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跃:讲好北京故实,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风貌,建好首都名城
12月17日,“北京印迹”平台正式上线。在平台发布会之后的“专家论坛”上,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邱跃以“讲好北京故实,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风貌,建好首都名城”为题,对“北京印迹”平台建设提出了重要意见。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邱跃
习总书记在两次视察北京时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要求“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的时代课题。因此,“北京印迹”的指导方针是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指示。
其次,挖掘整理北京城市发展历程是“北京印迹”的主要内容。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是搞规划、搞城市建设、搞土地管理的,挖掘整理北京城市发展历程是我们的责任,因此我们应该围绕这个方面展开研究和工作。
再次,宣传展示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是“北京印迹”的重要任务。《北京总体城市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
最后,促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北京印迹”的根本目标。我们要落实习总书记的指示,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促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就是促进城市发展。
在此,建议“北京印迹”平台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讲好北京故实
“讲”是宣传教育、研究探讨,大家讲、互相讲,大平台、大讲台。而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北京故实, 一是要有好的形式,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好懂好记。可以充分发挥青年规划师的特长和作用,用新的形式把看似很枯燥其实非常有趣的历史展示出来;二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讲“好的”,不讲“坏的”。而我们要讲的“北京”,范围上应该是指,历史上从建城到建都的北京,也包含部分京津冀地区。“故实”,首先是真实发生的历史的实事,不“戏说”、不“演义”。
注:“故实”指出处,此处指以往的有历史意义的事实。清乾隆皇帝在南巡时下旨询问周边历史人物典故时提出。
二是,传承历史文化
通过不断地挖掘、整理、梳理,将北京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历史上我们先辈们创造的辉煌业绩和优秀文化思想,学习好、保护好、传承好。比如,古代先哲“以水定城”的思想,就体现了水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和重要资料,生产、生活、生态都离不开水。
三是,展现时代风貌
7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北京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将这一规划设计建设的过程展现出来,会更加鼓励我们的斗志。北京城中轴线的历史格局继承了先辈“以中为尊、左祖右社”的思想,它一直影响着城市的整体格局和发展变迁,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的布局与中轴线是一脉相承的。
四是,建设首都名城
北京既是首都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处理好都与城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而先辈们智慧的结晶,将会给我们提供奋斗的力量。
北京作为世界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加强以老城保护为核心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要积极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正确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保护古都风貌,传承历史文化,挖掘传统文化价值,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面展示北京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形成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和谐一体的城市风格和城市魅力,建设具有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世界文化名城。
“北京印迹”就是
宣传北京、展示北京、探讨北京、研究北京。
“北京印迹”就要
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建设北京。
相关阅读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