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六边形“战士”集合,积沙成塔,淬炼斑斓人生!

前言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新时代大学生先进榜样的引领作用,充分展示我校青年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青年学子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中南大学2022年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经班级评议推荐、单位初评推荐、学工部组织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确定了30位2022年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现将候选人先进事迹予以展示。(按姓氏拼音排序)

中南大学2022年大学生

年度人物候选人

- 2022 -


深入“生命禁区”研以致用

唤醒罗布泊中南第一人

他专注科研、苦心孤诣。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9篇,JCR1区11篇,主持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项,申请发明专利7项。他致力于突破钾资源严重缺乏的技术瓶颈,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罗布泊现场工作近1年。

刘晨亮

汉族,中共党员

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级博士生

学术科研类

个人事迹简介

他心怀家国,开疆拓土。针对我国钾资源高效综合利用、钾盐矿分离/富集/回收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罗布泊累计工作近1年,推动罗布泊钾盐资源综合利用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唤醒沉睡千年的“死亡之海”变为现代化发展的“幸福之海”,促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效益。

他专注科研、苦心孤诣。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9篇,其中SCI论文JCR1区11篇、JCR2区1篇,主持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项,以学生负责人参与国家级项目8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2项,曾获国家奖学金、2次中南大学校长奖学金创新奖、2次中南大学优秀学生、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二等奖等荣誉奖励26项。


一带一路战略的坚实践行者

产学研相结合的深度实践者

探索钾盐资源的中南科研人


心怀家国,开疆拓土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化肥一直被称为粮食的“粮食”。我国化肥中的氮、磷、钾三大元素中,钾肥是保证粮食稳定生产供应的决定性资源,而我国钾肥的自有产量并不能满足农业需求。据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是世界钾肥消费大国,每年需进口钾肥超900万吨,氯化钾进口量占钾肥进口量的90%以上,对外依赖度较高。然而,我国钾资源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等地区,保有储量少、矿石品位低、分布不均匀,很难进行大规模开采。为更好地实现钾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钾盐矿分离、富集与回收的选矿技术一直是盐湖领域广泛关注的难题。

针对此实际问题,刘晨亮博士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盐湖化工产业集聚区域网络协同制造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在分析氯化钾浮选工艺机理的基础上,针对关键质量指标难以在线检测和全流程协同优化难的问题,开展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为目标的钾盐浮选过程质量智能预测与全流程协同优化研究,并应用于新疆罗布泊盐湖氯化钾浮选中,实现钾盐浮选生产关键参数在线智能感知与全流程协同优化控制。

刘晨亮博士热心实践锻炼,曾在新疆罗布泊浮选厂进行氯化钾浮选的工业试验调试,与课题组的师弟师妹们在工业试验现场12小时轮换值班,历史半年时间,保证试验指标稳定并相对于人工调整有了显著提升,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效益。通过工业试验,刘晨亮博士对实际工业生产环境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也收获了宝贵的工业试验经验,为自己的科学研究留下了为我国工业事业服务的种子,也和课题组同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专注科研、苦心孤诣

截止目前,刘晨亮博士以项目负责人主持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项,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学生一作/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9篇,其中SCI论文12篇(JCR1区11篇,JCR2区1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80,包括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Information Sciences》等顶级期刊,受邀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IEEE Sensors Journal》、《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等国际SCI期刊审稿人。累计获第32 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学生优秀论文奖” 候选人、连续两年荣获中南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论坛分论坛优秀论文报告奖、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技术类竞赛国家二等奖(队长)、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等荣誉奖项。

锻炼自我,发挥余热

博士期间他协助指导研究生创新项目4项、累计指导10余名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实验以及论文撰写。承当实验室课题推进工作、实验室建设、团队日常管理等。他把项目课题和老师交给的工作当成自己责任,帮助实验室师弟师妹开拓科研和实际应用视野。

矢志不渝,砥砺前行

刘晨亮博士在学术带头人桂卫华院士、导师王雅琳教授的指导与支持下,不断地学习和坚持使他在各方面获得了巨大进步,尤其是团队项目申报、论文发表以及专利方面获得了很多帮助,也因此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积极参加创新、创造与实践,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高。秉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求实为宗旨,以创新为核心,通过科学研究解决现实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研成果运用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


埋头苦干,做环保事业领航者

怀瑾握瑜,当向善求真追梦人

面向全球资源紧缺的重大需求,她创新性地制备了超高性能压电-光催化复合材料,攻坚传统光催化剂“卡脖子”问题。立足世界科技前沿,她突破性地合成了兼具优异污水处理、灭菌及产氢性能的新型材料体系,远超国内外期刊报道水平。她精于美术,热爱舞蹈,也曾支教,在校内外的实践工作中打磨自己。璞玉雕琢方成大器,愈是见识过苦难,愈想成为照亮他人的一束光。

刘琼

汉族,中共党员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级博士生

学术科研类

个人事迹简介

荧光虽微,愿为其芒。她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学以致用,曾任院研会主席、校研会博士生服务中心执行主任;现任粉末冶金研究院外事助理。怀揣梦想,脚踏实地,让青春在火热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百尺竿头,不落窠臼。她一步一个脚印,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5篇,均为中科院一区,IF共计96.037;授权发明专利4项。先后三次斩获一等学业奖学金,并获得国家奖学金、校长奖拔尖奖学金及优秀研究生标兵等荣誉40余项。

坐言起行,跃马扬鞭。她用学术创新武装头脑,曾获长沙市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奖励1项,校级奖励2项,在国际会议进行口头报告2次,主持中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自主探索类)省级项目1项,获得英国巴斯大学VSP访学邀请。


攻克催化领域瓶颈问题的最佳捕手

通达干练勤勉尽责的实干主席

就连过马路脑子里

都在过idea的科研狂人

在悬崖边翩然起舞的不羁灵魂


思想篇·敦品笃信:荧光虽微,愿为其芒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矢志不渝,笃行不怠。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她有着过硬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学以致用,曾担任院研究生会主席、校研会博士生服务中心执行主任,多次担任班长、团支书等,多次组织参与福利院志愿活动、支教等,她一直记得宁远县儿童福利院里那群相依为命的孤寡老人和残障儿童,那里有人出生便从未见光明,却一直是大家的开心果、小太阳;她一直记得在张家界的大山里,有一群留守儿童,他们教育资源缺乏,他们生病无人照料,但他们温暖善良。她曾获得“湖南省优秀毕业生”“中南大学优秀党员”“中南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标兵” “中南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中南大学优秀团干”“中南大学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荧光虽微,愿为其芒。

学习篇·厉兵秣马:百尺竿头,不落窠臼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在学习上,她一步一个脚印,一丝不敢懈怠。博士期间,绩点3.70,三次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获得国家奖学金,获得校长拔尖奖学金,本硕博期间累计获得各类奖学金20.9万。在科研工作上,兢兢业业,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均为中科院一区,IF共计96.037,均为中科院一区,单篇IF均>10,单篇最高影响因子24.319。并授权发明专利4项。如下:

1. 论文成果

(1) Liu Qiong, et al. Superior photo-piezoelectric catalytic performance using Bi0.5Na0.5TiO3@BiVO4 based cloth.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21; 9: 17841-54. (IF = 14.511)

(2) Liu Qiong, et al. Piezo-photoelectronic coupling effect of BaTiO3@TiO2 nanowires for highly concentrated dye degradation. Nano Energy. 2022; 92. (IF = 19.069)

(3) Liu Qiong, et al, Three dimensional BaTiO3 piezoelectric ceramics coated with TiO2 nanoarray for high performance of piezo-photoelectric catalysis, Nano Energy, 98 (2022) 107267. (IF = 19.069)

(4) Liu Qiong, et al. Mechanism of interface engineering for ultrahigh piezo-photoelectric catalytic coupling effect of BaTiO3@TiO2 microflowers.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318(2022) 121817. (IF = 24.319)

(5) Liu Qiong, et al. A (Bi2O2)2+ layer as a significant carrier generator and transmission channel in CaBi2Nb2O9 platelets for enhanced piezo-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Nano Energy, (2023) 108252. (IF = 19.069)

2. 专利成果

(1) 一种自然条件下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的柔性薄膜,专利号:202110351144.1  发明人:刘琼,罗行,张斗,胡权   授权时间:20220408

(2) 一种光电-压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202110351138.6      发明人:刘琼,张斗,罗行,孙奇薇    授权时间:20220517

(3) 一种表面水热生长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的钛酸钡陶瓷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专利号:202111306413.9  发明人:刘琼,张斗,罗行,胡权  授权时间:20220624

(4) 一种二氧化钛包覆钛酸钡的核壳结构纳米线陶瓷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专利号:202111308225.X  发明人:罗行,刘琼,张斗,王露  授权时间:20220923

实践篇·躬行不辍:坐言起行,跃马扬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她用学术创新武装头脑,学以致用。因此,博士期间,她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以负责人的身份获得长沙市首届“星城杯”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十八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第八届与第七届中南大学“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分别获得一等奖与二等奖;目前她正在参与第一届“创青春”中国青年碳中和创新创业大赛,已经入围华中赛区区赛,以赛促教,矢志不渝。

她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在第十三届中日铁电材料及其应用国际会议进行口头报告,并受邀在第十二届高性能陶瓷国际会议进行报告,向下扎根知识,向上发展能力;积极参与各类学术科研项目,主持中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自主探索类)省级项目1项,作为学生骨干参与国家科研项目5项;获得英国巴斯大学VSP访学邀请。

担任过院研会主席,对外,她带领团队与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建立深厚情谊,为三校学生搭建交友平台,组织了“缘来友你,三校联谊”活动;与湖南省各高校主席交流学习,规划发展;对内,她组织“学术春秋•榜样的力量”活动,宣扬中南工匠精神,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并带领团队斩下“五四优秀研究生会”荣誉称号。

不羁的灵魂,便拥有了无数的可能。跳出专业,她敢闯敢拼,她能与一众土木专业人在全球五百强企业碧桂园集训营的PK中拔得头筹,也能在旭辉集团“晨辉计划”暑期实习中获得“最快成长奖”,打破界限,唤醒“不安分”。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继续向前走吧,管它天寒地冻,管他山高水远,管他路遥马亡!


在低温下探寻细胞的极限

在助人中感受生命的律动

面对生物样本冷冻保存中的难题,他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和一区期刊的约稿邀请;他指导多名本科生完成科研训练,团队成员被协和医学院等中外名校录取;他是掌控冰雪与细胞的“魔术师”,也是热爱运动和读书的追梦人;他被清华大学拟录取为博士,他的人生正开启无限可能。

刘祥健

汉族,中共党员

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

药剂学专业2020级硕士生

全面发展类

个人事迹简介

他潜心科研,立志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面对生物样品冷冻保存中的难题,他受到严寒地区生物独特抗冻方式的启发,创新性地使用仿生类冷冻保护剂减轻了冰晶对细胞的伤害。他的研究解决了细胞冷冻中的多个难题,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有望促进转化医学与再生医学的发展。

他矢志不渝,追求卓越。他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收到来自一区期刊的约稿;获得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威尔曼奖学金等;被评为中南大学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等。

他甘于奉献,乐于助人。在他的帮助下,多位本科生完成了省级课题的申报与研究,发表了高水平论文,且被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罗格斯大学等中外名校录取;他还坚持开展志愿服务,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掌控冰雪与细胞的“魔术师”

热爱读书与运动的向上青年

为后辈披荆斩棘的师兄

充满奇思妙想的科研达人


细胞与冰雪的协奏曲

刘祥健主要的科研方向为细胞冷冻保存及低温生物学研究,研究内容为在超低温环境下冰晶对细胞的损伤机制以及冷冻保护剂的作用机理。相关的成果发表于Mater. Today. Bio (IF=10.761,Q1)和Int. J. Mol. Sci (IF=6.208,Q1)等国际权威期刊上。

随着再生医学和转化医学的发展,细胞疗法成为治疗血液病、帕金森病和关节炎等疾病的重要方法。然而,多数细胞在离体后只能保持数天的活性,这会导致大量细胞的损失。例如,每年仅在美国就有超过1亿单位的红细胞因储存不当而被弃用。

将细胞置于液氮中进行冷冻保存可以降低新陈代谢速率,大大延长其有效期。在冷冻过程中,细胞内形成的冰晶会对细胞结构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溶液结冰也会诱导细胞遭受严重的渗透脱水。目前常规措施是,在冷冻前向细胞中加入二甲基亚砜等有机溶剂,从而减少冰晶对细胞的伤害。然而,此类有机溶剂会造成细胞内部损伤、干细胞不受控制的分化等不良反应。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细胞冷冻保存已经成为限制医学发展的瓶颈之一。

刘祥健通过调研发现,自然界中的生物有着独特的抗冻方式。例如,极地细菌会产生抗冻(糖)蛋白避免结冰,部分植物会积累氨基酸来抵御严寒。受此启发,刘祥健尝试将抗冻(糖)蛋白类似物和氨基酸类似物等新型冷冻保护剂用于细胞冷冻保存。结果表明,新型冷冻保护剂能有效地与冰面相互作用,控制冰晶生长,大大减小冰晶的尺寸和对细胞的伤害作用。同时,新型冷冻保护剂可以增加体系中结合水比例,降低体系中冰晶的含量。此类冷冻保护剂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其作用下,冷冻保存后的红细胞保持了的存活率和功能。

此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Int. J. Mol. Sci的审稿人表示: “The manuscript is well written, and the subject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field of blood transfusion(这篇文章写的很有意义,并且这个主题在输血领域非常重要)”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的Faisal Raza教授邀请刘祥健在其主编的权威期刊Polymers(IF=4.967, Q1)上投稿,介绍相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目前,刘祥健正致力于将新型冷冻保护剂与磁感应复温等先进手段联合用于其他细胞乃至组织器官的冷冻保存,以期进一步解决生物样品储存的难题。同时,针对干细胞冷冻保存中出现的氧化损伤问题,刘祥健主持了一项校企合作项目“抗坏血酸抗氧化应激的研究及其干细胞低温保存中的应用”,以期推动干细胞冷冻保存的发展。该项目获得了湖南省生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校企联合项目2万元的资助。

此外,刘祥健一直注重学科竞赛和英语能力的提升。2022年,他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A类(研究生组),并获得了三等奖。2021年,他参加了长沙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他参与的项目“新型干粉吸入剂载体花型乳糖的研究”获得了研究生组二等奖。

2020年,刘祥健以优异的成绩被湘雅药学院拟录取为药剂学硕士。他深知这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因此一刻不敢放松学习。硕士课程结束后,他的绩点为3.56,名列前茅。他获得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2次)、威尔曼奖学金等。

甘于奉献, 在助人中感受生命的律动

从本科到现在,每年寒假刘祥健都会来到家乡的养老院进行志愿服务。这里的老人虽然衣食无缺,但难免会孤独寂寞。刘祥健和其他志愿者一起,陪老人聊天、给老人做饭。时间长了,老人们把他当成了亲人。每次去见老人,他们都会拿出珍藏的水果、点心等硬塞到刘祥健手里。春节期间,他会和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一起排练春晚,并负责布置会场等工作。在除夕当天,志愿者和老人会一起表演节目。会场虽然简陋,但老人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由于表现优异,刘祥健每年都被养老院授予优秀志愿服务证书。

刘祥健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对本科生的科研训练。在他的协助下,潘雨欣等本科生主持的“白藜芦醇与冷冻保护剂协同作用的研究及其在红细胞低温保存中的应用”被推选为省级创新课题。刘祥健因材施教,悉心指导,团队成员的科研能力获得可观提升。多名本科生获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科院微生物所、罗格斯大学等中外名校的深造录取。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学习之余,刘祥健也很喜欢读书,他认为在书中可以有不同的人生体验。看到喜欢的句子段落,他还会把它们朗诵出来。在湘雅药学院举办的红色经典诵读比赛中,他获得了一等奖。“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刘祥健同学完美诠释了这句名言。他相信“在书香中寻找快乐,在阅读中提升自我”! 

此外,刘祥健还很喜欢打篮球。“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与队友合作赢得比赛。不仅可以锻炼身体、缓解疲劳、增进友谊,还可以以更好的精神面貌进行科研工作。“体育之效,在于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活力中南学子,健康快乐长相伴。

有人说,每所大学的学子都有自己的气质。本科加上硕士,刘祥健在中南大学生活了快七年。中南在这七年里教会了他“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作为青年学子,要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要做经世致用之学,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同时,湘雅教导他要“公勇勤慎,诚爱谦廉”,对待学业要“求真求确,必遂必专”。刘祥健已经具备了一个中南人的气质,打上了中南人的烙印。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无论以后身处何方,他都将谨记中南精神,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萤烛增辉

以己之光照亮家乡孩子的求学路

她是磊落的野心家,入学以来包揽各项第一,荣获26项校级以上荣誉;她是赤诚的实干派,作为学习委员和学生会主席热心服务同学;她是大山里的筑梦人,在家乡成立水车家教团,让微光照亮一个个山里孩子的求学之路。

罗阿彤

汉族,中共预备党员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2019级本科生

全面发展类

个人事迹简介

她是踏实磊落的野心家,给自己立下超于优秀的标准。入学以来包揽各项第一,获国家级奖学金2次,负责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申请发明型专利1项,获得茅以升铁道教育希望之星奖、中南大学优秀学生标兵等26项荣誉。

她是赤诚奉献的实干派,班级学习委员和院学生会主席的双重身份下,她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形成了“校、院、班”三级联动格局,开展了40余项院级活动,服务师生2000余次。

她是山里孩子的筑梦人,光芒虽弱却也愿能照亮一方。教育观念的落后成为了山里孩子走出大山的阻碍,为了帮助家乡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她组建了一支由走出大山的985学子组成的家教队伍,用萤烛末光照亮家乡孩子的求学路。

踏实磊落的野心家

赤诚奉献的实干派

山里孩子的筑梦人

组建水车家教团

照亮山里孩子的求学路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在同学眼中,罗阿彤是当之无愧的能力者,是各项荣誉的收割机。入学以来罗阿彤一直秉持着勤能补拙的学习信念,刻苦钻研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努力让她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列,包揽各项第一,取得了单学期及单学年加权平均专业第一、综合测评专业第一、保研综合测评第一等10个“第一”。

“人生的意义永远在于拓展,而不在于固守”。为了培养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她积极参加科研学习项目。在机器人视觉学习、空气动力学研究以及高抗污绝缘子结构设计中,接触到了专业前沿知识,提高了专业素养。在大三学年加入张洁老师课题组,以第三作者申请发明型专利《一种可缓解隧道压力波的高速磁悬浮铁路隧道及其构筑方法》。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是融在骨血中的行事准则。身为交通人,她投身于交通强国伟大事业中。为解决铁路货运列车当前的无电难题,她与团队创新提出轴端发电新方式,作品《一种适用于货运列车的轴端发电装置》在“华展物流杯”全国交通科技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在中南大学第八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获得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

她积极参加学科竞赛,以赛促练,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获得了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等多个奖项,入学以来累计获省级及国家级奖项和荣誉7项,校级奖项和荣誉19项,将“知行合一”贯彻落实在求学路上的每一步。

赤诚奉献,服务同学

身为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和交设1901班学习委员,她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形成了“校、院、班”三级联动格局,开展了40余项院级活动,服务师生2000余次。

她积极投身班级和学院的优良学风建设,通过为同学授课解惑,出自测题检验学习成果、举办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覆盖人次500余人;组织“单词打卡”活动与四六级模拟考试,不断提高学院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推动“无手机课堂”活动,实现手机袋悬挂率100%,有效提升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专注度;长期推行“交流铸翼,成长沙龙”经验分享活动,为班级和学院学风建设贡献力量。

首创“夏日毕业歌会”,让毕业生在告别校园之际一起唱响最后的歌;开展“星光璀璨,荧夜长明”夜跑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运动热情,提高了同学们的身体素质;面向全校举办寝室DIY大赛,举办了文明寝室评比活动,在特殊时期开展疫情短视频大赛,营造文化氛围,构建活力校园,打造学院特色。

常态化收集学生权益服务相关问题,切实回应学生关切,在“我为师生办实事”以及“青春守护”权益服务活动中,学院形成工作台账,建立日常调研机制,及时收集并反馈学生们的学习生活问题。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340份,为全院同学们解决了二十余条生活权益相关问题,提升了同学们校园生活的幸福感,维护了同学们的正当权益。

未来,她将时刻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学习和工作中充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大学生“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要求,时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努力在各方面为同学们着想,真心诚意地为同学们服务。

萤烛末光,增辉日月

有力度地生长,有温度地传播。罗阿彤秉持着“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信念,努力发出自己的光,尽己所能地传递温暖。她加入志愿组织,在社区村镇志愿宣传新冠相关知识;参与“暖心妈妈”公益志愿者活动,为失母儿童送去温暖和关怀;参加怡智家园活动,陪伴残障孩童快乐成长。

作为从农村走出的孩子,在求学路上,她逐渐意识到农村和城市的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巨大差别,农村家庭根深蒂固的落后教育理念阻碍了乡村孩子们对人生更长远的追求,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他们比城市孩子要更早地承担起家庭责任,于是他们的家长更希望孩子们尽早为家庭创造经济收益,减轻家庭负担,而忽视了教育对孩子一生长远的影响。对于山里的孩子来说,经济上的相对落后并不是求学的最大阻碍,真正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的往往是部分家长严重落后的教育观念。在外务工或者在家务农已经能让绝大部分乡村家庭吃饱穿暖,但仍有部分家长宁愿花钱去打麻将也不愿意给孩子多买一本书,不愿在孩子的教育上多花一分钱。山里的家长不重视教育,山里的孩子走不出去。2019年她筹划组建了一支由走出大山的985学子组成的家教队伍,希望让山里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无论付出了多少,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最大的收获”。尽管在前行路上遇到家长的种种质疑、教学经费短缺、人手不足等困难,但家长们态度的转变以及孩子们学业的进步就是她坚持的动力。作为家教团创始人,她始终初心不改,正因为自己的人生被知识改变,所以也希望能让家乡孩子们都看到走出大山后的世界,希望能尽自己所能用学到的知识和教育方法去照亮乡村孩子的人生路。三年的坚持,水车家教团从孤身一人发展到9人团队,已经帮助近200名学生,累计授课超600课时。她相信,哪怕只能改变一点点,也实现了她将个人价值融入社会价值之中的初心与目标。只要孩子们不懈求学,这块在客厅支起的黑板,她将满怀感恩之心使其一直传递下去,用萤烛末光照亮家乡孩子们的求学路。


沉心探索锲愿勇突破

领航学风辅学献真知

高分直博清华、中南大学首批五星辅学义工、连续三年专业第一、优秀学生标兵……他是来自土木院2019级本科生,是踏实的求学者,也是优良学风的践行者。强识博雅,教学知新,他用实干体现义工使命;心存希冀,追光而行,他用奋斗书写青春华章。

罗奥

汉族,中共党员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卓越人才培养专业2019级本科生 

全面发展类

个人事迹简介

他是成绩斐然的求学者,连续三年加权排名专业第一,连续三年获评国家奖学金,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理论力学等众多课程均获满分成绩。同时他在竞赛、科研、国际交流等领域均有卓越表现。

他是优良学风的践行者,他是中南大学首批五星辅学义工,他致力于为土木学子提供专属辅学服务。他在担任博雅学社社长期间,聚集了学院中最优秀的学生,使博雅学社成为土木院优良学风的代名词。他们累计帮扶人数超过3000人,辅学课程群活跃度也居于高位。目前,博雅学社的辅学义工团队已超60人,学院整体期末考试、补考通过率更是大幅提升。

他是履践致远的服务者,他带领土木卓越1901班获得先进团支部、先进班集体标兵等多项荣誉,两年来,班集体获22项省级以上竞赛奖项,班级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参与率近40%,班级保研率更是高达42%。


心存希冀的追光人

全面发展的奋斗者

博雅知新的引路人

为民服务的践行者


初心不改,砥砺前行

“奥佬”的成长之路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罗奥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学习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的第一要务。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宏大的基建梦想让他毅然转入土木工程学院。行程万里,初心不变,他连续三年位列专业第一,连获三年国家奖学金,一次学年特等奖学金,两次学年一等奖学金;他是基础课程的“满分哥”,专业课程的“高分霸”,实践课程的“全优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7门核心课程获得满分,24门专业核心学科获95分以上的成绩;同时他也是同学心中的“offer收割机”,国内几乎所有土木顶尖高校都向他抛出了橄榄枝,目前他保送至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罗奥也不断突破框架、向外扩展,探寻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深知学科交融在土木工程领域的重大意义,同时也为挖掘结构监测技术的广阔市场,他主持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基于地磁场感应技术的柔性挡土墙变形监测系统开发研究。他前往湖南多地进行实践调研与数据采集,在实践中感悟工程魅力,在奋斗中发扬中南精神。

除了在专业领域的深度上下功夫,罗奥也注重知识广度的拓宽。三年以来他一直注重专业能力的提升,积极参与各类专业竞赛和交流活动。2022年,他代表中南大学参与斯维尔全国大学生BIM-CIM创新大赛。负责Revit模型搭建、模型工程量计算分析以及实物量组价以得出工程造价分析报告。通过对三维算量、清单计价等软件的深度学习,实现对实物工程进行熟练建模。最终获装配式赛道一等奖,正向一体化赛道二等奖的好成绩,是中南大学在该赛项的重大突破。同时,他也辅修法学,通过学习法学相关知识,培养法学思维,使学习思维更加多元。他也代表中南大学入选卓越计划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领导力与科研力项目,在国际舞台上留下中南的土木人身影。

慎微者著,实践得理

“奥奥”的探索之路

作为新时代青年,他始终以实践作为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三年的实践经历也让他收获颇丰。他是中南大学首批五星辅学义工,中南大学“优秀辅学义工”,他讲课风趣幽默,极具吸引力,能够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迅速掌握知识点和答题技巧,辅学课程针对性强,帮助同学们高效通过期末考试。他以直播的方式进行线上网络授课并创造观看人数3000+的授课佳绩,主讲的6门课程也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罗奥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原则,在提高授课效率的基础上保证每位同学能够充分理解消化,累计帮扶学生人数已超过100人。他平时讲课实施分层授课,以课程基础内容为主,辅以适当的拔高训练,并拓展同学的思路,使其对知识有深度的认识。

作为中共党员,罗奥也积极提升自己的服务精神和责任意识,投身学风建设、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他担任土木T2001班带班学长,帮助20级同学快速适应土木卓越的学习状态。参与中南大学暑期三下乡活动,挖掘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成功,也担任中南大学学院帮扶计划小组组长,为土木院因为疫情无法返校的学生开通一条有效的学习途径,也担任“学长的火炬”学业互助营导师,为大一的同学指点迷津,他被评为中南大学优秀青年志愿者,其先进事迹也被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子曰”栏目采访。

罗奥也致力于将先进的学习经验传递给更多的同学,作为总负责人筹办中南自习社转专业经验分享讲座,让更多学子在适合的专业发光发热;作为主持人主持学生天佑国际党支部“博学雅闻”保研经验分享会、作为主讲人开办保研经验讲座,让学弟学妹圆梦理想学府;同时他也是四节中南知新馆新生引导课的主讲人,为初入校园的新生简述“开学第一课”……他的辅学事迹曾被人民日报,中南大学官方微博等多家知名媒体平台报道,也曾代表中南大学辅学义工接受湖南教育电视台采访。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他的中南故事别样精彩!

水积鱼聚,木茂茑集

“老大”的服务之路

作为班长他尽心尽责,本着为同学服务的初心,努力配合各项工作开展,积极组织班级活动,关注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况。班级积极响应学院号召,积极参与学校各类竞赛,班级同学所获竞赛成绩优异累计获省级竞赛奖项17项;同时班级学习范围浓厚,班级同学成绩优异,保研率达41.67%,保研率名列前茅。土木卓越1901班也荣获“先进班集体标兵”、“先进团支部”等多项荣誉,而他本人也获评优秀学生标兵。在他的带领下,班内同学积极主动进行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等思想理论学习;积极组织团日活动,成果显著,班级同学团结互助,友善和谐,班级氛围如沐春风。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自奋蹄。2020年秋季,罗奥被学工部聘为土木工程学院辅学义工团队负责人。基于强烈的党员责任感以及为学院办实事,干大事信心与决心,依托土木工程学院优良学风建设,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他聚集了一批有志青年,筹建了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雅学社。目前,博雅学社已经成为土木院优良学风的代名词,组织期中考试参与人数超过1000人,成效显著;创立学业互助群总人数达1500人,累计解答问题次数超过2000次;对于学院挂科率较高的科目开展线上系列辅学课程,他创立的博雅学社官方B站账号粉丝数达2225人,视频累计点击量已达90000+,学院整体期末考试、补考通过率大幅提升,组建的辅学义工团队已近60人。土木院的学风建设系列活动也获评“学在中南”2021年秋季学风建设重点立项。以“爱”之名,行“义”之事,正是有了一批像他一样为爱奉献的辅学义工,土木院优良学风建设也更会继续推进,最后走入每个土木学子的心里!

很多老师同学说,他是“卓越的代名词”,卓越的殊荣赋予他舞台和使命,而今他也将继续代表卓越,代表T形发展的实力和知勇奋进的未来。未来他也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目前他已经推免至清华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从“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他也将用实际行动为祖国基础设施建设奉献青春力量!


知行合一中南心

全面发展能源人

踏实学习,三年成绩专业第一直博清华;投身竞赛,荣获四项国家级竞赛奖项;扎根基层服务党建,他是躬行奉献的干部标兵;勇敢坚毅挥洒热血,他是学院篮球队的中流砥柱;展现自我闪耀舞台,他是才艺大赛的一等奖得主。他全面发展,用行动诠释“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马昌昊

土家族,中共党员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19级本科生

全面发展类

个人事迹简介

他勤学不怠,孜孜以求。在保持学习成绩专业第一、直博清华的同时,广泛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累计获得节能减排、数学建模、英语等各个领域国家级竞赛奖项4项,参与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取得学院近年来在竞赛方面的最佳成绩,获教育部国家奖学金。

他躬行奉献,行远自迩。作为班级学习委员,他帮助原本成绩垫底的班级一跃成为“校级先进团支部”、“校级先进班集体标兵”;作为分党校部长,他勤勤恳恳,秉持党员精神,累计培训学员900余人,荣获中南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标兵。

他全面发展,熠熠闪光。担任能源院篮球队队长,是学院小有名气的篮球明星;勇于展现自我,在学院才艺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文体两开花,学习竞赛工作体育一手抓,全面发展是他成功的底色。


文体两开花的六边形战士

学习竞赛的集大成者

躬行奉献的优秀干部

挥洒热血的篮球少年


勤学不怠,孜孜以求

他努力学习专业课程,用勤奋刻苦的态度迎接大学生活,入学以来加权平均成绩91.86分,专业排名1/120,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一等奖学金等奖项,目前已经以直博生的身份保研至清华大学继续深造。

“大学的学习不应当只停留在书本和考试,更要注重实践,将掌握的知识应用到科研竞赛当中。”他用丰硕的竞赛成果践行了他的学习理念。他获得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M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二等奖4项国家级奖项,参与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其中他参与的“基于生物炭材料振荡吸附—多级分离的粉煤灰提取稀土方法及装置”项目,通过提出新型方案,制备高性能生物炭吸附酸浸后的稀土离子实现稀土绿色提取。相关作品获学校重点资助(全校共3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一等奖。

“竞赛是一件苦差事,仿真与实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必须做到坚定决心、踏实肯干,竞赛带给了我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及统筹协调的能力。”他也毫无保留地向其他同学分享竞赛经验,将这一份坚持传递下去。

躬行奉献,行远自迩

作为一名基层班干部,他秉持奉献精神,设身处地为同学着想。最初班级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半数同学出现挂科情况,他临危受命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建立学习小组,严抓自行打卡,定期检查作业,班级的学风得到很大改善,经过一学期挂科人数减少了75%,班级摇身一变成为“校级先进团支部”、“校级先进班集体标兵”,个人荣获“中南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标兵”。

他牢记党员身份,践行服务精神。担任能源院分党校培训部部长,负责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毕业生党员的培训工作,累计培训学员900余人,在培训过程中,积极解决学员们的问题,为大家答疑解惑。他还热心志愿服务,参与防疫宣讲实践团项目,开设公众号,录制视频,为普及防疫知识做贡献;他连续两年参与学院“浪花工程”志愿者项目,为学弟学妹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问题;他还参加新老生交流会,与大一新生分享学习与竞赛心得。

“学生干部一定要铭记自己肩负的责任,放低姿态,多做实事,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秉承这样的原则,他成为同学们口中有求必应、使命必达的优秀干部,服务大众,为班级学院默默奉献。

全面发展,熠熠闪光

“作为学生不能只会学习,而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酷爱篮球,一进入大学就加入了学院篮球队,随后成为了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篮球队的队长,是学院小有名气的篮球明星,代表学院出战10余场院际比赛,帮助学院获得新生杯季军。他还为学院篮球队的建设做出了诸多贡献,连续三年担任能源院新生队教练组成员,细心指导,薪火相传,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新生队员,带领学院新生队屡创佳绩,是能源院篮球发展的重要奠基人。

他在各项体育活动中展现风采,能源杯篮球赛季军、3V3篮球赛季军、三分球大赛季军、趣味运动会优秀个人、新生杯足球赛三等奖;多才多艺,参加能源院新生才艺大赛获得一等奖,是同学们口中的六边形战士。

“丰富的课外活动使我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而多彩,篮球队经历、才艺大赛都是我大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们使我结交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将热爱进一步发扬,同时敦促我跳出舒适圈,迎接未有的挑战。”全面发展,品学兼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大家树立榜样的力量,绽放能源之光,谱写中南赞歌。


迎着新冠疫情逆行

向着公卫蓝海挺进

在新冠疫情中做志愿服务,在健康科普中做“+”法,入围北京大学医学部直博生拔尖人才奖励计划,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斩获英语竞赛国家级一等奖,获评优秀学生干部标兵……她是一块璞玉,在实践中雕琢成全面发展的公共卫生储备军。

马钰

汉族,中共预备党员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

预防医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

全面发展类

个人事迹简介

她陟遐自迩,为公卫储能量。在大四学年专业核心课学习中,综测排名第1。曾获大英竞赛国家级一等奖,现已保研至北京大学医学部直博,专攻流行病学研究,获评北大医学部2022-2023学年推免直博生拔尖人才奖。

她服务铭心,为大众办实事。在学生工作岗位上,她以“服务”为舵,以“扎实”和“创新”为帆。从全校到班级,她是一颗行走的螺丝钉,书写着一名学生干部标兵的故事。作为公卫人,她连续2个假期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服务时长超过200个小时。

她致力科普,为实践做加法。专注“健康科普+志愿服务”,投身“健康科普+民族团结+社会实践”,一次次走进社区,一遍遍深入乡村,是她对公卫人卫戍健康责任的诠释。


修学储能的公卫力量

扎实服务的学生干部

勇担责任的科普作者


陟遐自迩,为公卫储能量

“公共卫生是社会回报周期较长的事业,要有一支具有奉献精神,受过良好教育和多学科背景的公共卫生队伍作为技术支撑和保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创始人、著名公共卫生专家李立明教授的话激励着刚上大学的马钰,她以此为志,不断修学储能。

在疫情席卷全球、疾病负担剧增的时代,马钰以扎实的专业能力保研至北京大学直博,师从名师李立明教授,专攻流行病学研究。在预防医学专业核心课中,她综测排名保持领先。以成为国际化人才为目标,她不断提高英语能力,六级631分,在202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

本科期间,她曾获国家级奖项2项,中南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标兵、优秀学生、疫情防控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18项,中南大学一等奖学金、中国中铁奖学金、钢联物流教育基金奖等奖学金等7项。

国内新冠疫苗上市之际,她带队在国内六地展开调查,学术成果从大创项目孵化,在中华预防医学会核心期刊《实用预防医学》发表。她牵头探究影响老年人疫苗接种的因素,对预防重症新冠肺炎病例、防疫宏观政策调整有重要参考价值。在中南大学第七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她带队设计了一支“多抗生素快速检测笔”,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模型,与自来水公司合作,对环境卫生和饮水健康有重要意义,获高校主赛道一等奖。

服务铭心,为大众办实事

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卫生事业的储备军,马钰深知服务大众之责任,从学校到班级,她是一颗行走的螺丝钉,书写着一名学生干部标兵的生动故事。

在学生工作岗位上,她坚持思政理论学习,以“服务”为舵,以“扎实”和“创新”为帆。在共青团中南大学委员会工作期间,她连续三年参与五四评优、团日活动评选等活动,以扎实的工作传播榜样事迹。作为学生会副主席,她致力于公卫志愿服务,助力卫生知识进社区,组织“助力慢天使,携手益童行”、“青丝伴皓首,孝暖老人心”等活动,在任期间,学院获评“五四红旗团委”。作为学习委员,她与班委坚持4年组织“众行致远”学习打卡、“博采众长”经验分享、共建“1803资料池”等创新活动,打造了预防1803品牌学风项目。班级挂科率两度为0,六级通过率超八成。全班29人,保研8人,创下一年17项奖学金、15项大创的记录。

她热心志愿服务,成为第一批填写防疫志愿者招募问卷的大学生,连续2个假期参与防疫志愿服务工作,服务时长超过200小时。在疾控中心,她每天从早到晚12小时接听热线电话,收集上报涉疫居民信息,联络卡口、居委会和企业,保证特殊人员的安全流动和精确监测,帮助广大市民抚慰情绪、解决疑问。在忙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她帮忙填写新冠肺炎病人密切接触者的隔离和解除隔离告知书,录入居民健康卡,辅助监测辖区内日常传染病。

“大家问题和情绪各种各样,不管面对什么问题,最重要的是帮他们找到解决方法,让他们放心地放下电话。”

致力科普,为学科做加法

作为公卫新生力量,她从事健康科普已有3年之久,在实践中不断做加法。

中国青年网2020年暑期报道了一项“健康科普+民族团结+社会实践”的事迹。当疫情使各校社会实践面临停摆时,马钰没有停下脚步,联系了来自新疆、云南、山东3个省份,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白族、彝族、汉族6个民族的大中小学生,齐聚“云展厅”,实现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她在“健康科普”与“社会实践”中做好加法。暑期气温升高、降水增加,各地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涌现,她组织讲解野生菌食用安全、识毒与防毒,包虫病、碘缺乏病、饮水型氟中毒等地方病,及海产品食用安全,向大众传播公共卫生安全意识。

她在“民族团结”与“社会实践”中做好加法。来自云南同学动情地讲到,在18个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家乡,基诺族整体脱贫,公路和电话通到独龙族村落,得益于不断深化细化的民族团结政策。一位白族小学生听完后,画了一幅民族团结的画送给宣讲团。

在长达3年的健康科普实践中,她多次为腾讯和百度旗下的健康科普公众号撰写文章,内容涵盖食用油、外卖预制菜等民众关心话题,篇浏览量超5万。在社区预防保健实践项目中,她深入多个社区,与各年龄段群体面对面访谈调研,了解大众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认知态度,从营养、运动等角度科普基本预防措施,在实践中扎根。


智造领航,风起正是扬帆时

运载火炬,携手一起向未来

他专业第一,连续3年国奖,以3%的报录比保研至清华大学,获12项国家级竞赛荣誉,以第一作者身份产出5篇高水平论文,4项发明专利及软著,是智能制造的领航者;他与人为善,是模范班级的领头人;他初心如磐,志愿时长250小时,是全校唯一“3十佳”辅学义工。

钱康安

汉族,中共党员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智能制造卓越人才培养专业19级本科生

全面发展类

个人事迹简介

他是智造的领航者。3年成绩第一,连续3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并于2022年荣获学年特等奖,以3%报录比推免至清华大学。获得12项国家级荣誉,20余项省校级荣誉。负责5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产出5篇一作论文,其中2篇SCI返修在投,2篇核心期刊,1篇CPCI,还有2项发明专利和2项软件著作权。

他是集体的励行者。他作为副班导带出2个学风过硬、科创争优的班级,受邀在年级大会分享经验。他所帮扶的同学两年内专业百分比进步46%。作为院辅导站负责人,开展学业辅导10余场。

他是火炬的传承者。他不忘党员初心,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时长107小时。2019年起担任辅学义工,辅学150小时,听课2000余人次,志愿组织开设经验分享“千人讲座”,受益上万人。他是全校唯一的“3十佳”辅学义工。


六边形战士

智能制造的领航者

优秀集体的“心脏”

奉献火炬的传承者


智造领航,风起正是扬帆时

万里蹀躞,以此为始。入学伊始,钱康安满怀对未来的憧憬与学习的使命感进入了大学,现如今的他在学业中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小收获。他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专业成绩在大学期间稳中求进,连续3年获得综测第一的好成绩,其中,5门学科满分,27门达到95分及以上。得益于三年的扎实与勤勉,他曾获得3次专业唯一的国家奖学金、2次一等奖学金、1次特等奖学金,并被评为中南大学优秀学生标兵称号,专业成绩的背后浸润着他三年如一日的坚持。

他始终保持着研究若渴,实践先行的态度,积极参与学校学院的各项科研与竞赛活动。曾获得国家级奖项12项,省级校级奖项19项。他作为负责人,参加第六届“互联网+”大赛获省一等奖,用磁化热解技术,解决乡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此项目在2022年度获得第八届互联网+大赛银奖。对交叉学科应用感兴趣的他参加了各项大数据和数学建模比赛,在大数据比赛中,他通过ARIMA和ANN完成对基站的智能运维,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并以此为基础立项大学生创新项目,以第一发明人申报发明专利2项;在MathorCup杯的大数据挑战赛中,他参与了“58同城”实习项目,获得国家级三等奖,在老师指导下,撰写2篇学术论文并发表;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他使用粒子群算法得到了最优的“碳中和”森林管理计划获得一等奖。

大三,他以第一作者独自发表《起落架着陆过程建模与多目标参数优化设计》论文,通过自适应遗传算法对起落架着陆性能进行多目标优化,起落架系统综合目标优化2.57%,撰写1篇论文被《机床与液压》期刊录用。对智能制造感兴趣的他进入老师课题组,负责2个子课题,并且立项大创项目,改进液压成形装备的密封件特性,提高智能运维效率和准确率,响应“双碳”政策。他和团队成员发现一种合适的密封件材料,同样的工况下密封件磨损减少21.31%。编写一套质量管理和智能制造运行过程监测系统,运维准确率达到98%。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撰写SCI论文2篇。“撰写论文并不轻松。我的论文从前往后通篇修改了20余遍,但是我不觉得科研是一件很令人厌倦的事情,我很沉浸在建模中的那种探索感,仿佛用代码与知识构筑起了我的一个新世界。”

众行易趋,星辰相映而璀璨

属于机电工程学院首届智能制造卓越班的他,如今也正经历着属于他们的榜样时刻,而在他同学的口中,他被称为班级氛围的“心脏”。他的存在,让班级在学习氛围上有了更为坚挺的动力,提供了如心脏般的跳动,让“软组织”能更好的融合,“骨骼”可以支持的更加坚挺,“血液”才能流淌的更加规律。而他们班级更是紧密团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的,鲜活的集体力量。

树木在森林中相依偎而生长,星辰在银河中因辉映而璀璨。深知集体力量的他,积极团结班里同学,设立学习打卡,学习小组,班内辅学,形成了互帮互助的氛围,良性竞争意识与集体团结意识得到了巧妙的平衡。

他帮助帮扶对象两年内专排百分比进步46%,今年一起保研进入清华。同时,他为班内15名考研同学手写祝福,助力考研冲刺。

他带出智能制造班和新生班2个学风过硬、科创争优的班级,受邀在年级大会分享经验。作为学习委员,学风评比活动和科研竞赛名列前茅,其中,班级科研覆盖率100%,发表(含录用、在投)论文10篇,申请(含授权)专利10项;作为新生副班导,大一学年新生班均分位居全年级第一。班级的事迹被中南大学、机电小齿轮等学校媒体采访报道。

2019年起开始担任学业辅导站学生负责人,立足机电院三大阵地、五大板块开展辅学工作,三年期间累计开展集中学业辅导10余次,2021年学院的辅学时长和辅学义工人数均为各二级学院的第一。作为负责人,他代表学院出席2021-2022年度知新馆年会,学院获得优秀辅学义工组织一等奖和多个辅学项目立项,并且参与2022年辅学义工大会并分享经验,介绍学院“师生共建学业辅导”辅学建设立项项目,受到一致好评。

运载火炬,奉献点亮青春路

入学伊始,钱康安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三年来,他始终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参与了各种服务工作,向党看齐的青春在奉献中有了更为鲜活的含义。他于大四成为支委,参与数据库建设工作,实现支部智能化管理,并且在支部大会提出辅学的“一对一帮扶”草案,获得老师的肯定。

三年来,他多次参与学校疫情防控、迎新保障等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达到107小时。

作为辅学义工,先后参与学科辅导和“风雨保研路”等活动,辅学时长达到150小时,辅学受众全校学生,累计听课达到2000余人次,其中在2022年10月开展的保研经验分享“千人讲座”,直播间观看4400人次,获得一致好评。辅学期间,他撰写了3份教案,被知新馆评为“十佳学业辅导教案”“学霸笔记”,为机电院首次获得该荣誉的义工。同时,在2022年他被评为“三星级辅学义工”“十佳辅学义工”的称号。大一学年开始,他就与团队成员一同建设了具有中南特色的“中南文库”,实现知识的智能推荐,做到学习资源信息化,累计使用1000余人,立项国家级大创项目。他通过个人数学公众号分享辅学课程,已有1200名粉丝。他参与“我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我的辅学故事”征文活动,分享自身成长经历获得优秀奖;个人的辅学经历也被中南知新馆、机电小齿轮等学校媒体采访。


怀热爱以往,不惧道阻且长

她是医学基础研究的坚守者,是舞台上的汉文化传播者,是奉献服务的实践者,是忠于职守的前行者……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读懂中国”全国优秀作品,学科竞赛全国一等奖,“挑战杯”湖南省金奖,多次获得湖南省高校新闻奖,目前已发表4篇SCI论文,影响因子最高达41分。她怀揣热爱奔赴未来,她扎根中南用坚持书写青春华章。

任黛西

汉族,中共党员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2021级博士生

全面发展类

个人事迹简介

作为青年学子,她把家国情怀深植基础科研,在专业上刻苦钻研,学术成果累累,发表4篇SCI论文,影响因子最高达41分;她饱含热忱将所学回馈社会,走访贫困山村,带领团队深入开展调研,在大山深处科普防癌知识。

作为学生干部,她以踏实肯干的态度赢得了历久弥坚的信任,以沉稳的作风和卓越的能力做好师生间联系的枢纽,以服务同学的精神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是老师同学们认可的干部标兵。

作为文艺爱好者,她用自己的文艺作品传播爱国情怀和红色精神,在舞台上她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丽;在幕后她用文字和视频记录和传播一代代中南人的熠熠星光。


敢于跨界的追求者

志愿服务的奉献者

行我所爱的坚守者

全面发展的奋进者


胸怀爱国理想,传播红色文化

从2016年她第一次踏入中南大学的校门开始,就因为热爱参加了中南大学党委宣传部的招新面试。加入校党宣之后,作为一名校园记者,她采访了学校很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撰写的四篇报道获得湖南省高校新闻奖。从师长和同学身上,她汲取了更多的精神养分。担任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团委副书记期间,她主持参加“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连续三年的作品均获得地市级及以上奖项。其中由她创作的短视频《在攻克癌症的探索中奋力奔跑》被教育部关工委评为2020年“读懂中国”活动优秀短视频奖。视频讲述了中南大学肿瘤研所曹亚老师投身攻克肿瘤的科研之路,展现了当代知识分子攻坚克难的拳拳爱国之心。她还策划主持了“耀薪火,代相传——红色精神传承计划”,报道老教授们的爱国人生故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获得湖南省省级立项。一代代湘雅人用心血谱写了中国半部西医发展史,一批批老教授始终报以祖国最忠诚的坚守,怀以学术最纯净的信仰,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中辛勤耕耘,担当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传承着自强不息的精神。该项目收集整理老教授们鲜活的人生故事,挖掘和展现他们可贵的精神品质,号召新时代的学子们接过前人的火炬,继承先辈的宏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她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曾任中南大学汉服社社长。始于衣冠,达于博远,她以汉服为依托,组织策划多项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号召社员积极参与共青团中央举办的华服日活动;和湖南师范大学联谊在橘子洲头举行花朝节活动,获得学校媒体报道;举行汉服走秀,参与“问渠雅集”系列活动;围绕著名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剧本创作,出品一系列舞台剧宣传历史故事,取得良好效果。

刻苦钻研创新,献身医学事业

基础医学作为医学领域的基础学科意味着更多的未知和更大的挑战,她没有因为畏惧困难而放弃,从高考填报志愿到获得推免资格之后放弃北京大学和海外名校其他专业的录取,她一直都坚定的走在中南的学术科研道路上。在基础科研中,方向总是布满迷雾,失败也总是如影随形,在这条孤单又布满荆棘的征途中她义无反顾。她主持参与的三项大创课题均获得国家级立项并成功结题,成果连续获得”中南大学优秀论文奖”等荣誉。她的课题《环状RNAcircRNF13通过SUMO2促进鼻咽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获得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她在艰深的方向深耕的同时,积极探索如何能够使使得高新技术普惠基层。她参与打造“慧眼云端”智能病理辅助诊断平台,补充基层医疗短板,缓解基层医院病理医师极其短缺的困境,项目获得了2022年第十届“挑战杯”湖南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她共发表SCI论文4篇,其中本科以第一作者发表高分SCI论文《Predictive biomarkers and mechanisms underlying resistance to PD1/PD-L1 blockade cancer immunotherapy》,影响因子41分。在科研中,她从不给自己设限,在肿瘤学研究以外,在疫情期间,全国人民的生活都受到影响的背景下,她关注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清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课题组围绕该主题进行科学研究,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一区研究性论文《Internet-based interventions to promote help-seeking for mental health in LGBTQ+ young adults: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为帮助和鼓励弱势群体积极解决心理问题做出自己的努力。

投身公益服务,绽放青春之花

做一个对他人有价值,对社会有价值,对国家有价值的人一直是任黛西的追求,创造价值、服务他人能带给她由衷的幸福感。她积极投入学生工作、社会实践以及志愿服务活动。 她先后担任基础医学院团委青志部部长、团委副书记,研究生会主席,研究生支部副书记,并获评中南大学优秀团干,优秀青年志愿者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研究生优秀学生干部标兵等荣誉。担任学生干部期间,她组织策划文体、学术以及思政类大型活动20余起,其中解剖学绘图获人民日报等央媒报道,网络浏览量超3000万,暖阳计划冬日捐衣活动获湖南省电视台采访报道。

她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多次前往湘雅医院门诊开展导诊志愿服务。利用湘雅校区学科优势和硬件设施,对接湘雅医学形态科技馆,参与中南大学生命教育志愿讲解队,开展人体结构科普和遗体器官捐献宣教。任黛西现已签署遗体器官捐赠协议,并累计献血1000ml。除此以外,她主持“湘江毅行”保护环境公益项目,“一封家书”弘扬家风文化活动,“耀薪火,代相传”红色精神传承计划,“暖阳计划”等活动,两项获得湖南省省级立项。其中,她带领的防癌科普实践团组织带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湖南省20余个“老少边穷”地区开展实践活动近20场,发放肿瘤预防科普宣传资料4000余份,回收调研问卷3000余份,接受现场健康咨询和义诊约5000人次,撰写调研报告共计10万余字,将基层及农村卫生健康现况及存在问题及时反映给当地政府或健康管理部门。实践团先后被中国青年报、人民网、红网、中新网、科技日报、湖南卫视、湖南教育台等数十家媒体转载报道并获得2022年全国“三下乡”优秀实践团荣誉。

在川流不息的时间之河里,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但爱党爱国始终是不变的主题,奋斗始终是不变的旋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学子,任黛西深知自己肩上所担负的时代责任,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将携过往的成绩和荣誉,踏实行路,远眺群峰,在未来去勇敢追逐更高的理想与目标!


多元发展彰显青春本色

笃行奉献诠释青年担当

他连续三年获得国奖,成功保研至清华大学,获评十佳大学生。他成立战队、潜心科研,发表1篇论文,申请5项专利,主持或参与3项大创,获得多项国家级奖项。他既是辅学义工也是一对一帮扶人,带领宿舍全寝保研。

任文泽

汉族,中共党员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9级本科生

全面发展类

个人事迹简介

作为求知者,他始终保持专业第1,连续三年夺得国奖,并成功保研至清华大学,获评十佳大学生和优秀学生标兵。

作为探索者,他组建了中南大学EK机器人战队,目前战队拥有成员150余名。依托战队平台,他发表了一篇EI论文,获得全国机器人大赛二等奖,主持参与3项大创。疫情爆发后,他作为技术负责人研发了高纯二氧化氯气溶胶智能消毒机,成功申请2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并获得了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作为奉献者,他牢记入党初心,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250小时。大一他担任校学生会干事,大二他成为机电院科技部部长。他既是一名辅学义工,也是学院一对一学业帮扶人。作为室友,他带领宿舍全寝保研。


研学路上的求知者

科研路上的探索者

青春能量的传递者


砥砺前行,求实争新

他是研学路上的求知者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任文泽始终认为自己应该担负起属于青年的时代使命。他有信仰,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他有目标,锐意进取,朝夕不倦。入学以来,他连续三年专业第一,专业推免成绩领先第二名9分,10门课程获得满分,90分以上的课程占了80%。连续三年的国家奖学金以及特等奖学金见证了他的锐意进取;一系列的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等称号展现了他的德才兼备。三年来,他累计获得国家级荣誉8项、省级荣誉4项、校级荣誉13项。今年5月,作为唯一一名2019级本科生,他获评了“中南大学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并在中南大学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受到了时任中南大学校长田红旗院士的亲自表彰。9月,他成功推免至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1月,他获评中南大学优秀学生标兵。这累累硕果的背后,正是他那颗为了中国智造崛起的初心在不断律动! 

追逐梦想,勇于创新

他是科研路上的探索者

任文泽在中学时就参加过机器人相关比赛,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考前夕,他无意中看到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一种渴望报效祖国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便毅然决然地填报了基础制造业学科机械工程专业。进入大学后,他加入了中南大学FYT战队从事无人机的研发,并作为核心成员在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机甲大师超级对抗赛中获得了国家级二等奖。

2020年,恰逢学院计划组建无人机战队,任文泽自告奋勇接下重任,与指导老师一起创建了中南大学EUT无人机战队(后改名为中南大学EK机器人战队)。战队成立初期,资金紧缺、场地狭小等问题接踵而来,他带着一份战队规划找到了指导老师。学院领导知道后专程来战队视察和指导,支持并鼓励他将战队做大做强。战队发展两年来,学院先后投资50万余元,在新工训大楼中提供了一块超200平方米的实验场地。目前,战队拥有来自机电院、自动化院、物电院等学院的150余名队员,累计获得省级以上荣誉12项,让无数热爱科研的同学们拥有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依托战队这个平台,任文泽积极参与各类科研活动。大二时,他通过将环境因素引入到土地价格评估之中,建立了一种预测土地开发项目长期成本效益的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学生一作的身份发表了一篇EI论文《A Comprehensive Eco-service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Factors》。同时,他根据战队的研究方向,连续三年主持或参与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为战队的发展注入了自己的动力。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任文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用拼搏激发创新梦想,用行动证明青春力量。2020年,疫情汹涌来袭,他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开始研发“新型高纯二氧化氯气溶胶智能消毒机”,并成功立项湖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1000余次仿真模拟、600余次实验分析,他成功突破技术难关,使二氧化氯气溶胶颗粒大小达到纳米级,消毒成本降低近60%,除菌率高达99.43%,同时申请了2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与此同时,他积极响应国家产学研结合一体化的号召,不断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落地。他走访周边,实地调研,在学校企业多方支持下,他的团队目前已与5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真正实现产学研三链融合,该项目也受到了人民日报、湖南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2021年,此项目成果获得了第七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今年,他与团队成员们实现了进一步技术突破,完成了第4代产品升级,获得了第十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服务同学,奉献自我

他是青春能量的传递者

“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任文泽在提升自己的同时不忘服务他人。大一他担任校学生会宣传部干事,参与中南大学学生会公众号的运营工作。大二时,他成为机电工程学院科技部部长,负责学院的科技文化工作,组织举办了如“璇玑科技文化节”等活动,并带领部门获评了中南大学学生会工作创新奖。他还是一名辅学义工,开设《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等课程辅导,累计受益同学超上百人;他也是学院一对一学业帮扶人,在他的帮助下,被帮扶的同学成绩排名在一学期内提高了104名。

作为室友,任文泽充分发挥寝室力量,带动宿舍共同进步。作为战队队长,他主动邀请其他三人一起加入战队,共同参与科研和竞赛。作为宿舍的“学习担当”,他积极答疑解惑亦分享学习经验,重点帮助对象徐同学成绩排名三年提升131名。最终,他们全寝保研,并作为学霸寝室被中南小团子、机电小齿轮等新媒体平台报道。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任文泽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作为党支部组织委员,他协助支部书记做好支部的组织工作;他积极参加各类经验分享活动,为学弟学妹们答疑解惑;学期伊始,他作为老生代表在机电工程学院新生开学典礼上发言;他加入了2021年中南大学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用知识贡献青春力量,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他投身麓园青年服务站“守望科学的天空”、防疫、寒假“迎冬奥,云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超250小时。


来源 | 学工部学生事务办

文案 | 各候选人 知新馆新媒体中心

编辑 | 张容舒

审稿 | 各候选人 肖碧涵

责编 | 向美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