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 王大鹏

王大鹏 CA当代建筑 2021-01-25
- 序 -

2018年中,《城市建筑》微信公众号策划了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系列专题,邀请知名建筑从业者分享他们一路走来的建筑感悟。这不是多么深刻的学术探讨,并非一定要用真知灼见说服谁。这只是一场围炉夜话,因为走过,所以懂得。他们在面对年轻时的自己和大家,说着真真切切的心里话,带大家重新寻回闪耀着激情和光芒的筑梦年华。




给 青 年 建 筑 师 的 信

LETTERS  FOR  YOUNG  ARCHITECTS


文 / 王大鹏

面对这个命题有点惶恐,一是早年读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时醍醐灌顶的感觉记忆犹新,二是自己工作转眼快二十年了。虽已过不惑之年,却时有困惑,写信当然就谈不上“传道解惑”,更多算是对自己和既往工作的“清算”


 1.为什么要读建筑 

中学时由于受教育和家庭环境所限,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和擅长什么不得而知,作为理科生内心不喜欢数学和物理该怎么办呢?曲线求生,理科专业中的建筑学基本不学数理化,而且还可以读五年,夫复何求?就这样我在1996年再三挑选后,填报了一所招生简章没有要求“加试素描”的大学,谁知第一天报到就通知半个月后加试素描!临时抱舍友佛脚,练习涂鸦半月应考,结果很严重,我被调配到了结构专业。又半月,接到扩招通知,我又回到了建筑系……如此波折,让我对这个专业变得极其敏感,常常问自己当初如果没有读这个专业今天又会怎么样呢?也经常询问别人为什么选择建筑学?至今我也很难说自己最喜欢什么和最擅长什么,只是越来越清楚自己不喜欢什么不擅长什么。


 2.要不要考研 

20世纪末的研究生还比较稀少,大五我也加入了考研大军,因为英语差两分就只好工作。临离校和李巨川老师道别,对不能多读些杂书,多看些有意思的碟片,多和他聊天讨论些问题而失落遗憾,李老师说:“如果你真的想知道什么只是迟早的事情,不想或不愿意知道的话咫尺就是天涯。”这话我至今仍记得。工作以来遇到不少实习生咨询要不要考研,或者是先工作还是先考研,我想每个人考研的目的和理由会有许多,但是逃避现实最不应该成为其中的理由。


 3.为什么要离职 

2001年,我毕业之后去大连规划院工作,当时规划院还是事业编制,宿舍、食堂、澡堂、班车等一应俱全,只是院里人浮于事,迟到早退,打扑克、玩游戏成风,对项目产值和进度也几乎没有要求,做设计真是全凭自觉和兴趣。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工作了两年,CS和扑克牌玩得很溜,设计的房子竟然也建成了五个(其中两个还是“私活”)。因为改制在即,人心惶惶,加之几个好友纷纷南下,我请长假从北京、上海、南京、苏州到杭州边找工作边游山玩水,其实内心还是很喜欢那海天一色的纯蓝和梦幻般的白云,还有老虎滩的宿舍和山坡的槐花。月余后回到院里,是去是留颇为纠结,当我刚到三楼就听到五楼大呼小叫打牌的声音一下子释然了,我对满手抓着牌的所长说我回来办离职手续,他楞了一下随即摔出王炸……我就这样来到完全陌生的杭州,现在想来,那两年的工作和生活还是很愉快、很自由的,连做设计都是无拘无束,只是过于散漫和安逸的生活让人觉得很虚幻。


 4.为什么要加班 

近二十年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建设速度越来越快,留给设计的时间越来越短,加之前期策划定位仓促或者缺失,还要紧跟营销随机应变,方案甚至是施工图修改两三遍都习以为常,晚上设计院里永远是灯火辉煌。随着政府和开发商的精细化管理,什么能评、交评、消防、人防、规划、绿建、装配式等专项要求和评审越来越多,几乎每个环节都会有意见,都要反复修改图纸。快速扩张的建设部门人员配置不足,设计人员经常被要求做会议记录,收集回复专家意见,再找专家确认签字,最后送给建设部门,更夸张的是曾经有建设部门竟然要求我们去消防队“按存档要求叠图纸”,多次沟通未果,最后院里雇了图文公司的人坐高铁跨省去消防队“叠图纸”。即使大家这样超负荷工作,某些甲方还是用白纸黑字红章的方式要求设计人员在出图前必须“通宵”加班。设计做到什么程度就算完成了或者完美了?对有追求的建筑师来说,在设计上花多少时间都不算多,可是目前这样不分白天黑夜的加班,其中有多少人是报着无奈的心情在做着无谓的事情?


 5.为什么要扩大规模 

设计院的规模基本都是越来越大(明星建筑师的工作室和事务所规模相对比较稳定),扩大规模意味可以做更多的项目,积累更多的经验,拥有更强的实力,至于能不能赚更多的钱就不一定了。因为设计院最大的资源就是设计师,一个设计师个人的经验增长、工作精力和时间投入都是有限的,面对十多年不变的收费标准,要让有能力、有经验的建筑师有上升空间和持续增长的收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他多带人,可是人数到了一定的规模,效率会降低管理成本反而增加了,加上受调控政策的影响,业务量急剧下滑时,设计院的规模也跟着急剧缩水。“宁可撑死自己,也要饿死别人”其实是这个行业的真实写照,这与贪婪关系不大,更多的是身不由己和无可奈何。


 6.变与不变的依据是什么 

工作在一线,经常会因为模棱两可的规范而纠结,更为尴尬的是一些规范刚刚弄明白却又修编了,于是新的一轮培训学习接踵而至,以至于看到区号010的电话就直接挂掉。还有一些诸如博物馆建筑的专项规范沿用了二十多年才修编,之前做博物馆设计涉及的防火分区、人员密度等问题真是让人痛不欲生——按旧规范做不下去,参照别的规范又因消防部门没有依据而不被认可,图纸被改得惨不忍睹,最后都不知道怎么就通过了。建筑设计单位在20世纪基本都是事业编制,21世纪初基本都改制成了企业,在2002年国家计委和建设部出台了《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谁知这个标准至今还在执行,而且因为行业竞争还要在这个标准上再打折。这十多年物价、房租、房价等翻了多少倍大家心里有数,而工作几年的设计人员的绝对收入和十多年前差别很小,多少满怀理想的设计师黯然离去,满街建造的房子真的是艺术品吗?设计师可以靠情怀活着吗?最近两三年设计院招人特别困难,离职转行的人却不少,难道只有“留下的才是真爱”?


 7.为什么没有人 

近几年参与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建筑年鉴》的编辑工作,看着入选作品美轮美奂的照片,心血来潮,逐一数了一百多个作品数百张照片上的人数,除了个别两三张照片里的人比较多外,绝大多数照片上竟然空无一人!可是大家通行的设计理念不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吗?为此我请教过不少同行,答案无非是建筑投入使用后会被甲方弄得很难看,或者时间长了会变脏,最奇葩的答案是人在画面中不好看,尤其是人太多的话。其实我们都习惯隔着时空用照片评论建筑,多少评奖会在投入使用后到现场实地走访?这些年来建筑摄影和修图水平明显提高得更快一些。


 8.谁的城市谁的生活 

招聘面试时,应届毕业生问的最多的问题是公司会不会组织培训学习,有工作经验的则问加班多不多,往往我还没有回答,面试者则一再保证自己特别能熬夜甚至喜欢加班。我经常会问,这个城市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建筑或者场景是什么?遗憾的是多数人都会犹豫思索半天才说出一个地方或者建筑,如果再追问原因和细节,往往就变得云里雾里。城市的急剧扩张导致大量的房子被拆迁和新建,外来人口基本都超过了原住居民,在外来人眼里城市里的建筑似乎就是一如既往地存在着,哪天拆除了也就没有了。在气候、饮食和文化等差别如此之大的国家,加之城市人员的快速聚集与流动,建筑地域化之根该扎向何处?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城市和与之对应的生活?

 

在此非常感谢程泰宁院士,2003年至今和他一起工作了十五年,从浙江美术馆、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湘潭博物馆、杭州师范大学新校区到南京美术馆等项目,一路走来,进步和收获良多。都说建筑师是四十岁才正式开始的职业,按此来算我才执业不到两年,我一直认为建筑师是在用自己的职业身份和素养参与生活,并与各方面一起协作,从而提升和改善社会的生活品质,从来不是给别人创造什么新生活。建筑设计就是在此过程中从专业角度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当然什么才是“根本问题”,这需要建筑师的眼光和勇气。我“清算”自己一是希望能给现在和将来的青年建筑师在学习和执业方面提供一定的参照,二是清空自己,并希望自己能承担起更多东西。一想到83岁高龄的程院士每周七天都在一线精神饱满地工作着,作为晚辈还有什么理由不慨然前行呢?



作者介绍

王大鹏

筑境设计(杭州公司)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



下篇预告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 陆激




- 记 -

建筑

是一场山高水长的跋涉,

也是一场风光旖旎的旅程。

其中有

红日初升的激情,

酸甜苦辣的坚守,

天马行空的愿望,

皓月星辰的相伴。


青年建筑师也好,

资深建筑师也罢,

在交汇的一瞬间,

是心照不宣的对话。


轻抚流年回望眼,

梦想还在,就仍是少年。




往期回顾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 梅洪元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 胡 越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 倪 阳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 李兴钢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 郑 方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 祁   斌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 冯果川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 杨 晔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 刘加平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 王兴田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 徐宗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