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栅栏观音寺片区老城保护更新 全面提升街区品质
北京在行动
大栅栏观音寺片区老城保护更新项目申请式退租工作于2020年10月26日启动,项目涉及居民户数2394户,总人口6293人,是西城区目前涉及户数最多的申请式退租项目。致力于打造第二条“杨梅竹斜街”的观音寺片区更新力争2024年整体亮相。
大栅栏观音寺片区老城保护更新项目(以下简称观音寺片区项目)位于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13片文化精华区中“琉璃厂—大栅栏—前门东”文化精华区,是北京市核心区控规中首都功能的核心承载区,项目四至范围北至琉璃厂东街,南至五道街单号,铁树斜街双号,大栅栏西街双号,东至桐梓胡同、煤市街,西至南新华街,涵盖 “环天安门广场——前门大栅栏文化探访路”,系统串接和生动展示了散布于核心区各处的历史文化资源。相较杨梅竹斜街、北京坊,观音寺片区历史文化底蕴更为深厚、胡同肌理更为凸显、地理位置更为关键,是大栅栏文保区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一个区域。
申请式退租工作遵循“居民自愿、平等协商、公平公开、适度改善”的原则,充分尊重居民改善意愿,切实保证居民合法权益。申请式退租采取货币补偿方式。为保障申请退租居民的居住改善需求,市、区两级政府为本项目调配了丰台区南苑“合顺家园”、房山区阎村镇“金林嘉苑”项目的共有产权住房和通州区台湖镇“璟秀欣苑”项目公共租赁住房,供符合条件的家庭购买或承租。截至2020年12月25日,观音寺片区项目申请式退租签约结束,已签约居民共计1103户,占比片区总户数2394户的46%,其中签约货币补偿852户,占比77%,安置房源251户,占比23%。
接下来,观音寺片区项目将继续围绕改善核心区人居环境、保护老城文化与风貌、腾退资产能有效运营、业态转型及活力增强、社会保障与民生改善五大目标,立足于“街区共生化、管理智慧化、更新可持续”三个创新点开展下一步工作。
一轴两核三片四区多节点特色历史空间骨架
通过形成一轴(大栅栏西街-杨梅竹斜街-铁树斜街形象展示轴)、两核(五道庙核心、观音寺核心)、三区(传统文化艺术体验区、生活服务腹地、西街传统商业区)、四片(西南门户、五道相会;新老共生、活力家园;文化之芯,传承创新;百年繁华、西街商户)、多节点(观音寺、铁树斜街、五道街等节点)的空间结构,四类文化探访和街区体验路径,全面彰显 “斜街为轴、一寺一庙、商居并置”的特色历史空间骨架,实现空间规划目标。通过文物活化利用,将观音寺片区项目范围内观音寺、五道庙、谭鑫培故居、梅兰芳祖居、梨园公会、东南园胡同49号、大安澜营胡同13号,7个文物节点串联呈现,以点带线形成涵盖梨园文化、商贾文化、会馆故居文化、京味儿民俗文化等特色探访线路。
提升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实现街区共生化
通过分类分级实施片区内风貌保护修缮及综合环境整治工作。以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技术导则等规范要求为标准,形成大栅栏民居、商业建筑样式库,精细化设计、施工,全面提升街区品质。
以申请式改善促进街区有机更新,制定改善申请流程,明确改造内容,采取政府负责对房屋主体修缮、门窗立面更新、院落铺装种植、地下小市政,居民自费进行屋内功能装修升级的方式,提高和谐宜居生活品质。采用“一套流程、两种类型”的申请式改善实施模式,明确实施主体与居民各自承担内容,促进街区自我更新长效机制的形成。
打破共生院内部相互干扰的屏障,实践邻里单元模式,以10-20个院落为一个共生单元,全面保障街区民生,从共生院落向共生街区模式发展升级。突破共生院边界,划定共生单元,针对人群补充公共服务和公共空间,实现功能混合、活力共生。
业态升级化,管理智慧化,更新可持续
优化片区内业态定位,差异化引导业态分区,制定准入与管控标准,完善综合运营管理体系。观音寺街以京味儿商业文化体验区为主,对现状低端旅游型商业降密提质,适度降低宾馆、餐馆、零售规模,引入实体书店、创意办公、科技创新等新零售业态,与大栅栏商业街形成差异化互补。琉璃厂东街以传统文化艺术创意区为主,在现状同质化古玩字画单一零售的基础上,调整升级文化创新、艺术设计、创意体验等业态。
通过加强对海绵城市、智慧化设备设施、5G等新技术的应用。加大在社区大数据、智慧停车、人本监测、智能化家居、共享功能、院内小市政排污排水等方面的创新技术合作与应用,充分了解民意需求,在街区更新中充分发挥科技优势,让胡同居民过上现代生活。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架构,打造闭环运营服务体系,形成一套实施的路径、模式、政策框架,实现街区更新的可持续。
通过实践大栅栏观音寺片区老城保护更新项目,进行机制创新、路径创新,破解如何有效实施保护更新,既保护好老城风貌,同时又改善人居环境的难题,使控规能够扎扎实实落到实处。塑造和谐共生、充满街区活力与文化魅力的平房区风貌保护模式与街区形态,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老城保护更新典范,继而带动整个街区的提升与复兴。
内容来源:北京西城
推荐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图读懂《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规划(2019年—2035年)》公示
我是规划师丨首集邀你共赴一场百年首钢的冰火之约
我是规划师丨单霁翔眼中的城市花园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