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深度学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梦想。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段关于失地回归、民族自豪的动人篇章——瑚布图河,这条见证了无数风雨与变迁的河流,终于在新时代的曙光中,再次流入了我国母亲的怀抱。


瑚布图河,这条静静流淌在中俄边境的碧波,全长114公里,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它不仅是绥芬河的一条支流,更是我国东北边陲的一颗璀璨明珠。


尽管河面不宽,仅5米有余,但它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却丝毫不亚于任何一条大江大河。它的下游,孕育了肥沃的灌区,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勤劳的居民,成为了动植物的乐园,即便冬日严寒,也依旧潺潺不息,是一条名副其实的不冻河。


然而,这条美丽的河流,也曾经历过一段被掠夺的屈辱历史。在清朝末年,国运衰微,列强环伺,沙俄的贪婪目光盯上了我国的东部边疆。

他们以保护利益为借口,派兵强占瑚布图河,对当地百姓进行残酷的剥削与压迫。那时的清政府,无力反抗,只能眼睁睁看着这片祖辈耕耘的土地落入他人之手。


百姓们虽心有不甘,却也只能默默承受,将泪水与怒火化作对英雄马建军的怀念,将瑚布图河改名为乌沙河,以此铭记那段不屈的抗争岁月。


但黑暗终将过去,光明必将来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我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国力日益强盛,那些曾经失去的领土,也开始逐步回归。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为我国与新生俄罗斯重新划定边界提供了契机。经过多轮谈判,俄罗斯政府展现出诚意,同意归还部分领土,其中就包括了我们魂牵梦绕的瑚布图河。


1993年,两国达成协议,而到了2015年,这一历史性的时刻终于到来——瑚布图河正式回归我国,与之同时,五座新的界碑矗立在中俄边境,它们分别是界碑岭、托伦岗、吉龙沟、红漆桩和蓝香坪,这些名字,如同烙印,深深刻在了我国的版图上,也刻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这一壮举,不仅仅是领土的收复,更是民族尊严的彰显,是国家实力的证明。它告诉我们,无论历史如何波折,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收复不了的失地。


为了铭记这段历史,我国在最新的地理标注规范中,特别提到了八个曾被割让给俄罗斯的地名,要求在标注时附上它们的中国名称,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乌苏里斯克(双城子)……这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更正,更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对未来的坚定承诺。


我们深知,和平来之不易,发展更需珍惜。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经的伤痛与屈辱,它们是我们民族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提醒我们要居安思危,自强不息。


正如海参崴,那个曾经属于我们的美丽海湾,虽然现在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但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它永远是那片承载着无数故事与梦想的海参崴。我们相信,总有一天,它会像瑚布图河一样,回归它真正的名字,回归它真正的家。


今天,当我们站在瑚布图河畔,望着那潺潺流水,心中涌动的是对过去的感慨,对未来的憧憬。我们可以在这里尽情感受自然的馈赠,品尝河中的鲜美,体验独特的民族文化,因为这里,是我们的家,是我们的祖国。


瑚布图河的回归,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缩影,是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足够强大,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让我们携手并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会有更多的失地回归,更多的界碑矗立,因为我们的祖国,从不轻言放弃,因为我们的民族,永远向往光明。


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当所有的失地都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当每一个名字都闪耀着中华的光芒,那时的我们,将更加自豪地说:“这是我的国,这是我的家。”

小编每日编辑不易,若您还满意,可点左下角“分享”支持小编,或点右下角“在看”,感激不尽!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