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谈 | 追寻理想、勇于探索,米理、KADK学长告诉你如何圆梦欧洲!
新的一年开始啦,21fall的同学们在经历了“痛苦”的赶DDL之后,也迎来了斩获offer的“丰收季”。Impact Studio集结各位学长学姐们,从个人经验出发,涵盖作品集制作、留学选择、申请过程等多方面信息,帮助新学子们在留学之路上少走弯路、更加顺利的前进~
01 <瞅瞅我们的学长 >
W
本科:湖南大学
专业:建筑学
offer(截止发稿前):
米兰理工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丹麦皇家建筑艺术学院
我自己的设计理念是比较务实的。建筑重要得是解决问题和可实施性,美学只是包装而已。设计也能反映设计师的社会历史观,我希望我的建筑设计思维能脱离假概念,更关注城市社会和人本身。我自己作品集最开始做的时候没有选题,但是在第一个选题做完后慢慢的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之后的几个项目都是关于建筑类型学和符号学,对类型学的探索让我能更好的实现建筑的在地性的同时去响应社会和环境问题。
02 < OFFER在此 >
03 < 迷茫中前行 >
选择出国留学,第一个原因是国内考研太痛苦,我希望上一个比本科好的学校,继续学习。第二个原因是我想借留学的契机去重新审视和学习建筑学,国外建筑学发展比中国早,我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接触一些不同的项目。
我和建筑学的最早关联应该是我小学,那个时候我就会想象可以移动的大建筑,把房子装上轮子,里面各种精巧的机械结构和各种房间,然后我会把这些想法画下来。不过到了高考完我其实都没考虑过要读什么专业。建筑学并非我的高考第一专业。因为自己有很长时间的绘画学习经验,觉得建筑学这种非纯理科的专业可能会适合我,在没有十分了解专业性质和就业情况的背景下就这样读了建筑学,也为我后面经历的迷茫彷徨做了铺垫。
(2014年写生画的油画)
进了学校才发现建筑师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本科二三年级的痛苦是每个建筑学人的必修课,有的人把这种痛苦归咎于建筑教育与工作的脱节,有的人把这种痛苦归咎于建筑学的跨学科属性和学习强度,而包括我在内的有些人在这个阶段直接就否定了建筑学本身——“画图狗而已,装高深。背好规范就完事了。”。于是大二结束短暂实习的我大三几乎都在摆烂,看些闲书打打游戏,室友熬夜画图我睡觉,每门课70分过,想着能毕业就行,不知道自己以后何去何从。这段时期的摆烂行为也为我后面的申请挖了坑,学弟学妹们再苦再累认定了就要坚持呀。
(这段时期我不是在踢球就是在踢球的路上。学业落下了还好身体锻炼得倍儿棒)
大三暑假参加的工作营让我再次体会到从参与设计到设计建成带给我的兴奋感,在设计过程中也开始系统学习参数化的内容。之后就是因为疫情,很长的一段时间同学们都是在家上网课,在这期间跟家人倒了很多苦水,在和家人的沟通中也开始反省自己,去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慢慢意识到自己还是喜欢设计的,在家人的鼓励下还是决定认真的把自己的专业学好。算是在很长时间的苦痛挣扎之后仍然坚定了建筑师之路。
(这个项目作为唯一建成项目也被放进作品集中,算是我重拾建筑学热情的起点)
对过往的经历我也没什么好后悔的,虽然绩点惨不忍睹但是我本科五年过的很快乐,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段经历重新认识了到建筑学对于我的意义。我也在is做作品集的这段时间慢慢的改变自己的坏毛病,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时至今日我觉得自己在建筑学领域的探索仍然只是触碰到冰山一角,希望同学们在自己迷茫的时候能多一些坚持。经历千辛万苦Offer拿到了,虽然不是最满意得答案,但是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做设计师很辛苦,但设计本身很美好。
04 < DISPOSITIF MACHINE >
这个项目关于类型学的探索、参数化设计和建筑意识形态的研究
中国有许多这样的城镇,因为政策指向兴起又因为政策转移而衰落,我选取了其中离我家最近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城市——攀枝花,作为我大型社区综合体的场地。作为国家政策建立的城市,攀枝花见证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经历了各种意识形态变化,但也为城市的建筑风格留下了不同的色彩。场地在金沙江边,是城市新城与旧城的交界。在这个过去与未来交接的场地,我希望这个综合体能唤醒人们的意识感知并且以点带面活化整个攀枝花旧城。
我发现不论是古代的圣彼得大教堂还是现代的混凝土住宅,建筑也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种自我的意识形态,人们在进入建筑空间的时候不知不觉也会被空间的权利所改造,在这个过程中建筑成为一种为大他者工作的规训个体的机器。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和先进工具,现代建筑一开始的设想是用来打破城市阶级差异和重塑符号沟通的框架和场所精神。但现实往往背道而驰,建筑被各种“主义”控制。于是我引入了福柯dispositif的社会机构概念,这种系统的机器系统并不完全控制人们,而是能够响应各种事件和需求。
通过对人群和建筑类型的分析和归类,我总结出两种场地存在的建筑原型和20种不同需求的人群。然后根据他们的空间需求设计相同模数但是内容不同的空间模具。在两种建筑原型的框架下我引入波函数坍缩算法,将总结的空间模具组合起来。以此实现Dispositif机构在设计后能够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更好的响应个体和集体的需求的设计初衷。
这个项目存在理想主义色彩,对建筑的哲学思考批判也是非常浅显和存在很多破绽的。但是我非常喜欢这个项目,在设计的过程种我读了很多的书籍文献,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将我目前为止的建筑学能力极限压榨到最后一滴。我也在这个项目的磨折中坚定了出国学习的决心。
(怀念那些grasshopper实验和报错未响应后千辛万苦终于调试成功的深夜)
05 < 做好时间规划 >
学校的课程作业很容易陷入一种摸棱两可的地步。一方面要学生发散思维大胆创作,另一方面又要兼顾未来就业的规范技术,这对许多建筑老鸟都是难以同时较好完成的要求,很多同学都容易被漂亮的效果图吸引但是忽略设计背后所谈论所挑战的问题。这也是我喜欢库哈斯的原因,他的建筑不像扎哈那样吸引人,但是他设计背后有许多大胆的尝试和对社会现状的洞见,并且敢于把这些想法付诸实践。至于自己的作品集都是把本科的课程作业推翻重做,在原有的调研基础上,申请所需要的作品集项目要比课程作业有更多的背景思考和学术性。
经过在Impact Studio设计的学习和作品集的制作,觉得自己在项目的逻辑性和排版上有所提升排版出图的最终目的是为自己的逻辑表达服务,整个项目从开始找场地到提出概念、整体设计、细部,每一部分都要环环相扣。排版是每个建筑学人的必修课,看似简单但是存在诸多规则和技巧,同时也关系到自己对设计项目的表达。我记得当时做项目的时候老师最爱和我提的就是:“为什么”以及“图纸的的目的性”。图纸表现的问题可以很快的改正,但是如果设计逻辑或者表达逻辑出问题那几乎都是要重做的,刚开始做作品集的时候因为这个吃了很多苦头,也在做作品集的过程中学到很多。
[对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一:坚定了想法就大胆去做,不要躺平,不要摆烂。因为自己本科绩点问题其实申请等待的时候我真的很怕全拒得,或许也因为这个失去了去更好学校的机会。哪怕是想转行转专业也需要付出努力和实践。
二:语言早点准备,学会面对压力,规划好时间。我自己花了40天左右准备的语言,每天至少保持8小时的英语学习时间真的会挤压自己做作品集的时间。本身在准备作品集的时候就压力很大,平时每天画12小时的图还是画不完(可能是自己画得慢),我算是因为自己英语准备时间晚和拖延症gap了一年,所以做好提前的规划并完成任务真的很重要。低年级的同学可以早做打算考语言然后参加一些竞赛。
还有台式机出图真的很爽,特别是要跑算法做渲染的时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最后我十万分感谢我的作品集导师,对我很包容同时在对设计和图纸的把控上很严格,哪怕是项目的ddl了老师仍然会毫不留情的指出要改进甚至是要微调的地方,让我看到了一个设计者对设计应该有的态度。在作品集反复修改的过程中我也慢慢开始思考一些以前根本不在意的细节。也感谢is老师的耐心指导以及对我的push,因为我不是一个很自律很有计划性的人,老师每个月的定期询问“做的怎么样了”,也算是对我的鞭策,让我在放弃边缘继续咬牙坚持。
在这里祝impact studio越来越好!!!
文中作品及部分图片归作者本人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