刻给予患者及时的帮助。同时,患者需要树立寻求帮助并不可耻,并不意味着懦弱的观念。在自己需要的时候寻求帮助是智者的做法,接受他人的帮助并不丢人,那些关心、在乎患者的人会十分乐意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的。
3、怎样公开
公开的时机和方式与公开对患者带来的影响也有很大关系。恰当的公开时机与方式可以最大化公开给患者带来的益处,最小化可能造成的弊端。患者可以在自己出现严重症状,心理极度痛苦时对周围的人公开,寻求紧急帮助,但这并不是最优解。在患者与他人谈心深入交流时(亦或是双方都没有紧急重要的其他事务)以认真的态度告知对方自己的心理障碍的诊断可能最有利于对方明白自己的情况。
单单公开自己心理障碍的诊断还远远不够,如果对方对这种心理障碍不太了解,可以向对方介绍一下这种心理障碍的相关信息,并说明自己可能出现的一些症状以及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对方给予自己什么样的帮助。同时向对方明确自己公开的原因:并不是要对方平时区别对待自己,亦或是要挟对方为自己做事或让步的理由,只是为了能够在特殊时刻能够获得需要的社会支持,不让自己的症状对于对方的生活造成过大的影响。
此外,患者也需要对于其他人能够提供的社会支持抱有合理的期待。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的反应也可能有巨大差异,所以世界上可能确实很难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我们可以换种方式思考,虽然真正的感同身受非常困难,但有人愿意努力设身处地,关心,理解和帮助患者,尝试与患者感同身受,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温暖人心,能够给予患者社会支持的举动了。
2
作为朋友
1、倾听
作为朋友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倾听他们的感受、想法、境遇,让他们有充分的表达空间,这本身就是非常有帮助的。不必强迫他们,让他们知道,你随时就在那,如果他们想要找人倾诉,永远可以想到你。
2、多鼓励他们
可以使用鼓励的话来支持他们,让朋友能够懂得自己的价值和优势。每天对他说一些鼓励的话,表达对朋友的关心,表现出朋友对于自己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指出朋友的优点和优势,帮助他们重拾自我。
3、让朋友知道我们一直在身边
我们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意愿,积极的与朋友沟通,陪伴在朋友的身旁。一起干一些事情,选择大家都感兴趣的活动一起参加,对朋友要有耐心和坚持的毅力。
3
作为亲属
1、接受现实,稳定情绪
作为心理障碍患者的家属,可能要承受比躯体疾病患者家属更大的压力,而情绪具有传染性,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患者的心情,家中患者的自责,这对疾病的恢复十分不利。
2、了解障碍有关的知识
家庭护理以及治愈后的复发如何进行康复等知识对于家属至关重要,可以有的放矢的观察病情、安排病人的生活。
3、及时治疗帮助患者康复
大多数患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家属一起度过的,家属细致的观察,及时与医生沟通,探讨进一步的治疗帮助患者康复。
心理工作者可以怎样做?
1、 科学研究、发现规律
心理工作者在面对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时,首先需要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确保自己能够联系多学科的知识灵活、合理地分析与理解社会现象。在保持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利用所学的科学方法通过实际调查或实验分析来探究事情的原因与发展,进而找到正确的方向来解决问题,为认识和面对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在心理疾病患者是否需要告知他人病情的问题中,我们需要首先对社会层面上患者、患者家属以及普通人群对于心理疾病的看法和接纳程度有清晰的认知,进一步需要了解病耻感产生的原因和社会污名化的有效解决策略,在理论引导下处理实际问题。
2、心理学知识科普
社会大众对于心理疾病患者产生误解和污名化的一大原因就是不了解心理疾病患者,将他们可能造成的危害扩大化、妖魔化,或者以讹传讹,得知了许多不正确的信息,从而产生了恐惧和歧视。要消除患者自身及患者家属的病耻感,并且让社会大众正确看待与对待患病人群,消除歧视,心理工作者可以做的其中一件事就是加强对社会大众的科普,可以通过在各个平台录制短视频发表、撰写公众号文章等方法影响和更正社会上各类错误的不科学的认知和观念,促进大家理性思考和决策。
3、社会价值观引导
除了针对具体问题提供解决策略以外,心理工作者还需要引导社会价值观向着友善、包容、理解、平和、接纳的方向前进。只要社会对于少数群体或者患病人群的包容度和友善程度增加,那么患者在公开自己病情的时候可能就能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而不是排斥与不理解了。
4、献言建策,参与社会治理
心理工作者在专业相关的问题上可以积极承担起社会建设的责任,提升主人翁意识。在解决心理疾病患者的病耻感并促进其与社会重新融合的过程中,心理工作者可以积极向政府部分献言献策,提供专业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同时,可以与社区合作,积极参与到实际的问题解决中去,为基层工作人员提供理论支持。
总而言之,如何进一步降低公开之后的风险,即减少公众对于心理疾病患者的刻板印象、普及心理疾病的正确应对方式,仍然是一个需要继续努力推进的课题。希望随着中国心理学的逐步发展,心理患者可以更轻松地敞开自己的心扉,获得更多支持,生活在更加温暖的环境中。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