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规划师丨古老白塔的时光之旅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Author 规划自然小编
白塔寺即妙应寺,位于北京老城西部阜成门内,因建于元朝的白塔是北京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而俗称“白塔寺”。1961年“妙应寺白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750年历史变迁,白塔寺所在街区已经从元代镇城之塔的都城重要功能区转为多元包容的居住区。白塔构成了宗教性与世俗性的独特空间,形成玄妙的、富有意蕴的历史氛围,令街区的魅力愈发独特。
Part.1
规划背景
01
消失不见朝天宫
明代宣德八年(1433年)街区内兴建朝天宫,成为当时北京最大道教建筑群,白塔寺西侧及北侧纳入朝天宫。
明天启六年(1626年),朝天宫毁于火灾,巨大的残骸仍在今白塔寺一带的城市肌理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包括尺度巨大的回字型街巷格局框架、众多遗留至今的地名及两条相互扭结呈“X”状的胡同。而两条胡同正是此次街区更新中最重要的、因朝天宫宫面甬道而得名的宫门口东岔、西岔。
图片来源:项目组自绘
02
市井烟火赶庙会
随着皇家宗教场所逐渐没落,街区市井文化愈发浓厚,并带动了整个区域的商业发展,清末民初形成京城四大庙会之一的白塔寺庙会,与隆福寺、护国寺庙会上贩卖的古玩玉器不同,白塔寺庙会更加平民化,多为日用杂货、花鸟鱼虫,20世纪60年代初逐渐消失,是最晚消亡的老北京庙会。
庙会不再,但街区仍保持浓厚商业氛围,宫门口各类批发市场、老官园花鸟鱼虫市场等盛极一时。在活跃的市井民俗氛围中,街区也不断有新文化新思潮涌入,基于鲁迅先生在京最后寓所建立鲁迅博物馆、见证共和国发展历程的福绥境大楼都是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03
街区价值
白塔寺街区由皇家祭祀到市井庙会平民化的700余年的演变,见证了中国多元文化包容的过程,而白塔作为地区的起源与见证,在空间与精神层面都是地标与核心。
街区价值
✔
自元大都建都起延续至今的都城标志地区。
✔
历代国家设施布局与民间自发建筑共同形成的多元街区范本。
✔
宗教、民俗、商业等传统文化和新思潮新文化交融共生的老北京市民生活活态博物馆。
04
窘迫现境
从辉煌的历史与热闹的市井回到现在的白塔寺宫门口东西岔,却是“一地鸡毛”。
老龄化严重的同时房屋质量与环境也老旧残破,常住人口的人均正式房屋面积仅10平方米,年久失修的私房和见缝插针的违建随处可见;业态上也愈发同质低端无序,短短300米的两条胡同,粮油主食店8家、蔬果铺7家、理发6家、房修建材7家、日杂店6家,已经远远超出周边人群的需求,很多都变成了二环里的“批发中转站”;这样的业态也给原本陈旧的市政管网带来更大的压力,排水管道淤堵严重,反冒、异味、雨水积存情况常年存在,而天上的各种线缆给白塔织上张密密的“蜘蛛网”;而杂乱的停车,尤其是圈地堆放的货物和当做仓库的面包车,让原本匮乏的公共空间更加局促。这片历史厚重而璀璨的老街亟待重生。
Part.2
规划目标
01
更新目标与方向
综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核心区控规等上位规划,以东西岔为起点,通过优化基础设施,展现文化魅力,激活社区活力,实现精治共治,培育街道公共客厅,以针灸式改善公共空间品质,激活地区城市复兴,营造白塔下古朴、精致,又充满市井生活气息的公共会客厅。
02
更新思路
根据梳理发展目标与现实问题间差距,以白塔为核心,形成1个空间更新提升方案、1套基础设施完善计划、1条活化发展思路、1套共治停车体系、1个风貌管控体系、1个智慧治理平台的“六个一”综合更新思路。
1
1个空间更新提升方案
结合机遇资源与切实诉求,以历史原真性为依据,以减法为主,以人为本,筹划实用,打造“古朴市井”的公共空间,通过控制建筑元素、材质色彩,凸显烘托红墙、白塔高大纯净,展现“和而不同”的街区风貌。
2
1套基础设施完善计划
对严重影响生活品质、风貌并且存在安全隐患的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切实改善问题根源,在排水、电力架空线入地、地面铺装、景观绿化、市政照明等基础设施方面进行完善,提升老城人文环境舒适度。
3
1条活化发展思路
以文化为内核,以保障民生为基础,以服务“首都功能核心区”为目标,多元发展的活化利用。在物质空间改造的同时,同步推进业态升级与活力复兴。打造以白塔寺文化为核心的会客体验区。
4
1套共治停车体系
在保证街区交通出行正常的前提下,对白塔寺东西岔交通流线组织进一步优化。宫门口西岔机动车由北向南单向通行,东岔实行禁停限行,以营造观塔的历史文化氛围。
重点解决非机动车问题。规划机动车集中停放区域,规范自行车、电动车停放,控制重型三轮车等不同人群不同类型非机动车停放。
依托街区理事会与平房区物业进行停车共治,激发居民对整洁街道的向往与绿色出行的观念,实现长效治理。机动车实现有序停放,逐步实现禁停目标。
5
1个风貌管控体系
在上位规划的总体要求下,梳理本地区风貌保护与更新特点,编制指导实施的《风貌保护导则》。并针对居民、商户、基层管理人员的使用需求,制作易于理解、权责清晰的《行动手册》,实现街区成果共治、居民自治。
6
1个智慧治理平台
在项目“民意立项”的基础上,构建白塔寺街区公共空间信息化平台,在整治前、中、后全程支持公共参与和信息反馈,使居民有需必应,增强获得感,使管理者有策必应,提升治理力。多维并举调整民生,特色,活力三者关系打造老城复兴标杆。
Part.3
更新方案与展望
在“六个一”综合更新思路基础上,对更新方案进行细化,对公共空间与胡同风貌进行了重点研究。
01
公共空间方面
在“古朴精致、市井生活”的定位下,以塔为魂、以人为本、留白增绿、传承文化。并使空间满足居民活动、游客游览、临时性活动与应急避险多种使用功能。
其中核心空间小广场古朴简洁的设计手法,体现了“城市会客厅”的设计理念。广场的中心区域为开敞的活动空间,为居民提供日常活动空间,同时可以满足社区营造、国际设计周等临时活动与应急保障空间,观塔休憩的同时提供更多可能性。
在居民习惯使用空间结合观塔营造邻里交往、文化传承氛围,使用场地散落的石磨、石碾等元素结合功能需求,以及标示系统、铺装细节、植物选配,组合成反映胡同记忆,反映生活情趣的景观。利用拆违后的机遇场地,引导场地弹力利用,化解消极空间,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时段的需求,提升居民生活品质,重塑新市井生活。
更新前
更新中
更新前
更新中
02
胡同风貌方面
街区在自发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院落面积较小、院落格局较简单、老城边缘不规则的肌理。启动更新的宫门口东西岔胡同南北两侧以简易平房与传统建筑为主;而小广场周边建筑体量较大、风貌并不和谐,但也记录街区不断变化的过程。
因此,在更新中根据建筑本底与使用功能进行整治提升,通过材质色彩控制形成和谐有序又“和而不同”的建筑形态,南北两侧呈现传统胡同风貌、中段呈现传统与现代协调的整体风貌。
南北两侧建筑以传统风貌为主,普通平房适度改造,保证街区的历史真实性。中段异质建筑在尊重发展变迁的基础上进行适度改造,确保在街区风貌整体和谐基础上,形成新旧有别、和而不同的街区基调。
03
未来展望
受到“新冠”疫情影响,项目于2020年7月才启动实施工作,现在基本完成了市政设施完善、架空线入地、违建拆除、公共空间与街区风貌提升等内容;业态活化升级、停车自治共治等工作紧锣密鼓的同步跟进,待春暖花开,白塔寺宫门口也将再获新生。
更新前
白塔寺
2.
更新中
更新前
宫门口东岔
2.
更新中
图片来源:项目组自摄
主要作者简介
曾庆超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更新所项目经理
曹宇钧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详细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
内容来源: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头图摄影:赵辉
注:此文核心区规划处、详细规划处(城市更新处)、西城分局也有贡献
推荐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是规划师丨留住乡愁,这座城始终是我们心中最熟悉温暖的地方
规划科普丨“劲松模式”6大关键词
中轴线上这些重要知识,你都了解了吗?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