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七八》电子课本+知识点


教育之音平台
语文/数学/英语/小学/中学/全科关注
小音说
在家预习就上教育之音平台找微课堂,跟课本无缝衔接,学生、家长、老师的好帮手!在这非常时期,请大家多多转发,扩散,帮助更多人在家预习,就是对控制疫情最大的贡献!


电子教材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课文朗读





点击上方绿标听课文朗读



知识点





 

7.游园不值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诗。2.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3.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复习背诵宋朝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2.歌曲欣赏:(课件播放)春天是美好的,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首歌曲《春天在哪里》,好不好?同学们,听了这样动听的歌曲,欣赏着春天生机勃勃、五彩斑斓的景色,你们的心中是否有一种迫切的渴望,想要立即到春光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去寻访春天的踪迹?当然,春天不仅是春游的好时节,也是走亲访友的好季节。看,南宋诗人叶绍翁就禁不住春色的诱惑,合上了诗书,去拜访他的老朋友了,他如愿了吗?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为此写下的诗吧。(出示课件)(师板书题目——游园不值)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1.初读诗歌,解读诗题。从诗题上你知道些什么?读懂了什么?(解释“园”“不值”;诗人前去游园,园主人不在,没能进到园子里。)2.介绍作者。(出示课件)叶绍翁,字嗣(sì)宗,号靖逸,南宋诗人。其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写景抒情,用语新警,长于白描。有的写江南水乡景色,颇有风味;有的写田家的生活片段,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诗作以《游园不值》《夜书所见》最为著名。3.指导朗读,读出诗的韵味来。师读,生仿读:自读,指读,齐读。(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4.生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思考:叶绍翁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去游园访友,可是却“不值”,哪句诗让我们知道不值呢?(小扣柴扉久不开。)2.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这首诗主要描述了诗人春日游园的所见所感。)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1.学习前两句。(1)重点理解“扣”的意思。(敲)把“敲”代进去读,做动作演示,体会“敲”与“扣”的不同之处。(“扣”的力量比较轻,显得礼貌。)(2)诗人如此“小扣柴扉”多长时间?(久)久久不开,诗人认为是什么原因呢?用诗句回答。(应怜屐齿印苍苔。)(3)诗人的哪个动作证明了他爱惜苍苔?(怜)为什么用“印”不用“踩”?(进一步理解诗人对苍苔的爱惜。)(4)体会诗人此时心情:怀抱着无限的期待去友人的花园中观赏春色,主人却没有在家,不能得偿心愿,诗人内心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呢?(失落、失望)
2.学习后两句。专程来拜访好友,然而却“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心情难免失落,但接下去他所看到的,却让他眼前一亮。(1)(生读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啊,一枝鲜艳的红杏已经伸出墙外,与“出”相对的是哪个字?(关)想想诗人为什么用“关”?(讨论,交流)(“关”说明关得紧,红杏能出来更显其生命力之旺盛。)满园春色关在里面,但一枝红杏却偏偏出来了,这一“出”需要什么?(力量,生命)(2)指导朗读“一枝红杏出墙来”。(读出力量)如此富有生命力的红杏,肯定长得非常(美丽)。你喜欢这枝红杏吗?(喜欢)训练朗读。(读出喜欢之情)五、诵读和背诵诗歌。六、拓展延伸。师:作者看花虽然进不了门,但他依然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今天通过学习和体会诗意,也使我感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美好的春景。课下请同学们积累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教学反思要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一点在本课教学中做的还不到位。
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词,大体把握词意。2.想象诗词描述的情境,体会词人的情感,感受诗词的魅力。3.体会词人对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以及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在母校学习、生活了六年,对于我们来说,有两个词也越来越清晰了,那就是“毕业”和“分别”。“人生自古伤离别”,假如这个日子明天就要到来了,面对同窗六载的同学,面对朝夕相处的师长,你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又会说些什么呢?(生答)师:让我们来体会一下古人在送别朋友时的感受吧!(板书题目)“卜算子”是词牌名,它标明了词的调子,词牌的名称有很多,如“渔歌子”“蝶恋花”“菩萨蛮”,等等。词牌与词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送鲍浩然之浙东”才是这首词的题目。二、初读诗词,扫清字词障碍。1.自由诵读,借助注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2.指名读,生评价。(注意读出节奏、情感)3.范读、齐读。4.作者简介:王观(1035—1100),字通叟,如皋(今江苏如皋)人,宋代词人。因所赋《清平乐》词而被罢职,遂自号“逐客”。
三、再读诗词,整体感知。1.请你们再读诗词,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找出词中描写的景物,用笔圈出来。自由交流。2.结合注释,交流对字词的理解。3.交流对词意的理解: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去那山水交汇的地方。方才送走了春天,又要送您回去。假如您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与春光同住。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1)词中有画,让我们轻轻地读读这两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2)这样美的画面使你想到哪些写景的成语?(山清水秀、千山一碧)作者又是用什么修辞手法给我们展现了这幅美丽的山水画的?(比喻)2.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1)师:这美丽的景色到底在哪里呢?(眉眼盈盈处。)小结:诗人运用了巧妙的比喻把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美丽的景色。(2)师小结上片:上片运用了比喻、设问的修辞手法,把江南秀丽的山水比作女子的眼波和眉毛,极富有人情味,也暗示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情景。3.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1)师:送走了春天,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满怀着伤春之愁。)紧接着又送走的朋友,你想想此时作者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感受?(再添了别恨,心情更加惆怅。)(2)难道作者就没有一丝不舍之情吗?(有)你从哪个字体会到的?(送)(3)师小结下片:下片词人连用了两个“送”字和两个“归”字,把季节同人巧妙相连,一是“送春归”,二是“送君归”,言下之意春归人也归。最后词人发出美好祝愿,希望朋友能够和春天相聚。
4.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为什么要和春住?生汇报交流。(2)师:这是对朋友真诚的祝愿,希望朋友永远享受幸福和快乐,成人之美,这种感情驱散了离别之情,忧愁伤悲荡然无存。你们看,这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朋友的祝福之情。)五、诵读和背诵这首词。六、总结诗词,拓展延伸。《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通过描写词人送别好友鲍浩然归家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抒发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课下注意搜集相关借景抒情的送别诗词。
教学反思反思本节课,有以下两点还是做得比较好的:第一,朗读到位,一开始我就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自由读,范读,指名读,齐读;第二,展现学生的自主性,在初读本词之后,让学生结合注释自己讨论学习。




▍标签:小学语文  微课讲解

编辑:小音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教育之音平台:致力于服务中小学各年级家长,每天准时为大家分享专业的

家庭教育理念、各年级学习资料,学习方法,教育经验等。孩子健康成长的路上,

我们与您同行!

长按↓↓三秒即可关注



免费领书啦

从本周起,中国教育在线不定期赠送精美的电子书给大家!感谢大家的支持!本次赠书书籍名称:《正面管教》这套书在美国销量超过400万册!豆瓣评分8.8

请加陈老师的微信号:zgyjzx1001或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备注:电子书
读完此书,分享三点感受,同时分享给更多朋友,我们会继续赠送其他电子书给大家,目的就是帮助大家学到更多的教育知识!

特别声明:

本微信公众账号分享的资源版权属于原出版机构或影像公司,本资源为电子载体,传播分享仅限于家庭使用与交流心得、参考和辅助购买决策,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若喜欢此资源,建议购买实体产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