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浪漫七夕有一忌

那天说 那天说
2024-09-05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七夕,也被称为“乞巧节”或“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浪漫、最唯美的一个节日,也是古时姑娘们最看重的日子。


每逢此节,女子们穿针乞巧、夜晚观星,寻找银河两侧的牛郎星和织女星,祈求美好的爱情命运。七夕因此也被称为“东方情人节”。



古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这五大行星合在一起称为“七曜”。


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至今仍有保留。


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为完满。

七月初七这天是道德腊日,也是道教三会五腊日三会日的中会日,是中国古代广大读书人一个重要的节日——魁星诞、晒书节



三会日是早期正一道道民聚会的三个日子。在此三日里,道民须赴本师治所,道官宣讲科戒,接受三官考核功过,以定受箓之等次。


农历七月七,魁星诞


魁星”,是二十八宿之一,道教中主宰文运的神


天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这当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其第一颗星叫做魁星,又称魁首。


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魁星生日时,读书人都会郑重祭拜,期盼夺魁高中。


在魁星诞这一天,除了祭拜外,还有许多与文化、学术相关的活动。


比如撰写文章、举办诗会等,都是为了纪念魁星,并祈求自己在文学或学术上有所建树。


这些活动不仅展现了人们对魁星的敬仰,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文化知识的重视。



另外,七夕也是读书人传统的晒书节,晒书、晒皮草,防虫蛀!


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是最早记载七月七日晒经书而不蠹(dù)习俗的典籍。


七夕这天,人们纷纷采集角蒿,晒干后夹在书里、褥子、衣柜等下面,可避虫、蛇。


角蒿,其实就是中药羊角透骨草,香气浓郁,用之祛秽。



七夕亦是民间采麻叶、莲花、蒺藜子、芙蓉叶等草药以及制作一些特别药膏、药丸的好日子。


《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


到了七月初七这一天,每户女子都会去山上采集侧柏叶(木槿叶)、桃枝等煮水洗头。

侧柏叶气微香,性寒兼能凉血,故尤其适用于血热引起的脱发、须发早白。


《名医别录》记载其“主治吐血、衄血、利血、崩中、赤白,轻身,益气。令人耐风寒,去湿痹”。


《日华子本草》云:“烧取汁涂头,黑润鬓发。”


桃枝,味,归心、肝经。能祛除邪恶之气,活血通络,解毒杀虫。用于心腹刺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疮癣。用以洗发,可除污秽油腻。


《本草纲目》:“治疰忤心腹痛,辟疫疠。”


可以煎汤内服,外用时可以煎水含漱或洗浴。


因此时天气干燥,用这种水洗发会感觉清爽润滑,不垢不腻。


而这一天的七夕水被喻为天河水,因古人认为这天的水质不同寻常,经久不变味。


至今有些地区仍保留有七夕取水的习俗。七夕当天取河水、井水贮瓮,以备和药。


七夕水又谓之“神仙水”,被认为清凉解毒、经岁不腐,有功于人。


农历七月初七,不仅是七夕佳节,也是个非常吉利的日子。


“七”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很吉利的日子。


在台湾,农历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就像连写的“七十七”,所以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但古人又云:“初七日勿想恶事”。


《急救广生集》:“是月初七日,切戒色欲,勿想恶事。十五日犯色欲,损寿。



《杨公忌》:“是月初七为道德腊,十五日为中元,二日戒夫妇入房。”


农历七月的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鬼节,这一天和七夕节两天都是要禁欲的。


因为七夕这天是道德腊日,古代的腊日是祭先祖、百神的日子,道教把古代的腊日习俗继承了下来,是日犯者削禄夺纪……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时至今日,上述古时七夕的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甚至消失,好似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传说一直流传在民间,延续着璀璨悠久的中华文化。


 

注:本文所涉内容仅供科普。


欢迎转发、点赞、点亮“在看”!让更多人因你而看见并收获健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那天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