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观点 |面向语言服务产业的翻译硕士培养体系建构探索

面向语言服务产业的翻译硕士培养体系建构探索

中南大学 李芸昕 范武邱

摘 要 语言服务产业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 对翻译硕士人才培养既是挑战, 也是机遇。文章基于语言服务产业的基本概念, 分析了其发展现状与趋势, 提出技术赋能时代我国 MTI 教育应从更新教育理念、优化师资队伍、技术赋能实习基地以及优化课程体系等方面着手, 在保证学生翻译核心能力的基础上拓展其语言服务能力。

关键词 语言服务产业 翻译硕士教育 MTI 课程设置 翻译技术


一,引言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发展迅猛, 语言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 翻译内涵不断扩展, 技术与管理在翻译职业要素中的比例越来越大, 传统的翻译行业也随之迭代升级, 进 入 语 言 服 务 时 代。翻 译 硕 士 专 业 学 位( QXW) 有着鲜明的职业导向, 旨在培养具有较好职业道德、翻译能力和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 其设置目标主要是为了满足语言服务产业的人才需求。随着翻译产业向语言服务产业的转变,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YJ、云计算等技术的深度融合, 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态势呈现了全新特点, 市场化、商业化程度更深, 产业链中各机构组织间的相互依赖和竞争更强,语言服务企业竞争逐渐全球化。面对语言服务市场的显著变化, 高等院校翻译硕士人才培养体系要做出必要调整。以语言服务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级翻译人才培养, 需要深入了解以下问题: 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如何? 现有人才培养体系是否符合市场需求? 技术赋能时代应如何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拟就以上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探讨面向语言服务市场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语言服务产业基本概念及其发展趋势

语言服务逐步转向市场化, 其业务涉及范围和需求度不断扩展。我国语言服务行业“已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基础设施, 成为经济增长的基本保障, 成为推进中国‘走出去’‘引进来’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支撑性产业”( 何恩培、闫栗丽, 2019) 。

2. 1 语言服务产业概念及特点

“语言服务”概念存在一个被不断赋值的过程( 屈哨兵, 2010) , 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 2019) 》将语言服务定义为:“以语言能力为核心, 以推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为目标, 向个人或组织提供语际信息转化服务和产品,以及其他相关研究咨询、技术开发、工具应用、资产管理、教育培训等专业化服务的现代化服务业”。语言服务业不再局限为传统翻译范畴, 而是“职业化进程的产物, 是一个包括翻译与本地化服务、语言技术工具开发、语言教学与培训以及语言相关咨询业务等内容的新兴行业, 已成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赵军峰、寇莹瑾,2017) 。

现阶段我国语言服务行业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 以传统口笔译或信息转换为核心; 2.技术、管理等要素比重不断加大; 3.涉及领域和岗位更加多样化、细分化、垂直化。第一, 语言服务行业作为翻译行业的延伸和迭代, 其从业核心能力仍然是多语种间的转换能力, 即传统的口译、笔译以及手语翻译等。第二, 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不断赋能, 信息技术比重不断加大。由于翻译项目规模不断扩大, 语料资产管理、项目管理、人员管理等管理要素比重也不断加大。第三, 相比传统翻译行业, 语言服务行业涉及的领域和岗位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极大拓展, 除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外, 还包括翻译行业与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在全球化语境下耦合而衍生的服务领域和岗位, 如技术写作、语言咨询、语言培训、本地化工程、术语管理专家、翻译质量控制人员、翻译软件开发员、跨境电商服务、云语言服务、众包翻译、多语网站语言专员、多媒体工程师、语言软件开发、机器辅助语言康复、影视游戏应用国际传播等。此外, 随着跨国公司“全球同步发布”( simship) 需求的不断增加, 现代语言服务业项目语种多、处理语言量级大、交付时间要求短、项目质量要求高, 是传统作坊式翻译行业无可比拟的。

2.2 语言服务产业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为语言服务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数字化红利”则进一步改变了产业形态, 综合来看, 技术赋能的语言服务产业有以下特点。

2.2.1数字化与云平台化

数字时代为语言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和支持。首先, 大多数语言产品均以数字化呈现, 在传输、往复的过程中突破了地理限制, 同时也促进了从业人员的全球化配置。其次, 数字化时代语料资产逐渐成为语言服务企业的核心资产, 形成了新的盈利模式。最后, 数字化强调便利性、界面友好性的特点, 促进了云平台的蓬勃发展。Yicat 等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译学家”等翻译实训系统都实现了云平台化。后疫情时代, 中国语言服务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远程口笔译逐渐成为行业不可或缺的新业态, 云平台以其硬件成本低、物理限制小、资源便捷共享的优势在语言服务产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2.2  MT 与 CAT 融合化

随着算法的进步,尤其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推出后,“机器翻译 T 译后编辑”模式成为业内热点。主流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相继采用应用程序接口方式接入机译引擎, 在搜索语料库和术语库后, 设置调用机器翻译填充。MT 和 CAT 的深度融合, 对翻译本体、翻译过程、翻译产品等将产生深远影响, 值得深入研究。

2.2.3 服务领域细分化

全球化时代, 语言服务市场需求呈现个性化、定制化特点, 客户要求差异化、特色化、便捷化、专业化服务。语言服务供给侧在专业领域、服务形式、服务形态方面也呈现出细分化、专业化的特点。专业领域方面,以垂直领域为特定领域的语言服务商不断增多, 如石油能源、汽车、医疗卫生、软件等行业; 服务形式方面,出现了专注专业技术写作、创译、手机应用本地化、影视字幕译制、网站本地化等领域的专门服务商; 服务形态方面, 出现了远程口译服务( 电视电话网络形式) 、涉外会展外包、国际会议会务外包等新形态。

2.2.4 语言服务企业国际化与区域集群化

近年来, 语言服务需求持续激增, 我国语言服务企业也逐步从作坊式向规模化转变。一些服务质量过硬的语言服务企业走出国门纷纷上市, 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发展, 并跻身于国际百强语言服务企业行列。国内语言服务企业则呈现出区域集群化的趋势。《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 2020) 》显示, 截至2019 年 12月, 全国 45.83% 的语言服务企业集中在江苏、北京、广东地区( 中国翻译研究院,2020) 。到 2020年 4 月,江苏、北京、上 海、广 东、山 东地区已经集中了国内62.58%的语言服务企业( 罗慧芳、蒙永业,2020) 。经济发达地区一线城市大多成为语言服务总部和业务交付中心, 二三线省会城市逐渐发展为生产中心。随着通信和翻译技术的发展, 远程服务成为常态, 未来区域集群化的趋势将更为明显。

2.2.5 语言服务产业内涵快速扩大化

《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 2020) 》指出新时代视域下的语言服务必须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全局和战略重点之中( 罗慧芳、蒙永业,2020)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战略的布局调整以及 5G、VR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语言服务行业必须与时俱进, 得时而新。例如,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 “应急语言服务在紧急动员、国际合作、外交沟通、科普宣传、方言手册、医疗技术文件翻译、国际舆情监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仲文明、李芸昕,2021) 。语言服务的内涵得到快速丰富和扩展, 对我国语言服务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三,当前翻译硕士教育市场导向要求与不足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于2007年, 当时语言服务业刚刚兴起, 产业属性界定尚不清晰, 因此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有所偏差。十余年来,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发展迅猛, 但“速度与质量、规模与结构的矛盾”( 仲文明,2018) 开始凸显, 尤其是市场导向不足的情况仍然未得到根本改观。

3. 1 翻译硕士专业人才的市场导向要求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语言服务市场导向, 既是专业学位学科属性的客观要求, 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使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MTI) 指导性培养方案》指出 MTI培养目标为“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提出“将职业翻译工作内容引入课堂”的要求, 明确将市场导向放在重要位置。进入新时代以来, 语言服务业逐渐纳入国家战略层面考量。坚持市场导向的要求主要是按照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依照市场变化调整培养环节, 根据市场反馈改进培养模式。“语言服务产业的动态发展催生了新的市场需求和业务范围”( 李成静、范武邱,2021) ,人才供给侧应及时调整, 有效地反映市场变化趋势。

3. 2 当前翻译硕士教育对语言服务市场发展反应相对滞后

翻译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口笔译”人才, 强调翻译能力, 而目前语言服务产业除要求翻译能力作为核心能力外, 还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更完备的能力结构:数字化特点要求具备信息处理能力,包括自然语言处理能力、使用计算机与网络辅助翻译的能力、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能力、信息快速搜索整合能力、多媒体文档处理能力等; 管理要素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服务组织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术语和语料管理能力; 新兴产业形态则要求具备一定的周边能力, 如语言贸易能力、跨语言跨文化咨询决策能力等。目前来看, 翻译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对语言服务市场的需求变化还不能做出灵敏的反应,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尚需加强。

笔者于 2020 年调查了国内56所 MTI 培养院校的师资队伍语言服务业背景、实习基地设置情况、课程设置情况。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国内 MTI 教育与语言服务产业发展的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教育理念转变不够。有些培养单位忽视了学术学位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在学科属性、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的差别, 培养模式趋于同质化。第二, 基础设施建设不够。仅有 42.85%的高校开设了翻译技术课程; 仅有12.5% 的高校开设了翻译技术与实训实践结合的课程;57.1%的高校口笔译实验室利用率不足一周一次。这说明现有师资能力结构不能满足语言服务业需求,课程设置未能及时更新, 重实验室硬件建设但忽视配套课程开发与相关实训平台构建, 课程不能支持培养目标。第三, 与语言服务业衔接度不够, 实习基地建设方面不能起到学业与职业桥梁的作用, 不能及时对以语言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市场需求做出呼应。

四、面向语言服务产业的 MTI 人才培养模式

语言服务产业是经济全球化、翻译服务市场化、翻译技术 普 及 化 催 生 的 新 兴 行 业 ( 王 传 英、崔 丽 月,2019) 。从根源上讲,MTI 教育与语言服务发展的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环境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未能及时根据技术赋能的语言服务业进行更新。

4. 1 技术支持的环境建设

数字化时代, 技术素养已成为翻译学习者的必备能力, 翻译技术已成为翻译领域最大的生产力( 孙黎,2020) 。MTI 教育环境建设应根据技术赋能的语言服务业发展现状、特征、问题、趋势进行调整和加强。传统翻译教学理念中课程设置以理论性学习为主,辅之以课堂或课后书面实践练习, 翻译实训缺失; 主要教学内容是文学翻译或翻译理论, 以原文本为中心展开教学, 较少运用语料库教学模式; 评价主体是教师, 评价标准以文艺美学、语言学或文化理论标准为主; 授课方式主要是课堂点评与讨论, 主要焦点在翻译产品( 译文) , 处于从学生到教师的相对封闭式体系中; 翻译行为主要由个人完成, 没有明确职业导向。市场导向翻译教学理念则以实践性课程为主, 以技术类课程为重要内容,主要教学内容是非文学翻译或应用翻译, 以“译学家”翻译专业教学与MTI 实训系统等平台为主要依托和实训平台; 评价主体是市场和客户, 评价标准为客户的专业要求; 授课方式包括大量项目模拟和实训以及翻译技术培训, 主要焦点在翻译过程; 处于开放式体系中, 直接面对市场和终端用户的反馈; 注重云平台模式下的团队合作, 着重培养学生语言服务能力和素养, 以语言服务业为目标行业。

4. 2 强化翻译技术师资建设

翻译硕士师资应当具备翻译能力、语言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首先应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突出教师的实践能力, 鼓励专职教师考取 CATTI一级证书和相关技术证书, 并探索将翻译系列高级职称作为翻译硕士导师评聘依据。其次, “人机共教”时代,MTI专职教师需要掌握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VR 技术、云平台技术辅助教学, 定期参与学术组织主导的翻译技术培训及教学培训, 提高各类实验室利用率, 将翻译技术学习与翻译实训有机结合。第三, 必须加强和培养教师“人类有而机器无”的能力, 如基于成长规律和心理特征读懂学生的能力、情感教育与沟通能力、基于人工智能教育的创新能力以及整合融通各类数据信息使之服务教育、教学和学生的能力。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首先应注意人员职业构成, 目前国内培养院校兼职教师“只有27%来自于语言服务行业, 其余皆来自政府和高校, 与《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兼职教师认证规范》的要求不相符”( 仲伟合,2019) , 应加大兼职教师中语言服务业一线从业人员的比例, 如企事业单位翻译事业部或国际事业部、贸促部门、英文媒体、技术写作、翻译技术公司等。其次, 鉴于有些职业译员实战经验丰富, 但未受过相关教学法训练, 聘请兼职教师时还可以着重了解其实践教学能力, 并针对性地对其教学设计提供建议。

通过“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可以缩短师资建设周期、扩大实践教学比例, 同时将真实翻译案例引入课堂, 提高学生翻译实战能力, 时刻把握市场脉搏。

4. 3 技术赋能翻译实习实训

翻译实习是MTI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完成从课堂到市场、学生到译员、模拟到实训的枢纽, 实习基地是连接培养与就业的桥梁, 是政、产、学、研的结合处, 也是学生提前适应职场生活的孵化器。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习基地( 企业)认证规范》对翻译实习基地应具备的资质做了具体要求, 包括企业从业范围、从业年限、企业资质、办公场所面积、软硬件条件等。但是,截至目前, 实习基地建设仍是 MTI 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这一现象与区域和学科发展不平衡、实习生能力与市场需求不平衡有较大关系。实习基地建设不足或针对性不强使得MTI学生缺少了实地操练的机会, 其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因而有必要探索新的实习教学途径。

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在线实习与实地实习、校内基地与校外基地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择业方向多元化为目标,探索政、产、学、研合作共建实习平台,实现“育人”与“用人”相结合,并建立反馈机制, 检验MTI教育效果。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较好地解决实习基地数量和质量不足的问题。培养单位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人机交互、网络通讯和数据库等技术,建设虚拟仿真硬件平台。一方面,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利用网络通讯和数据库等技术进行语料积累, 随时更新教学内容, 为项目实训提供数据资源。资源库案例内容丰富, 复杂程度各异, 既包括普通的文字文本, 还包括技术复杂、专业性强的科技文本, 同时还包括音频、视频、图形图像等素材。另一方面, 校内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利用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给学生提供虚拟仿真语言服务项目。学生不仅能够体验多元化的语言服务项目, 而且能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合适的语言项目或个性化组合项目进行实操。语言服务不仅是与语言相关的社会行为, 还包括一系列复杂的工作内容。因此, 利用虚拟仿真平台, 学生能够在虚拟的工作环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语言服务项目中, 对翻译项目管理、译前文本处理、译中翻译技术的运用、译后编辑、翻译质量评估以及团队合作等流程有更真实的体验, 对语言服务从业人员各种角色建立更立体、更全面的认知。

4. 4 技术支持的课程体系建设

面向语言服务市场的课程设置, 应跟上语言服务行业和市场的需求, 及时更新课程体系 ( 仲文明、舒超,2020) , 形成技术课程链。目前MTI 学生翻译技术实战能力不足, 这与翻译技术更新迭代较快以及翻译技术课 程 开 设 比 例 较 低 和 种 类 较少有关。崔启亮(2019) 建议: “MTI 翻译技术课程可以分为基础课程和高级课程, 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各个学校的培养特色、学生的专业方向和技术基础、语言服务行业对译者技术能力的要求, 进行取舍、更新和完善。”笔者认为,技术类课程应尽量与实践类课程融合,以海量语料为基础,以标准化流程操作为引导,实现操作平台化、实践实训一体化。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出版的“译学家”语料库翻译教学平台做出了良好的示范, 学生在获得科学、有效的翻译训练的同时, 也能接触到符合语言服务行业标准的操作流程; 在获得专业翻译训练时, 获得前沿的翻译技术培训( 赵政廷, 柴明颎, 2021) , 从而避免有设备无课程、懂原理无操作的窘境, 实现“课程—实训—实习—就业”的全链条式培养。

后疫情时代 MTI 教育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主要集中在应急语言服务与云平台翻译技术应用两方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 中国的应急语言服务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 同时凸显了MTI 培养设计中应急语言服务意识的短缺和技术支持力度不够的困境。后疫情时代,MTI教育要增加技术赋能的应急语言服务课程, 重新省视行业需求, 在提升学生翻译能力的同时培养其利用翻译技术进行应急语言服务的能力。

后疫情时代, 远程口笔译教学、基于慕课(MOOC)和私播课(SPOC) 的混合式学习成为外语学习的新常态( 胡杰辉、胡加圣, 2020) 。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让我们看到教育技术的无限可能。未来的MTI教育可以借助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与 5G 技术, 结合培养目标、课程内容, 构建模拟仿真教学课堂。基于知识积累和技术培训的重复性、机械性教学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 还可以利用大数据与各类信息技术分析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 制定个性化的课程设计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将课堂变成“沉浸感深、真实度高、时空感强、协同互动的工作场域”( 张轶骏、周晶,2021) 。无论是传统线下教学, 还是混合式教学,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专业翻译教学的深度融合将会对MTI 培养单位品牌形象塑造、学生期望、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夏宁满,2021) 。

树立以语言服务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教学理念, 以学生的职业化发展为核心目标, 跟上翻译技术迭代的步伐,培养“技”“术”并进、“知”“行”合一的现代化语言服务人才, 是语言服务市场发展的要求, 也是新时代翻译硕士专业人才培养的题中之义。以语言服务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供给侧改革, 对翻译学科或正在完善的语言服务学科甚至整个外语学科的发展,都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五, 结语

语言服务产业是一门新兴且蓬勃发展的产业,其带给翻译硕士人才培养的影响值得深入探究。语言服务产业不断细分, 但是课程设置不可能无限细分, 如何确定核心课程、界定语言服务核心能力, 如何区分翻译硕士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结构, 值得深入研究。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时代,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和现代信息技术服务 MTI 教学研究, 如何适应数字语言服务趋势, 加强全真互联网语境下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问题同样值得进一步探讨。

机器翻译的飞速发展和便捷性,已经改变了学生的翻译习惯, 很多学生在未具备娴熟翻译能力之前,就开始在机译基础上进行“译后编辑”, 这影响了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如何实现翻译基本能力与翻译技术能力的平衡, 确定学生翻译能力的“关键阈值”, 在夯实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开展翻译技术教学, 避免“去技术化”和“泛技术化”倾向,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术教学、职业素养教学保持何种比例为宜,也是下一阶段需要解决的课题。此外,随着语音识别等口译辅助技术的发展,口笔译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口笔译方向如何调整教学模式,是否设立“口笔译”一体化专业,这都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


文献来源 | 《外语电化教学》2022年第1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完整原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服务研究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