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活化利用 老屋重焕生机——胡同里的椿树书苑
著名诗人博尔赫斯曾说:“如果有天堂,那里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地处京城闹市的椿树书苑大概就非常符合博尔赫斯的想象。仲夏的清晨,在这座古香古色的四合院中,您可手捧一本佳作,感受心灵的震撼,亦可与昔日报界先驱林白水来一场跨时空的精神交流。
“前世”——报界先驱林白水故居
这是一个标准的老北京二进四合院,坐落在骡马市大街9号,占地面积365平方米,始建于民国初年。1914年至1926年,著名报人林白水先生曾栖居此地。林白水是民国三大记者之一,曾创办《公言报》《社会日报》等多份报刊,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我国近代新闻界杰出代表人物之一。
林白水自1901年出任《杭州白话报》主笔以来,25年间,先后创办或参与编辑报刊十余种,经历了晚清到军阀的动荡岁月,曾五被查封,三入牢狱,最后以身殉报。林白水为革命奔走呼号,半生奉献给了“说真话、揭真相”的新闻事业。孙中山曾书“博爱”二字相赠。1986年,民政部追认林白水为烈士。1990年12月,林白水故居被西城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今生”——重获新生的椿树书苑
而今,这座古朴院落经过整修重建,重焕生机。椿树街道按照古建文物活化利用的标准,把这个记录了历史沧桑的地方,拓展成全国首个“社区图书馆加博物馆”的市民文化活动空间。这既是一种缅怀,也是一种传承。在这里,居民们既可感受阅读之美,也可铭记革命先烈的不朽精神。
拾阶而上,轻轻推开朱红色的院门,步入庭院廊道,映入眼帘的是朱红色梁柱和朱红墨绿相间的门窗,青砖黛瓦、画栋雕梁。环顾整个庭院建筑,庄重的传统色调、精湛的传统工艺,整体布局和每个细节都体现出中式建筑的深幽意蕴和大气端庄。古风古色的庭院里,金桔垂挂,竹影婆娑,蝶飞虫鸣天籁之声不绝于耳。
椿树书苑整体布置简洁大方,各个阅读区功能明确,一花一木的设置都颇为用心,古香古色的灯具,生机盎然的绿植,让人不禁想要徜徉在书籍的海洋中,静静地感受阅读的魅力。不仅如此,椿树书苑内中厅北侧,还精心布置了林白水展览馆,陈列着他的生平简介,以及他所创办的报刊,体现着对林白水先生的缅怀和敬仰。
椿树书苑目前约有一万五千余本藏书,涉及5大部类、22个基本大类。作为椿树街道公共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和林白水烈士纪念馆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载体,椿树书苑坚持“科学管理、全民参与”的理念,搭建文化资源共享和文化活动举办的多功能平台,辐射辖区居民,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形成的共建、共享型文化空间。
“有如白水”指信念与誓言的坚定、风骨与气节的坚守。这则成语是林白水烈士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正是椿树书苑所秉承的宗旨。昔日故居,今时书苑,这座小小的四合院,蕴藏着曾经的文人精神,而今,有了新的使命,让书香传递,精神永留。
内容来源:北京西城
相关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是…...
京城古迹丨良乡昊天塔:从法相宝塔到烽火瞭台
优质城市规划宣传启蒙项目招募 | 以星星之火,把城市与城市规划知识理念传播到每一个角落
京城古迹丨良乡昊天塔:从法相宝塔到烽火瞭台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公众宣传平台,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专业支持,光明网提供运营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和专业全媒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