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中轴线丨正阳门及箭楼:饱经沧桑,终因辉煌
编者按丨最美中轴线
一条中轴线,一部中国古代史。 全长达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被誉为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本栏目将带领读者游走这最美中轴线,一起了解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变迁、建筑遗迹,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
图片来源:全景网
正阳门,“京师九门”之冠。
老北京内城有九个门,各有规格和功用,九门走九车,正阳门是走“龙车”之门;而在九个城门的箭楼中,惟有正阳门箭楼开设了城门,只有皇帝出入时才开启。因其位于紫禁城的正前方,俗称“前门”、“大前门”;又因正阳门在古代只供皇帝通行,故而也叫“龙门”。
明朝最初的北京城由里向外依次建了紫禁城、皇城、内城,而正阳门就是内城的正南门,明中后期才有了北京外城与永定门(现中轴线最南端)。
正阳门在古代肩负着保卫内城安全与皇家脸面的重要使命,几百年来,它不断记忆与回响着北京老城的古话今声。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网
正阳门集城楼、箭楼、瓮城为一体,具有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历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和兴衰更替,现仅存城楼与箭楼,瓮城及瓮城内的观音庙与关帝庙均已不在。
正阳门城楼、箭楼、瓮城旧影
(图片来源:网络)
历史
变迁
明永乐十七年
(1419年)
始建正阳门。
在元大都南城墙以南0.8公里处新建城墙和城门,仍沿用元代“丽正门”旧称。
明正统四年
(1439年)
増修箭楼和瓮城,改丽正门为正阳门
清乾隆、道光年间
清代沿用明代城门名称和形制,并在乾隆、道光年间进行过修缮
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
正阳门城楼被“八国联军”所毁,箭楼上部亦遭焚毁
1903年
开始正阳门城楼、箭楼复建工程,直至1907年才完工
1915年
为改善内外城间的交通,对正阳门进行改造:拆除了瓮城及闸楼,在城楼两侧城墙上各开两座劵门,增建了箭楼北侧的平台、楼梯,还加设平座栏杆、箭窗楣饰及城台侧面装饰
1960s
因修建地铁,拆除了正阳门两侧的城墙和瓮城内的关帝庙、观音庙,城楼和箭楼得以保留
1977年
结合建设毛主席纪念堂进行了全面维修
正阳门城楼及箭楼现状
(图片来源:全景网)
01
前门楼子九丈九
四门三桥五牌楼
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至正统四年(1439年)大规模修建京城城垣和城门,给正阳门加筑了瓮城、箭楼、东西闸楼,并疏浚城壕,建造了石桥、牌楼,才形成了“四门、三桥、五牌楼”的格局。老北京有句顺口溜——“前门楼子九丈九,四门三桥五牌楼”。
《康熙南巡图》中对正阳门的城楼、箭楼、瓮城以及三桥、五牌楼都有细致入微的描绘,为我们了解北京内城城门的基本“配置”提供了最佳的形象资料
正阳门城楼、箭楼、瓮城及三桥、五牌楼复原图
“四门”:就是指正阳门四个门洞,即城楼门洞、箭楼门洞、瓮城两侧的东、西闸门各一个门洞。正阳门的箭楼也是京城九门中唯一一座有门洞的箭楼。而其它八门都只有两个门洞,即城楼门洞和瓮城单侧闸门的门洞,箭楼无门洞,只具备防御堡垒的功能。
正阳门城楼门洞(图左上)、箭楼门洞(图左下)、瓮城的门洞(图右)(图片来源:全景网、北京印迹官网)
“三桥”:指箭楼前方护城河上的正阳桥,其实是一座石拱桥,栏杆将宽阔的桥面分成三路通道,居中的通道正对箭楼门洞,称为御道,是只有皇帝才能通行。现已不存在。
“五牌楼”:正阳门箭楼前那座“六柱五间”的跨街牌楼。在明代京城九门都建有牌楼,唯独正阳门牌楼的规格最高,有五个开间,如今只有正阳门牌楼得到复建。
正阳门五牌楼(图片来源:北京印迹官网)
明朝时还在正阳门瓮城间建了两座黄瓦履顶的小庙——关帝庙与观音庙,两座庙与正阳门城楼呈稳固的等腰三角形,寓意国家安稳最重要。后来,为了交通修路等,瓮城及其内的观音庙、关帝均被拆除,而仅存正阳门城楼与箭楼。
关帝庙与观音庙(图片来源:《北京城市历史文脉研究》李建平/主编)
“正阳门城楼”:城楼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坐落在高14.7米的砖砌城台上,城台上窄下宽,占地3047平方米。整个城楼通高42米,是北京所有城门楼中最高者。
城楼楼脊饰龙头兽吻,每面有檐柱、老檐柱和金柱三层柱子,朱红梁柱,金花彩绘。城楼上下四面均设门及回廊,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上层为菱花格隔扇门窗,下层为朱红砖墙。城楼两端沿城墙内侧设斜坡马道以通上下。拱券式的城门洞开在城台正中,五伏五券。城楼外侧重檐以上悬挂木质大门匾。整体风格大气端庄,为北京内城城门楼之最。
正阳门城楼北面
(图片来源:编辑自摄)
“箭楼”:与城楼华丽的外形相比,箭楼则朴素得多。箭楼为单层重檐歇山顶建筑,内部为木结构,外包厚厚的砖墙。朝向城楼的方向出歇山顶抱厦一座,因而平面呈“凸”字形。正对城外及两侧的墙面开设排列整齐的四层箭窗(京城城门箭楼中箭窗最高)。整个箭楼外观厚重坚固,十分简洁有力。
箭楼南面(图片来源:全景网)
箭楼北面(图片来源:全景网)
02
正阳门外的文化生活
繁茂了老北京城记忆
清朝时,内城只允许满族人和皇宫贵族居住,且不得开办娱乐场所;由于靠近六部,正阳门是汉人官员、各地举人进京赶考必经之地,因此很多店铺、戏馆、会馆等在正阳门附近聚集,商业兴盛、市井繁华。
五色迷离眼欲盲,万方货物列纵横。
举头天不分晴晦,路窄人皆接踵行。
”清人杨静亭在《都门杂咏》记载的就是正阳门的热闹场景。
旧时正阳门外的繁华景象
(图片来源:《老北京·变奏前门》徐城北 / 著)
清末民初,由于在正阳门两侧有两座火车站,因此这里也成为了北京客运与物流的集散中心。各式拉客的人力车,马车与附近旅店招揽旅客的拉客声再间杂着小贩们的叫卖声,热闹非凡。
“闲时小酒大碗茶,溜鸟儿听戏逛铺子”,正阳门外的生活一日日丰满了起来。而正阳门在日月变幻中静默守望着这一方水土,累积这一片片的时代印记。而正阳门外的繁华与兴盛,更是繁茂了几代老北京人的记忆。
当代北京城正阳门及箭楼
(图片来源:全景网)
可以说,正阳门及箭楼
见证了北京城的历史变迁,
丰饶了老北京城的生活记忆,
如今,正阳门及箭楼
成为了北京古都风貌保护的重点地区,
也成为了北京中轴线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资料
[1] 徐城北. 老北京·变奏前门[M].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2] 王南. 古都北京[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 王军. 城记[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推荐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
京城周末 | 胡同里的创意工厂
一点儿北京 | 跟着"风筝设计师"曹雪芹玩转“春分”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