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京城 | 画中探访东四胡同的“前世今生”
画里京城
作为千年古都,北京城常出现于各类绘画作品中。古代绘画,特别是清代宫廷绘画中,有许多描绘北京城市、建筑与园林的画卷,而现当代的绘画作品中也常见北京的身影。“画里京城”栏目将带领读者在各类绘画作品中探寻北京的前世今生,了解北京的城市面貌、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
对于喜爱北京文化的人来说,
胡同是京腔京韵的文化符号。
对于生活在北京的人来说,
胡同是难忘的童年记忆、
永恒的故乡情怀。
京城的胡同多如牛毛,
胡同里的故事更是数也数不清。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画家们的妙笔,
一起探访东四胡同的“前世今生”!
品——胡同悠久历史文化
北京的胡同,是一部“砖砌”的历史,是一本意蕴深厚的“志书”。东四三条至八条,是全国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这一区域的街巷、胡同和四合院是在元代街巷格局上发展形成的,是明清北京城重要的传统街区。
尹刚作品:《东四·家园》
付维维作品:《四条情缘》
胡同中不仅有京腔京韵的传统建筑,还有讲不完的历史故事,道不完的前尘往事。随意推开一扇岁月之门,就能重启一段尘封的历史记忆。崇礼住宅、南新仓、孚王府、恒亲王府、大慈延福宫、绵宜住宅、段祺瑞宅……若是想在京城中函古访今,必要到东四胡同深处走一遭。
刘家薇作品:《小院——东四四条胡同博物馆内小院》
芮德群作品:《东四博物馆 》
忆——商铺云集繁华往昔
旧时京城曾经流行一句谚语:“头戴马聚源,身披瑞蚨祥,脚踏内联升,腰缠四大恒”,以此形容富贵人家极为讲究的吃穿用度。从东四“四大恒”钱庄的声名显赫里不难推想到东四商业的繁华兴盛。
毛杰作品:《东城洋货行遗址》
1928年开业的恒昌瑞记,虽然比不上“四大恒”的财大气粗,但精致典雅的二层小楼仿佛也在诉说着这里门庭若市的繁华往昔。大门上“镜里人是一是二”“笛中意至妙至神”的对联,加上横批“光起万物”,巧妙地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是个照相馆,外加销售洋货。
马振江作品:《东四.胡同印象》
如今小楼静静地伫立在胡同中,往昔的风采仍在,但已经成为居民住宅,红白相间的砖墙、雕刻精美的楹联为胡同增添了岁月的记忆,也讲述着胡同代代更迭、经久不息的时代故事。
赏——留白增绿小巷新颜
北京胡同的魅力,不仅在于如棋盘般错落有致的精美布局,更在于舒适宜居的人居环境。“花鸟鱼虫”是老北京人喜爱的“四大玩儿”,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乐趣所在。从观花、闻花到赞花、惜花,北京人养花自有门道儿。养花不仅为了观赏,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郭萍作品:《国风静巷——花墙》
郭萍作品:《国风静巷——胡同景观》
郭萍作品:《国风静巷——家门议事厅》
郭延作品:《胡同闻鸟鸣》
享——“国风静巷”静美生活
青砖灰瓦,古槐夹道,东四街道致力打造“国风静巷”,通过倡导“静胡同 新生活”,为居民打造安静、和谐、宜居的人居环境。不同于高楼大厦里的城市生活,胡同里的生活多姿多彩,有静美的文艺气息,也有浓浓的人情味、烟火气……
郭景蘭作品:《小院悠然》
郭延作品:《胡同女孩》
高秀珍作品:《情满小胡同》
马振江作品:《东四.胡同印象》
内容来源:东城艺苑,部分内容有删改
以上画家及作品由东城美术家协会推荐
相关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是…...
国庆假期,一起打卡北京胡同里的这些红色印迹
国庆节遇见重阳节 | 赏花赏秋色,这些地方别错过!
绣花功夫修护胡同,京华再现“老巷幽宅静树依”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公众宣传平台,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专业支持,光明网提供运营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和专业全媒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