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智营城丨2019“美丽街巷我的家”最佳记录奖出炉
从2017年至今,首都文明办会同市城市管理委持续三年开展的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和深化文明创建工作,带来的不仅是北京城市街巷硬件设施的焕然一新,更使人心为之所向。
1月6日,由首都文明办、市城市管理委共同主办,京报移动传媒承办的2019年“美丽街巷我的家”摄影作品评审活动在北京日报社举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首都文明办主任滕盛萍出席并讲话。
活动评出了10组最佳记录奖和40组优秀摄影作品,作品汇集了东城区西打磨厂今夕对比、西城区广内大街今夕对比、丰台区太平东里街巷长、通州区大运河森林公园雪景等众多城区的照片。通过照片我们能看到各城区街巷整治前后的景色对比;如今幸福宜居的街巷胡同内市民的生活百态;更有图片展现了最美书店、小巷管家等精细化治理新成果。
评选现场,主办方评委与首都新闻界、摄影界专家从街巷变迁和文明创建两方面入手,从参与总评的千余幅体现街巷新貌、反映市民获得感的作品中评出50条样板街巷。获奖作品突出北京背街小巷整治前后的鲜明对比,展现具有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新面貌。
滕盛萍与其他评委正在评选作品
市城市管理委宣传处处长陈瑞(左)正在挑选参评作品
据了解,美丽街巷我的家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从去年8月开始,共收到市民投稿万余幅(组),拍摄地点覆盖16区,最终初选千余幅(组)作品参与总评。与前两届相比,本次活动作品的覆盖范围更广阔,拍摄视角更独特,人情味更浓。
明年起,本市将启动新一轮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届时,全市背街小巷的环境面貌都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升;而实现“美丽街巷”的常态化,还有赖于全体市民把它真的当成“我的家”,共同参与到街巷共建共治共享中来。
10组最佳记录奖
整治后西打磨厂,支彭鑫 摄
丰台区云岗街道供图,李永 摄
图为整治前丰台区731医院小花园
图为整治后丰台区731医院小花园
海淀区煤厂街,陈风檩 摄
图为整治前海淀区煤厂街
图为整治后海淀区煤厂街
图为整治前海淀区煤厂街
图为整治后海淀区煤厂街
图为整治前海淀区煤厂街
图为整治后海淀区煤厂街
西城区文明办供图,狄阳/姜真 摄
图为整治前广安门内大街,狄阳摄
图为整治后的广安门内大街,姜真摄
图为整治前广安门内大街,狄阳摄
图为整治后的广安门内大街,姜真摄
赵承顺 摄
东四五条条
国风静巷 (流水巷)
东城区薛家湾
《童年时光》三里河
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赵树生 摄
《银装运河岸 扮靓副中心》
《银装运河岸 扮靓副中心》
《银装运河岸 扮靓副中心》
通州区幸福宜居,沈鸿霞 摄
绿色出行
我心飞翔
我心飞翔
西城区模范书局诗空间,吴超英 摄
诗意的阅读空间
诗意的阅读空间
诗意的阅读空间
延庆区功德巷 街巷长 赵乐,赵熔 摄
丰台区太平东里街巷长 赵红兵,徐鹰 摄
本次评选结束后,“美丽街巷我的家”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展将在地坛庙会举办,向市民汇报过去三年街巷整治文明创建成果,为未来三年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开篇。
内容整理自:北京晚报
推荐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
京城周末 | 新年新发现,探秘北京中轴线走起~
一组让人惊艳的视频动图,带你看最美京城雪景大片!
从《丰台区分区规划》看北京丰台区如何打造文化空间格局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