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长谈 | 一切皆可建筑,听北建学姐讲述她的建筑世界~

WANG RAN ImpactStudio 2023-03-28


新的一年开始啦,21fall的同学们在经历了“痛苦”的赶DDL之后,也迎来了斩获offer的“丰收季”。Impact Studio集结各位学长学姐们,从个人经验出发,涵盖作品集制作、留学选择、申请过程等多方面信息,帮助新学子们在留学之路上少走弯路、更加顺利的前进~




01 < 瞅瞅我们的学姐 >


WANG RAN


本科:北京建筑大学

专业:建筑

offer(截止发稿前):

伦敦大学学院

爱丁堡大学

谢菲尔德大学

米兰理工大学


02 < OFFER在此 >



03 < “患难”真情 >

在准备作品集的过程中,Studio提供给了我们一个“抱团取暖”的场所。天南地北的同学们整天捆绑在一起,可以说是相当的开心。并且经过为期几个月的语言培训,大家的重庆话山东话和东北话也有了一些长进哈哈哈哈。说回正题,在“开头难”的阶段,原本我是在家和学校一边做学校的设计课,一边准备试水雅思,一边做第一个项目,这个过程很痛苦,经常感叹人生艰难但是还是要认真生活等等。因为自己闷着很多时候思路会被卡住,也遇到过就很累很烦不想画之类的情况。


但是搬去studio之后,一下子就轻松了很多。累的时候去别人那晃一圈聊几句,或者下楼买瓶快乐水,休息个几分钟就有种“我能行我还能再战”的冲动,就可以继续愉悦的画图了。在加上工作室老师们定期拿着草图纸就杀过来检查,或者路过站在背后冷笑,这种督促可以说比鞭策管用。


在做设计上,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对建筑设计革新或者说是颠覆的过程。旧的观念就不说了,我认识到其实世界上的许多事物都可以被发掘到它的建筑性,也就是说建筑设计远不止造房子那么简单。对我来说,建筑设计迷人之处就在于,一个平凡的人可以给外界展示他对世界的看法,改变他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优化一个地区的未来。要知道一个好的设计里面必定有这个设计师的价值观在支撑。


我想,在studio里,不管是建筑专业还是景观专业还是室内专业,我们的立足点都是对整个空间环境进行关怀。完成这样一个作品不止有成就感,也很有责任感。而正是这种“负担”使这个工作变得值得辛苦的投入。基于这个概念和关系,我们可以发掘自己一些有野心的想法反映并转换到建筑,然后探索一个场地去寻找新的未知或者对象来施展自己的概念。


我在IMPACT STUDIO学到的,除了做设计,就是对任何事情都毫无保留的去完成。把每一次实践,每一个过程都当作一种自我训练。哪怕结果不尽如人意,获得的经验和智慧会溶在你的血液里,永远不会消失。



04 < 体验中心计划 >


该想项目的设计初衷是因为发现人们对社交软件上瘾这件事似乎在这个时代已经司空见惯了。比如一定要定期更新动态到微博、朋友圈、Instagram,否则就觉得浑身难受;就算不会认真看内容,可就是喜欢刷各种平台刷各种推送;发现发出一段时间的微博并没有获得转发,或者连评论都没有时,就会陷入浓重的抑郁情绪中;执迷于在不同的地方打卡,并及时挂上网,以证明自己还在潮流一线。


许多人可能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闲着玩玩手机,但是发明者们一直在人们看不到的一面获利。上瘾是从一个触发器,一个动作,一个奖励或者一次投入开始的,经过不断连续的重复而形成的。当这些外部要素被替换成内部要素,这意味着使用这个产品和寻求情感需求之间形成了一种心理联系。


而这就意味着,这些软件得逞了。科技公司一直在对人们进行测试,以找出让他们上瘾的最佳手段,比如修改Facebook的点赞按钮的颜色和形状。在你的手机屏幕背后,有上千名工程师正试图使软件最大限度地让你上瘾。迷上Instagram的背后:拍照和拍视频习惯的形成,漂亮滤镜带来的即时回报,以及亲密社交网络的建立。就连Facebook的点赞按钮的发明人之一Leah Pearlman也迷上了Facebook,因为她已经开始把自我价值的实现建立在她拥有的“赞”的数量上。


近日硅谷内部人士在BBC的节目Panorama中表示:Facebook、Snapchat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利用“behavioral cocaine”让用户对其应用上瘾。其实,学界很早就开始关注社交媒体致瘾问题,荷兰201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这一问题还影响到了青少年的成长,2018年有研究显示,德国有约10万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成瘾。


这个项目旨在创建一个虚拟的娱乐场所也就是空间化社交软件,包含了讽刺与忠告两种意味。在这个娱乐至死世界里,人们从无感到上瘾再一步步发现背后的真相,并在虚拟世界中重新了解自己。


人们对社交网络上瘾


既然要做的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当主角的幻想空间,采用电影的元素来设计取景素材。在设计初期,从一些经典的电影场景中提取不同类型的幻想空间进行建筑化的转换,根据故事的发展排列顺序,被用作发现、诱惑、转变、复杂、并发、体验、觉醒和结局这8个主要空间的原型,但并没有被完全模仿。这个过程十分愉快而且快速,就像是儿童凭靠想象画图一样。通过手绘加扫描,稍作修改就是完成了抽象的大意同时也是整个设计想法的起点。最终一系列由一些代表性元素组成的拼贴画被用来描述整个空间内设施中的沉浸式体验。


从电影镜头中汲取空间设计灵感


下面这两张图就是故事的全部。以漫画的形式讲述了人们进入虚拟世界后,从无感到被吸引,再到一步步上瘾最后发现背后的真相并在虚拟世界中重新认识自己的故事。讲述随着故事的展开,可以通过具象空间的秩序关系营造空间氛围,通过编排叙事性元素、内容的布置与人们产生互动。比如,叙事中会运用到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在建筑中,可以在通向宽阔空间的入口前布置一条悠长狭窄的走廊。考虑到建筑叙事的宏观尺度和微观的衔接、过渡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建筑自身不同的空间形态、尺度、不同质感的材料、空间的围合、开放、特定叙事元素等符号,迎合、反映建筑所要表达的叙事内容和情感体验。



来到体验中心的经历


这就是整个幻想空间的说明书。轴侧线稿清晰地展示出每个空间的形态,可以弥补故事中不完整的视角。通过虚线指出他们之间的“拼插关系”,类似于乐高的生产配件。首先确定了场地位于鼓楼街,北京的一个历史街区,是一个在青年之间有点无足轻重的居民区。其次各个空间都具有不同的构造吸引参与者逐步进入到一个个有趣的内部空间。


入口是一个选择大厅,供人们做自己的思维导向,第二部分的展示大厅是对于那些不熟悉这个幻想世界的人的一种尝试,代表人开始接触社交网络;下一部分通过一些反应塔,让人们可以从内外塑造各种形态,代表人们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而不停的包装自己;紧接着通过一个站台开始他们新的旅程。


在这之前就是满足人们的虚荣心等来不断吸引人们。在玩乐空间里人们可以达到最高的虚荣点,彻底沉迷,通过最后的轨道进入MCC,巨大的转盘通过人的热量和声音的能量进行旋转,提供的能量用于整个系统,紧接着又将越来越多的人送回起点。最后的出口却是一个漫长而黑暗的楼梯。这样的设计意味着开始的上瘾和最后的空虚的对比,以及从社交软件中沉迷再醒悟过来的整个过程。


沉浸式体验中心说明书

 

最后用一正一反两张剖面,反映的是人们可看到的和不可看到的。可看的一面明亮、有趣,包含一系列娱乐设施,使人对这个地方产生了兴趣。不可看的一面充满了各种机械设备和监视塔台,一个不为人知的产业正在默默运作,显示了设施如何维护和利用人们赚取利润的真实视角。


建筑可见与不可见的一面

 

这个项目是一个典型的叙事性建筑设计,王同学用别出心裁的角度思考,将本来非实物的东西带入到建筑设计中,让建筑设计给人以启发和感触,从而达到最初的目的。不同于其他作品集的设计,这个项目是通过故事来展示建筑,建筑也是讲故事的一种途径。叙事为建筑在原有设计下提供了更多创造的可能性,丰富了建筑元素之间组合的可能性,扩展了思考建筑的维度。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种设计的训练或者研究,亦或者是用我们更擅长的手法阐明我们对世界的观点。




05 < 未来图书馆计划 >


对于年轻人来说,印象中的图书馆有两种:第一种是囤积着连排的书架,散发着发霉的纸张味的书籍墓地,恨不得随手一拿就是一本绝版古董。第二种是大考前的剑拔弩张,不管是学渣还是学霸都一窝蜂的往里冲的大空间。一个它端庄肃穆,向往昔致敬却层层落灰;一个它宽大包容,但跟书本好像没什么关系。


反而是那些商业中心里熙熙攘攘的文艺书店,倒成了前卫杂糅的新阅读圣地。究其原因,是因为新信息媒介的入侵。带咖啡厅的书店、电子书和各种阅读app,逐渐成功占据阅读工具排行榜的前列。传统纸质图书馆正在失去它的地位,甚至已经产生了衰落的趋势,那之后呢?当未来的图书馆适应了新的世界,涅槃重生后,它将呈现怎样的品质?这个项目,就是以此为切入点,探索未来的图书馆是什么样子。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人们不再需要到特定的图书馆去获取知识了。这就带来了思考,图书馆是书的容器,还是人的容器?结果一定是后者。由此可以展开思路,除了“阅读”这个固有标签外,图书馆还能为人们带来什么?它能不能成为城市中的新角色,并且是被人们迫切需要的角色?一个知识获取与输出的源头、一个使地方公众成为创造者的基地、一个展示与接待的场所。另一个很重要的点是,未来图书馆关注的是从未定、短暂出发所捕捉到的意象,它的竣工不是完结。它不应该是清晰且完整的,因为在未定的框架中,无数可能亟待发生。


未来图书馆拥有无限可能


作为“图书馆到底有没有存在意义”的正方辩手,第一要务就是将竞争对手——数字化媒体的优势为我所用。将两者的优劣进行对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时候,政治好像变得很重要,了解统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我们自觉地利用矛盾的这两种力量推动事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说明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在表达手法上,提取所有普通人在图书馆和使用网络阅读时所经历过的瞬间,作为对比项,用一个立体的柱阵当做图表,通过不同的高度使两方特点高下立见。使用这种抽象的手法并适当配有简单注释,将调研内容直观地表现出来。


从原始图书馆和网络阅读中寻求平衡

 

未来图书馆挤在城市的夹缝之中——三条路交叉口的正上方。选择这个特殊的位置是因为它太不严肃甚至有点卑微,与旧观念中的图书馆完全不门当户对。然而就是这样的冲突才能给未来图书馆一个极端的颠覆。特殊的场所一下融合了记忆中那些模糊的空间经验:等待会面的十字路口,摆着旧书摊的立交桥,电视剧里专供谈恋爱的屋顶。这些发生在城市夹缝中的微小场面,成为设计中最重要的类比物。


未来的图书馆,能不能摘掉“知识殿堂”的标签,化身成城市中美好事物的发生器?设计不需要总是试图去创造一个全新的可能性,想象力可以被已有的经验所触发。整体的地图展示了项目的具体位置,周边环境,并加入图标、人物活动来展示场地。因为波兰是个自由年轻的国度,人们热衷于散步、遛宠物、坐在街边野餐或者听音乐,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增加人物活动的拼贴,使得设计更加具体于场地。


场地分析


方案的生成分析图其实就是一个思考过程的展示,用来告诉人们这个设计从无到有的逻辑。首先是因地制宜,搞清楚场地的限制要素比如道路、视线、日照、周边等等这些基本要素。然后再加入个人元素,这个时候每个人的思路各不相同也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比如在这个设计中,在排布正交柱网的时候需要给它提供未来的再发展的可能性,所以这种未完成的定义决定了它边缘疏松渐弱的状态。把这个大致的样子放进去之后,再根据自己的设定做减法。表皮部分因为上文已经阐述了他的生成过程,在这个部分就根据场地因素稍作变动。就得出了最终的一个方案雏形。



方案生成过程


未来图书馆的形态来源于一些琐碎片段的融合,既然是未来,所以天马行空一些也未尝不可。材质的故事是根据传说“集齐11颗玛雅水晶头骨,就能揭示人类过去与未来的奥秘”而来。它的具体形态细节取自一切飘逸的事物,聚合成为一团虚空的线,这也体现了未来的不可预测及不可确定性。


形态提取过程


初步的形体经过提取,简化,重建结构线,增加复杂性和空间化等五个步骤,形成最适宜的形状。最终形体就像一个展开的丝带,包含了不同的空间,也就提供了不同的功能分区。立面褶皱处的镂空围绕着这些空间,外围效果切断了空间连续性。


形态转译过程


包膜作为一种保护膜,既包含空间,又与外部保持恒定的关系。空间具有多变性,它不再具有清晰的轮廓,并在实践中对自我提出质疑。灯光沿着丝带外观展开,建筑将光线分配到空间的中心区域。整个丝带的外形既是楼板,也是墙体,既是表皮,也是结构。思考的方向是明确的,但结果是未知的。同时在不断发现问题修正错误的过程中完善设计,形成一个完整的创作逻辑。


空间最终效果


曲线与直线是该方案中的另一种冲突也是一种融合:曲线浪漫舒适,直线简洁庄重。他们的结合很好的适应了未来图书馆的预期值。图书馆内外部空间通过在场景中加入未来人物活动的效果图来体现。在建筑内,姿势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蜷缩起来,伸展身体,栖息在高处,摇摆。设计考虑到人体工程学,使身体的放置以一种有趣的方式恢复。


在建筑外部,人们可以在白色金属框架下更方便地享受户外环境。他们可以聊天、野餐、玩乐器等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一个剖面和人类活动剪影的结合,突出人们或坐、或躺、或立、或行,一切活动在未来图书馆都可以被包容。


未来图书馆内外部场景图


内部空间展示是不能回避的,未来图书馆里的空间多种多样以适应不同的人类活动。白色的框架具有包容性,允许公民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小型房间包含了非常具体的项目,比如一个讲故事的区域,语言实验室,玩游戏的地方,一个造型艺术房间等等。向广场开放的透明基地为行人提供了入口、展览空间、咖啡馆和礼堂的清晰视野,使建筑从框架中浮现出来。上层的阳台外悬于人行道上,开放的书籍和资料区保证了光线的充足。


建筑半透明的表皮既是它的装饰,也给建筑带来朦胧的氛围。设计同时还为使用者提供放松、沉思氛围的地方。用户的亲密感是由强烈的建筑元素创造的,它激发了视觉上的相互作用。整体空间具有流动性,外部的展开突出了无限空间的印象。“丝带”充分发挥了它的力量,在这个不确定的空间里,质量的概念似乎消失了,屋顶和墙壁似乎漂浮着。各种功能空间自然地分布在图书馆内部,保持视觉连续性。


剖面及各空间功能分布


一个透明、无边界的图书馆,散落在城市与自然之间,安静而透明地生长和延伸,形成了一个无所不在的知识和景观的未来图书馆。这是一种独特的图书馆类型的“逆转”,它将景观与城市边界融合在一起,而不是仅仅是传统的图书馆。


最终效果图


这个项目包含了舒适地并排放置。方案、结构和空间的逻辑不同,非常丰富。这种复杂性产生了一种“塑料声学”,给这个新地方带来了一种氛围,这种氛围重新审视了身体和流动性之间的关系。这种没有明确空间边界的设计,却揭示了一种复杂性和意想不到的丰富性。这是一个自由的地方。



06 < 不是家人 胜似家人 >


感谢工作室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在IMAPCT STUDIO里,他们既是老师也是长辈,既是领导也是朋友。不只是学术问题,生活里的困难老师们也与我们一同探讨和解决。我相信无论大家未来去了哪里、做了什么,IMAPCT STUDIO是我们永远的家。


必须要提到的是,真的非常感谢studio家人一样的同学们,那些鼓励和正能量给我带来了很多力量。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别人越夸你越拼命努力不想让对你好的人失望。大家聚在一起带来的欢乐让我觉得所有的事情并不艰难,反而给我带来了一个最愉快的时光。


想跟学弟学妹们说的是,有许多同学在做作品集过程中时常提到“焦虑”这件事,我想到贝聿铭回答别人对他的质疑时说的话:“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因为我一直沉浸在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中。” 不论你做什么,你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挑战。贝先生的这句话是我听过的最好答案。

然后就是,遇到什么事,别太过于担忧,良好的心态是解决困难的第一武器,感谢IMAPCT STUDIO在建筑道路上对我的指引,出国深造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世界和无限的可能在前方等待我们去探索。


文中作品及部分图片归作者本人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