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它是国内最委屈大学,我真不太同意

小新同学 有间大学 2021-05-18

兰州大学为什么又被和“委屈”捆绑在一起了?

作为一名高校观察爱好者,小新同学发现每过一段不长的时间,这名地处西北内陆的老牌985大学总会出现在新媒体世界的某处角落,每次都能引起类似的轩然大波或仰天长叹。

比如,当有人在高三党、考研党们择校之际,大喊“城市第一!城市第一!”的口号时,兰大通常不会缺席——

它屡屡被当作一个典型的“地域条件不占优”的“反面案例”,让年轻人们"引以为戒"。

当某经济发达城市的某所新大学迅速崛起时,兰大又会作为“最佳反义词”人选出现,仿佛后边这位旧人越囊中羞涩、没落黯淡,前面那位新人就能越满血冲刺、欣欣向荣。

即便是当兰大没有被与其他学校捆绑并当作衬托而被“鞭策”时,这位112岁的老朋友依然能拥有自己的solo舞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聂辉华教授在b站上的一则讨论考大学、找工作时如何选择的视频里,也提到过类似话题,他看到网络上有一个说法:选大学一定要选一线城市里的。

聂老师当下也抛出了一个问题:有人愿意去普通本科的深圳大学,也不选属于985的兰州大学,你同意吗?

弹幕给出了大面积“同意”的回答,也传出了一阵阵“兰大人已落泪”的声音。


表示“同意”的同学觉得,考大学还是城市>学校>专业,错误!超链接引用无效。实习机会和眼界非常重要,北上广深能看到的风景和别处的不同,自然不言而喻。

关于“兰大还是深大”的博弈,并不是第一次被提及,两校常常同时被cue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虽然彼此的发展截然不同,但它们在被选择时所拥有的筹码之一——高考录取分数线越来越接近。

以广东省近三年理科录取为例,兰大和深大的最低录取位次均在两万多名,前者录取分数高于后者几分到十几分不等,在河北、山东等地也呈现类似情况。

西北偏北,萃英山下的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图虫创意

但局势也并非没被扭转过,比如在广西,无论文理科,深大近五年的录取分均比兰大高,前者2018-2020年的分数都在600分以上,而后者从未高于600分。

很有意思的是,分数线大体类似、各有千秋的两所学校,本身理应各有所长、有所短板,但它们却被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面貌:

委屈、退步、没落是兰大的代名词,深大的关键词则是上升、突破、逆袭。

坐落在深圳南山的深圳大学。/图虫创意

对于这样的描绘与选择,聂老师给出了不太一样的回答——

很多人会用“委屈”来形容兰大及类似高校,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可能学校过去很强,但现在没那么强,它本身会产生失落感;另一种含义是学校的实力或许被外界低估了。

对这些大学来说,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它们在考生心中的“地位”下降,报考人数和分数没能体现出它们本有的实力,落差感由此形成;与这一落差感相反的是,考生对城市的追捧在疯狂上升——但它很大程度上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盲从。

就像在有关城市的选择题面前,人们习惯把追逐大城市看作勇敢闯梦的奋斗,而总会不自觉把离开大城市称作“逃离北上广”,给那些离去的背影蒙上一层无奈的滤镜。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聂老师认为,仅仅静态地对比一二线城市,必然会得出“一线城市的发展当然更好”的结论,但这也容易让人陷进死胡同。

实际上,如果一线城市永远比二线城市好,二线城市也永远比三线城市好,便会出现所有人都涌向一线城市的趋势。长此以往的竞争结果是一线城市的机会被摊薄,使得它刚好等于二线城市。否则,二三线城市还会有人吗?

聂老师在《一切皆契约:真实世界中的博弈与决策》提到,面对选择时,我们应该用动态的、博弈的角度方式来思考。

因为“信息不对称”下的种种权衡与选择,将贯穿于你遇到的所有人生关卡。

书名:《一切皆契约:真实世界中的博弈与决策》
作者: 聂辉华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品方:理想国
出版时间:2021-5


  • “真的必须去一线城市吗?”


关于选择大学,聂老师打了个比方,读大学相当于加入一个知识精英的俱乐部,正如经济学理论所证明的,在我们所处的信息不对称的世界,“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信号发射”,我们需要通过向外界发射信号——

如你加入的“知识俱乐部”是否足够精英、你取得了什么样的学历等,来证明自己的优秀。

相比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生活在校园中的学生不需过多考虑房租、生活费和交通成本,如果一所学校会集全国的知识精英,校友遍布全国,毕业生在各个城市找工作都能被认可,那它便不失为一个优质的信号。

因为在提升学识的阶段时,学校本身的实力不应完全被城市因素所遮盖,能让人获得更好的教育的学校,足以成为更优的选择。


必须去大城市读大学才能开拓眼界吗?

小新更同意一位网友的观点:“不是城市决定你未来的发展,是你本身能为别人提供多少价值而决定,工作、人脉同理,这是一个价值交换的问题。厉害的人在哪里都是厉害的人,而不是厉害的地方让平庸的人成为厉害的人。”

同时,聂老师也指出,当你越接近需要考虑现实层面的就业阶段,地域因素将会上升,因为这时你将更需要把生活成本、个人发展纳入选择城市的考量。

要明白的是,目标不同时,做决策的过程也应有所不同,即选择大学和选择工作落脚的城市的标准,不是完全一样的。


  • “信息既存在不对称,也存在不平等。”


选择报考哪所大学,也是一个与“信息不对称”作斗争的过程。

首先要能获取足够的信息。有人直到填报志愿前夕,才开始抱着厚厚的历年录取分数统计册找学校;也有人早早向校友、业界前辈寻求介绍,从各个方面了解学校的学科发展、科研成果奖项、学生就业等的情况。

上述两类人所认识到的大学,很可能完全不是同一个。

如果把所有目光聚焦于考生层面炒热的“分数”,很容易因盲从做出错误决定——“人多的选择”并不等于“对的选择”。有些学校的录取分可能只因城市的热门而被过分抬高,反之,在同一分数的约束条件下,如果能冷静看待“盲从”,你可能会收获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决策不仅和信息有关,也和人的能力有关。就像很多人知道贸易战是什么,但并非所有人都能从贸易战推测出当下的就业热点、就业形势会发生什么变化。

不过,聂老师在《一切皆契约:真实世界中的博弈与决策》所强调的“信息不对称”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平等。

比如,相对经济条件更好的城市孩子来说,农村孩子做选择时能获取的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很可能不如前者,它源自于彼此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容易造成彼此未来的阶层固化。



  • “人人因盲从而做出短视的选择,绝不是一件好事”


无论是二十多年前,自己作为大学生走向就业市场,还是如今作为90后95后的老师,观察当下年轻人的选择时,聂老师发现不同代际的年轻人对于个人发展的权衡,在大方向似乎没有太大区别——

什么专业、什么学历好就业,多数人的选择天平就会倒向那一边。

只不过,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大家的取向出现了一些不同:

上世纪90年代,外企是最火爆的选择,大学毕业生会被它提供的高收入吸引;后来,国企的效益跟上,它逐渐削减了外企的垄断地位,成为年轻人的另一种奔赴;近几年,呼唤想要稳定“铁饭碗”的声音又在历史长河中攀上新高度,“考公”成了大学毕业生或职场人士都在争相涌上的赛道。

聂老师认为,如果大家都能凭爱好来选择职业,这至少不是一件坏事。但若人们不知道想做什么,又一味盲从追逐短视的目标,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多少人因盲从而挤进赛道,是在做无效付出?/unplash

同时,当赛道变得单一且狭窄时,所谓的“内卷”和资源错配会随之发生:原来本科生能胜任的工作,变成硕士也要打抢;考研队伍越庞大,培养的人才质量未必能跟上……

《一切皆契约:真实世界中的博弈与决策》提到,如果一个群体里大多数人为了证明自己不同于极少数人,而投入大量资源去证明自己——比如都去读博士甚至博士后,虽然信号发射会成功,但从社会最优的角度讲,这可能导致“过度证明”,从而浪费社会资源。

最理想的选择,当然是既符合个人兴趣,又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

但在我们当下快速变化成长的社会,人们很难去判断出一个“稳定”且“确定”的大趋势,从而能做出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正确决定”。

关于如何选择个人职业发展,聂老师提出了两种权衡因素:一是可以通过尝试和比较不同行业,找出自己更擅长做什么,这是你的“比较优势”;另一因素则是个人兴趣

在这两种因素之中,前者是“立身之本”,后者是一种“理想状态”,我们不难分辨出二者的关系:

优先做擅长的事,你更容易为自己提供生活保障,更能有底气去做感兴趣的事;你也容易取得不错的成绩,由此获得成就感甚至对当下的工作产生兴趣。反之,只考虑兴趣而不考虑个人能力,很容易会顾此失彼。


就像在文章开头,有人会抱怨哪所学校、哪座城市委屈,说到底是在暗示选择了它的自己,是否会为这个决定感到委屈。

类似的权衡,其实每天都在发生。

因为我们所面临的每个选择,都是在与真实世界巨大的不确定性博弈,尽可能地寻找属于自己的确定性。



今日互动

你认为读大学和找工作,

应该如果选择城市?



撰稿 | 小新

编辑 | 秋裤

排版 | 阿明

*未标注出处图片来源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