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倒刘强东的奥数题,京东智能供应链解开了
原创:谭婧
刘强东有几个问题,需要你帮忙做个决策:
(一)
到货快,花钱爽,建议商品离消费者越近越好。除了京东超级大仓库亚洲一号之外,得增加仓库数量,扩大仓库网络。而仓库又分一二三四好几级,一级一级把商品库存下沉。然鹅,快乐从不便宜,不断扩建,费用会上涨。据测算,每多一层仓库节点,增加大概1.4倍的库存成本。
问题来了,你会建议刘强东扩建仓库吗,那建多少个呢?
(二)
中国消费者酷爱促销打折,还得打骨折,即使常年买199减99,也不够。秒杀和爆款的优惠券,一张都不能少,图书节、电脑节、厨卫节、美妆节、母婴节,一个节都不能落下。
然鹅,促销多了,销量预测难,备货难,到底多便宜才能拉动销售?
问题来了,你会建议刘强东打几折呢?
(三)
目前京东自营商品540万个单品(SKU),员工变成保险精算师也算不过来,这样,热销品专人照顾,小众商品顾不过来,没日没夜加班也不行……
问题来了,你会建议刘强东停售哪些小众商品呢?
企业经营,靠“抛硬币”决策,太过儿戏。这些大决策又会被分解为成千上万个小决策,落在京东员工的工位上,电脑前,电话里,分分钟考验智商。
85后员工,“题这么难,我要跳槽了。”
90后员工,“这哪里是工作,这是奥赛题,我不高兴了。”
95后员工,“这么多报表,本来后天交,为什么明天交,你活不到后天吗?”
借北京亦庄傍晚最后的光,刘强东在集团大厦的办公室里,思考供应链对京东意味着什么。零售的本质是效率,仅仅用人的脑力来提效的做法,就像窗边的晚霞,注定落幕。
靠什么?靠科技。
京东的未来,要压在智能供应链上。刘强东回想起十几年前关闭卖光磁产品门店的那几夜。
如今,大数据、自动化、智能化,大雨滂沱,鼻孔里都是湿润的泥土味儿。
“雨后泥土的气息”一词最早出现于1964年,美酒鉴赏师常称,这种气味藏在葡萄酒中,味蕾都可以感受到。不过最新的研究表明,这种气息应该是由微生物带来的。
气候变化,小微生物,最为敏感。
星星挂上深蓝色夜幕,刘强东在集团高管会上提出了坚定的要求:“智能供应链是京东的未来。Y负责此事,负责到底。”
未来,充满未知。Y是数学里的未知数。用Y命名,其意义非常明确。
Y现在叫做“智能供应链Y业务部”,它有个曾用名,Y事业部,下文简称Y。
Y这颗星星,光芒初闪,并不抢眼。
彼时,老板们方向清晰了,但是员工还很陌生。供应链是一个超级复杂的系统,就好比全北京的车都堵在五环上,交警搞不定,市长搞不定,智能能搞定?我不信。
供应链的实际情况可能比全世界大都市的交通还要复杂,还没有交警。“智能供应链”在工业界没有先例可循,学术界仍在理论里推演。
彼时,中国电商野战军在摩拳擦掌。沃尔玛、家乐福等传统超市在拥抱变革时迟到。旧式供应链方法论无法照抄。
摆在Y团队面前的第一个难关,是供应链智能系统没啥人愿意用。比起代码丑、BUG多,更让技术人员心碎的是——没人用。管你技术大拿还是小拿,技术必须为业务服务,为零售这门生意服务。
老张,一位有着二十多年采购经验的员工。他对什么自动系统、什么人工智能,一脸不屑。对零售生意的掌控,他完全不亚于一位港交所里的股票操盘手。
他对行业、对要卖的商品非常熟,他知道最好的价格段在什么位置,竞争对手会怎么定价,近期消费者的转化率会怎么样,商家促销会怎么样,返利怎么样……这一切棘手的问题,经他之手,都能做一个挺好的平衡。
说白了,一个人的供应链的经验和知识价值千金,销量是真金白银,这是他赖以生存的根本,他会用一切去捍卫。
“还智能补货,你咋不叫智障补货呢?”
心底里,老张也希望能够多带出几个高徒。
公司的业务增长越来越快,京东的货架是电子的,数字的,这也意味可以放下比隔壁沃尔玛超市多n倍的商品。电子货架的成本可以不做计算,但是仓库里的货可不行,压货就是压钱。
手艺可以传承,经验不能立马复制。这位专家若在京东开课的话,少说能教这样几门课:动态定价、收益管理、促销管理、市场洞察、渠道管理、销售预测、补货预测……
这些头疼的事,都直接关系到生意的好坏。老张心里苦,也想有人帮。
在京东,像老张一样的业务专家,有千余位,企业继续发展,一味增加人手的方法,也并不可取。
这些困难,Y部门早都开始留意了。
当第一代的智能系统上线的时候,老张们齐刷刷的目光里,都藏着鄙视。Y的人也很着急,技术大牛们的梦想就是自己开发的软件工具能让人使用,用得越多越好,顺手改变一下世界。
再这样下去,世界改变不了,得改简历,换工作单位了。
没人用怎么办?总不能给业务团队下跪吧。这么干,一是尊严不允许,二是有七大事业群,几十个业务部门,跪得过来吗?
就拿第一代智能系统里的补货系统来说,好不好用呢?
实话讲,肯定是没有2020年版的第三代好用。
坦白讲,第一代补货系统是有缺陷的。
比如,建模比较简单,很多特殊场景并没有考虑到。凡事都得有个过程。
人间事,千难万难,难在许多人不肯有个开始。
于是,研发团队人人手里都揣上了业务书籍和各种学习资料,哪怕是坐在马桶上也不歇。想当年学编程的时候,也都是学霸。学零售业务知识,不能丢人。
学习雷锋,好榜样。学习零售,好研发。
人在突破认知之际,往往伴生恐惧。Y的研发人员发现,供应链是零售的核心。用智能软件系统把人的决策方式改变了,这是要闹革命。
说好只是写代码、写算法的美好生活去哪里了?
Y团队看透了,无处退。
Y团队想通了,不想输。
隔行如隔山,研发人员对业务专家的敬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多年后,回想当初,技术团队才领悟到,正是当初心里充满了对业务的尊重,对业务的敬畏,才在漆黑一片中摸到了“入口”,看见了微弱的光。
当研发专家碰上业务专家,也会闹笑话。
不善言辞的研发专家,开口第一句:“我观察你好长一段时间了。”然后,陷入一阵沉默。
某销售品类负责人是一位美女,人靓音柔,态度好。听到这话,看着对方的神情,一脸疑惑。
“啥情况,刚上班,就有帅哥来表白吗?”
看看他手上,也没有准备鲜花。
某销售品类负责人的内心戏:“一个销售人员,到底如何精细化管理京东要卖出的商品?京东的每一件自营商品,自从买进来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占库房、占资金,这些都是成本,你一定要追求一个最优解。”
问题像飞虫一样天天在脑海嗡鸣盘旋,精疲力尽。
研发同事:“坦白地讲,我观察过你一段时间了,你的小组有20个人,每个人精细化管理的商品数量,不超过200个单品,这是一个正常员工不借助工具能达到的工作量的极限。”
某销售品类负责人的内心戏:“哎呀,有人抓住了痛点。京东现有的单品已经超过500万了。得多大一支人马来管理才够数?”
这次,研发帅哥和业务美女终于顺利对齐了思路。
老办法是淘汰法,把销售额、销售量排名,尾部淘汰掉,不要了。但是,没有人能保证这个方法正确。堂堂零售巨头,用的还是小学老师的方法。糟糕的是,销售是波动的,消费者是善变的,规律越来越难抓。
没把淘汰法淘汰掉的原因是,你没有更好办法了。
新办法是智能化,用AI算法去发现商品的“效应排名”。京东的理念是,商品要对消费者有吸引力,才是你经营这款商品的基本逻辑。这是一套围绕消费者的思路。
Y团队认为,每个商品的贡献,应该按每一个部门自己的理解去定位。最终是为业务、生意定制。这也是“智能选品系统”的产品逻辑。
“智能选品系统”瓜熟蒂落,但是别高兴得太早,后面游戏终极Boss——“智能补货系统”。
CEO当着所有人的面说:“这事儿特别重要,这是公司的能力建设。”一谈到能力,大家都认真了,谁也不想“没能力”。
更重要的是,这是刘强东说的,你不听,试一试,“企业咚咚”马上就登不上去了(可能是办公室网络不好,领导没有读心术,这位同学,把头上的汗擦擦)。
CEO站台是很重要,但是不代表,CEO能站在每个京东业务员工的背后,盯着大家用智能系统。
到底能不能用起来,你得有真本事——智能产品得用业务逻辑“思考”。
2015年,从第一代智能补货上线。
系统迭三代,已是五年后。
京东集团智能供应链Y业务管理部高级总监,胡浩在心中感慨:“你要是问我当时的心里话,我都不认为智能补货是有成功的希望的。”
胡浩的记忆里:“智能补货,我们花了非常长的时间,相当于智能补货是一个CEO级的项目”。
谁说不是呢?刘强东都来站台了。
2017年,智能补货“诞生”第二代,这一代完整些了,各种模型都考虑到了,家电、快消、美妆都和这个系统混了个“脸熟”。
第二代做完,第三代补货系统的难题来了,重卡陷泥沼,不知道该怎么提高了。
比如刘强东最喜欢的保温杯,就是用来泡枸杞的那款,断货了怎么办?
一共两步。
第一步,先做预测,看这个杯子未来能卖多少个,有多少人和老刘品位相近。
第二步,依据上一步的预测,来决定这个杯子补多少个。
最早学术界研究供应链的方法,就是教科书里的方法,没有人会质疑。学校里老师如此教,学生如此学。然而,这个方法,有个Bug,假如第一步预测错了,第二步也歇菜了。
Y部门的上空,乌云压顶,城防欲摧。
研发工程师回家冲澡的时候,旁若无人地干嚎,水声混着调不准的歌声。
“哭着来,要笑着走过啊。”
“哭着建模,要笑着调包啊。”
2017年12月的一天,一辆黑色的轿车,停在了京东总部楼下,胡浩在等着接人。几位背着黑色双肩包的人,匆匆下车。
那一刻,学界宗师,推开Y部门的大门。
大洋彼岸起飞,降落首都国际机场,赶到北京亦庄的京东大厦时,时差还没有倒过来,就直接坐到了会议室里。
“只要我们利用好京东生态圈高质量、高深度、全面的数据,我们完全可以比亚马逊电商平台做得更好。”
算法研发团队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敢打断申作军教授的发言。
憋在心里的话是:“以前,谁敢想?”
申作军教授,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申作军教授做客京东,到访Y部门,一待就是三个月,同行的还有几位博士生。他们的背后是京东硅谷实验室的200多位科学家。
在硅谷,京东跟Facebook、谷歌抢人才,团队成员大多来自MIT、Stanford、UC Berkeley、Georgia Tech、Michigan等美国知名高校。
吸引人才的不是钱,是技术上的高难度问题,技术的难题里蕴含着前沿发现。
你越说难,科学家们越兴奋。
供应链科学家研究的问题不会从实验室的试管里冒出来,难点都在工业界,因为供应链生于工业界。难点要在大型企业的生意中找,越大越好,越大越有难题。
前面提到的补货,在仓库管理员眼里,就是缺啥补啥,和缺钙补钙是一个道理。补货难题在科学家眼中,是《大数据驱动的自动补货系统研究》。
申作军教授和胡浩,还有Y部门研发团队的一帮人天天在一起,有人声鼎沸的争论,有陷入困境的迷茫,有找到突破的兴奋。
几个月以来,他们为了一个共识——“用机器学习的方式来解运筹的问题,而不是用运筹的问题来解一个机器学习的算法。”当你面对面听到这句话时,仿佛能从胡浩略带湖南腔的尾音里,闻出一股咸鲜麻辣的香气和湘军的霸气。
供应链里,一个决定决定着下一个决定,这不是绕口令,这是多米诺骨牌,严肃理论叫做牛鞭效应。
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面前,供应链提效找到了从绿皮火车到高铁大提速的可能。相比传统的方法,数据驱动的技术改变了供应链。
那为何到了2017年才讨论用数据驱动的方法,为什么不从第一代开始?你信不信,中国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一开始也想修高速的火车。
原因是,以前并没有这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所以大家只好从简化复杂问题入手。根据你对业务的分析,对业务的理解,你与业务专家坐下来访谈,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哪些是关键,重要的事情如何影响,如何衡量量化因素,最后用建模型来解决掉,这是传统的理论。
一句话就是,靠人脑分析总结。
从供应链诞生之日起,传统方法的思路都没变过。师傅带徒弟,老师带学生。以前,白发苍苍的供应链专家这样思考,而今,深受脱发困扰的供应链IT专家还是这样。
2017年,依靠高质量的数据和机器学习,新方法走入白色镁光灯光束的中央。
胡浩感觉到技术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他和团队尝试往新的方向去调整、改变。胡浩侧耳倾听,技术直觉告诉他,老的方法已经把效率提到了极致,前进一步都非常困难,新的方法也许能成。
为了提效,甚至整个公司的企业流程都改变了。出发时,这一切根本无法想象。
加班的京东,大厦里到处都是灯光、人声、人影。
“不,要Excel卸载了才解恨。”
“就是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