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世界中医翻译大赛启事和原文
投稿截止时间:北京时间2020年5月31日24时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传统医学的治疗理念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并逐渐为其所接受。2019年10月26日,以习主席提出的“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为主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名义发布的关于中医药发展的意见,具有里程碑意义!
目前,中医药国际传播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提高中医药对外宣传的质量及翻译水平,在前三届世界中医翻译大赛的基础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翻译中心)举办“第四届世界中医翻译大赛”。
指导单位:
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研究院
主办单位: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翻译中心)
承办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支持单位:
《中国翻译》杂志社、《英语世界》杂志社、《世界中医药》杂志社
赛程:
2020年1月1日发布大赛启事及原文,2020年7月公布比赛结果。大赛启事及原文见诸以下媒体: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官方网站(http://www.wfcms.org/)、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wfcms2003)、世界中联翻译专业委员会网站(www.wfcmsfanyi.cn)、《中国翻译》2020年第二期、《英语世界》2020年第三期及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theworldofenglish),以及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网站和多家中医院校网站等。
参赛投稿截止时间:北京时间2020年5月31日24时。
大赛将组织初评、复评和终评三个程序,最后将聘请知名中医翻译专家进行评审,确定获奖人员。
大赛规则由主办方负责解释并承担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参赛规则:
本届大赛为汉译英笔译。
参赛者国籍、年龄、性别、学历不限。
参赛译文须独立完成,不接受合作译稿。
仅第一次投稿有效,不接受修改后的再投稿件。
大赛采取匿名评审,译文中任何地方出现个人信息,即视为废稿。
只接受电子版投稿,不接受纸质投稿。
在大赛截稿之日前,请妥善保存参赛译文,勿在报刊、网络等任何媒体上或以任何方式公布,违者取消参赛资格并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
参赛译文一经发现抄袭或雷同,即取消涉事者参赛资格。
参赛者投稿即视为其本人同意和自愿遵守本启事的各项规定。
奖项设置:
个人奖: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若干名。
集体奖: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若干名。
获奖者颁发奖状,并在世界中联翻译专业委员会2020年年会上颁发证书。
参赛费用:
参赛者需缴纳参赛费80元,不缴纳参赛费的稿件无法进入评审程序。
请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参赛费用(账户名称: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账号:110060971018002604480118;开户行:交通银行北京育惠东路支行)
请在转账附言栏写明“XXX(姓名)参赛费”。参赛投稿姓名无法在转账附言栏所留姓名中查到者,所投稿件无法进入评审程序。
投稿邮箱及要求:
参赛译文、个人信息以及转账截图于截稿日期前以附件形式发送至电子邮箱:wfcmstrans@vip.163.com。
邮件主题:第四届世界中医翻译大赛。
个人信息:文件名“XXX个人信息”,excel格式,附件发送,项目如下: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国籍 | 单位/学校 | 地址 | 邮编 | 手机 |
参赛译文:文件名为“XXX参赛译文”,word格式,附件发送。
参赛译文格式:Times New Roman,黑色,小四号,1.5倍行距,两端对齐。译文每段之前请添加编号[1]、[2]、[3]……(如原文所示)。
参赛译文中请勿留下任何个人信息,否则匿名评审过程中将被提前淘汰。
联系方式:
为办好本届翻译大赛,保证此项赛事的公平、公正、透明,特成立大赛组委会,负责整个大赛的组织、实施和评审工作。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中心。
世界中联翻译中心联系人:刘子宁、邹建华
电话:010-58650309、010-58650357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511室
邮编:100101
世界中联翻译专业委员会秘书处联系人:
谈剑明 13916322808 单宝枝 13661626696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2019年12月31日
附件:第四届世界中医英语翻译大赛原文
中医健康观
木 山
[1] 关于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现代医学认为主要有生物遗传、生活环境、行为方式和医疗条件四大方面。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作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指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
[2] 但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医,对此则有更为广博的理解。
[3] 在宏观系统上,中医将人的生理及病理变化置于天地之中进行考察,探究其间的同构性和共振性,从而形成了“天—地—人”相应的医学模式。《素问》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唐代医家王冰也说:“不顺四时之和,数犯八风之害,与道相失,则天真之气,未期久远而致灭亡”,“故养生者必谨奉天时也”。春夏季炎热,人们偏好冷饮,会伤阳气,而秋冬干燥寒冷,人们多食辛辣,可损阴气,故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说明人的气血要与四时变化相一致。
[4] 在对立面的平衡上,中医认为健康就是机体处于阴阳谐调的状态。《黄帝内经》上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命顺势而为,则阴阳两方面促进生命运动;生命逆势而动,则阴阳两方面制约生命运动。这种相生相克的过程,体现着大自然优胜劣汰的规律,是中华民族养生的基本哲学。
[5] 在形神的关系上,中医主张要二者合一。“形”指有形的身体,包括五脏六腑、筋脉骨骼、肌肉毛皮、五官九窍等生理组织器官;“神”则是指思维意识、情绪心理、聪明智慧等精神状态。中医认为,“形为神之宅,神乃形之主;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无以活”。当二者不平衡时,便会导致形体虚弱乃至死亡,而在医疗实践中,则“粗守形”“上守神”。
[6] 在心态的把持上,中医强调“正气为本”。人所以得病,多是由于人体自身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的结果。《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伤寒论》中也有“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论点。由此,中医学形成了一套“虚证”的完整理论。较之西医,这是中医最具原创性的思维,使得许多西医里的疑难杂症在中医理论中得到合理的解释,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理想疗效。
[7] 在疾病预防上,中医主张“治未病”。《素问∙八正神明论》曰:“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淮南子》又说,“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应当说,与西方预防医学不同,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强调如何提高人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质量,对非生物性致病因素的干预具有显著优势,重视“人”更先于“病”。
[8] 此外,相对西医理想状态的健康模型,中医里蕴含的是一种动态健康观,既要不断顺应外界变化,又需随时调整自身平衡。中医的藏象理论、五行学说、三因制宜、七情观念等,对此都作了深刻诠释,形成其博大精深的健康、养生理论体系。
[9] 总之,中医健康观植根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以其独特、整体视角诠释生命现象,造福于人类健康事业。
为给全国大学生参加竞赛提供交流平台,分享经验
现向大学生征集各类竞赛心得和体会
一经采用,将获稿酬
要求必须各类正规国赛,文章条理清晰,有配图更佳
投稿信箱在后台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