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非遗说 | 共护非遗——擦亮古都文化底色
北京非遗说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首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凸显首都历史文化价值,彰显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具有重要文化意义。“北京非遗说”栏目旨在传播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领读者了解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
图片来源:网络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北京的城市名片,它们极具北京地方特色,是宫廷艺术和民间智慧的结晶,是京城珍贵的文化资源,是漫长历史给我们留下的丰富遗产。
近年来,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有关部门、单位密切协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北京非遗保护工作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取得了显著成效。
01
非遗资源丰富
呈现四大特点
目前,在北京地区共有11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昆曲、古琴艺术、中国剪纸、中国书法、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京剧、中医针灸、中国皮影戏、中国珠算、二十四节气;126个国家级代表性项目,273个市级代表性项目;102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57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其中,北京市有21人是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被文化和旅游部认定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如京韵大鼓传承人种玉杰、皮影戏传承人路宝刚、料器(葡萄常料器)传承人常弘、泥塑(北京兔儿爷)传承人双彦、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人孔令民、金漆镶嵌髹饰技艺传承人万紫等。
京剧是北京地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非遗项目之一
(图片来源:“北京印迹”官网)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京绣是“燕京八绝”技艺之一
(图片来源:书籍《洋镜头里的老北京》)
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60余年的建都史,北京非遗在充分汲取各地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批技艺精湛、巧夺天工的宫廷艺术,“燕京八绝”技艺就是其中的代表。
二是多元融合,博采众长。
钟表修复技艺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图为北京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在文保科技部的钟表修复室介绍故宫受损钟表修复情况。
(图片来源:中新网)
历史上契丹、蒙古、汉、满等民族都在北京建立政权,促进了北京的民族和文化融合。同时,其政治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也促进了各地区文化乃至西方文化在北京的交流互融,出现了极具民族特色的蒙镶、受西方文化影响的钟表修复技艺和内画鼻烟壶等非遗项目。
三是雅俗共赏,民淳俗厚。
天桥地区是老北京市井文化的代表
(图片来源:网络)
北京自古以来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文化艺术发展兴盛,京剧、评剧、相声、岔曲等艺术形式受众广泛;以天桥地区为代表的老北京市井文化汇集了五行八作、什样杂耍和百样吃食,生活气息浓郁。
四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近年来,北京市通过推出一批具有北京特色、北京风格、北京气派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让优秀传统文化传出去、活起来。如景泰蓝用于北京APEC会议中心室内装饰;北京采用政府购买文化服务和“互联网+文化”的推广方式,向首都市民发放春节庙会门票,吸引市民关注体验传统节日文化。
02
发挥政策引领作用
完善非遗保护工作机制
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导;北京市文化局出台的《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扶持办法》、北京市文化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制定的《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代表性项目与传承人的扶持和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北京市文化局牵头建立了北京市非遗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非遗保护中的重大问题,政府责任体系初见成效。
2018年
6月7日
为进一步加强京津冀非遗曲艺人才培养与合作,京津冀三地文化厅(局)签署了《京津冀非遗曲艺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将充分发挥京津冀曲艺资源优势,在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建立“京津冀非遗曲艺人才培训基地”,开展广泛深入合作,振兴发展京津冀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9年
1月20日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由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此番出台的条例,首次规定了团体也能作为传承人。另外,突破了代表性传承人和项目保护单位“只进不出”的惯例,实施动态管理,建立退出机制。有退出,才有活力,真正实现永续传承。
03
挖掘非遗资源整体价值
统筹推进“一城三带”建设
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发挥文化带牵引作用,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工作要求,北京市积极推动“一城三带” 建设(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根基,以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为抓手)相关工作。
一是系统梳理、夯实基础,统筹整合3个文化带的文化资源。
二是顶层设计、规划引导,积极推动3个文化带规划的编制。
三是强化服务、推动惠民,加大3个文化带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力度。
四是挖掘内涵、打造精品,丰富3个文化带舞台艺术创作。
五是深化研究、稳慎推进,传承保护3个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是扩大交流、充分展示,提升3个文化带文化遗产的国际影响力。
04
系统保存、全面记录
为非遗普及和研究提供保障
北京市文化局与北京电视台共同推出了188集非遗大型纪录片《守望》,与北京电台合作开展“非遗时光”大型采访报道,对52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进行了专访记录;
编辑出版了《北京市非遗普查项目汇编》(20卷本)、《北京市非遗保护资源汇编》(12册)、“北京市非遗丛书”(10册)、《北京非遗图典》《北京非遗传承人口述史》(5册);
开展了《北京志·非遗志》的编纂工作;
开展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抢救性征集了一批年事已高的代表性传承人的优秀作品,目前征集到319件,已规范入藏首都图书馆。
05
开展传播和保护工作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
开展非遗名家传艺工程
如为连丽如、白静宜等8位艺术名家招收27名徒弟;为雕漆技艺等急需保护的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徒。
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北京市文化局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引导青少年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目前已认定35所大中小学为“北京市非遗培训基地”。
2017年,北京市各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如西城区有49所学校开展了不同形式的非遗进校园活动,海淀区认定了38所非遗传习基地校,非遗进校园活动惠及师生达75万人次。在传播普及过程中,北京市还调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单位积极性,编写《榫卯结构》《景泰蓝》等非遗进校园教材。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北京非遗保护中心与海淀区文委联合主办第二届京津冀非遗进校园交流会暨海淀区非遗进校园成果展。
认定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北京市认定15个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认定3个非遗优秀实践名册项目,市财政分别予以一次性奖励,以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非遗保护工作。
为提高非遗传承人群传承能力,北京市积极落实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发挥首都高校资源优势,委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建筑大学承办14期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培训了来自青海玉树、新疆哈密以及京津冀等地区的各民族学员200多人,涉及漆艺、青瓷、皮影、民族服饰、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等多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借助新媒体
借助新媒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赋能。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近大众,吸引大众,感染大众,让传统文化“火”起来,成为非遗传承发展的新路径。
2018年,网络直播行业进入到阶段性行业盘整中。直播企业不约而同在重塑企业形象、组织正能量传播上发力,非遗成为“直播+”战略的重要抓手。恭王府连续两年与各大直播平台进行合作,将主办的“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活动进行线上联动直播,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搜狐千帆直播则通过媒体专业化运作方式打造了《非遗之路》固定栏目,用媒体的思维和专业化方式传播非遗文化。
06
组织宣传展示活动
提升非遗社会影响力
北京市以非遗服务国家重大外交工作,宣传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北京先后在APEC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魅力非遗——第二届上海合作组织夏令营·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体验”、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期间进行非遗展示。2018年平昌冬奥会期间,北京非遗精彩亮相冬奥会“中国之家”,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魅力,传递2022年北京冬奥会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会理念和来自北京的浓厚情谊。
以举办传统节庆活动和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为契机,近年来,北京市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千余项,举办和参与50余次国内外大型非遗展演展示活动。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北京市文化局联合大运河沿线7省市文化厅(局)共同主办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大展,这是近年来北京市举办的最大规模的非遗主题活动;
此外,还有“京味儿——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童趣景泰蓝——儿童非遗作品专题展”等活动,与天津、河北文化主管部门连续举办3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支持北京市部分区举办“古韵今风”非遗演出季、鼓舞邀请赛、“非遗大观园”等专题展演展示活动;
组织北京非遗走进美国、法国、芬兰、沙特阿拉伯、摩洛哥、土耳其、爱沙尼亚、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地区和国际层面提升北京非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
07
共护非遗
擦亮古都文化底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地区古老且活态的文化基因。它从来不是城市的附庸,更非累赘,而是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依然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感联系、技艺传承的审美寄托,是城市的无形“招牌”。作为世界著名古都,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正是北京、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金名片”。历史留给我们丰厚的文化遗产,同样也赋予了保护历史、传承文化之责。如何让古老的城市不仅仅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保护非遗无疑大有可为。
对于步入新时代的北京来说,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必须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这不仅有助于擦亮首都的文化底色,促使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领域升级换代,还能让市民在优秀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中,重拾文化自信。这些年,在各级政府主导下,“非遗进学校”“非遗进社区”日渐成为常态,俨然成为京城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其实,非遗保护与传承既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也离不开全社会共同参与。惟有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打造多主体合作共治格局,努力延展传承人群,非遗保护才有源头活水,绵延不绝。
保护非遗,就是在延续民族的文化根脉、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呼唤人人参与其中。期待不久的未来,将有更多非遗传承团体或个人更积极主动地走进首都的校园、厂区、公共文化空间,将有更多市民、组织自发了解、宣传非遗文化,更进一步实现优秀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
参考资料
[1] 北京非遗——凸显首都历史文化价值[N]. 中国文化报,2018-06-08.
[2] 农展馆“大运河文化带”主题大展在京开展[OL]. 新华网,2018-06-09.
[3] 北京市出版《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等一批非遗图书[OL].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2019-02-28.
[4] 直播+非遗——让传统文化成为平台发展的重要抓手[OL].中国网,2019-04-01.
[5]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出台[OL].国家文物局官网,2019-02-15.
[6] 共护“非遗”擦亮古都文化底色[N].北京日报,2019-01-23.
推荐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
文遗小百科丨太庙,皇帝祭祀祖先的家庙
老胡同·新生活 | 茶儿胡同12号的城市绿色(微)更新
北京的古桥 | 北京古桥发展史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