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 刘加平

刘加平 CA当代建筑 2021-01-25


- 序 -

2018年中,《城市建筑》微信公众号策划了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系列专题,邀请知名建筑从业者分享他们一路走来的建筑感悟。这不是多么深刻的学术探讨,并非一定要用真知灼见说服谁。这只是一场围炉夜话,因为走过,所以懂得。他们在面对年轻时的自己和大家,说着真真切切的心里话,带大家重新寻回闪耀着激情和光芒的筑梦年华。




给 青 年 建 筑 师 的 信

LETTERS  FOR  YOUNG  ARCHITECTS


文 / 刘加平

中国社会进入绿色发展阶段,创作设计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的绿色建筑,是建筑师的天职。近年来在建筑设计行业出现了很多与绿色建筑有关的概念,如节能建筑、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等。这些概念的内涵,有些是相互之间在内容上部分重复,有些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隶属关系,但每个概念,都有其出处和特指。完全理解每个概念,还真需要下点功夫。遗憾的是,业内出现了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时髦概念,如绿色节能建筑、绿色钢结构体系等。现以“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为例做一剖析。


被动式建筑,译自于英文Passive Building。这一概念源自于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即英文的Passive Solar Building。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促使各行各业广泛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行业,出现了两种利用太阳能采暖的方式。一种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把建筑物直接作为光热转换和蓄能系统的建筑物,称其为Passive Solar Building或Passive Solar House。另一种是建筑能源和设备工程师,设计制造专门的装置,用以收集、转换和输配太阳热能,这类系统称作Active Solar System。两种方式可以联合使用,也可以独立运行。常见最多的是Passive Solar Building,因为其建造和运行成本低廉。此后,人们把运用建筑设计手法和措施,包括建筑形态造型、平面布局与空间组织、适宜性的构造与选材等,实现了与所在地域气候、太阳辐射、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建筑物,统称为Passive Building 或Passive House。之所以称之为Passive Building,只因为建筑物是不会“active”的。


建筑能耗是建筑物的一个技术性能指标;超低能耗,描述的是建筑物的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等运行能耗很低。一栋建筑物要实现超低能耗,必须具备:建筑物用能负荷很小+建筑用能设备效率很高+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合理。具体的技术措施,需要因地制宜,与地域气候和太阳辐射等相适应。


绿色建筑是一很广泛的概念,核心是节约、健康、减排,涉及建筑的设计、建造、运行维护等各个方面,被简称为具备“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污染物排放少”属性的建筑,或“四节一环保”的建筑。


把三个概念串起来,凑出一个看似极为绿色的“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概念,在逻辑上是混乱的。试想:既然有“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有没有“主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既然有“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那有没有“被动式超高能耗绿色建筑”?有没有“被动式超低能耗非绿色建筑”?等等。不知创造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概念的学者,把它翻译成英文叫什么?可以肯定的是,传到国际建筑学界,必成为笑谈。


可怕的是,国家住建部已经编制颁布了《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标准》。



作者介绍

刘加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

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理事长



下篇预告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 王兴田




- 记 -

建筑

是一场山高水长的跋涉,

也是一场风光旖旎的旅程。

其中有

红日初升的激情,

酸甜苦辣的坚守,

天马行空的愿望,

皓月星辰的相伴。


青年建筑师也好,

资深建筑师也罢,

在交汇的一瞬间,

是心照不宣的对话。


轻抚流年回望眼,

梦想还在,就仍是少年。




往期回顾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 梅洪元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 胡 越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 倪 阳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 李兴钢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 郑 方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 祁   斌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 冯果川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 杨 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