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追随乾隆爷,在北京的冬日里吃上暖暖的火锅吧!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京测绘 Author 禾\路
冬天来了,
北方人民干冷的瑟瑟发抖
南方群众湿冷的腻腻乎乎
暖气?棉被?还是空调?
我们的选择是
.
.
.
火锅,火锅,还是火锅!!
火锅有荤有素,有咸有淡,
有主有配,暖心暖胃,是过冬的最佳伴侣~
走起吧!
1
今天吃什么锅呢?
别着急,各种派别任你选
全国火锅派系可以分为哪些呢?
北派、川系、云贵、粤系
北派即为北方地区的火锅,以牛羊肉为主,
包括老北京涮肉和羊蝎子。
川系即四川重庆等地的火锅,多偏辣。
云贵即云南贵州等地的火锅,以酸汤鱼最为著名。
粤系即广东、香港、澳门等地的火锅,
不辛辣,海鲜为主要涮品居多。
全国火锅派系分布图(绘制:禾白少二)
北京火锅都分布在哪里呢?
看看这蔓延开的火锅店们遍布京城,
在北京,我们不怕寒冬!
想去哪儿吃去哪儿吃!
如图可见,城中较为密集,商圈相对比较多,
火锅作为餐饮的重头,当然是必不可少
从丰台区延至朝阳区较多
北京火锅分布热力图(绘制:禾白少二)
想知道
北京都有哪些火锅?
哪类火锅最多?
最受欢迎的都是哪些?
它们分别在哪里?
北京哪个区的火锅最多?
我们收集了某点评网站上的数据,
进行了总结与归纳。
快把手机横过来!
我们一起看一看!
北京火锅分布信息图表(绘制:禾白少二)
我们可以看出,
国内火锅在北京占比更大
其中,川系和北派火锅占比80%之多,
在北京受欢迎程度也是最高的。
朝阳区的火锅总量最多,
top20中朝阳区占了7家也是最多的,
获得双冠。
东西城虽然总量不高但top20的火锅比重大。
老北京的锅儿在top20中占了7家之多,
是很受欢迎的。
老北京的锅儿以羊肉为主
那么,这北京涮肉的根儿是发源于哪呢?
2
古时候有涮肉?用什么容器吃?
皇亲国戚也喜欢?
历史故事
古代一些帝王与火锅有一定情结,
元世祖忽必烈喜欢吃火锅。
有一年冬天,部队突然要开拔,
而他饥肠辘辘,定要吃羊肉,
聪明的厨师情急之中将羊肉切成薄片,
放入开水锅中烫之,并加调料、葱花等物,
忽必烈食后赞不绝口。
后来,他做了皇帝仍不忘此菜,并赐名为"涮羊肉"。
火锅容器发展
.
.
.
火锅容器发展图(绘制:禾白少二)
ps:清朝锡方形一品锅现就藏于故宫
那么,让我们聚焦到故宫!
到清代,火锅不仅在民间流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用料是山鸡等野味。
谁最爱吃火锅?
竟是我们的 乾隆爷!!
乾隆四十四年8月16日到9月16日一个月期间,
就吃了27种火锅,共计60多次
掐丝珐琅团花纹菱花式火锅
这个曾经制霸紫禁城,
乾隆吃了一辈子的“爱新觉罗家私房菜”——火锅
乾隆皇帝是有多喜欢吃火锅呢,
根据《清实录》记载只要天气不热,
一定是每顿都有火锅,而且总是排在第一个。
早餐什么的,反正就是要吃火锅!
火锅就是朕的快乐源泉!
乾隆爷就是乾隆爷,佩服佩服!
没有火锅解决不了的问题
乾隆三年正月初八前一日《御茶膳房档案》载:
“正月初七日,御花园挑选女子,
赏女子八百五十四人用菜一百七十四桌,
每张热锅一个,用猪肉一斤八两,
蒸食一盘,炉食一盘。”
清代规定,入选的秀女要到25岁以后才能放出宫嫁人。在这期间,不但不能回家,娘家人也不能来探望。清宫能想出用火锅安抚秀女,想必对火锅一定是真爱了。
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在乾清宫大办530桌火锅宴,盛况空前。
《康熙大帝》中的“千叟宴”场面
乾隆皇帝吃得最嗨的一次就是,把全国各地的老人家都请过来,一起打火锅!为了学习先皇的遗风,特地找来和珅,命他承办属于自己的千叟宴。
千叟宴位次示意图(来源:故宫官网)
和珅一查历次开千叟宴的记载,决定这次千叟宴的主菜为火锅。千叟宴举办后,火锅更加大众化平民化。
如今的火锅,已经成为中华大地上的“基本操作”
没办法,谁叫火锅是火锅呢
亘古至今,人们对热量和温暖的追求,
大概是它始终不退流行的原因。
说到这里
小印已经在去吃火锅的路上了!
快来追随乾隆爷,
在北京的冬日里吃上暖暖的火锅吧!
参考资料
①参考《中国国家地理博物》第122期
②参考《老北京的吃喝》
③参考《志说北京》
内容来源:北京测绘
策划:禾白少二、路易斯.L、铱铱
信息收集:马磊、禾白少二、路易斯.L
地图编制:禾白少二、路易斯.L
审图:姜姜
内容校对:铱铱、cai_cai、wendy、大嗷嗷、阿明、诸葛不亮
推荐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
加强老城整体保护,建设弘扬中华文明的典范地区
猜一猜北京印迹在哪里?京味儿文创礼包等你来!
专家带你看规划,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有哪些亮点?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