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清晨醒来,微信朋友圈被《第一届河北省文明城市、文明城区、文明县城名单》消息刷屏。经河北省文明委审核、河北省委省政府批准,确定了第一届河北省文明城市(城区、县城)名单。

近年来,我省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市。

事实上,文明城市的创建,它体现的是一座城市价值取向。进一步讲,文明更是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一座富有吸引力、竞争力的城市,应当既要有发达的经济、优美的环境,又要有繁荣的文化、文明的秩序。

那么,文明应该如何诠释?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关键词汇,文明应该是立体的,应该体现在城市的每个侧面。都说“文明一个人,滋养一座城”,笔者认为,城区居民的文明素养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代表着这座城市的文明气质。对一个人来讲,文明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修养,一种责任。对一座城市来讲,文明就是宜居宜游的公园广场,公众场合井然有序地排队等候,日常生活人人参与的志愿服务,还有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以及无处不在的社会正能量……

文明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很多人的不文明行为都是来自日常不被重视的坏习惯,而这些坏习惯,足以使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大打折扣。习惯处处见文明,只有每个人坚持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重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才能让整个城市的文明之花处处开遍。

文明创建需要制度的约束。教育是软规范,法制是硬约束,打造一个文明的城市,营造一个文明的环境,政府层面行政强势推进必不可少,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当人们在制度约束下端正行为,最终换来的是不断好转的文明环境,并终将让更多的人在这种文明的环境中适应并形成自觉的习惯,正所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习”。

文明创建要算一本长效账。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保持常态长效至关重要。文明城市的建设从来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标准不断提升、外延不断扩展的动态过程,需要化“创建”为“常态”,常为常新、常抓不懈,需要所有人群策群力,打好“持久战”,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文明尚未结束,它还在形成之中。”文明并不是空洞浮泛的口号,而是仰赖一点一滴的践行去成全。在深化文明创建的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实践者,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社会文明进步的脚步更有力、更豪迈。


制作团队

责编:曹    巍  王坤瑶

校对:张    宁

编委:点子正

编审:王兵伟

立足河北,放眼全国
网评时事,理性表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