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质孟晚舟:大国博弈中一位女士的悲歌

张文举 白泽财经 2020-09-24

当地时间27日,加拿大法庭宣布,孟晚舟不能获释。


由此,该案将进入马拉松式阶段。


中国网民哗然。从普遍滋长于网民中间的乐观,到席卷天下的悲观,仅是一夜之间。然而,一夜之间的悲喜交替,能否完成一场民族心理的成人礼,仍是未知。


01作为政治事件的孟晚舟案


全世界都洞若观火,美国导演这出戏,为何而来。


中国驻加使馆发表声明:


美加滥用双边引渡条约,对中国公民任意采取强制措施,严重侵犯了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美方的目的是为了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和华为,加拿大扮演了美方帮凶的角色,这是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


中国政府维护本国公民和企业正当合法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我们再次敦促加方认真对待中方的严正立场和关切,立即释放孟晚舟女士并让她平安回到中国,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大使馆疾言厉色,直指要害,这是“政治事件”,指出美国目的是为了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和华为。


然而,孟晚舟一案是政治事件,这个结论并非中国做出的。


2018年12月11日,特朗普就孟晚舟事件表态称,如果有助于与北京达成贸易协定,他必然会出面干预此事。“如果我觉得这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我们达成史上最大贸易协定,这很重要,有利于国家安全,我肯定会在我觉得有必要这样做的时候干预。”


此语一出,急坏了加拿大。


12日,加拿大外交部长弗里兰发出警告:“我们的引渡合作伙伴不应寻求将引渡程序政治化,或将其用于追求正义以外的其他目的。”


加拿大尚知需要一块“正义”的遮羞布,岂奈何特朗普底裤都不用。


虽然大嘴特朗普语出如风而过,但互联网有记忆。于是,逮捕孟晚舟属于政治事件的定性,极其难得的由美国总统与加拿大外长一同确认了。


不管是特朗普为代表美国政府的坦承,还是加拿大外长为代表的加拿大式含蓄,其实都没用,历史终究瞒不住的。一部美国现当代史,其实就是一部经济问题政治化史、政治问题法律化史,大搞长臂管辖,国内法的外溢史。


02被左右的舆论场


孟晚舟这次释放无望。中国网友迅速就此事复盘。更多细节,从互联网打捞。路透社的旧闻,被细心的网友重新转发。这一转发不仅带来新料,也带来新的疑惑。



而检索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最高法院听证会后发布的文件,确实显示,美国寻求引渡华为高管的要求中,共列举了四个银行,除了汇丰,还有花旗集团、法国巴黎银行、渣打银行。


听证会文件清晰的表述,花旗与巴黎的高管将与汇丰一道,就2013年至2018年之间为华为提供银行服务的文件作证。


事情由此变得扑朔迷离。


当然,四家银行回应美国监管,遵从监管,这都是跨国银行应该遵守的基本规范,也是其立身之本。


如果我们来审视一下这几家银行的背景,不难发现,汇丰、渣打属英资银行,其中平安是汇丰第一大股东;巴黎银行顾名思义,是正宗的法国银行;花旗银行是美国银行。


 看到这儿,或许我们都会产生疑问,何以在中国舆论场上,只剩下一个从不说话的汇丰,另外三家银行会凭空消失在公众视野?


 当然,网民也自有解释路径:


英国《金融时报》及路透社都有报道,汇丰早在2012年时就因为给墨西哥毒枭洗钱而被美国司法部盯上。当时除了缴纳了19亿美元的巨额罚款,美国司法部还给汇丰派驻了一群“监控人员”对其业务进行审查。


这都是陈述事实,然而下面的推导过程,却有点逻辑问题:


为逃脱处罚,汇丰同意在其他案件中“配合”美国司法部的调查。中国的华为公司成为了这种“配合”下的受害者,最终导致华为高管被捕。


令人心生疑惑的是,罚款19亿美金、派驻人员监控,难道不是惩罚?或者说,这只是惩罚的一部分?


那么,美国对中兴的惩罚,不也是如此吗?查阅数据可知,中兴通讯因禁运事件向美国政府缴纳的罚金将高达22.9亿美元,美国要求中兴通讯保留由美国商务部选定的特殊合规协调员团队,为期10年。


同样的逻辑,如果这还不算惩罚,那是否暗示着中兴也负有美国交待的另样任务?


再回头来看巴黎银行,似乎有着同样的故事,同样的处理结果。


2014年,法国巴黎银行被美国司法部指控从2004年到2012年利用美国金融系统为苏丹、伊朗和古巴三国转移资金。


巴黎银行最终认罪并与美国司法部和解,支付罚款89.7亿美元,暂停美元清算业务1年,对该银行的监管举措延长两年。


问题同样坚挺:如果这种罚款、监管都不算惩罚,那么,巴黎银行是否也同样负有美国交待的另类任务?


更大的疑惑还在于,听证会文件显示,花旗与巴黎的高管将与汇丰一道,就2013年至2018年之间为华为提供银行服务的文件作证。


问题是,舆论场上,这几家银行为何消失了?


然而,我们只要对世界保持足够的冷静,必能发现,相较于消失的几家银行不同,那些针对于汇丰的言论,却是极其巧妙的从西方发出的,最终通过中国部分网民不断放大。


中国网民的单纯与热切,也完全体现在这次孟晚舟事件当中。从初期的大国肌肉的不断展现,以至于多数网民对孟晚舟事件的未来充满乐观,到事件突转直下,孟晚舟未能如期释放,不由勃然大怒;更是在一些别有所指的舆论引导下,再次聚焦于汇丰。


盲目乐观于前,焦躁悲观于后,最后情绪难以自持,索性迁怒于人。


这是心理尚未成熟的成年人的典型症状。


5月27日之前,互联网上充斥着制裁加拿大、反击美国的杀伐之音,以及信誓旦旦的孟晚舟即将归来的消息,这一情绪或还影响了孟晚舟团队。孟晚舟及团队在法院前的V形势手势图片,更是让中国网民一片欢腾。


然而,在一场大国博弈中的,把悲喜重责归之于一家企业,这与古代的将历史进程中重大战争归之于一位女子,是一样的世界观。我们的历史不乏这样的例子,苏妲己、褒姒、杨贵妇等一干女性,哪一个不是至今承载着骂名?


当然,世界推进到公元2020年,政治文明、个人观念的迭代,早非千百年前可比了。可如果依然持此论点,这要不是个人的直线思维左右了对世界的看法,要不就是竞争对手放出来的烟幕弹。


大国之间的博弈,须正视博弈的策略,也需要国民心态的积极与沉稳。如果把大国博弈的发生与结果,归之于几家企业,则无异于古代将一切历史进程中的大事推之于女子,除了暴露民族心理不成熟之外,完全无助于改变博弈结果。


03法律的归法律 政治的归政治


如果作为纯粹的法律问题,那么就应在法律的框架内解决,那么,孟晚舟被释才符合法的精神。


加拿大发行量最大的全国性日报《环球邮报》(Global and Mail)对此实在坐不住了,发表了题为《关于孟晚舟的判决意味着什么,以及结果还能是怎样?》的文章。

文章指出,该案是否在法理上存在“双重犯罪”是此次判决的争议焦点。也就是说,若美方指控孟晚舟的罪名在美、加两国都属犯罪,加方才有权继续审理是否将孟引渡至美国;若罪名在加拿大不存在,则释放孟晚舟。



美国《纽约时报》在题为《加拿大法院裁定孟晚舟案符合引渡条件》的文章中干脆利落地指出,案件接下来的程序可能拖延数年,而等加拿大最高法院做出判决后,该案最终还是得靠政治决。


作为美国的盟友,英国BBC的报道将此案视为中美“5G争端”的一部分。在判决结果出来后,BBC科技记者分析认为“孟晚舟案在5G争端中为美国加码”。



文章进一步阐释说,在阻止中国电信巨头华为参与其他国家5G建设方面,美国从未回避。


有专家认为,让法律的归法律,让政治的归政治,或不失为坦荡之举。但非要政治问题法律化,以法律的幌子,对竞争对手进行污名化,既不能堵住悠悠众口,也矮化了自个儿的国格。


04不作回应的回应


自2018年孟晚舟事件发生以来,舆论突然转向汇丰。然而,令所有人纳闷的是,面对沸反盈天的舆论,汇丰不作评价。



不管是人事的任免,外界对其进行联想,都不改汇丰的缄默;甚至是股市的动荡,汇丰仍是一如既往的沉默。


直到如今,终于有网友反应过来:美国要针对华为,要针对中国高科技动手,这是维护其垄断帝国利益的必要,是国家利益至上的既定方针呈现。有没有理由,都要对华为对中国高科技发动这一场战争。


据最新消息,360科技已然纳入了美国打击对象。


然而,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从《美国陷阱》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无数这样的细节,美国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而追溯美日上个世纪的贸易战,以及欧美之间的贸易纠纷,都有这样的影子,很多欧洲银行几乎是被构陷的,从而被美国的长臂管理收割。


对着历史看现实,我们终究要承认,美国利益优先不是特朗普发明的新鲜词汇,而是一以贯之的政策伦理。


此时,或能明白,美国利益决定了他的行动逻辑。能否拿到华为的“罪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国有这个针对华为的作战方略就行了,有了预设的立场,一切都可以围绕这个方略与立场,事后补充材料。


如此看来,汇丰不作回应实是弱者的智慧。长臂管辖之下,美国他固然惹不起,国际舆论他也辩不过。


不过,汇丰真的没有就事件进行回应吗?强迫症迫使笔者,从互联网中寻找蛛丝马迹。


2019年12月,时任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兼行政总裁的廖宜在“2019跨国银行共建一带一路座谈会”席间接受媒体访问时的一番讲话,现在看来,意味深长。


就企业经营的合规问题,廖宜建认为:“企业经营的全球化意味着必须全球合规,也就是说,相关跨国企业(包括跨国经营的中资企业)必须在所有经营的国家和地区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全球合规就必然会面临法律冲突,即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与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相冲突时,该遵守哪一边的法律要求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跨国企业需要坚持属地化原则,企业必须先遵守所在地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对中资企业不无启发的是,廖宜建提出,“中资企业走出去,不管去哪里,必然需要和当地的金融机构打交道,必然需要提供信息给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不管是哪个国家或地区的,包括中资银行在境外的分行,只要涉及美元结算,都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美国的法律管辖。”


事实上,中资银行因为合规问题被美国惩罚也不是一桩两桩了,这个痛楚,农业银行应该感受深刻。不过,对汇丰而言,自然痛楚更深,盘踞其体系内的美国司法部的几百个工作人员,强化了他的合规义务。


似乎是隔空喊话,廖宜建说:“与其它金融机构一样,在所有市场合规运营、真实地回应属地监管的要求是我们必尽的义务。汇丰所秉承的价值观决定了我们绝不会为了自身利益而歪曲事实或蓄意伤害任何客户。相反,我们在全球范围竭尽所能地服务我们的客户。”


不歪曲,不伤害,尽可能地服务。或是汇丰曲折回应。


此前网友或会奇怪,面对着全世界的指责,为何汇丰一直没有回应。今天看来,时间已然给出了答案,汇丰确实没必要回应。


 一切交给时间,时间会勾勒事件,时间会洗去污垢,还原一个超级帝国大战一家中国公司而中国公司见招拆招的精彩故事。


不过,大国博弈的齿轮里,很多人与企业,难免牺牲在齿轮的交错之中。


历史总有回声,时间,也不会辜负每一个坚韧的公司。


唯有祝福他们!祝福孟晚舟,祝福华为。





往期精彩回顾



白泽|大国博弈的微尘,落在企业头上就是一座大山

火箭男孩马斯克和他的龙飞船

为啥日本没能弄死韩国

内部文件泄露,揭秘高盛对比特币的真实看法

必须重新定义“正能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