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共建共享广州城央大美湿地






生态兴则文明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在“花城”广州的市中心,距离广州塔“小蛮腰”仅3公里,有这样一处城市湿地——水网交织、绿树婆娑、百果飘香、鸢飞鱼跃,融汇了繁华都市与自然生态,是名副其实的“家门口”的湿地公园。伴随着快速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在一座经济高速发展、用地资源日渐稀缺的高度现代化城市里,保存并呵护这样一片超过8平方公里的生态湿地是非常难得的。海珠湿地作为全国超大城市中心区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以共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在城市中央打造“入则自然,出则繁华”的宝贵财富,广州市民都亲切地称呼其为“广州绿肾”,与“北肺”白云山遥相呼应,是广州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实写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开启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海珠湿地是巨大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多元融合,是粤港澳大湾区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通过阅读海珠湿地的“前世今生”,我们深入解读数十年来海珠湿地几经艰难却坚守初心的规划建设之路,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的核心思想,探索环中央湿地的发展新路径,通过低效存量用地再开发利用,为广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能,奋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


 “家门口”的湿地公园



守下来:协同共守“万亩果园”

湿地故事的开篇,是生机盎然的河涌果园,数百年的围垦种植造就了百果飘香的果园生态,而面临快速城市化的冲击,广州以协同共守的态度守住了万亩果园的生态底线,奠定了万亩果园下一个十年的发展基础。

湿地前身——水网纵横果树飘香的“万亩果园”。广州市海珠区东南部在几百年前河网密布、滩涂淤积,勤劳智慧的海珠人民围垦造田、种植果树,多年耕耘形成了占地约2万亩的果林,即是海珠湿地的前身——“万亩果园”。园中盛产石硖龙眼、红果杨桃、鸡心黄皮、胭脂番石榴等岭南佳果,园内独特的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更是宝贵的农业文化财富,于2021年入选了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百年来,万亩果园源源不断地供应着美味佳果,“一到荔枝、杨桃、龙眼收获的季节,小洲村便停满了各地收购水果的货车,天天都是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园中果农的回忆勾勒出了一个花果飘香的果市场景。万亩果园这一城市中心的绿叶方舟,1991年被广州市政府定位为“南肺”,与“北肺”白云山组成两道生态屏障。

曾经的万亩果园


城市“保肺”和村民“保胃”之间的矛盾逐渐凸现。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万亩果园逐渐被城市包围,周边生态环境出现污染问题,农民种植积极性降低,直接影响了果树生长与收成,万亩果园的水果产量从1991年的1.77万吨减少至1996年的0.64万吨。为弥补经济损失,村民将部分果林改建为厂房、铺位进行出租、经营,或用以发展畜牧业等,持续影响当地生态条件,导致果园面积减少。十多年间,万亩果园的面积从1.8万亩减少到了1.2万亩,近三分之一的果园湿地消失不见。面对万亩果园被侵蚀、被污染的问题,广州市在1999年吹响了保护号角,批准实施了《海珠区果树保护区总体规划》,将万亩果园划定为果树保护区。但由于万亩果园用地受到严格控制,只能种果树,不能“种”房子,成为制约村社经济发展和社员收入提高的“紧箍咒”。万亩果园范围内村社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步拉大,2006年其内的小洲村联社总收入2354万元,人均月收入仅为289元,为当时全市平均工资的1/10,村民对果林进行经营开发的想法愈发强烈,城市“保肺”和村民“保胃”之间的发展矛盾日益凸显。



牛粪未经处理便被冲入水沟流进河涌  遭粪便污染而枯萎的杨桃树




积极探索,协调保护与发展间的平衡。面对万亩果园的保护需求与村民们的生计诉求,广州始终坚守生态底线,探索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上世纪末,广州开全国之先河,出台了中国大城市中第一个城市总体战略规划,提出了建设山水型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并明确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八字方针,万亩果园是南拓轴线上的重要节点,进一步强调了保护范围。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安吉县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两山”理论,说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彼时的广州同样认识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006年广州明确提出了将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广州作为城市生态发展目标,强调了对白云山、万亩果园的保护。为进一步协调缓解“保肺”和“保胃”之间的矛盾,在2009年印发的《海珠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提出将果树保护区纳入禁止建设区,但在保护万亩果园湿地的基础上,可建设一个集旅游、生产、生态多功能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区域。在这一发展阶段中,广州虽没有彻底解决万亩果园保护与发展协调平衡的问题,但伴随着一系列规划政策的出台,相关困局得到了一定的缓解调和,守住了万亩生态绿地,也为后续从“万亩果园”走向“湿地公园”奠定了扎实的发展基础。

《海珠区果树保护区总体规划》(1999年)

《海珠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征过来:探索“只征不转”
发展新路径

在繁华的城市中,能保留一片碧水绿地极其不易,广州下定决心治理和修复万亩果园。但万亩果园整体征地面积超过一万亩,覆盖8个集体经济联合社,涉及万余户农民,征地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面对困难,广州毅然决定打破固有体制,在全国首创“只征不转”新路径,推动了湿地保护发展迈进新阶段。

“只征不转”带来发展新路径。自2007年起,广州先后前往杭州、成都等地深入考察,借鉴发展经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万亩果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只征不转”的建设保护思路:即由政府将湿地内的万亩果园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土地,通过立法确保其土地用途和土地现状不变,继续保留其农用地性质,并作为永久性生态用地保护起来,禁止在保护区内开展任何商业开发建设活动;湿地所在的村社可得到留用地,用于发展集体经济,满足群众的长远利益需求,将万亩果园修复成一座城央最大湿地公园。“不少湿地公园都是以租地或共有产权的方式保护。”海珠区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相关人员谈到,“‘只征不转’能更好地发挥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让海珠湿地得到更加全面的保护。”这一大胆创新,既可永久保护万亩果园,又为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破解了城市“保肺”与村民“保胃”的矛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月余征地万亩的奇迹。面对万亩果园庞大的征地规模,要想做到和谐、高效征收,首先必须制定一个人民认可的、科学合理的土地征收补偿方案。为保障被征地群众的利益,广州市政府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高效合理地确定了补偿方案。由于标准明确、政策优厚,征地工作得到被征地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从2012年3月中旬国务院批准采用“只征不转”政策到4月中下旬,共计40天、11044亩、8个村、11382户、34146人……充分展现了高质高效的“广州速度”。万亩果园征地行动取得惊人成效,也反映出修复万亩果园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村民回忆道“大多数村民都支持征地,大家都希望果园能变回以前的样子。”在“只征不转”的路径支撑下,通过数年的努力,曾经杂草丛生、黑水横流的沟渠重新变得清澈通畅,果林逐步恢复生机,几百年的老荔枝树又重新开花结果,百年万亩果园迎来新生,融入到海珠湿地那一片滋润灵秀的绿意之中。



好上来:申建国家湿地公园

伴随着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的通过,海珠湿地正式成为广州地区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通过近十年的生态修复与保护发展,广州市将海珠湿地公园打造成为了一处蓝绿交织、亲民友好的城市中央绿园。

 “国家湿地公园”的蜕变发展。在只征不转的路径搭建下,海珠湿地于2012年9月完成了湿地一期1000亩建设,10月1日正式开园。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海珠湿地成为广州地区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单位。2013年,广州市编制了《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3-2022)》,基于规划引领的角度,划定了湿地8大区域,为日后“一湖三区”的湿地格局奠定了基础。海珠湿地坚持“生态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按照总体规划,经过两年多的保护和恢复建设,加强了科普宣教、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湿地科研监测等建设,提高了周边生态环境水平。2015年12月,正式通过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万亩果园”由此蝶变为“国家湿地公园”。

建成前后的海珠湖公园

多措并举助力湿地生态修复。作为广州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重点建设公园,海珠湿地公园自建立以来便持续致力于湿地生态修复。2013年至今,海珠湿地通过编制《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恢复规划》,指导开展垛基果林湿地生态修复工作,在保留传统果基形态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利用潮汐对水系进行连通清疏,并同步开展垛基地形重塑、打开林间天窗、恢复林下植被、建立乡土植被种子库等恢复措施。2018年推动出台《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在全国首创以专项立法保护形式对湿地实施永久保护。2019年起,高标准推动“海珠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工程”,通过“支持功能、生产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4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修复理论,落实17项在地化提升措施,构建果、稻、虫、鱼、鸟城央生态链,延续独有的“垛基果林”空间,补充54种本土果树品种,从单一果林变“四季百果林”,全年为各类生物提供食源。精细化、高质量的生态修复工作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2021年,海珠湿地摘取3项殊荣——“海珠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工程项目”荣获2021年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以及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颁布的自然生态类和开放公园类别的杰出奖(最高奖)。在不断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保护下,湿地公园蓬勃发展,海珠湖镶嵌其中,形成亲民友好的城市生态空间。

海珠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工程实施范围

“海珠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工程” 17项在地化提升措施


美回来:十年共创国际重要湿地

2023年2月在第27个世界湿地日,国家林草局公布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海珠湿地历经十余年的保护发展建设,形成了如今“一湖三区”的生态格局,在高质量规划引领下,打造成为了一个“还通道于鱼,还生境于鸟,还家园于城”的“动静分明”美丽湿地。

还通道于鱼,还生境于鸟,塑造尊重自然守护生态的“静”美湿地。海珠湿地公园明确了生态保育区,不允许游人进入,仅进行湿地监测和科研工作,最大程度守护湿地物种栖息家园。通过提升传统工艺解决三级水系连通问题,将“人走的耕道”变为“水生动物的鱼道”,在湿地的建设过程中,邀请了当地村民参与场地修复、水系连通,村民对此兴奋地谈到,“很高兴能够参与到湿地修复工作中,十多年了,我能够亲眼见证海珠湿地越来越美,甚至亲身参与,非常开心。这里不仅是我们的家,也是花鸟鱼虫的家。基于水鸟行为模式设计了栖息地,将湿地浮岛提升为“水鸟乐园”,增加栖息面积2.3万方,量身定制5.3公顷的水鸟浅水“食堂”,于岛外设置3层可视避险空间,让水鸟“吃得好,住得好”,还有“安全感”。参与工程的景观设计师在见到苍鹭回归后兴奋地说:“海珠湿地本身也位于‘西伯利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廊道上,水鸟保护是湿地保护的关键,在城市中心能够看到苍鹭成群是非常难得的,相信拥有如此生态环境的广州将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此居住创业。”目前,海珠湿地鸟类种数从72种增加到187种,昆虫种类从66种增加到738种,鱼类从36种增加到64种。2021-2022年,在海珠湿地内相继发现世界新物种“海珠斯萤叶甲”和“海珠珐轴甲”,海珠湿地公园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生物乐园。

“还通道于鱼”的海珠湿地

“还生境于鸟”的海珠湿地

还家园于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动”湿地。面向新发展时期,海珠湿地不再局限于塑造传统的城市公园,而是通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一处魅力绿色家园。联系土地与市民,持续探索湿地与当地社区协调发展新模式,塑造全民共享的生态景观,让湿地走进市民生活。湿地通过运用岭南园林造景布景手法,结合植物季相属性配置不同时节的开花植物,形成“春赏樱夏赏荷,秋赏菊冬赏鸡冠花”的四时花景,因地制宜增加了亭台楼阁、廊桥、拱桥、船舫、石栈道等,成为市民游客“网红打卡点”。在湿地赏玩的游客开心地谈到:“现在海珠湿地的紫荆花大道可是最火的打卡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融入自然的好去处。”引入了岭南多元文化海珠湿地恢复了湿地内的龙船景,打造了花墟文化节、湿地音乐节、“走读自然”海珠湿地徒步大会、水果文化节等一系列城市庆典节日,与市民分享龙眼、黄皮等岭南佳果,让市民零距离体验浓郁的非遗文化氛围。市民参与维护果林,增益水稻田。海珠湿地聘请了最有场地归属感的200余名湿地原住农民作为生态专家,带领市民参与水稻田插秧、秸秆收割与果林维护工作,共建绿色湿地。形成科研平台,打造“自然学校”。海珠湿地结合生态修复设计实施成果,已开展了上百次湿地自然教育课程,形成湿地教材走进全市中小学课堂。面向青少年、亲子家庭,常态化组织开展特色自然教育课程,获评为广东省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自然教育“海珠模式”成为了《国家湿地公园宣教指南》的鲜活案例。

“走读自然”海珠湿地徒步大会

海珠湿地公园内的“网红花道”

原住农民作为生态专家带领市民插秧,维护增益水稻田

湿地自然教育教材走进广州中小学课堂


兴起来:共享共建大美湿地

湿地故事的续章,迈向的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2023年,广州明确提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水平建设绿美广州”。面向“绿美广州”主题主线,海珠湿地将通过内外一体提升、“产城人文景”和谐互促焕兴新活力,为实现绿美广州积极探索高效可行、持续发展的前进之路。

湿地内坚持生态设计理念,生态赋能促进绿色发展,打造围绕湿地内核的发展新格局。面向新发展时期,在高质量生态修复的基础上,明确湿地保护界面,放大湿地的生态效能,带动湿地内的传统村落及周边村社产业提质发展。持续推进高质量生态修复,通过智慧化手段打造全国首个“上云”国家湿地公园。进一步完善海珠湿地果、稻、虫、鱼、鸟城央生态链,推动海珠湿地融入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依托湿地迁地保育华南地区珍稀乔木,建立湿地植物“种源库”,构建更高能级的生态系统。同时,强化湿地建设管理的智慧化赋能,打造“云湿地”。在日常工作中,化“人管”为“智管”,提高管理效率;在科研监测上,实现精准、实时、持续;在科普教育中以VR手段强化趣味互动。建设30km长环海珠湿地“百年的林荫大道”,以此划定海珠中央湿地永久保护边界。通过百年林荫大道的建设,将湿地边界由过去“村后、厂后、城后”的模糊地带转变为清晰可达的“林荫道”与“单面街”,让湿地公园从“城市背面”转变为“城央封面”。“百年的林荫大道”将高品质重新定义湿地公园界面,新界面将形成统筹海珠岛战略发展格局的城市基本面,赋予周边地块新内核、新价值、新特色,助力重塑海珠面向“中央湿地”的发展新格局。以EOD模式践行“两山理论”,激活传统文化村落,整体提升村社物业与社区产业。2018年,生态环境部首次提出“探索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城市开发(EOD)模式”,而汇聚了产业、文化、教育等多种资源的海珠湿地,也具备开展EOD模式试点的多元优势。可通过EOD模式搭建海珠湿地产业项目库,策划生态修复、基础设施、产业提升等项目类型,在坚守生态底线的前提下,根据肥瘦搭配、位置相邻和权属相关的选取原则,建立多个EOD产业项目实施组合包,推动土华、北山、仑头等湿地内村社发展湿地旅游、研学基地、文化创意等产业类型,带动小洲村这一中国传统村落进一步产业活化与绣花式更新提质。同时,积极引导湿地内相关村社承接琶洲数字经济试验区外溢的腰部企业空间载体需求,以弹性、集约空间类型推动村社物业升级提质,提供定制化的产业发展空间,满足企业空间供给,依托湿地绿色生态赋能打造区域智慧生态产业园。推动政府、企业及周边村社实现多方共享,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面共赢。

“百年林荫大道”意向图

湿地外开拓全域发展视野,以高质量城市更新推动“环中央湿地价值圈”的高质量发展。过去十年间,尽管广州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与模式创新,加强了对海珠湿地的保护,但湿地公园外围仍面临着被旧村、旧厂重重围困的发展困境,在湿地周边形成了大量“价值沉默区”,城市空间与湿地空间并未有效融合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广州市将重点围绕海珠湿地高价值重塑区域发展新格局。塑造高质量发展街区。在海珠湿地外围通过政府做地、合作改造等模式,结合城中村改造推动高质量城市更新,打造沥滘街区、三滘街区、瑞宝街区、东风街区、龙潭街区、红卫街区、赤沙街区、土华街区、北山街区、仑头街区等十片高质量发展街区,持续完善街区内景观、慢行系统,优化内部环境,形成舒适宜居的街区空间,打造展示广州城市形象、湿地生态魅力的重要窗口。构建多元协调的产业发展体系。环海珠湿地区域涵盖了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的部分区域,作为名副其实的广州“绿心”,海珠湿地助力吸引了21家龙头企业入驻琶洲,其中包括腾讯、阿里、唯品会、小米、国美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海珠湿地得到了完整演绎。围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环海珠湿地区域将进一步拓展“湿地+”产业体系,强化“湿地+泛消费、湿地+科创、湿地+总部经济、湿地+文创”等四类主导产业,塑造海珠湿地整体产业生态。全域统筹整体发展。以全域统筹的视野结合环湿地更新提质推进沥滘-琶洲段的环岛路建设,同步推进珠江前后航道海珠段的高质量发展,将珠江沿岸地区建设为“高端产业带、科技创新带、都市景观带、历史文化带、滨江休闲带、公共服务带”,高质量塑造现代化世界级滨水区城市景观,推进环湿地与珠江沿岸的蓝绿空间提升。以多元要素协同发展,构建“环中央湿地价值圈”,带动周边区域价值整体提升。

环湿地“高质量发展街区”发展意向图

“环中央湿地价值圈”发展意向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提到,“我们要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回顾从万亩果园到湿地公园的三十余年发展历程,汇聚了政府、规划师、专家学者、村社等多方智慧,规划建设持续投入,树起了中国湿地公园建设历史上的一面猎猎红旗。惟其艰难,才更需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广州将矢志不渝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高标准定位,高质量实施,高品质呈现,持续走好城央湿地的保护与发展之路,打造全球超大城市核心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之路,探索环中央湿地价值圈生态空间与城市空间共享共融的创新之路,谱写广州面向百年的老城市新活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往期推荐01

讲好广州海洋故事,增强全民海洋意识:2023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广州在行动

02广州:研究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编制03世界海洋日 | “亲近海洋生物,共筑蓝色梦想”亲子科普活动精彩回顾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