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过最长的路——是高考选专业的套路
阅读温馨提示:
1. 我们绝对标题党了。
2.千万不要根据此文内容选专业,毕竟坑死人我们也偿不了命,所以我们一定标题党了。
按照八卦组蹭热度、追热点的一贯作风,这绝对是一篇迟到的推文,究其原因,工作量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大得多。从在网上爬取985和211共计100多所高校历年在各省的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数据到code几百个专业类别,小编们夜以继日地干到今天,一切都是为了对得起“严肃”二字。我们最后的结论是:追星北上广,包邮江浙沪。对不起,走错片场。
赶快进入正题,我们将从风靡度、恋爱度与永垂不朽度三个维度来分析高考专业选择问题(社研学得好,马车也拉不住)。
(一)
首先我们依据各个学校在各省各个专业的录取平均分数线来表征专业的风靡度,录取分数越高当然代表这个专业越受欢迎,由此综合算出各个专业从08年到17年十年间在全国的热度和各省的热度。
在文科里,金融学、财政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始终占据榜首位置,从08年到17年尽管过去了十年,这几个专业仍然热度不减,稳居前四。排在第五的专业发生了非常有趣的变化,2008年是外国语言文学类,2017年中国语言文学类终于挤到了第五的位置(隐隐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敲黑板:囊括了人口学在内的社会学类专业从08年的18位上升到了17年的11位。我们用了10年的时间,也算熬出道了,搭上了火箭101的专业天团。
十年来,理科的专业热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看前十名,2008年实业类的专业受到青睐,比如航空航天、建筑、核工程、土木,到2017年,临床医学和口腔专业一跃成为最受欢迎的前二专业,“健康中国”战略了解一下
我们再来分省看看各省热度top 1的专业。是的,对于文科生,财政金融类相关的专业始终是各省热度高的专业。本来还想称赞上海人民历史学的情怀,发现2017年也成了“金融学类”,大概是为了对得起金融中心的称号吧。我们还统计了各省排名前三的专业,发现2008年财政、金融、经济独占了四分之三的江山,也就是说在各省前三专业中,75%的是这三个专业。2017年也没有本质的变化,金融、财政、经济、工商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仍然占73%。可喜的是,社会学类专业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在2017年终于挤到某些省份的前3了,江西,广东和江苏,你们已经成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理科中专业热度规律有点难以琢磨,先看排名top 1的专业,2008年有19种,2017年只有14种了,这是多样化往单一化变的趋势么?医学类专业特别是口腔医学类很受欢迎,是因为这个专业赚钱多却风险不高吗?在排名前三的专业中,2008年频次最高的专业是航空航天类(出现14次),而2017年变成了临床医学类(出现14次)和口腔医学类(出现15次),航空航天类只有1次。核工程2008年出现过6次,而2017年只有1次。这样的变化让我们怎么也轻松不起来。
我们用高考录取分代表专业的风靡度,那么越热的专业当然意味着越难考进去。可是我们更想知道,“十年寒窗”为了得个高分挤进这些热门专业值得吗?我们用”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快速汇总了各专业的收入情况。排名靠前的五个专业是:教育学、航空航天、图书档案学、经济学、化工与制药。对于文科领域,经济学热度不减是有原因的!而理科的朋友们,不要只盯着医学专业了,航空航天也不错啊。另据麦可思的大学生就业数据,计算机类的相关专业收入也比较高,不过这样的特征在专业热度上并没有体现出来。社会学的收入排在中等,我们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收入并不能决定一切,好不好就业也是需要考虑的。仍然计算”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交通运输类专业对本科毕业出路的满意度最高,是因为这个专业可以看遍世界的每个角落吗?其次是心理学类,在收入上,心理学专业并不可观,然而满意度够高,想着心理学录取分数并不低,总是有些安慰了。
(二)
为了对得起公众号的“八卦”二字,我们同样利用“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来看各个专业在大学恋爱的概率。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发财,但是大多数人都需要结婚。
如果是女生,读电子信息类、武器类、地质学类、土建类等,遇见爱情的概率是极高的。如果是男生,读外国语言文学类、旅游管理类、经济贸易类等,大学期间都可以有比较丰富的恋爱史。优秀的课代表来帮大家总结了,女生在男女性别比比较高的专业容易找对象,男生在男女性别比相对比较平衡的专业更能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图文不符,因为我们公众号实在太穷,雇不起图片编辑
当然也有一些专业的同学不按套路出牌,比如: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女生扎堆(女生比例超过80%),但是谈恋爱并没有太耽误。学数学的女生比例不到30%,女孩们明明可以被宠成小公举,可是数学女生可能自带学霸体质,平均恋爱次数和同专业男生相比相差不大(编辑部一编辑感觉受了1万点暴击)。艺术类的同学,不管男生、女生,大学期间谈恋爱的次数都明显高于其他专业。你们是在谈恋爱中寻找艺术的灵感吗?
(三)
如果说上面的内容是现实而功利的牛奶和面包,为了提升我们公众号的格调,我们也来谈谈诗和远方——专业的“永垂不朽度”。让我们把尺度再拉大一点,在200年的历史长河中去看这些主要专业的变迁。Google做了一件丧心病狂的事,把1500到2008年间出版的800多万册书(大约占到人类历史上所有出版书目总数的6%)扫描成电子书并做了OCR识别。通过一系列算法从亿万级别的数据中识别出了单个的词语和短语,其中包括了英语与汉语在内的8种语言。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工具追踪这几百年来任意一个词汇出现的频率。当然这些频率并不一定代表这些专业的真实热度,但是它们可以表征这个专业在文书层面的话语权以及永垂不朽的程度。
废话不多说,先来看看理科下各个主要专业中文出现频率的变化(没有出现的专业因为相对频率太少了看不出来趋势,就没有画;图片字太小请点开图片看吧)。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尽管这三个专业并没有现实足够丰厚的回报,但是它们还是牢牢把握了书籍的话语权。数学在早期一直独领风骚,稍微有点出入意料的是自50年代以来,化学反到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另外一个有趣的事情是从这个趋势图中,看到早期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历史。1860年前后的高峰是洋务运动的开始,1920年后的小高潮是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而我们真正开始持续拥抱西方理性科学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
下面这张图展示的是工学的话语走向。因为没有engineering对应的工程学的词汇统计,只能大致看看电子与信息学的对比。相对而言,电子科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占据工学历史的重要地位,但是从趋势来看与信息相关的科学会是我国未来的领头羊。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主要文科与社会科学的走势。
在哲学面前,所有的学科都显得微不足道。所以学哲学才能“永垂不朽”吗?当然哲学在这里的语义可能已经超越了学科本身的界限。下一张图把哲学去掉再来看。
法学话语地位牢不可破,管理学从80年代改革开放后兴起。又来敲黑板划重点,当社会学与人口学联合在一起(紫色),在中文的话语体系下经济学也在我们的脚下(绿色)。
一条扎眼的新闻,据说有80%的学生后悔当初选择的专业。我们想说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机会去读其他专业
(感谢袁洁和佳佳同学的数据支持,感谢刘研究员对内容的批判让我们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