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会客厅 | 张晓敏:北京老城区公共空间类型及利用模式研究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东四南 Author 张晓敏
名城会客厅
今年上半年政府工作报告6次提到城市更新,可见北京城市更新非常重要。国际上,法国、德国、英国、美国的城市更新已经走了几十年历程,从二战开始有五、六十年的历程,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到一些规律和可以借鉴的东西。城市更新到底重要在哪?
让我们听一听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晓敏对北京公共空间存在问题和突破路径的相关研究和见解吧。
内容来源:东四南
作者:张晓敏,管理学博士,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已公开出版专著1本,发表cssci论文10余篇。研究方向:城市更新、非首都功能疏解。曾参与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获奖项目《将雍和宫街区打造为北京传统文化第三空间》,目前正在负责的课题《北京市城市更新的个案研究——以公共空间为例》。
今年上半年政府工作报告6次提到城市更新,可见北京城市更新非常重要。国际上,法国、德国、英国、美国的城市更新已经走了几十年历程,从二战开始有五、六十年的历程,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到一些规律和可以借鉴的东西。城市更新到底重要在哪?我调研了老城区很多公共空间,当然也包括东四南地区的公共空间,归纳了一些当前的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和可以突破的路径。
城市更新一定是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同时又有非常强的地方特性,大多数国家基本上会遵循一个共有的规律是:
第一是,从物质环境的单维更新向社区营造、文化复兴等多角度更新的过程;
第二是,市场或者政府主导,一方主导转变为政府、开发商和社区三方参与的伙伴关系的更新模式。
当然北京的城市更新也有较强的地方特性:
第一,大国首都特性;
第二,公共物品属性;
第三,复杂社会属性;
第四,集体消费属性;
结合城市更新一般性特征和北京城市非常独特的区域性特征,我们得出北京城市更新最重要的路径是公共空间的崛起。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来看公共空间,联合国“人居三”会议上强调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发展战略目标首要因素,是增强社会凝聚力与包容性,提升公民认同感和生活质量必不可少的。公共空间是一个多学科概念,涉及政治学、规划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律等,不是物质空间,是反映公共空间背后更软性的东西这样一个概念。上海和北京陆续推出了公共空间试点工作。
我们案例点主要选择老城之内比较典型的空间,包括史家胡同博物馆和我们现在所在的27号院。参照对比国内外其他地区的模式,比如英国的科文特花园的改造,这是非常有名的城市更新案例,还有英国咖啡馆这样一个公共空间的兴衰史,以及日本和美国公园的公共空间,以及上海一些公共空间,参照这几个公共空间的模式进行了分类。
按照是否收费标准能够把公共空间分成三类:
(1)纯公共空间,不需要付费可以进入,比如史家胡同博物馆,东四胡同博物馆,还有z-pace,白塔寺社区会客厅,三井胡同21号院;
(2)半公共空间,可以进入但是需要付费和未付费享受差别的;
(3)具有公共属性的私人空间,是指位于文保区内,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但是必须需要付费的空间。
总结公共空间的运营模式:纯公共空间有政府主导、企业主导,还有政府+市场+社会;半公共空间主要是政府企业和政府社会,很多企业主导;第三类是具有公共属性的私人空间,主要企业主导这个事情。
对公共空间的参与方介入环节有一个总结:北京的公共空间形成有三个环节:腾退、改造、运营。腾退环节主要是政府主导;改造环节是由政府和企业主导,社会力量在这个环节参与比较少;到运营环节是多方合作的。
在国外,很多公共空间是社会力量参与的,企业会做一些公益性的公共空间这样的事情,这个是我们和西方很大的不同,因为我们国家政府的力量比较强大。另外,由于老城历史原因、产权原因非常复杂,企业不得不让出一部分公共空间来使得它生存下去,这是一种适宜性、妥协性的策略,这也是我们和西方特别不一样的地方。
目前政府主导的公共空间最大的一个缺点是资金压力特别大,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北京财政收入的增速是负增长。老城由于文保区多的特点,纯粹是靠政府来投入,社会资源也没有完全的盘活,所以资金压力非常大。
私人主导的公共空间,优点是可以平衡资金,但可持续性不强。比如,我们调研的一个公共空间,本来是纯公共的,但是现在收取会员费,相当于提高了门槛,可持续性不强。
公共属性的私人空间,具有企业主导推进明显的特征,缺点是没有办法按照文保区的统一标准来装修设计,比如欧美式风格的四合院民宿。
北京城现在进入到了一个深刻的转型期,上半段的城市更新具有非常明显的政府主导的特征,而下半段的城市更新刚刚展开帷幕。
在这里,我想重点讲一下东四南片区的模式。东四南模式是很强的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共赢的模式,这个模式是建立在它自身的历史背景和独特性之上的。东四南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名人故居比较多,本身就具备很多的整院、大院,不需要靠大规模资金投入进行片区的整体开发。我觉得东四南模式有很强的可供其他地区借鉴的经验,甚至可以做模式输出这样的事情。
东四南片区的经验有哪些呢?
首先是能人带动效应。因为东四南有很活跃的文化主体,还有能人,比如朝阳门街道的李哲主任、北京市规划院赵幸等等。由于能人带动效应,使这个地方保持非常强的文化活力。活力非常重要。
第二是设计文化与创意的引入,使得这个地方有一个正向的生态循环。
第三是社区经济的雏形开始显现。建立社区经济非常重要,因为社区经济有一部分是公益的,同时有一部分是盈利的,可以实现一个自我循环,同时减轻了政府财政资金压力。
第四是空间治理正在逐步可持续的系统化。包括制度、平台、人、各种资源的整合。
我在其他地区调研的时候,大家都说老城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模式,好像没有哪里可以借鉴复制的经验。其实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的独特性,但是可供输出的经验和模式还是有的,我觉得东四南片区的模式可以输出。
在其他地区调研的时候也发现了公共空间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了四个方面:
第一,重设计,轻功能。只追求视觉冲击,不思考本地居民和使用者的功能需求。如果房子已经先设计好了,再引入功能进来,会造成很多的浪费。
第二,重物质,轻内容。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而作为全国文化中心重要的地方应该是什么呢?我觉得全国文化中心最重要的是文化的交流、交往、交融和文化的繁荣。目前,我们其实是更重视建筑空间,而忽视做文化内容。
第三,重成人、轻儿童。从使用群体来说,其实很多的空间都是为成人考虑的,为18周岁以上的人考虑的,我们的城市空间对儿童很不友好的。而在美国,所有的空间首先考虑的都是儿童,然后是成人,之后是老年人。成为和谐宜居之都,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是否充分考虑儿童的需求,这也能体现出未来一个城市的竞争力。
第四,重节点,轻全域。很多空间在设计建造的过程中,趋于雷同,仅从自身出发,站位和格局不够大。只有从全域统筹资源,查漏补缺,互通有无,才能促使老城片区整体繁荣。
最后,我想提几点政策建议,这也是我初步的研究观点。
路径之一:由政府主导逐渐转向三方共同主导。这不是什么新鲜的观点了。但我想提一点,就是三方之间的平衡很重要,如果最初由一方主导,逐渐演变为多方共同推进是整体趋势,这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必然方式。如果最初几方推进,后来演变为完全由某一方主导,很容易失去活力。
路径之二:发展社区经济,破解资金难题。北京提高质量经济发展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规划内容,而社区经济非常适合北京城市更新当前转型阶段的一种高质量形态,所以我们应该围绕这点做进一步的研究。
路径之三:挖掘在地的文化资源,打造城市文化“第三空间”。城市文化空间非常重要,它为我们提供交流、交往、交融的空间。然而,现在很多文化规划都是保护,把东西都保护起来让大家看,导致文化和我们之间没有连接;而历史街区不只是要保护起来,而是要从保护出发,挖掘背后的文化,最后落脚到合理利用,和所有城市中的人发生一个连接。文化空间的构建最重要的是打造第三空间,同时满足休闲娱乐和精神休憩,以及社会交往的功能。第三空间是一个大的需求趋势。
路径之四:以重点人群为突破,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从人群角度来说,首先应该把儿童放在第一位;另外,现有空间更多重视的是居住人群和工作人群,而忽视了旅游人群,而旅游的人群才更能够反映大家对首都的期待,所以也要重视旅游人群对空间的需求。
路径之五:依据“四个中心”“四个服务”做一些空间创新实验。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以国际交往中心为例,大家一想可能就是比较大的国际性会议,但有一点被我们忽视的是民间的国际交往,其实作为全国文化中心也是需要一个民间交往的。比如,让我们的孩子不出北京就可以了解到国际上的很多东西,对此,我们可以选择有基础的地方做一些国际交往中心的民间试点,等等。
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我们要去运营一座城市,而不是投资和建设一座城市,核心宗旨是理念的转变。
注:本文根据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张晓敏老师在东四南“文化空间与社区活化”研讨会的分享整理。
东四南平台由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运营,协会成立于2014年,由朝阳门街道、北京市规划院、北京工业大学和史家社区共同推动成立维护,以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为工作切入点,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探索“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的历史文化街区、传统社区的居民共建、共享、共治模式。
推荐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
名城会客厅 | 单霁翔:期待北京中轴线的美好未来
名城会客厅 | 邱跃:什么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全面保护”?
名城会客厅 | 黄江松、董方:让北京胡同活起来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