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翻VS人译|真的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对决吗?
圈圈导言
搜狗、汉王、科大讯飞纷纷推出翻译机。
有道大张旗鼓地宣传旗下的神经网络翻译技术(YNMT)仅在半分钟内即完成了一本320页20万字的书籍。
科大讯飞不甘示弱,号称讯飞听见语音识别技术可以代替当前翻译界技术含量最高的同传口译,引来了好大一场风波。
近年来翻译科技的蓬勃发展,让“机器翻译(MT)”即将取代“人工翻译”的呼声愈发响亮。
有专家作出预言,声称到2029年机器翻译会达到人类翻译的水平。
某些企业甚至嚣张放话要“灭了翻译这门行业”。
对此各方议论纷纷,反应不一。
有人欢欣雀跃,认为巴别塔即将竣工,未来从此再无语言隔阂;
也有人长吁短叹,慨叹语言专业再无用武之地的。
还有深恶痛绝,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冷冰冰机的翻缺乏灵魂,毁灭了翻译的乐趣。
上述观点并非国内独有。在国外,不少译员也表达了他们的意见:
"Translation is an ART!"
“MT has too many errors and it doesn't work at all!”
“Translation can only be human!”
"MT is useful and efficient!"
除了上述意见之外,业内也有一些比较务实的声音。
1. 机翻质量尚不过关,滥用机翻会导致译员思路受限,译文质量下降,应当尽可能少用或者不用。
2. 机翻的引入会导致本就低廉的翻译报酬进一步下滑,从维护译员利益角度出发有必要予以抵制。
但撇开瞎嚷嚷的吃瓜群众以及别有居心的某些公司不谈。
“机翻目前绝不可能取代人工翻译”的观点,是当前语言服务业内的共识。
真要能取代了,我才不会在这里浪费时间跟大家瞎聊,还不赶紧找工作去算了。
但机器翻译的发展,无疑会对语言服务行业产生各方面冲击(Technology Disruption)。
上述关于机翻影响译文质量,导致费率降低的忧虑并非无中生有。
身为译员的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应对呢?
作为从业两年余的自由译员,我在这个话题上比较认同北语李长栓教授的观点。
他是首先强调了优秀译员应当具备的素质。
“我们必须要做会思考的翻译,要能够完全、充分地理解原文。译者不仅应该实现文字转换,还要表达作者的想法,并还原语境、还原事实,将真实的信息呈现给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人。”
接着,他很明确地说译员应当善用机器(从宏观角度来看也就是“翻译技术”)。
“对优秀的译者来说,我们面临的不是机器给我们的挑战,而是机器给我们的巨大帮助。它可以提高效率和用词的统一度,但是准确度还得靠人来把握。所以译者应当敞开怀抱来欢迎机辅翻译。”
在这里,李教授提到的是机辅翻译,也就是CAT,窄了说,是Trados、Memoq等代表性翻译工具,宽泛了说,还包括术语管理、质量检查、翻译记忆等。
其实,在我看来,在如今慢慢流行起来的MTPE(Machine Translation Post-Editin)模式中,机翻同样起到了协助译员进行翻译的作用,也可以归类到广义的CAT中。
在我看来,目前的机翻,并不是人类译员“有你没我,你死我活”的对立面。
译员不必将之视为洪水猛兽,咬牙切齿,避如蛇蝎。
当前的机翻其实是一种翻译技术,是一种工具,是拿来用的。
MT is not meant to replace the human expertise: a professional human touch is still needed.MT is just a new tool that we can use similar to CAT tools.
1
修改的机翻缺乏人译的灵魂?
对于这种“十分别致”说法,我觉得有些好笑。
要是抨击“机翻”没有灵魂的话。
照此推论,用键盘敲出来的字是不是不如手写字有灵魂?
轻轻一点谷歌搜到的单词释义是不是没有觑着眼睛从厚厚的词典里翻出来的有灵魂?
所以,一个字一个字写在作文稿纸再加点删改涂抹痕迹的翻译手稿拥有最饱满鲜活的灵魂?
那我们不如集体退回一支笔、一叠稿纸、一摞词典、一柜子书的时代闭门造车去算了。
拜托,都9102年了,学点新知识懂点新技术好吗?
在这里,我要特别推荐北大俞敬松老师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原理与实践》课程,免费的,网上一搜就有。
在这门课程中,俞老师告诫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译员,必须娴熟掌握引擎搜索、学术数据库查询等技能,同时还要具备术语库、翻译记忆、语料库、质量检查(QA)方面的知识。
怎么用最快速度找到某个生僻术语的精准译文?如何将已译内容自动填充到重复出现的原文中,如何避免译文出现重要字眼译法不一致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能通过技术手段处理。这些翻译技术对于提升翻译的品质和效率十分重要。
翻译到底有没有灵魂,在于译文是否准确、是否到位,是否满足客户期望。
至于是用笔写、用键盘敲还是用机翻预处理,根本无关紧要。
2
机翻的优势与弊端
无可否认,从统计与概率机翻系统发展到如今的神经网络系统,机翻质量确实大有长进。
不说别的,至少在英中语言对的机械、专利、工程等语言相对平实的领域表现得相当出色,专业术语翻译准确度很高。
再者,机翻确实也能提高翻译效率。
在翻译实践中,比如说在Trados里加入谷歌翻译插件,就可以用机翻预翻译一遍,快速掌握全文大意,同时不必再手动翻译那些过分简单的信息(比如说,日期、地址等),能够节省不少时间,还能避免低级打字错误。
当然,机翻也有自己的毛病。
它在诸如时尚、旅游、新闻等对语言要求极高的领域表现不佳,有时候甚至错误连篇,根本无法理解。
我自己做时尚行业比较多,接触的迪奥、爱马仕、梵克雅宝等客户都有自己明确的品牌语言风格,必须由人工译员专门打理,掌握分寸,确保品牌理念顺畅传达,而机翻根本没法达到这么精细的要求。
不过,机翻技术到现在尚未真正成熟,有点儿毛病正常的很。新生事物总要慢慢发展起来的不是么。
在某些领域表现不佳,并不代表机翻一无是处。
优势要发挥,劣势要避免,不是常理么?
据我所知,某大语言服务供应商就是否引入MTPE都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语言对 Language pair
行业 Domain
期望质量 Required quality
比如说,西班牙、法语、意大利语这种高度相似的语言,机翻准确率极高,远远超过英中语言对。
行业这个因素我之前已经谈过了。
客户的期望质量在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部使用了解大意即可的手册与面向高端客户的出版刊物,对翻译质量的要求显然是大不相同的。
在MTPE模式中,这就决定了译员需要进行light editing还是full editing,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小改”和“大改”的区别了。
3
机翻影响译文质量?
不少同行坦率地指出,使用机翻可能影响译文质量。
对这种忧虑,我颇能感同身受。看多了机翻内容,确实容易受机翻的行文结构牵引,思维受限,导致译文一股浓浓机翻腔。
说实话,我译文有时候也难以摆脱这毛病。比如说:
Challenges are often presented as how to move from point A to point B and what needs to be done to get there.
机翻:挑战通常表现为如何从点A移动到点B,以及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到达那里。
我译:挑战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如何从A点抵达B点,期间该采取哪些手段来实现目标。
译审:挑战通常表现为如何实现目标和需要怎么样做才能实现目标。
However, the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that come from achieving a goal often come from working around or moving through the ob- stacles that block the path to the goal.
机翻:然而,来自于实现目标的学习和发展往往来自于绕过或穿过阻碍实现目标的障碍。
我译:然而,在追逐目标过程中的成长与收获,往往源自为克服障碍作出的种种努力。
译审:然而,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学到的东西和取得的发展通常来自于在应对和克服障碍的过程中。
老实说,这几段文字我自己检查时没看出来毛病,前辈帮忙一改,方才觉得自己简直翻得一团糟。
后来,前辈知道我使用机翻后,明确建议我直接手动翻译。
然而,我后续提交的译文依旧不够流畅自然。
说到底,还是我自己的问题,是因为不熟悉相关内容,没能彻底理解原文的意义,故而遣词造句战战兢兢,束手束脚,翻译思路一时间没法跳出机翻或是原文的桎梏。
在翻译过程中,译员是主人,而机翻是使唤的仆从。
主弱奴强,以致于反客为主,就会出问题。
而要保证译文质量,读起来像是人话,关键还是得加强自身中文功底修养,以及大量阅读相关背景资料,把翻译文本理解透彻,从而“居高临下”一眼看穿机翻的语言弊病,做到去芜存菁,化为己用。
4
机翻拉低翻译价格?
翻译公司总是希望节约成本,译员总是希望提高收入,两者之间总是存在利益的矛盾。
如果双方谈不拢,那就一拍两散,各走各路,也没什么怨怼。
然而,如果翻译公司只是随便拿MT处理一遍,就想让费率打个八折甚至一半,而译员仍要花费与普通翻译等同的时间方能达到翻译公司要求的质量。
呵呵,您老想得也太美了吧。
这分明是鸡贼不厚道,分明就是变相压榨。
身为译员,我自然站在译员这边,坚决反对这种情况。
就在去年的时候,已经有翻译公司给我发了邮件,表示即将引入MTPE模式,问我的MTPE按字数报价是多少。
我回答得很利落,跟普通翻译单价一致。
因为我发现这翻译公司所谓的MTPE模式就是拿谷歌机翻预处理一遍给我。
那我自己难道不会么?机翻一秒钟输出,费率就要打折,这压价钱也太容易了吧?
对于翻译公司的MTPE项目,我现在比较认可的模式是按小时计费。
并且在开始翻译前,必须确认最终译文需要达到怎样的质量,具体可以从content、form、consistency、fluency& natural flow、domain specilization各要素来规定。
要求高,所需时间长,要求低,所需时间短,所以按时计费最为公平。
最后,做个观点总结:
机翻是工具,译员应当善加利用,取其长处,提升翻译效率。
注意避免过度依赖机翻影响译文质量。
坚决反对翻译公司利用机翻变相压价。
上述内容均为个人之见,眼光或许狭隘,见解未必正确,欢迎讨论~
恳请大家支持哟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的话,欢迎点赞转发哟~
读者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动力~
另外,如果大家想看特定内容方面的,也可以给我留言建议呢。我抽空都会看的~~
很拉风的圈圈|二年级英中自由笔译
今早看新闻,巴黎圣母院烧了。
犹记得那时天空湛蓝,阳光灿烂,尖塔高耸,正当年华。
现在,人没了,景也没了,行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