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抵抗孤独的四十九种方法
9月22日15:00-17:00,在飞地人文美学生活空间,陈丹笛子将与薛峰进行艺术对谈。感兴趣的朋友可直接空降现场旁听。
艺术对谈:薛峰X陈丹笛子
9月22日15:00-17:00
陈丹笛子(左) 薛峰(右)
薛峰,艺术家,1973年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海,199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并任教于美院,2017年起工作和生活于深圳。近期展览包括北京博而励画廊的举办的个展“地理叙事”(2018)香港安全口画廊举办的个展“无边”(2017)以及博而励画廊北京空间举办的个展“寂静”(2016)、“包围”(2013)、“延伸的风景”(2011)。
陈丹笛子(b.1990),曾经打算成为一位诗人。201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创作涉及录像、装置、摄影及文学。她的近期作品探讨的是在与自然或人工的日常现象偶然遭遇时的感知和体验,其中不乏疏离的人类情感,以及希望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想象来获取疏离之外的宽慰。在她那里,文本阅读、自我认知以及对于这个区域环境与氛围的观测之间产生了难以捕捉的隐秘联系,如其所言:“一切皆有意义”。
飞地当代艺术计划第一回 陈丹笛子
一种“未来症候群”
未来症 Tick Away
文字由六句诗句组成,其中三句分别摘抄于三位著名的诗人:博尔赫斯(Borges)、波德莱尔(Baudelaire《阳台(Le balcon)》)和聂鲁达(Pablo Neruda《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Twenty Love Poems and A Song of Despair)》),另外是我写的三个句子。
通过这种并置,在属于“过去”的三位诗人与属于“现在”的我之间产生了一种必然的历史联系,有了过去和现在,于是“未来”也同时被联系起来。这些诗句经过从原诗中抽取、再进行结合的步骤之后,它本身的浪漫性已经被抹除了,但语义主观性被加强,最后呈现出来的是六句略带标语性质的句子。人类将希望寄托于未来,却又基于“未来”的虚无性,而徘徊在一种虚渺的对未来的等待之中。这些句子都暗示了未来社会人类的生活和内心世界,透露出人们的焦虑、不安、孤独等复杂情绪。
人类抵抗孤独的四十九种方法
49 Ways to Against Loneliness
这个作品的材料来自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一书的书页。《百年孤独》是号称在《创世纪》之后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作。书名中的“孤独”一词,很明显地指出了书中的人物的命运都归结于一个时代的根源——虚无,并预示了孤独的频频出现。孤独于这个社会中生存,每个人是处于不同状态的孤独者,而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抵抗孤独,在这本书中,几乎涵盖了人类一切可以抵抗孤独的方法。我在全书中寻找到了四十九个。
独自等待秘密的时刻
Waiting For The Secret Moments
旧电视播放的录像,记录的是我在一个月圆无云的夜晚手持DV一个人在阳台等了近三小时才等到一片云刚好从月亮面前通过。期待晴朗无云的夜晚能出现一朵碰巧从月亮前经过的云朵,有一丝丝荒谬的味道,那个过程有些类似在“等待戈多”的状态。以及“等待”这种具备不确定性和暧昧不明的事情,随着时间流逝,将变得更不稳定。
对岸:解语花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 Talking Flower
在一个寒冷但没有特殊意义的午后,一颗花树最高处的一枝花开得格外耀眼。阳光从她身后照过来,她看起来骄傲又忧伤,她所晃动的频率又不知是想对我倾述些什么呢。
克斯瑪
Cosima
9月22日深业东岭飞地新空间开幕
深圳市罗湖区深业东岭8栋传奇影城二层飞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