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观点 | 蔡 基 刚. 国际语言服务定位及其课程体系:学科交叉研究

学术观点

国际语言服务定位及其课程体系:学科交叉研究

蔡 基 刚

上海外国语大学

[摘要] 最近教育部把“国际语言服务”定位为外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相关院校从2022年开始招生,而对国际语言服务的学科属性、学科定位和课程体系尚在探讨中。我们认为国际语言服务具有跨语言的属性兼有跨学科性质。跨语言中的基础学科,不是语言;外语在这里只是一门工具,不是学科。只有把专门用途语言学定为自己的基础学科,去研究所服务的学科或领域的知识是如何用国际语言构建和传播的,才是真正的学科交叉。根据专门用途语言学理论,国际语言服务是一个宽泛的大类,具体开展研究,如具体招生就必须分专业或方向,如商务语言服务、法律语言服务、医学语言服务等,因为语言服务除了语言能力,必须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专门表达,而2—3年的研究生学习无法做到样样通,无法胜任所有领域里的语言服务。

[关键词]语言服务;学科交叉;专门用途语言;专业方向;课程体系

[文献来源] 蔡基刚.国际语言服务定位及其课程体系:学科交叉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13-19.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BYY027);国家语委科研重点项目(ZDIII125-57)。

2021年8月教育部正式公布“国际语言服务”为外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这对于培养各行各业语言服务紧缺人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据说,北京语言大学等高校将于2022年起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但是语言服务作为一个学科,招生对象是外语专业的学生如翻译专业毕业生或商务英语毕业生,还是非外语专业如金融、海事、航空、医学和计算机等专业毕业生?语言服务在外国语言学中的定位是什么?培养规格或培养目的是什么?其基础学科和理论依据是什么?课程大纲和课程体系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尚需进一步明确和解决。本文从学科交叉的角度来探讨这些问题,以便更好地推动国际语言服务作为二级学科的落地和发展。


01

国际语言服务与学科交叉

在教育部确定国际语言服务为二级学科前,学界较多地用语言服务这个术语。屈哨兵曾经区分了语言服务与国际语言服务,并将后者定义为:为需要国际交往的个人和组织提供的外语服务,属于跨国、跨境语言服务,所使用的服务语言既包括像英语这样的国际通用语言,也包括各种非通用语言;服务内容包括外语教育和培训、语言翻译(口译和笔译)、语言咨询、语言本地化、面向对象国的外语广播、外语电视、外语报刊宣传、翻译技术工具开发等①。按此定义,国际语言服务主要是以外语进行服务,“以跨语言能力为核心,以信息转化、知识转移、文化传播、语言培训为目标,为高新科技、国际经贸、涉外法律、国际传播、政府事务、外语培训等领域提供语言翻译、技术研发、工具应用、资产管理、营销贸易、投资并购、研究咨询、培训与考试等专业化服务的现代服务业”②。

但是跨语言是否意味同时跨学科,教育部文件并未提及。任文认为:从科研视角来看,国际语言服务具有典型的跨学科性质,涉及社会语言学、语言规划学、语言经济学、翻译学等多学科知识、理论与方法的借鉴与共享①。王立非也认为“语言服务学科具有知识体系交叉性”,因为“语言服务学科则是语言学与信息科学、社会学、传播学、经济学、标准科学等知识领域交叉,涉及人工翻译、机器翻译、翻译项目管理、跨语言大数据分析、多语网站本地化与测试、国际商务语言服务、涉外法律语言服务、国际传播语言服务、国际组织语言服务、语言智库咨询服务、国际文化贸易、术语标准化、多语种培训等多方面的内容”②。

如果是跨学科的话,产生的问题是:基础学科是什么?任文用了“涉及社会语言学、语言规划学、语言经济学、翻译学等多学科知识”,王立非用了“是语言学与信息科学、社会学、传播学、经济学、标准科学等知识领域交叉”。如果没有理解错的话,是用语言或语言学与其他学科如规划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等交叉,也就是说语言或语言学是我们的基础学科。那么语言学中用到什么理论去和其他学科交叉?我们没有看见,看见的是语言或外语。如果仅仅是外语,那就不是学科,而是工具了。如是工具的话,就没有形成学科交叉。国内许多大学或不少院系,如商学院等等用英语来学习和研究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国际会计、国际金融、跨境电子商务等。这里英语是一门工具,他们开展的是一种全英语教学或双语教学,而绝非学科交叉。因此,用外语作为一门工具来服务经济、技术营销、贸易、文化传播和技术写作等,并没有形成学科交叉。

学科交叉即英语的interdisciplinary,是指由两个或更多学科相交,在同一目标或课题下进行的学科教学或研究活动,是一种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的应用研究。交叉涉及的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借用,不是术语的借用,也不是语言的交叉。作为一个由两个学科交叉的专业,一个是自己主打的基础学科如语言学、文学或翻译学,另一个是所交叉的学科如金融学、法律学和工程学。将语言学或文学基础学科与被交叉的学科结合,就形成语言金融学、语言法律学或语言工程学。这里的语言学是指用语言学理论(如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和方法(如语料库等)去研究金融学、法律学和工程学的理论和知识是如何用语言构建成语篇的,又是如何用口语书面语或翻译进行传播的。也就是基础学科的语言学主要用其理论和方法去和其他学科交叉,外语本身不是学科。

02

专门用途语言学

如果把语言学作为与其他学科交叉的基础学科,我们必须选择特定的理论。我们认为国际语言服务应该引入专门用途语言(Language for Specific Purpose: LSP),形成自己的基础学科。专门用途语言主要是为学习者和行业者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研究和工作提供特定领域的语言支撑的③。专门用途语言作为学科在国际上早被认同了。20世纪80年代LSP一经引入就被国家列入二级学科。1983年教育部在修订的外语专业目录中首次在外国语言文学的一级学科下设置了外国语言、外国语言文学、专门用途外语和语言学四个二级学科。在专门用途外语下,列出了科技专门用途外语、旅游专门用途外语、外贸专门用途外语、外事管理专门用途外语四个方向④。1984年1月批准第二批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有“特殊用途外语(英语、法语)”,直到1990年教育部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在外国语言文学(0502)一级学科下面还是有英语语言学(050201)、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050211)和专门用途外语(050212)这些二级学科。专门用途外语是在1997年版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消失的。但这只是行政上的调整,并不改变其学科性质。

专门用途英语作为语言学的分支具有很强的学理依据⑤。一门知识能成为学科的前提是:有自己的理论体系;确定的研究对象;独特的研究方法;明确研究者群体;有教育学术机构;有专门出版刊物;社会实践的需要。

从理论体系分析,Halliday等从功能语言学角度最早提出了支撑LSP的语域理论( RegisterTheory),即语言的词汇和句法都是随学科和使用场合的不同发生变化的,如司法英语、护士英语以及工程技术英语都有自己的特色①。Giddens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提出社会分层结构理论(Structuration Theory),即不同的社会活动都有一套自己的游戏规则,各个学科各个专业也都有独特的研究范式和话语传统②。Wells 由此从哲学认识论(Epistemology)角度分析,认为各种认识的来源及其发展形成的过程是不同的。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和知识的建构与传播虽然都用语言,但除了共核语法和词汇,它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句法结构、研究范式和话语方式③。Swales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语类(或称体裁)理论(GenreTheory),即各种语类,如行业语类中的商务咨询、财经年报、法律合同、投资报告等分语类,学术语类中的学位论文、期刊论文、实验报告、案例分析等等次语类都有各自独特的语篇结构、修辞手段和语言特征④。Hyland 在语域理论和语类理论基础上又提出元话语(Metadiscourse)理论模式,即在组织语篇、提供证据、发表观点和说服读者的遣词造句中作者如何使用各种元话语手段如证据引用方式、表示态度的名词和动词的选择、限制语或强调语或介入语的使用等等,恰当地把自己的声音和立场表示出来⑤。

专门用途语言研究方法有文本分析、访谈、观察、批判民族志(通过收集数据,挖掘文本和语境之间关系,揭示话语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等隐含因素)。专门用途语言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语料库分析法,即对实际使用的、有代表性的真实语言如某一语类(如商务合同、刑事诉讼书)的收集,并对所收集的各种语类文章进行赋码标注,就可以揭示其语步语阶篇章结构,发现各种元话语使用的形式和比例,了解使用什么样的句法结构来实现这些语篇功能和修辞功能的。

因此,专门用途语言作为一门学科是确实的,在国际上也得到认可,如有专门的国际组织和SSCI期刊: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03

专门用途语言在国际语言服务的作用

王立非认为,国际语言服务培养的是从事语言服务的专业化人才,如语言经理、网站本地化专员、语言产品经理、术语管理员、语言大数据分析员、技术写作专员、会展服务专员、跨境电商客服专员、机器译后编辑、国际组织职员、新媒体内容策划、语言资产管理员、新媒体采编、应急管理员、智库研究员等⑥。

显然这些人才必备的条件是:必须懂一种外语(如英语);有专门领域如金融、贸易、新闻、电商、医学、航空、海事等的知识;专门用途语言理论。即:语言(工具)+专门知识(如商务)+分析理论(专门用途语言)。如技术写作,无论是起草法律合同或投资报告,还是修改科技论文或机器译后编辑,或新媒体采编,不知道这些语类是如何用语言来构建和传播其知识的,不知道这些语类语篇独特的语篇结构,不知道用什么样句法结构,用什么样的元话语来传递声音、表达立场态度,仅靠扎实的语言功底(如英语水平)和深厚的专业知识是不能写出地道的法律合同,不能开展商务和工程等方面的本地化工作,也不能提供如医学和海事等方面的应急语言服务的。

以语言服务中的国际期刊科技论文修改润色或翻译为例,这就不仅仅是语言问题或翻译技巧问题。语言服务人员还必须了解期刊论文的语步结构,如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语,和每个语步中的语阶结构,如引言语步中的背景介绍—文献回顾—研究空白—研究问题—解决方法等。有些观点认为,这些都是原作者的问题。是这样吗?如文献回顾,引用时一般有作者聚焦型,即被引作者的姓放在句中,如Swales (2004) argued....According to Swales (2004)等,还有信息聚焦型,即被引作者的姓是放在括号里,如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is helpful (Swales, 2004)。不同学科是不同的。表1是Hyland对8个学科的调查,发现自然学科基本上倾向信息聚焦型①。汉译英只有按照这个规律,论文才会被国际社会接受。

再如,本地化服务是要对进出口技术和产品在语言和文化层面上进行适应性调整和修改,以满足本地客户的需要,这就涉及在翻译中不能完全讲究对原文忠实。要把一篇技术操作或产品说明翻译成英语,读者对象变了,国内行业同行变成了国际同行,就必须按照这个行业的国际话语方式处理语气。以元话语理论中委婉(hedging)和加强语(booster)的使用为例。中国学者或制造商往往对自己的结论或产品信心满满,很少用“可能”“或许”“似乎”。但是国际学界论文发表默认的规则即使是结论有坚实的证据,也须小心谨慎,留有余地。如例1是选择国际期刊论文的讨论部分,解释生物统计学家为什么认为医学造假非常普遍,画线为委婉语。

这种情况在其他学科中也存在,而且越是自然学科越是谨慎,但即使人文哲学也是委婉语的使用多于强调语,见表2。

这些语类理论和元话语理论就是专门用途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服务中的作用。因此,语言服务在用外语或翻译提供语言服务时,其核心就是运用专门用途语言理论知识。

04

国际语言服务的定位

我们认为语言服务应该把专门用途语言作为自己的基础学科,以此去和其他需要服务的学科和领域交叉。图1是专门用途语言在整个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体系中的位置。

我们这样分类基于下面三个原因。

第一,专门用途语言学科在20世纪就已成为二级学科,不能因为现在没有恢复就否定它的存在和作用,就无视它是各种语言服务的核心和基础。语言服务实际上就是专门用途语言服务,是在特定领域除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外,主要用专门用途语言的理论如语域、语类和元话语等来展开语言服务的。不管专门用途语言是否恢复其原有的二级学科地位,它应该是在国际语言服务之上的。

第二,语言服务涉及方方面面。作为专门用途语言服务,国际语言服务下面必须细分商务语言服务(或商务英语)、法律语言服务(或法律英语)和工程语言服务(或工程英语)等,它们可以是语言服务下面某个方向,也可以是独立的专业。这是因为每个领域或行业的语言服务需要不同的专业知识和专门用途英语理论的不同变体。如应急语言服务,无论是开展语言救援、心理辅导和语言口笔译沟通,都是分医学、海事、航空、环境、地质等。也就是说,要能够胜任这些专门领域的应急工作,除了语言技能,必须有这些领域的相关知识和用语言产生和交流的专门用途语言知识②。如在新冠病毒疫情中,配合医务人员开展国际业务交流,没有相关医学专业知识和相关专门用途语言学知识,很难想象能胜任这方面的语言服务。同理,技术写作、机器翻译译后编辑、论文修改润色等等本地化,都需要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话语表达。因此语言服务必须细分领域才能实施。如果说商务语言服务和工程语言服务侧重本地化方向,那么医学语言服务、海事语言服务和航空语言服务可以有应急服务方向。

第三,无论商务语言服务还是法律语言服务,培养的都是语言服务人才。他们和商学院、法学院的毕业生不同。语言服务专业的毕业生一般不会去从事财经、法律、医学和工程的专业教学、研发和技术工作,他们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他们毕业后主要是这些领域里的语言服务性人才,如合同谈判签订、国际销售服务、机器翻译译后编辑、专业期刊论文修改,包括专门用途外语师资。这些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因为财经、法律、医学和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干不了,而英语专业的学生没有专业领域知识和专门用途语言理论知识也不行,正因如此,语言服务人才填补了这个方面的空白。

因此,如根据一个2—3年研究生课程,我们只能在其中一个专业或方向进行课程设计才有可操作性。语言服务课程可以有三类课程构成(表3),专业课程应该有一定的比例,而专门用途英语理论是主要的。

比较《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这个商务语言服务课程大纲有三个区别:一是培养规格不再是“能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国际会计、国际金融、跨境电子商务等涉外领域工作的国际化复合人才”,而是培养这些领域里的语言服务人才,这就避免了和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国际会计、国际金融、跨境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培养规格的重复。二是教学内容不再是大商务,而是按市场和学校定位,细化到某个具体领域的商务,如海事商务、工程商务、会展商务等,也不再是商务某个方向的学科体系化,开设全面的学科课程,而是选择基本性的,主要是选择商务交流中常见和典型的语类或体裁,重点在语言服务。三是课程设置中补上了专门用途英语这个重要的学科理论。专门用途外语有一个非常系统的学科理论体系,如功能语言学、语类理论、语域理论、元话语理论、语料库语言学等都是必修的专业课程,只有用这些理论才能有效分析特定领域语篇结构和语言特征,也才可能称得上是学科的交叉。

05

结语

“国际语言服务”是一个新兴的二级交叉学科。它的出现具有三方面意义:(1)任何一个学科和专业都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变化而变化。不适应变化的学科和专业(如英语专业)会逐渐萎缩甚至淘汰,而社会需要的紧缺人才(如国际语言服务)必将催生一个又一个新的学科或专业的出现。(2)鉴于出现的新需求或新问题都需要通过各个学科各个领域通力合作去解决,因此新学科或新专业往往都是学科交叉性的,从学科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是今后新学科新专业的主要特色。这也是2021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通知,将“交叉学科”正式新增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的意义:鼓励各种学科交叉的专业出现。(3)高等教育的本质是服务国家、社会和市场对各种人才的需求,因此今后产生的新学科和新专业都具有很大的应用性和供给侧性,都是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需求导向,正如吴岩①说的“高校专业设置的第一准则是社会需求,这是王道”。新文科新外语的探索都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都是培养国家急需的跨专业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创新人才①。

国际语言服务作为外国语言文学中第一个交叉学科,应该为以后出现的新学科和新专业如应急服务和本地化等做出榜样:无论是设计教学定位还是课程体系都要真正体现学科交叉。语言不是学科,语言是工具,用外语去研究被服务的学科和领域没有形成学科交叉。国际语言服务的基础学科是专门用途语言,用专门用途语言的理论去研究所服务的学科或领域如金融、法律和工程的知识是如何用国际语言构建和传播的,才是学科交叉。根据专门用途语言理论,具体的学科或领域除了所需要的语言如英语基本不变,所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构建语篇的语域、语类和元话语知识都是不同的,是因被服务的学科和领域而异的。因此,我们建议国际语言服务必须分专业或方向招生,如商务语言服务、法律语言服务、医学语言服务等。

文献来源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完整原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服务研究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