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倪匡大约的确已经离开地球了 | 谷雨

郝库 谷雨实验室-腾讯新闻 2022-07-15

撰文丨郝库
编辑丨张瑞
出品丨腾讯新闻 谷雨工作室

* 版权声明: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0227月3日,小说家、编剧、电视节目主持人、一代香港风流人物倪匡去世,终年87岁。


做梦

倪匡的自传三百字就可以写完。他1957年之前在内地,之后去香港,几十年里就是写稿、吃、睡、喝酒。他一睡觉就做梦,梦里的故事神奇诡谲,小说都是做梦梦出来的(至少四分之一)。别人笑他的人生有两次,梦中一次,现实一次,“好像庄子一样,不知道在现实还是在梦中”。

倪匡 ©视觉中国

另一个梦属于香港。在那里,这个南下的异乡人认识了许多朋友,比如金庸,比如古龙,比如夜总会的妈妈桑。他白天疯狂写字,是名动香江的科幻作家,用一支笔指引卫斯理、原振侠、浪子高达上天入地,穿越人鬼两界,向神仙寻故事,与外星人交友(他的小说与其说科幻,不如说奇侠)。到了晚上,就和狐朋狗友们流连风月场,喝到酩酊大醉,追着漂亮女人讲黄色笑话。他们是夹在两个时代中间的幸运儿,算承上启下,也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他一生最为骄傲的事是“屡替张彻编剧本,曾代金庸写小说”。后来有人将他和金庸、黄霑、蔡澜合称香江四大才子,他很开心,因为能和金庸这样的大人物齐名。

倪匡是香港之所以被称之为香港的绝好例证,当我们说起那些年的香港,总有一部分是属于倪匡的。同理,它也属于金庸,属于黄霑,属于张彻。他们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好像永远也讲不完。现在,倪匡死了,曾经的大人物们纷纷落下帷幕。


南下

倪匡祖籍浙江宁波,1935年生于上海。兄弟姐妹七人,他排行老四,有个妹妹叫倪亦舒,笔名“亦舒”。1951年,倪匡16岁不到,逃课在马路上乱逛。他走过上海外白渡桥,刚好一阵风吹来,吹起墙上的布告的一角,他上前揭开布告看,是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在招生。招生处不远,于是他报了名,人家问他学历,他说初中毕业,对方说好吧你去吧。

1955年,倪匡被分配到内蒙古。冬天,大雪封路,运煤车开不进来。宿舍里断煤,倪匡拆了附近一座木桥,烧木柴取暖。两年后,倪匡被调查,拆木桥是罪状之一,影响国家现代化建设,属于反革命。

在一个大雪夜,倪匡骑马出逃。内蒙古兄弟让他往北,他就往北,到黑龙江,到辽宁,到鞍山投奔哥哥。在哥哥家呆了一个月,然后他再往南,去上海,去广州,中转澳门,随后坐着一艘运菜船偷渡到香港。

卫斯理

香港是个繁华都市,霓虹灯照在有钱人的口袋里,也照在穷人的口袋里。倪匡白天在布厂打杂,晚上去夜校读书。后来,白天的工作换成工地,在荃湾做钻地工,最开心的事是吃一碗油油的叉烧饭。休息的时候,工友们在看《工商日报》连载的武侠小说。彼时香港武侠小说风行,报刊连载,读者们欲罢不能,小说家们爆得大名。倪匡看罢,颇有些不屑,说我上我也行。

倪匡 ©视觉中国

然后他就上了,一下午写出万字小说《活埋》,报刊当即选用,稿酬90港元。对倪匡来说,这比用上百斤的机器钻地轻松得多。于是他每天写一篇,连投十余篇,无一被拒。后来他在《工商日报》写专栏,专栏叫“生饭集”,意思是,每天写写字,饭就生出来。

当年《真报》有位武侠作家司马翎,拖稿拖到编辑无可奈何。倪匡毛遂自荐,代写小说,连载数周,好评如潮。司马翎大怒,但看完续写,夸赞倪匡“续得很不错”。倪匡有些不同意见,对他说,岂止很不错,简直是写得比你好!

1962年,在金庸的鼓励下,倪匡开始创作科幻小说,笔名“卫斯理”。取这个名字,是因为某天坐公交路过了卫斯理村。卫斯理系列写了41年,风靡华人世界。

人形写作机器

倪匡不认为自己是作家,而是“稿匠”,他从没有什么崇高理想,写稿是就为了谋生。

彼时香港报馆林立,在副刊上连载小说成为吸引读者的最佳手段。最高峰时,12家报刊同时找倪匡约稿。他来者不拒,墙上钉12枚钉子,12叠不同的小说专栏夹在一起,随便抽出一张,立马就能写。他绝不拖稿,有时宿醉,脑袋昏昏沉沉,也要写。这或许是没办法的事,毕竟“上午不写,下午就没钱喝酒”。

倪匡堪称人形写作机器,每天手写上万字,有时两万,一小时写四五千字也不是什么难事。他自诩“汉字写作,速度之快,世界第一”。写作速度快,且十分高产,仅卫斯理系列,就有145部,超八千万字。

朋友

倪匡因在《明报》连载小说,与金庸相识,结为挚友。二人脾气秉性截然不同,倪匡天马行空,金庸稳字当头;倪匡打牌还会藏筹码出老千,金庸开跑车都只敢超电车。但有才情的人惺惺相惜。

金庸对倪匡称得上宠溺。打牌的时候,倪匡输急眼,不玩了,金庸打电话哄他。倪匡说输的钱本来要买相机,金庸二话没说,送上名牌相机。倪匡爱吃鱼,两人吃饭时,金庸总把鱼头夹给他,倪匡从不客气。

倪匡与蔡澜参加好友金庸追悼会 ©视觉中国

倪匡在《明报》上班时,偶然读到古龙的小说,大为赞叹。彼时古龙在台湾受排挤,郁郁不得志,倪匡就替《明报》向古龙约稿。古龙欣然答应,他在《明报》上连载的第一部小说,就是《绝代双骄》。知遇之恩,没齿难忘。古龙说,“若有人要拿刀来杀倪匡,全天下能为他挡刀的,只有我一人。”

当古龙和倪匡聚在一起,全天下的XO都瑟瑟发抖。他们是最好的酒友。倪匡常飞去台湾,两人把酒言欢。有一次,倪匡去台北,忘了通知古龙。古龙得知,找遍所有台北酒店。

后来,古龙病逝,倪匡作三百字讣告,并将之视为写过最好的文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今摆脱了一切羁绊,自此人欠欠人,一了百了,再无拘束,自由翱翔于我们无法了解的另一空间。”

倪匡和三毛、古龙有生死之约。三人约定,如果谁先死了,灵魂一定要回来,告诉两人另一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古龙48岁英年早逝,倪匡、三毛在他灵柩前痛哭,哭到把灵柩里的48瓶XO都喝到只剩半瓶。倪匡伤心到极点,让古龙起来一起喝。到头七,二人给古龙守夜,但老友的魂魄终究没有归来。据倪匡说,后来他梦到过很多人,偏偏没有古龙。

代笔

倪匡写得快,啥都能写,便多帮人代笔。金庸写《天龙八部》的时候,应邀访问欧洲,但小说不能断更。他找到倪匡,嘱咐他“千万别把人物写死”。倪匡谨遵嘱咐,但因过于讨厌阿紫,就把她给写瞎了。金庸回来后,只能再花大力气让她复明。

后来,金庸在《天龙八部》后记里写,“《天龙八部》……前后写了四年,中间在离港外游期间,曾请倪匡兄代写了四万多字。倪匡兄代写那一段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和全书并无必要联系。”

黄金时代

倪匡说,他们这一代在香港“摇笔杆的”,都非常“率直而自主”,照自己的意志写。倪匡对报社出版社的要求是,一字不能改。因为“香港社会容许这个环境”,他解释,“编辑提意见你可以不听,你不听他可以不用,他不用你可以到别处发表。

倪匡对《收获》记者说,他与金庸那代人不喜争论,你保持你的见解,我保持我的见解。“他写的社论里的观点,我在文章里表示反对,他也笑笑,我也笑笑。”曾经一位政治人物去世,金庸在社论里写了他不少好话,倪匡回头就写文章表示反对。反对文章同样发表在《明报》,“他任由我发表,也并不删改”。

《明报》两周年的时候,他参加庆祝宴会,查太太大声问:“倪匡来了没有?他这样骂我们,还敢来吗?”倪匡笑嘻嘻说,“早就来了,就在你后面。”查太太大笑。

倪匡 ©视觉中国

谢谢大家

没人能怀疑倪匡编故事的能力,在《真报》工作的时候,写影评,就算没看过电影,也能看着海报胡编一通。有位叫张彻的导演看不下去,写文章批评他。之后两人笔战不休。

另一位专栏作家董千里为二人牵线调和,约出来喝咖啡,两人竟一见如故。几年后,张彻进入邵氏电影公司做导演,邀倪匡写剧本。1967年,两人合作的《独臂刀》票房破百万,张彻从此被称为“百万导演”。

六十年代末,香港娱乐工业进入功夫片时代。倪匡也少不了凑热闹,1972年,倪匡编剧《精武门》,李小龙扮演陈真。电影走红,有学者考证起陈真生平。倪匡大笑,陈真的故事都是我编的。

之后,倪匡和张彻继续合作了《马永贞》《楚留香》《少林三十六房》《书剑恩仇录》多部电影。倪匡一生留下了400多部剧本,蔡澜揶揄他,你写了这么多剧本,破吉尼斯纪录,知道大会(金像奖)为什么不颁给你吗?“因为我写得烂啊!”倪匡说。

2012年,倪匡77岁,获得第31届香港金像奖终身成就奖。他站在领奖台前,拿出发言稿,念道:“谢谢大会,谢谢大家,谢谢。”然后转身走了。

倪匡在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现场 ©视觉中国

爱好

有趣的人们总有些癖好,蔡澜爱吃,倪匡爱贝壳,黄霑爱喝多了跑别人家洗澡。他们全都爱漂亮女人。

倪匡酷爱收集贝壳,据说,他在美国的房子里,有一间屋子专门放贝壳,另一间专门放AV。

倪匡玩得多,爱得多,每个爱好都是心头肉。他有段时间养花,想到从没看过花开,很生气,对着花盯了四个小时,直到把花看开。他还喜欢养鱼,自称“倪九缸”,儿子倪震小时候被玻璃割破一块肉,他赶紧上去把那块皮肉捡起来,扔进鱼缸,因为“想看食人鱼到底吃不吃人肉”。

《蔡澜的潇洒写意人生》中,还提到过这样一件事。去美国前,倪匡不知如何处理养了很久的巴西龟。蔡澜说,“不如用淮山杞子把它们炖了,最好加几根冬虫草”。倪匡没理他,走进房间,抽出一把武士刀就要砍人。

后来,巴西龟被托付给儿子倪震,叮嘱他,“每天要用鲜虾喂它们”。倪震问,“冷冻的行不行?”问完,倪匡又回房间找武士刀了。

倪匡与儿子倪震 ©视觉中国
不过,倪匡最爱的还是酒。他说世界上最好喝的酒不叫XO,不叫人头马,叫“再来一杯”。但喝酒伤身,他常劝别人不要空腹喝酒,“最好先来几杯啤酒,打打底”。对于倪匡来说,喝酒的时候,重点往往不是酒,而是喝酒的人。他抱着永别的信念参加每一场朋友的酒局,“每次告别,我都当成再见不到,下次你们来的时候,我更高兴。”他说。

今夜不设防

当年倪匡、蔡澜、黄霑三人“臭味相投”,流连夜总会。倪匡喜欢上一位妈妈桑,为博姑娘芳心,喝酒、花钱,给人讲笑话。但钱花了,笑话讲了,人没追到。倪匡很伤心,黄霑说,不如我们自己做节目讲笑话赚钱吧!于是,1989年,香港诞生了著名的咸湿访谈节目《今夜不设防》。

那是香港娱乐业的黄金时代,节目请到的明星放在今天也是如雷贯耳。包括成龙、周润发、林青霞、张国荣等等。后来节目收视率爆表,人们将上《今夜不设防》视为顶流明星的标配之一,类似现在的微博热搜。

节目里,三人边抽烟,边喝酒,边讲黄色笑话,喝多了就躺在地上。三个老色痞口无遮拦,明星们也没有什么偶像包袱。你能看到张国荣叼着烟聊自己的“色心”,张曼玉讲自己进娱乐圈就是贪慕虚荣。关之琳一脸无所谓地说,“有女朋友的男仔我试过,结过婚的我也试过,我是想做就去做的,没那么多顾虑”。尺度之大,能令现在的观众大呼下头。但这仅仅是一部分,据倪匡后来说,“《今夜不设防》没有播出来的部分,比播出来的更加精彩”。

虽然节目持续爆红,但《今夜不设防》仅做了两季便告终结。1992年,倪匡带着珍藏的五千多部AV移居美国,“自此天涯海角,闲云野鹤”。据倪匡后来解释,是因为太太知道他总在外面花天酒地,气不过,便要换个环境。“对外宣称是为了躲避酒气,其实我哪里怕什么酒气!”

Real

倪匡比大多数rapper都更像个rapper。当年他在《明报》连载卫斯理,讲到卫斯理不慎从飞机上掉落南极,饥寒交迫,迎面跑来一只白熊,卫斯理就把它杀来吃了。然后就有读者来信diss他,质疑为啥小说里的南极会有大白熊。

倪匡在《明报》“莎翁杂文”专栏里diss回去:“某某先生,今天我要回答你的问题,第一,南极没有白熊;第二,世界上也没有卫斯理,为什么你不追问呢?第三,第三没有了。”这位热心读者看后哑然,又回信一封,只有两个大字:“无赖”。最后,只能由《明报》主理人金庸打圆场:“南极本来是有白熊的,后来被卫斯理杀了,所以就没有了。”

2006年,倪匡回港定居,狗仔闻风而动。倪匡不认生,主动搭狗仔的车,让他们帮忙送一程。有一次在药店被狗仔堵住,问他买什么药,他说避孕药。身经百战的狗仔也有点愣。

总得来说,没人能要求他说自己不想说的话,粉丝也不行。他在香港作协当小说训练班讲师,台下是数百名文学青年。他上台说,“写作才能是与生俱来的,没法靠后天努力……不要问我写作技巧,只要开始写,就会越写越好,你们这样问,就代表你写不出什么好小说。”学员当场要求退钱。

倪匡 ©视觉中国

不在乎

倪匡并不在意自己的小说。2016年,《南都周刊》采访倪匡,记者提到他的卫斯理系列即将在内地开拍,但倪匡压根不知道。他早把版权之类的事委托给好友,卖给谁随意,版税多少也随意,他不在乎。

他说他的作品网上随处可看,“好几个网站,还给我排序,还有八部伪作!”据记者说,他提到这件事很兴奋,“伪作写得很好。年轻人有那么好的才能不自己去写,要去写卫斯理的伪作,太可惜了!卿本佳人,何必去冒牌别人去写小说呢?”记者记录他,“一丝愤懑都无,全然是惜才之色”。

作品写出来之后就和作者无关,倪匡是将此原则贯彻最彻底的作家。但改自己的作品可以,改金庸的不行。倪匡见到张纪中就骂他,怎么可以改金庸的小说?“你不可能比老爷子写得好,一定是越改越坏”。

惆怅

2012年4月,倪匡空降微博,他的一句“甚惆怅”,引发众人模仿,是为“惆怅体”。他尽可能回复所有网友评论,有人说他的小说像是酒后创作的,他说“你真识货”。

仅一个月后,倪匡发布微博:

“哈哈哈哈,不知何故兮博文被删——由他去吧。各位不妨猜着玩,我还会再写吗?”

这是他的最后一条微博。


死亡

死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倪匡和蔡澜曾探讨死亡,蔡澜说:“人生真好,没有痛苦真好。”倪匡说:“肉体上的痛苦避免不了,精神上的痛苦只是一种感觉,你不要去感觉这种感觉,不就行吗?你来我母亲的葬礼时,一走进门就听到我哈哈大笑。

相比死亡,还是孤独更可怕。2018年10月,金庸去世后,有记者采访倪匡。他当时83岁。倪匡说:“今天还在网络上看到一张照片:金庸、黄霑、张彻、林燕妮、我。五个人,四个人去世了。只剩我一个了。很寂寞的,真的。”

转眼间,代表香港上一个时代的老人们渐次凋零,那些豪情万丈、狂放恣意的故事也变得遥远而陌生了。金庸死后,倪匡在《明报》撰文,“虽然知道地球上一切众生皆会终结,骤然间也不知如何是好。”

倪匡 ©视觉中国

四大皆空

早年,蔡澜给倪匡刻章,“余有四好:酒色财气”。后来年纪大了,他对蔡澜说,再给我刻一个“四大皆空”吧。蔡澜说行,给他送去一方印章,印上是四块空白。


声明

声明:以上故事仅供参考,不可尽信。

倪匡曾对采访他的记者说:“我的话你都信?亲口所说也不算,你忘了我是干什么的?写小说的人就是不断地在撒谎啊!”

现在,我们唯一可以确证的事实是:倪匡大约的确已经离开地球了。(来源:腾讯新闻)
参考资料:

南都周刊《倪匡 | 与华人科幻小说大师告别》作者:美亚

凤凰新闻《风声丨写作先收稿费,帮金庸代笔:我们为何怀念笑呵呵的倪匡》作者:王铮

微博@白饭如霜

周冲的影像声色《刚刚,倪匡去世,全网悲痛:他的科幻武侠,曾惊艳过一个时代》

收获杂志《逝去的“帮主”》作者:吴越

淘漉音乐《倪匡去世:人生不易,大笑而过》作者:浥轻尘

界面新闻《怀念倪匡:写中国风味科幻小说,为金庸代笔为张彻编剧》作者:徐鲁青

奇遇电影《倪匡这一生,最精彩的恰不可说》

iWeekly周末画报《怀念倪匡:华人科幻小说大家却说当蠢人很开心》作者:野牛

摩登中产《倪匡去世:一笑已经风云过》

明报月刊《专访倪匡 | 我写的不是科幻小说!》访问者:潘耀明,整理者:罗旭

《管他的呢,我决定活得有趣:蔡澜的潇洒写意人生》作者:蔡澜

时间背后《趣人倪匡:天马行空不可方物》

凤凰网读书《“如今外星人走了” | 9件小事,送别倪匡》编辑:南极有白熊

港故事《倪匡逃离内蒙古的经过》作者:才仁德信

《倪匡传:哈哈哈哈》作者:倪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