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材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微课视频
微 课一
微课二
一课时
二课时
知识点讲解
知识点
文学常识:
林海音(1918年3月18日-2001年12月1日),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广东蕉岭,生于日本大阪,作家。提出了“纯文学”的概念,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产量十分可观。其中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最为著名。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
重点句:
①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
这句话把渴望读书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它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②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我”渴望读书,却又无力购买,只好“窃读”。“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和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和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难以言说的感受,这正是窃读的滋味。我快乐的是因为:我能读书,从书中获得智慧和乐趣;我惧怕的是因为: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
③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④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⑤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咯是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国文老师告诉我们,粮食哺育身体,而书籍哺育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课文理解: 课文以“窍读”为线索,从放学后匆匆地赶到书店,写到晚上依依不舍地离开书店,重点写了“我”是如何“窃读”和“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酷爱和对知识的渴求。
1、主要内容: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
2、中心思想:本文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同步练习
一、按要求写句子。
1、我寻找。(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渠的水沉思地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书很惬意。(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书很神奇。(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书籍,我差不多都借阅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一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变换语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题
一、认真阅读《窃读记》第3、4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作者动作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个自然段中一系列动作描写,突出“我”对读书( )。
A、感到辛苦 B、如饥似渴 C、很是无奈
3、从这两个自然段中,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贪婪”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把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我”强烈的___________,对读书的____________。
5、“它在这里”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认真阅读《窃读记》第7—10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写3个)
依依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舒舒服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支撑(chēn chēnɡ) 暂时(zàn zhàn)智慧(zì zhì)
3、“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一个人要读书、吃饭才能长身体。
B、一个人既需要粮食哺育身体,又需要读书来长智慧。一个是物质粮食,一个是精神粮食,二者缺一不可。
C、吃饭能使人长大,读书也能使人长大。
三、理解与感悟。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 )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 )很多,( )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作者是( )。
2.从这段句子中找出两对近义词写下来。
( )——( ) ( )——( )
3.在括号内加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4.不改变意思,将句中带点的字换成另外一个。
(1)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 )
(2)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 )
5.这两个段落文字分别描述了两个场景,请用自己的话语加以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
6、用来描绘人们热爱读书学习的成语,你想到了哪些?(至少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按要求写句子。
1、我寻找。(扩句)
着急的我不停地寻找。
2、成渠的水沉思地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缩句)
水流过草地。
3、读书很惬意。(改为反问句)
难道读书不是很惬意吗?
4、书很神奇。(改为感叹句)
书真是神奇!
5、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书籍,我差不多都借阅了。(改为“被”字句)
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书籍差不多都被我借阅了。
6.在一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变换语序)
我的眼睛在一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急切地寻找。
阅读区。
一、认真阅读《窃读记》第3、4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作者动作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跨、踮、挤。
2、这两个自然段中一系列动作描写,突出“我”对读书(B)。
A、感到辛苦 B、如饥似渴 C、很是无奈
3、从这两个自然段中,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写在横线上。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4、“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作者把渴望读书的“我”比作饿狼,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5、“它在这里”中的“它”指的是昨天看的那本书。
6、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二、认真阅读《窃读记》第7—10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写3个)
依依不舍津津有味、蒸蒸日上、面面俱到
舒舒服服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偷偷摸摸
2、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支撑(chēn chēnɡ) 暂时(zàn zhàn)智慧(zì zhì)
3、“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B)。
A、一个人要读书、吃饭才能长身体。
B、一个人既需要粮食哺育身体,又需要读书来长智慧。一个是物质粮食,一个是精神粮食,二者缺一不可。
C、吃饭能使人长大,读书也能使人长大。
三、理解与感悟。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窃读记》作者是(林海音)。
2.从这段句子中找出两对近义词写下来。
(仿佛)——(好像) (开心)——(高兴)
3.在括号内加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4.不改变意思,将句中带点的字换成另外一个。
(1)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靠)
(2)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看)
5.这两个段落文字分别描述了两个场景,请用自己的话语加以概括。
(1)藏身于众多顾客读书。(2)借雨天读书。
6、用来描绘人们热爱读书学习的成语,你想到了哪些?(至少四个)
手不释卷、废寝忘食、凿壁偷光、悬梁刺股。
▍标签:初中语文 微课堂
▍标签:初中语文 微课堂
▍编辑:小音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