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竹斜街入选联合国项目库,大栅栏街区更新再添新标签
近日,“北京杨梅竹斜街环境更新与公共空间营造”项目入选联合国“亚太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优秀项目库”。亚太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优秀项目库由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领导,由亚太都市合作网络协调,致力于推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提出的17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杨梅竹斜街的“前世今生”
杨梅竹斜位于西城区大栅栏街道,自元代北京城建成以来逐渐形成,街长496米,东起煤市街,西到延寿街。明代,这条街因其走向得名“斜街”。民国时期,杨梅竹斜街曾是有名的书局一条街,世界书局等七家响当当的书局都在此开设。这里也是一条文化书香之街,街里曾遍会馆、名人居所、票号等,梁诗正、鲁迅、沈从文等名人在此云集,许多建筑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2010年,杨梅竹斜街保护修缮试点项目被北京市发改委选取,成为探索创新老城改造新模式的四个试点项目之一。2011年,北京大栅栏更新计划在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政策的指导和西城区政府的支持下启动,这是北京市第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化运作的项目,而杨梅竹斜街保护修缮试点项目正是大栅栏“更新计划”的重要部分。
经过七年的努力,杨梅竹斜街保护修缮试点项目通过协议腾退的方式,已腾退居民792户(含非住宅),疏解人口约2068人,腾退面积17640.71 平方米。拆除违建53处,广告牌匾51处。15处具有历史信息的建筑得到本真还原,25处重要风貌建筑按自身特色得到原真性修缮,75%普通建筑按照不同建筑元素进行弹性设计与改造,各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顺利完成。
回归原貌的历史建筑、修缮后的闲置民房,这些腾退空间都被有效利用起来,积极引入社会企业资源,通过手工艺者之家、微杂院社区儿童教育中心等社区建设,为胡同街区创造品质文化活动空间,提升在地居民文化与艺术水平。如今,当您闲云信步走在杨梅竹斜街时,可以在薄荷公社欣赏来自清华美院艺术作品,或可在老北京兔儿爷店观摩非遗传承人亲手制作的过程,逛累了便可在精致小巧的咖啡店小酌一杯,感受充满多元化气息的历史文化街区。
居民共建 共享成果
2012年,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主导、中关村西城园园区企业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无界景观工作室承接了北京杨梅竹斜街保护修缮项目。
作为北京老城有机更新的重要项目,我们期待在保存该城区原有肌理的条件下升级和改造,提升居住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居住者的生存状态。
相关负责人介绍,杨梅竹斜街环境更新项目分三个阶段推进有机更新。在试点示范阶段,以实施主体作为最主要的参与者,示范性的进行区域的软硬件改造,集中解决最迫切的问题。而后采用社区共建,联合居民、社区等继续推动区域的软硬件改造,重心逐步转移至区域留驻居民的精神生活。第三步为全面发展,实施主体逐步退出,由居民、社区和社会力量共同进行持续的区域改造。
2012年4月起,从街道立面、交通、绿化、铺装、市政设施、照明等13个方面入手,杨梅竹斜街环境进行了有机更新,应用排列组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将拆违留下的空间转化为绿色公共空间,通过花池、台阶的修砌将胡同公共生活与建筑联系起来,保留并扩展了胡同生活舞台。
2015年,“更生相续——杨梅竹斜街66-76号院夹道公共空间营造”大栅栏领航员项目启动。杨梅竹斜街66-76号院夹道是一个由数百年间里各种建筑“扩张与挤压”而形成的一条长度66米的不规则空间,其中最宽处不足4米,最窄处为1米,实际上是一个为5户居民共享的通道。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对5户人家展开了长达一年的点对点调研,通过反复衡量居民的生活方式与趣味爱好,最终决定以为夹道5户20余位居民建立‘共享花草堂’的方式参与社区营造,通过对花草种植的共同爱好打破邻里藩篱,通过美好的生活分享体验到对社区的归属感。”致力于改善居民的日常生活状态,尝试为老旧街区建立与当代都市生活兼容的接口,“胡同花草堂”项目作为共建共治共享的实验性项目,至今已走过7个年头。以居民可普遍参与的植物栽培为入手处,使“种植”这一居民自发的“个体行为”转化为“公共行为”,由此激励居民改善自己生存环境、提升生活质量的热情。这一过程中,居民在参与活动,享受园艺种植快乐的同时,为辖区增添了更多绿色,进一步美化了共同生活的环境。
“城市体检”+“老城更新”
街区更新的“大栅栏”经验
此次入选联合国项目库的“北京杨梅竹斜街环境更新与公共空间营造”项目是大栅栏地区城市更新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城更新”和“城市体检”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着重强调的两项实施内容。在首都治理结构不断下沉的过程中,基于街区诊断的城市更新是解读城市细胞、解锁基层问题的一把钥匙。作为新总规指导下北京第一个街区层面的城市更新研究,大栅栏地区城市更新项目通过存量梳理、公共咨询、案例分析等手段,聚焦现实问题、剖析制度根源,系统性地对街区生态状况进行了“一站式”体检评估,并建立一套针对北京老城更新的规范化、普适性的街区诊断技术路线,为后续规划实施提供技术和决策支撑。
城市更新不是停留于街道外壳和建筑表皮的物质空间改造过程,而是一场关注民生需求、转变更新机制的社会进步运动,为了实现这一点,项目组梳理评估了该地区的人口、业态、房屋、产权等9类存量资源要素,用数据“刻画”真实现状。随后,面向居民、商户、游客、专家以及实施主体等开展了全面的公众意愿调查,深刻剖析大栅栏街区治理背后的问题。街区诊断工作历时9个月,经历了6轮实地调研、5场专题访谈、7次阶段汇报、26次讨论对接;完成社会意愿调查与公共咨询有效问卷共计688人次、各类深访70人次;详细记录了3886个院落的使用状况,完整评价了114条街巷的空间品质。
在庞大数据的支撑之上,通过对北京老城更新历程的回顾,梳理各时期的公共政策、分析制度瓶颈,进而研提十大更新机制问题。针对公房产权、城市贫困、用途管制、公共财政、物业管理、设施提升、文物活化等提出独特的政策建议,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视角完善老城更新公共政策体系,实现了多学科全面综合、深度融合。以“公共政策+实施方案”的思维创新北京老城更新模式,并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街区诊断方法。
内容来源:北京西城
相关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是…...
让更多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
八月展讯 | 暑期展览,精彩纷呈!
北京,按下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快进键”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公众宣传平台,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专业支持,光明网提供运营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和专业全媒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