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要逃离科研圈了
曾几何时,年轻人才逃离北上广。
如今 ,博士群体也出现逃离科研潮,令人惋惜 。
Nature最新出炉的博士后就业报告结果。
有51%的受访者表示,由于工作带来的心理问题,他们已考虑离开科研。这项调查的对象来自93个国家和地区,一共有7600多名研究人员。
博士代表我国最高学历,多少学子曾经浴血奋战才获得如此殊荣,在追逐科研道路上,终究抵不过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想一心一意做科研,太难了!
读博发paper不顺,中途退场
发paper是读博的重中之中。
它关乎着你是否能毕业,关乎着你在科研道路上能走多远。
微博上有一个热帖,是一个用生命来诠释科研难的三年级学生, 走了很多委屈的路,做了很多徒劳的数据,最终在冷冰冰数据面前奔溃了。
他遇到一个不太靠谱的导师,每次遇到问题去请教导师,得到回复永远是一句:“多去看文献,看看别人怎么做。”于是,他开始跟他那台如同祖宗般的实验设备长达一年的交流,每次还得祈祷设备能正常运作,因为实验设备正常工作概率不超过三分之一,就是在这样的条件恶劣情况下完成实验数据。花了一年的时间,换来导师一句数据没有意义,此刻陷入深深自我怀疑,再也无法自拔。
慢慢发现,科研并不像原来想象的那么纯粹。老板想法变幻莫测,之前沟通好方向说变就变,突然踩急刹车没有一点连续性,一味追热点为了编一个“好故事”,发一篇“大文章”。自己好几个月的心血可能就因为老板的喜怒哀乐瞬间一文不值。
指定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的版面是有限的,随之难度系数指数也上升。很多博士无数次投稿拒稿再投再拒重做重改,如同没有感情码字机器。
之前看《奇遇人生》窦骁那期,他们要登查亚峰,但天气一直不允许。
他们能做的只有等。
无限的未知和不可控吞噬着人的激情、期待、信心。
最让人耗竭的不是你得不断努力;
而是你不知道你得多么努力以及努力多久,才有一个确定的结果。
圈子里的科研
这世界上优质资源都是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要搞科研,也得拼老板圈子,这样才能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做出一番科研成绩来。
有海归网友感叹说:回国发现没有任何门派,根本融不进学术圈子。发文章聊话题,自己都是圈外人。再努力也仍然被当作“皇协军”“地方军”,不是国内高校出身的“嫡系”。很多时候,无力回天。
今天进高校的博士竞争已经白热化,能成为青椒也算是精英中战斗机,但如果你没进老板的圈子,要想拿到自然基金是很困难的,搞科研是一项费钱、费力、费时的事情。在你最需要钱,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人帮助你。
像周星驰这样大明星都是从跑龙套开始,抱抱老板的大腿,写写项目本子,跑腿去财务报销。进圈了,才能谋求科研长远发展。
也有青椒受不了干最辛苦的活,拿的是最少的回报,不得不放弃科研之路,选择工业界 。
生活不只有诗和远方,还有柴米油盐
有位热心网友也谈到一位上海留校博士后薪资只有8K,让人感叹高学历未必和高工资成正比,让很多有心做科研的博士后望而生畏,止步于科研之路。
前阵子,李佳琦作为特殊人才落户上海,并且花1.3个亿买了上海云锦东方二期的豪宅,顶楼复式。
让人不禁感叹,以前搞原子弹的比不上卖茶叶蛋的,现在搞科研的比不上做直播的。
进一步是穷困潦倒的科研生涯,退一步是高薪待遇的企业招聘,已近而立之年的“青椒”们,正处在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
很多博士逃离科研这个领域,涉及各种原因,但最不希望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没有让优秀博士继续留在科研岗位上。
科研,不能只靠「用爱发电」,要谈钱。打仗都是粮草先行,科研一样优先解决生活问题, 让科研者无生活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做出对人类有贡献的科研成果。
由于微信平台算法改版,公众号内容将不再按时间排序展示,为了让您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最新博士后信息,建议将“高才博士后”设置为星标和多给我们的文章点【在看】哦。
星标具体步骤为:
(1)点击页面最上方“高才博士后”,进入公众号主页;
(2)点击右上角的小点点,在弹出页面点击“设为星标”,就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原文链接。
大家都在看
热门资讯
3.该不该做博士后?——做博士后的利与弊(以及其它可能的选择)
4.博士学位真的那么重要吗?上交大博士亲述科研心路,获4万高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