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观点 || 语言服务行业发展与学科建设研究———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语言服务调查


语言服务行业发展与学科建设研究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语言服务调查

崔启亮  郑丽萌

摘要:2020年8月教育部批复高校设置“ 国际语言服务” 二级学科,不仅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而且奠定了语言服务行业培养专业人才的专业基础。本文以京津冀语言服务企业和高校为研究对象,以文献研究和行业调查为研究方法,分析了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现状,探究了语言服务行业协同发展和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语言服务行业应加强顶层规划与供需协同;语言服务需求方应提高语言服务管理能力;语言服务提供方企业应提高专业服务实力;高校应加强学科规划,加强多方资源合作。

关键词: 京津冀 语言服务 学科建设 协同发展

文献来源:崔启亮,郑丽萌.语言服务行业发展与学科建设研究——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语言服务调查[J].外语电化教学,2021(05):48-54+7.

01

引言

语言服务是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媒介,是推动企业“走出去”的基础设施(崔启亮,刘佳鑫,2016)。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推动区域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语言服务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值得关注(李现乐,2018)。根据中国翻译协会行业报告和京津冀语言服务调研的数据(中国翻译协会,2020;崔启亮,2021 ) ,京津冀语言服务企业占全国的比例达到15.1%。成为全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区域。调研和分析京津冀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状况,可以为全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2020年8月教育部批准高校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置国际语言服务二级学科,为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奠定了学理基础。京津冀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如何?语言服务学科应该如何对接行业需求,加强学科与专业建设?本文以京津冀语言服务行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现有文献梳理以及数据调查与深度分析,探索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和需求,研究高校语言服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语言服务学科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02

研究综述

我国官方正式关注语言服务是在2010 年中国翻译协会主办的“中国国际语言服务行业大会暨大型国际活动语言服务研讨会”,会上郭晓勇(2010)做了题为“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的主旨发言,首次公布了来自政府部门的语言服务业的统计数据。此后,关于语言服务行业和语言服务学科建设的研究日渐增多,本文分析2010年至今来自语言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和企业人士关于语言服务行业和学科的研究状况,为探索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战略,促进学科建设规划提供研究基础。

2.1行业研究

中国翻译协会积极主导全国语言服务行业调查研究,自2012年起先后发布了6份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姚亚芝、司显柱(2016)提出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对语言服务业的产业定位、产业组织、关联、布局等问题以及语言服务产业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建立等方面进行研究。王立非(2020)对语言服务产业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语言服务产业定义、产业的理论基础、语言服务专题应用以及语言服务能力评测和发展趋势等。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文件,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的市场需求,粤港澳大湾区成为重要的区域语言服务研究对象。李宇明、王海兰(2020)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将催生新的语言需求,需要多样化的语言服务﹑强大的语言服务队伍和语言服务的智能化技术方案。屈哨兵(2020)主张根据大湾区发展建设的不同场景、不同阶段、不同任务,分别采取示范、呼应、融通、互渗、服务和“双通”相谐、效率优先、重视多语言能力的培养、融通主导等不同的语言建设策略。李艳、贺宏志(2021)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的特征,指出语言培训需求旺盛,语言翻译服务能力较强,语言技术设计与应用能力发展势头强劲。除了粤港澳大湾区的语言服务研究论文较多之外,其他区域的语言服务研究并不多见。邵海艳(2020)指出黑龙江省语言产业各业态存在的问题,建议抓住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带来的机遇,制定黑龙江语言产业发展总体战略,加强国际合作,重视语言文化产品开发,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培养语言产业人才。杨雅恬,程海东(2020)研究了海南语言服务问题,强调针对国际语言服务供需不对称、产业链缺失的问题,侣议建设基于语言服务利益相关者的多方协同的语言服务生态系统。刘丽静等(2021)调查了广西语言服务的市场状况,调查表明广西涉外语言服务以英语和东盟语言为主,提出加强广西公共服务行业对外语的应用和加强东盟语言的培训等建议。

2.2学科研究

语言服务作为刚获批的新学科,相关研究文献较少。蒋莉华(2020)分析了德国对外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特色,论述了德国高校语言服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考试评价方式。王立非( 2021)对语言服务和语言服务学科进行了定义,认为应加快建立语言服务学科,高校应为建设语言服务强国培养更多合格的语言服务人才。崔启亮(2021)认为,高校加强语言服务学科建设需要重视本地化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

2020年初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促进了语言服务学科的应急语言服务研究。王立非等(2020)提出应急语言服务的概念,从应急语言服务基础设施、政策规划.应急能力、应急标准、应急语言人才培养五个方面提出建议。膝延江(2020)围绕应急语言服务的学科属性、研究课题、研究范式进行论述,提出应急语言服务研究的十大研究课题与三个研究范式。蔡基刚(2020)提出,高校应设立“应急语言服务专业”,开设相关课程,按学科和行业建立应急语言语料库。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语言服务行业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研究以行业整体研究为主,区域语言服务行业研究零星分布,京津冀区域语言服务行业研究尚未发现公开发表的文献。语言服务作为新学科,学术界有关语言服务学科建设的研究文献数量少,对于学科定位,学科理论和建设策略等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已经有所积累,但是对于学科发展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规划,区域人才培养等实施层面的问题还缺乏深入研究。



03

行业调查与分析

为了全面分析京津冀语言服务行业发展与学科建设现状,笔者一方面利用中国翻译协会等机构现有的调查数据,另一方面实施京津冀区域调查,调查时间为2019年至2020年,调查对象为京津冀语言服务企业和开设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高校。

3.1行业调查基本设计

3.1.1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京津冀语言服务行业的需求方提供方企业以及开设 MTI的高校。语言服务行业以需求为导向,语言服务需求方和提供方分别提供业务需求和市场需求,形成语言服务产业链核心。中国翻译协会(2012)指出,语言服务提供方以提供跨语言和跨文化信息转换服务的语言服务企业为代表。语言服务需求方以经营或业务部分依赖于跨语言和跨文化信息转换服务的机构或企业为代表。

3.1.2数据来源

本次调查的数据主要来自两个途径:12019年中国翻译协会对全国语言服务行业的调查,本研究引用该调查中的京津冀语言服务的原始数据。②针对中国翻译协会原始调查数据数量不足的问题,本研究对河北和天津的语言服务供需双方实施补充调查。本报告引用了此项调查中京津冀语言服务企业的大部分数据,并且补充调查了天津市和河北省的相关数据。

本研究共调查了177家公司,如表1所示。其中,北京127家、天津27家、河北23家。调查了京津冀开设MTI的高校,共41所,其中北京24所,天津7所,河北 10所。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较为全面客观地分析京津冀语言服务行业现状和语言服务人才教育现状。

3.2行业调研数据分析

3.2.1语言服务需求类型多元化,笔译和口译需求最大

调查数据如表2所示,京津冀需求方的语言服务需求多元化,市场需求排前两位的分别是笔译和口译,超80%的语言服务需求方都有笔译业务需求。此外,市场需求比例较大的为技术写作、翻译工具/软件开发和语言相关咨询服务。从语言服务需求地域分布角度分析,北京市和天津市的笔译与口译需求占比基本相同。河北省需求方的口译需求占比较少,笔译需求占比较高。本地化服务需求占比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河北省的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翻译工具/软件开发业务需求占比多于京津两市。

3.2.2语言服务需求行业垂直化,装备制造和信息技术需求最多

调查数据如表3所示,语言服务需求行业垂直化,信息技术是京津两地语言服务需求最多的行业,装备制造为河北语言服务需求最多的行业。其次是来自跨境电商、政府外宣、教育培训、法律法规、影视文化、国际工程、能源行业。从地域分布来看,河北省对装备制造的语言服务需求最多,天津市对信息技术的语言服务需求最多,北京市对生物制药的语言服务需求最多。可见不同区域间有显著语言服务行业差异,北京语言服务需求行业更为多样、均衡。

3.2.3 语言服务提供方地域分布不均匀,呈现“一核两翼”产业分布特征

本次调研的数据与中国工商总局在营企业数据库显示,京津冀以翻译为主营业务的语言服务企业共有1 ,895家。其中,北京市语言服务企业 1 ,604家,占京津冀语言服务企业总数量的84.6% ,是天津市的12.2倍,河北省的10.0倍。河北省语言服务企业160家,占比8.4% ,数量是天津市(131家)的1.2倍。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在京津冀语言服务行业扮演核心角色,与作为京津冀语言服务产业两翼的天津市和河北省形成“一核两翼”的京津冀语言服务行业格局。

3.2.4 语言服务提供方主营业务及服务领域多样化,IT、教育培训和装备制造领域位列前三

京津冀语言服务提供方主营业务多样化,如表4所示。调查数据显示,笔译和口译仍然是占比较大的两项业务,占比较高、发展较快的其他语言服务为语言咨询服务,本地化服务、文档排版。从地域分布看,京津冀三省市的语言服务提供方企业在笔译,口译、字幕翻译和配音方面的业务占比接近。北京市的机器翻译/译后编辑业务(50.0%)比天津市(40.0% )和河北省(18.2% )占比更大。天津市的翻译工具/软件开发业务(50.0% )占比高于北京市( 35.7%)和河北省( 9.1% ) 。河北省的技术写作(54.4% )、语言咨询服务(72.7% )占比大于京津两市。

京津冀语言服务提供方服务的专业领域多样化,表5所示数据为占比较高的15个专业领域。总体数量占比较大的五个领域分别是信息技术(IT),教育培训、装备制造、国际工程、能源。从区域分布来看,北京市占比较大的是信息技术(58.6%)和跨境电商(52.9% )。天津市占比最大的是生物医药(44.3% ) ,而河北省占比最大的是国际工程(54.5% )。京津冀三省市语言服务提供方的服务在金融财经、旅游交通、知识产权,教育培训、涉外公证领域分布较为接近。语言服务领域的多样化具有积极意义,其繁荣发展既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语言互通,也为高科技产业技术研发贡献力量(徐瑁、王清然,2018)。

3.2.5语言服务需求方与提供方对机器翻译发展的认识相反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技术创新为语言服务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却也使得译员面临被机器翻译、语音识别等技术替代的风险与可能(王华树、李智,2019)。在关于未来机器翻译能否取代人工翻译的问题上,京津冀语言服务供需双方存在较大认识差异。由表6数据可知,京冀两地的语言服务需求方选择“比较同意”的占比较大。其中,北京需求方选择“比较同意”的占57.9% ,选择“非常同意”的占12.3%。但是语言服务提供方对这个问题持相反观点,根据中国翻译协会(2019)对语言服务提供方的调查,75.0%的语言服务提供方不相信人工翻译会被机器翻译取代。

3.2.6京津冀MTI高校发展不平衡,就业方向和语言服务课程差别较大

京津冀MTI高校发展不平衡,北京MTI高校25所,占京津冀高校的59.5%。天津8所,占京津冀的19.0%。河北9所,占京津冀的21.4%。关于京津冀高校MTI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学生毕业后离开语言服务行业的比例最大,其中天津41.7%的MTI毕业生毕业后离开了语言服务行业,在京津冀高校中占比最高,其次是河北占比 21.4% ,北京占比18.1% 。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成为推动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的外部力量,2019年教育部将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等翻译技术课程设为高校翻译专业的核心课程。关于京津冀MTI高校的翻译技术课程设置,调查显示,河北 MTI高校的翻译技术课程开设比例达到100.0% ,领先于北京和天津。天津开设翻译技术课程的比例最低,14.3%的天津MTI高校没有开设翻译技术课程。北京有4.0%的高校没有开设翻译技术课程。




0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本文在分析京津冀语言服务现状后,总结京津冀语言服务行业和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旨在促进语言服务协同发展。

4.1京津冀语言服务行业缺乏协同发展,应加强语言服务顶层规划与设计

语言服务产业作为近年来迅速成长的新型现代服务业态,尚未完全从传统产业中独立出来(姚亚芝、司显柱,2016),京津冀语言服务行业也没有纳入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语言服务在协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没有充分发挥促进对外交流、传播文明文化,促进企业全球化的作用。主要表现是缺乏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语言服务行业发展规划,没有进行顶层设计,当前的京津冀语言服务行业还没有充分共享资源和信息的平台。

肩负着推动中国走向世界的战略性使命,语言服务有必要成为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何恩培,闫栗丽,2019)。基于上述问题,语言服务行业应深刻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对语言服务的多元需求,努力将语言服务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规划和行动方案中。同时,深入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对语言服务的需求,加强京津冀公共语言服务基础设施以及应急语言服务规划与建设,加强京津冀重点发展的垂直行业语言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语言服务产业链的协同发展(王立非等,2016) ,满足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对外交流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4.2语言服务需求方选择服务方不规范,应促进供应商管理规范化,提高语言服务管理能力

语言服务外包是国际语言服务行业的通行方式,科学选择语言服务提供方至关重要。调查数据表明,京津冀三省市需求方选择语言服务提供方最常见的方式是“熟人推荐”。其中,河北省66.7%的需求方使用“熟人推荐”,查询“中国翻译协会会员名单”是第二常用的选择方法,58.3%的天津市需求方选择此项。加入中国翻译协会的会员企业很多,每家会员企业都有擅长的服务领域和语种,管理能力也各不相同,需求方在选择语言服务提供方时需要全面考虑以上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第三种常用的选择方式是“搜索引擎”,通过搜索引擎搜索语言服务提供方。

针对上述选择服务方不规范的问题,语言服务需求方应该分析语言服务采购需求,结合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制定包括选择方法、评估模式,激励措施在内的语言服务提供方管理规范(崔启亮、安姗娣,2015)。与此同时,要与国内外语言服务管理领先的同行企业交流,参考中外语言服务供应商选择规范和实践,做好语言服务供应商管理,将外部语言服务供应商作为本单位的虚拟生产团队和业务合作伙伴,扩大本单位的语言服务实施能力,提高语言服务管理能力。

4.3语言服务提供方总体规模较小,应提高提供方企业专业实力,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加入

根据中国翻译协会(2019)的调查数据,全国56.39%的语言服务提供方企业的在职正式员工数小于20人。京津冀语言服务提供方规模同样偏小,以公司正式员工人数为例,京津冀语言服务公司占比最高的是在职正式员工数1~10人的公司。其中,河北省1 ~ 10人的公司占45.5% ,天津市和北京市均为20.0%。另外,21 ~ 50人之间的语言服务提供方企业比例也较高,天津40.0%的提供方正式员工数是21 ~ 50人。北京38.6%的语言服务提供方企业在职正式员工数为11 ~ 20人,天津的占比为30.0%。语言服务公司规模偏小,综合服务能力弱,会降低企业市场竞争力。

京津冀三省市语言服务公司中,硕士研究生学历(北京占28.7% ;天津占28.5% ;河北占34.1%)的正式翻译人员占比较少,博士研究生学历(北京占7.5% ;天津占2.5% ;河北占5.0%)的占比极少,本科学历(北京占50.1%;天津占59.0% ;河北占49.4% )的译员占50%左右。数据表明,对于翻译工作,本科是理想的入门门槛,但是对博士研究生等高学历人员吸引力不足。语言服务提供方应提高企业综合能力,创造优秀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环境,提供适合高层次人才发挥价值的舞台。

4.4语言服务需求方缺乏专业翻译人员,应加强语言

服务人才培养,提高语言服务整体能力

语言服务是专业服务,需要配置专职专业人员,才能保证语言服务的质量。为了高效地保证语言服务准确性和一致性,离不开译员良好的专业背景和自上而下的规范审校流程等(胡安江,2017)。调查发现,尽管大部分语言服务需求方设有专职翻译人员和审校人员,但是仍有近20.0%的需求方没有专职翻译人员。其中,河北省18.2%、天津市17.6% ,北京市15.89%的需求方没有专职翻译人员和审校人员,所有翻译工作均选择外包。

语言服务需求方企业应加强语言战略管理,企业语言战略指导,规划、设计以及调整企业有关语言活动的实施和未来发展方向(王立非,2020)。语言服务以人为本,语言服务人才不仅具有翻译能力,而且需要集双语文化交流、信息技术运用、团队工作、管理等技能为一体(俞敬松,耿思思,2019)。语言服务需求企业应建立健全专业人才招聘、培养、应用和激励机制,提高企业整体语言服务能力。

4.5高校语言服务专业规划亟待加强,促进教师团队建设,加强多方资源合作

高校承担着培养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所需专业人才的使命,语言服务学科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征,语言服务专业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都需要针对行业要求,对接语言服务市场。根据京津冀语言服务调查,语言服务行业需要的人才可以概括为“精翻译,懂行业、会技术.能管理、善营销”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根据行业人才的需求,语言服务学科在专业设置上需要多元化,体现在专业方向多元化,课程设置多元化.教师队伍多元化。具体而言,语言服务专业可以分解为本地化翻译方向、语言工程技术方向,语言管理与营销方向。语言服务核心课程可以分为翻译与本地化类,内容开发类、语言信息技术类,项目运营管理类和市场营销类。

由于语言服务是刚设立的新学科,而且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征,使得高校普遍缺少满足学科教学与研究要求的师资。为此,需要加强年轻化和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可以从国外知名高校、全球化企业和语言服务公司进行招聘和引进,另一方面可以从当前高校师生中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拔和培养,即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国际和校际合作,多管齐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05

结语

教育部批复设置国际语言服务学科,为解决语言服务行业专业人才缺失问题提供了稳固的基础,也开拓了外国语言学科发展的新方向。京津冀语言服务行业调查表明,语言服务需求类型多元化,需求行业垂直化。京津冀语言服务提供方在地域上呈现“一核两翼"产业分布特征,主营业务与服务领域多样化。与此同时,京津冀语言服务行业存在协同发展不足、规模实力不足、缺乏专业翻译人员,高校师资短缺等问题。为此,教育部门.行业协会和语言服务企业应加强分工与合作,加强语言服务行业和学科顶层规划与设计,加强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行业管理和市场营销,提高语言服务综合能力,培养满足行业发展所需的语言服务专业人才。

 • end • 

文献来源 | 《外语电化教学》2021年第5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

/获取完整原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服务研究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