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介绍 |《近代东亚国际视阈下的基督教教育与文化认同》

中华文明 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 2023-02-15

复旦中华文明研究专刊系列

《近代东亚国际视阈下的基督教教育与文化认同》

司佳、徐亦猛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9-04 第1版

ISBN:978-7-309-14198-6/B.691


内容简介

《近代东亚国际视阈下的基督教教育与文化认同》一书近期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受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专项资金资助,为2016年9月中心举办的“近代东亚国际视阈下的基督教教育与文化认同”访问学者工作坊的学术成果,共收录论文12篇。论文作者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等国内高校组织,以及日本福冈女学院大学、日本明治学院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韩国延世大学等国外研究机构,他们从不同专业背景出发,围绕近代东亚地区的基督教教育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深入开展东亚基督教教育研究的路径和应当注意的问题,并展望了当下的研究前景。


主编简介

司佳,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涉及中国近现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方向。研究兴趣还包括上海近代城市社会,出版史、文化史及阅读史。其主要著作有《Circulation of English in China: Speakers, Historical Texts, and a New Linguistic Landscape》(《英语在中国的传播:使用者、历史文本及语言景观》,2009)、《近代中英语言接触与文化交涉》(2016)等,曾在《近代史研究》、《宗教与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近30篇学术论文。

徐亦猛,日本福冈女学院大学副教授,关西学院大学神学博士。2008 年4月起任日本明治学院大学基督教研究所协力研究员,2013年4月起执教于日本福冈女学院大学。2016年2月至3月于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从事访问研究。其学术领域涉及中国宗教传播、比较宗教学等。主要著作有《中国基督教本色化运动-以1920 年为中心》(2010年)等。曾在《神学研究》、《日本神学》、《亚洲·基督教·多元性》等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目前研究聚焦于中国特定区域的基督教接受等领域。


目录

前言(节选)

在19世纪至20世纪由传统趋向现代的价值裂变过程中,信仰、国族以及文化身份的自省与转向乃亚洲各国近代历史上所面临的共同挑战。日益频繁的贸易往来、军事冲突、外交活动、留学和西学东渐等,将东亚各国置于全球化的政治、市场与知识体系之中。在这场划时代的剧变中,近代的教育变革,尤其是受到传教士影响的西学教育与文化,对中国、日本、韩国皆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根本,其在近代的历史转型对于推动中、日、韩各国思想、社会变迁起到了怎样的具体作用?东亚各国在近代至战后政治、军事、经济等一系列新秩序的构建中,教会学校的教育理念及实践是否能够超越民族主义自身的局限?

这本论文集中的十多篇论文,皆围绕历史上东亚各国所遭受的这段相似境遇展开。这些论文最初曾在2016年9月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的一场名为“近代东亚视域下的基督教教育与文化认同”工作坊上发表。在为期两天的讨论会上,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的近20名学者对于19至20世纪基督教教育在东亚国家国民塑造、身份建构、文化认同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等历史问题予以共同关注。工作坊以较为宽松的时间,深度讨论每一位发言者的论文,既有相互的鼓励与肯定,也不乏尖锐的观念交锋。学者们就各自的研究领域、方法、兴趣、焦点,以及未来可以展开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参会学者认为这是一次推动中、日、韩三方认识东亚社会思想史、宗教史以及教育史研究的重要会议。

之所以将“认同”作为工作坊的主题,乃是为了凸显东亚各国在过去两个世纪所经历的各种复杂冲突与选择——这不仅关乎彼时个体相对自由的实践选择,也涉及群体在脱离传统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趋向性价值判断;其中不仅包含宗教信仰因素,亦囊括特殊历史时段由战争、时局、性别等问题而塑造的“近代”诸种面向。以中国为例,作为西式教育的奠基者,19世纪来华新教传教士最先以求中西道德信仰中的“同”为切入点,进而展开对“异”文化的传播与推进。反之,由于东亚传统文化根基牢固,即使“接受”一方,对此外来导向所表现出的具体接受与认同过程也十分繁复。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在过去两个世纪都曾历经从传统到现代的蜕变,传统价值观念中相对清晰、单一的认同,在现代化转变过程中,变得复杂而多元起来,逐步走向所谓的“复合性”认同。在这种复合性文化认同与身份构建过程中,传教士带来的西式教育及其理念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从接受角度来看,个体认同的边界与近代东亚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存在着怎样的调整关系?论文集中所涉及的研究个案,其多样性与复杂性或许可以提示研究学者跳出“条约-传教”或“冲击-回应”等单线范式,并以对复杂历史境遇的审视与反思回应之。

论文集中的多篇论文还涉及身份认同与身份选择问题,即民族上的国民身份和信仰上的基督教身份,这两种认同如何统一和协调?在特殊战争情境中又如何保持?中、日、韩一百多年的教会大学可以为这些问题提供很多经验和教训,需要充分展开研讨。从中国的同光变法、日本的明治维新,到全球性的“一战”、“二战”,基督宗教的教会大学从无到有,从绚烂到平淡,再到消失,是一段精彩无比的思想史。教育的本质是崇高人类精神培育的传承,基督宗教与其他宗教不同的一点,就是他能够用现代大学的方式来从事。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徐宝谦牧师教授组织“唯爱社”、创建燕大基督徒团契,主编《真理与生命》,主张唯爱主义、国际主义、基督教文艺,是一个立足中华教会,兼爱全人类的普世主义者。这是一位懂得宗教和教育的牧师,故在自己的英文著作《新儒家思想中的伦理现实主义》(Ethical Realism in Neo-Confucian Thought,1933)中说:“相信宇宙中有一个秩序,相信这个秩序是伦理的……既仁慈,又真诚。”这句话是当年燕京教会大学的教育理念,作为一个开放、包容和多元形态的普世主义理想,这句话也应该为所有的大学分享。这就是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存在“教会大学”,却还要研究它的主要意义。


李天纲、司佳、徐亦猛


本期小编:李清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