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水清岸绿,让黑臭水体不黑不臭,广州致力提升市民幸福感

水环境的改善直接影响市民的幸福感,广州河涌如何保持“水清岸绿”?今年上半年广州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各部门在水环境治理规划用地保障方面有哪些举措?

今日广州市召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新闻发布会,据悉,今年1至7月,广州已完成治理的147条城市黑臭水体持续保持不黑不臭,接下来将与一万多名民间河长一起,持续深入推动水环境治理。


蕉门水道碧道/南都图库


共建共治共享,1万多名民间河长巡河护河

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据悉,为保持河涌“水清岸绿”,今年广州将继续深入推动水环境治理。

发布会上,广州市水务局副局长李明表示,一是高度重视持续抓。今年5月,召开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完成对11个区、19个市直成员单位、247名区级河湖长的河长制考核。深化河湖长制,制订《广州市河湖长制监督检查办法》,修订《广州市河长制工作有奖举报办法》,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效机制工作方案》。

二是监督问责合力抓。将各级河长履职情况纳入日常监督内容,对工作不力的相关单位和个人,按照《广州市水环境治理责任追究工作意见》严肃追究责任。引导公众参与治水,修订印发《广州市河长制工作有奖举报办法》,鼓励群众监督举报违法排水排污行为。组织全市1万多名民间河长巡河护河,建设11个治水志愿者驿站,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水格局。

三是动态监控提前抓。通过建立河涌问题预警机制,开展问题河涌精准督导检查,对水质风险提前化解。以问题导向压实基层河长履职,充分发挥区级河长“关键少数”作用,从源头消除污染源。 

3月16日的沙溪水库/南都图库


147条城市黑臭水体持续保持不黑不臭

据今年1至7月的水质跟踪监测数据显示,广州已完成治理的147条城市黑臭水体持续保持不黑不臭。

广州市水务局副局长李明介绍道,为巩固提升治水成效,上半年水务局攻坚重点难点。番禺区治水三年攻坚项目共79宗,其中22宗非工程项目正在持续推进,57宗工程项目已完工9宗。二沙涌水质2023年以来均达到Ⅳ类标准,实现明显改观。2023年,碧道再次入选广州市“十件民生实事”,年度计划建设碧道100公里以上。截至7月底,已建设碧道88.6公里。 

通过强化排水监管,广州市污水处理能力达810.03万吨/日,443条合流渠箱已完成358条清污分流改造,让“污水入厂、清水入河”,实现污涝同治。排水单元达标比例达90.45%,拆除涉水违建约31.17万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水务局还通过宣传,深入动员,印发广东首个、广州市第一批6个水务遗产名录。水利部在广州市黄埔区召开幸福河湖建设工作座谈会。住建部发布的全国38条治水经验中,广州被收录14条,数量全国第一;广州《抓源头 补短板 促生态 强机制,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经验材料被住建部专刊印发。并且,举办“‘河’你在一起,共筑清水梦”活动,建设11个志愿治水驿站,推动全民治水。

南沙凤凰湖/南都图库



三个方面落实水环境治理规划用地保障工作

在水务局深入推动水环境治理的同时,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通过落实水系规划控制,优化一河两岸“水清岸绿”滨水空间,强化治水工程用地保障,协同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助力广州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经济师邱琳介绍道,落实水环境治理规划用地保障工作,从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强化规划传导机制、优化审批服务3个方面落实水环境治理规划用地保障工作。

一是要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保障治水工程用地。邱琳提到,“我局已完成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科学划定城市蓝线、绿线,构建耕地护城、水网融城、森林进城、海洋亲城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市、区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将治水工程纳入重点项目清单,有效保障项目用地。”

二是要在国内率先创新市政设施规划用地传导路径。据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通过规划核查摸清家底,构建市政黄线图则数据库,通过梳理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污水处理设施用地,整合治水工程图则308处。

并且通过建立规划衔接路径,提前预控治水工程用地。此外,还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动态更新机制,印发市政黄线管理工作指引,明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以及详细规划阶段的市政黄线更新流程及入库要求,从制度上保障治水工程科学衔接详细规划。

三是优化审批服务保障治水工程落地实施。”邱琳提到,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对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在规划、用地、用海上予以优先配置,保障了62座污水处理厂用地。优化用地预审选址和核发规划条件事项,新增建设用地的规划条件并入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环节核发,办理时间由28个工作日调整为10个工作日。

对污水处理厂、泵站等市政基础设施,以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作为使用土地的证明文件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用地批准手续在施工许可前完成。

并且加快治水工程规划审批,优先办理渠箱清污分流、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公共管网完善等项目的规划许可。同时推进污水处理厂土地复合利用,目前,中心城区新建地下污水处理厂9座,地面建成公园,厂区绿化率达到50%以上,绿地面积超过59公顷。未来中心城区和重点地区均采用地下污水处理厂+地面公园的模式,降低邻避效应,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来源:南方都市报APP

往期推荐01广州市启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专项巡察




02一图读懂“第三批惠企利民措施”

03全省首个!南沙开启“未来城市”新篇章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