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语文上册复习巩固练习(二)

kan'wan'l

点击蓝字关注


——分享最优质教育资源     给孩子高质量的帮助

关于我们

●●●  ●●●

教育之音平台,致力于服务中小学各年级家长,每天准时分享最新教育资讯、各年级学习资料、学习方式方法等,汇聚最好的教育资源,传播最好的教育理念,孩子成长路上,我们相伴相助!

早一点关注  少走一点弯路


近期试卷、资料领取

温馨提示:点击标题查看详细内容


【合集】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第4单元《语文园地》同步练习、知识小结、词语听写(音频+示范)、测试试卷丨可打印

1-6年级上册语文+数学核心素养卷全套,免费领取!

【单元测试】人教小学数学1-6年级单元测试 | 可下载

【合集】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小结丨可打印

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词语听写(音频+示范)新

【合集19套试卷】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测试卷试卷,免费领取!

【合集30套试卷】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第四单元试卷,免费领取!

【合集】7-9年级必考名著讲解+知识要点 | 可下载打印

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单元•月考•专项•期中•期末试卷,免费领取!

《全能测控课堂练习》小学1~6年级上册(附参考答案),免费领取!

少先队员主题班会活动宣传PPT模板13套,可下载


●●●


点击下方文字,查看复习巩固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语文上册复习巩固练习(一)




五年级语文上册复习巩固练习(二)

 5《搭石》

任务一(10分钟)

1.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注音字词反复读。

(2)默读课文。要求: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记下所用的时间。

本文约600字,我的阅读时间为____分钟。


2.读词语。

(1)读词语。             

   汛期        谴责       懒惰        平衡     协调有序         脱鞋挽裤   清波漾漾   理所当然    人影绰绰(2)读多音字。 

3.读课文。

(1)读句子。

◎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2)自由读课文。要求:多字、漏字、疙瘩的地方,反复读;总起段后、总结段前停顿较长。


任务二(10分钟)


1.抄写词语,边抄边记。  

 

2.仔细辨读,选择读音

间断(jiàn√  jiān)            挽手(miǎn   wǎn√)

平衡(hén   héng√ )           协调(tiáo√  diào)

访友(fǎng√  fáng)            谴责(qiǎn√ qián)


3.根据课文,判断对错

(1)“搭石”是人们在过没有架桥的溪流、河沟等时,用石头铺设的简易通道。( √  )

(2)《搭石》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话搭石、摆搭石、走搭石、赞搭石等内容。   (  √ )


4.拼写填空,听写词语。


任务三(10分钟)


1.思维导图,精准填写



2. 根据课文,完成填空。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人们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找来( 合适的石头)搭上,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家乡有句俗语“( 紧走搭石慢过桥 )”,走搭石走得快才能保持平衡,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如果遇到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 )的事。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


奖励题

     ◎《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选自《论语

任务四(10分钟)


(一)

    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细读选段,正确选择。

这段话主要写上了点儿年岁的人( C )的情景。

A.急着赶路    B.发现搭石不稳   C.抽空摆搭石    D.在搭石上来回踩踏再离去

2.细读选段,完成填空。

(2)这句话是对人物的动作 描写,我从“一定”“直到”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二)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细读选段,概括大意。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段话的主要意思。(不超过10个字)

家乡的人们走搭石。

2.细读选段,完成填空。

读了选文,我的眼前仿佛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选文先写一行人的动作美。我是从“协调有序”这个词知道的;再写声音的美,我是从“嗒嗒 ”这个词知道的;最后写画面的美,我是从“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这两个词知道的。

任务五(10分钟)

1.细读选段,完成练习。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中,“理所当然”可以换成成语理所应当。从这个成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已经成为当地风俗。

(2)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B  )。

A.选文体现了山里人互相谦让、互敬互助、尊老爱老的品质。

B.从“大概”这个词可以知道“这样的情景”并不是经常出现,山里人只是偶尔这样做。

C.选文通过两件简单的事,突出表现了山里人美好的品质。

D.“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反映了山里人热情淳朴的性格。

  2.拓展阅读,完成练习。

炊烟

①炊烟,是乡村的灵魂。

②一方旷野,有了第一缕炊烟,才有了人家。几户人家,组成了村庄。有了村庄,炊烟成了别样移动的“森林”。乡村,正是有了这淡墨的点染才诗画同园,魅力无限。一片旷野,满目画意。几十户人家,是旷野上长出的香菇,缕缕炊烟,是香菇连连的哈欠。乡村可以被旷野掩埋,但是,炊烟是隐不住的,它像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任你如何遮盖,它总有办法冒出头来。

③乡村最恬静、最温情的时候,便是炊烟飘起的那一刻。记忆中,黄昏中的炊烟是徐缓的、抒情的、淡然的。你无法想象,它们刚在烈火中涅槃,又奋争在漆黑的烟道,满身伤痛。一经破囱而出,它们便成了最美的绽放。满目灿笑,一心坦然。像昙花,像月辉,像一个贤良的淑女,不急不躁,端庄静美,举止有素。一片片炊烟徐徐地离开一户户农家,向着更远处飘去,最后融入天边。于是,它们成了一朵云,一座山,一片海……

④很久以前,它们还不是炊烟,它们也从不曾想过能成为炊烟。它们是一株株碧翠的生命,鲜活在野外,灿烂着沃土,恣肆了生命。鲜艳的花朵,引来了劳碌的蜜蜂;满身的翠绿,被鸟们衔去做巢;敞开的胸怀,接纳了大把的阳光。离开了那片土地,它们枯萎了,风干了。但是枯萎不等于死亡,风干也未必是消失。枯萎,是更鲜活的再生;风干,有了更空灵的飘逸。缕缕炊烟,是它们的魂魄,是它们的眷恋,是它们生命更精彩的绽放。万事万物,都是通过一缕炊烟得到了飞跃和升华。

⑤乡村的炊烟,是味觉的盛宴。张家的鲜鱼,李家的嫩鸡,王家的肥羊……小村所有的美味,都是通过炊烟酿成的,又都是通过炊烟会集和传播的。那美味,成了乡村别样的烈酒,醉人醉心醉生灵。不尽的美味,逗得那些鸟们站在枝头歌唱不止、那些家畜亢奋难安;夕阳更是红着脸,迟迟不肯归去。没有哪位厨艺大师,能烹出乡村炊烟中那鲜活饱满的味道。没有哪一种味道,能被炊烟渲染得那样淋漓尽致。

⑥点点炊烟,像小村人一样,相扶相搀,相容相爱。哪一天,整个村庄的炊烟都消失了,怕是随之而来的是荒凉,是死亡。日出日落,是炊烟极好的舞台。他们歌唱卑微,歌唱琐碎,歌唱平淡,歌唱幸福……各种牲畜,也不会错过这个舞台。长长的牛哞,挽留着夕阳;声声狗叫,驱赶着暮色;嘶嘶马鸣,呼唤着温馨……大鹅的叫声,一惊一乍;肥猪只能哼哼,也吟出满心的欢喜;老母鸡小声地叮咛小鸡仔,一首摇篮曲给孩子们一个酣酣的梦……炊烟,给动物们营造了一个诗意的舞台,生灵们的交响曲犹如天籁。

⑦如果说,黄昏中的炊烟,带了几分柔情,那么,晨曦中的炊烟则多了几分神秘。

⑧炊烟,由寥落到稠密,见证着小村的壮大;由寡淡到浓香,彰显着小村的富足。

 

     学习小贴士:不读熟不答题。

(1)本文约1100字,我的阅读时间为   分钟。

(2)按短文内容填空。

  

拓展阅读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选自《论语》

 6《将相和》

任务一(12分钟)

1.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注音字词反复读。

    (2)默读课文。要求: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记下所用的时间。

     本文约1600字,我阅读的时间为_____分钟。

2.读词语。

    (1)读词语。

        蔺相如      召   集      大臣       进宫       献出      允诺

        典   礼      抄小路      得罪       胆怯       拒绝      荆条

   (2)读多音字。   

3.读课文。

    (1)读资料。

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有《史记》。

将相和》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

   (2)自由读课文。

要求:多字、漏字、疙瘩的地方,反复读;第9、14自段落停顿稍长。

任务二(8分钟)


      1. 抄写词语,字迹工整。


2. 仔细辨读,选择读音。(1)蔺相如以死强(qiáng  qiǎng√)逼秦王,让秦王允诺(ruò  nuò√)划(huá  huà√)归十五座城池给赵国。(2)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jīng√  jīn)请罪,连忙出来迎接。3. 熟读课文,完成填空。    这篇课文是根据《 史记 》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作者是司马迁。其中,“将”指的是廉颇,“相”指的是蔺相如,“和”是和好的意思。4.当堂听写,字迹工整。

任务三(8分钟)


1. 思维导图,精准填写。

2.熟读课文,概括内容。

课文讲了三个小故事,其中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这两件事,让蔺相如立下奇功,职位比廉颇高,从而造成了“将相不和”,而后廉颇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成为千古美谈。

拓展阅读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选自《论语》

任务四(10分钟)


 1.熟读课文,完成填空。

   (1)蔺相如从“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看出秦王不守信用

   (2)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的原因是 想把璧要回来 ;他又提出要举行隆重的典礼的原因是拖延时间,安排人把璧送回赵国。由此可以看出蔺相如勇敢机智

 (3)从第7、8自然段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

 2.细读句子,正确选择。

   “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这句话写的是蔺相如的言行,对他这样做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   )。

A.秦王不讲理在先,而如今璧在蔺相如手中。

B.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C.一个“撞”字,把蔺相如的勇敢无畏体现得淋漓尽致。

D.他想璧碎了,秦王就得不到这块璧了。


任务五(10分钟)


1.细读选段,回答问题。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 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1)蔺相如有意避让廉颇,是为了赵国的利益 (2)这段话中,通过对蔺相如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他以国家大局为重,心胸宽广的品质。

学习小贴士:一般有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描写。

(3)廉颇明白真相后,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表现了他勇于改过的品质。


2.拓展阅读,完成练习。

  毛遂自荐    

战国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援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准备挑选二十个文武兼济的门客一起去。经过挑选,最后还缺一个人。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荐:“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可是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用我,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来到我门下几年工了?”毛遂说:“三年。”平原君说:“贤能的人处在世界上,就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会显现出来。如今,您处在我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您没有称道,我也没听到赞语,这是先生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所以请先生暂且留下!”毛遂说:“我不过是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就会像锥子那样,整个锋芒都会露出来,不只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平原君这才同意带毛遂一-道前往。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紧退下!我和你的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毛遂就把出兵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进行了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    

不久,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奉毛遂为上宾。他感叹道:“毛先生一到楚国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据司马迁《史记》改写)

学习小贴士:不读熟不答题。

(1)本文约750字,我的阅读时间约       分钟。(2)下列情境属于“毛遂自荐”的是(  B   )。

A.珍珍品学兼优、做事负责,大家一致推选她担任五(3)班的班长。

B.班里要选举卫生委员,王聪主动提出,想要担起维护班级环境卫生的重任。C.因为得到老师的举荐,陈明被学校运动队破格录用。

拓展阅读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选自《论语》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任务一(10分钟)

1.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注音字词反复读。

   (2)默读课文。要求: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记下所用的时间。

    本文约700字,我阅读的时间为_____分钟。

2.读词语。

   (1)读词语。  

      (2)读多音字。

  3.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要求:多字、漏字、疙瘩的地方,反复读;注意首尾段落的停顿。

任务二(10分钟)


1.抄写词语,边抄边记。

2.仔细辨读,选择读音。

3.根据课文,判断对错。

4.拼写填空,听写词语。


任务三(10分钟)


 1.思维导图,精准填写。

2.熟读课文,完成填空。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最大速度能够达到24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来( 差远了 )——鸵鸟应该算是奔跑的(世界冠军)。猎豹则是(陆地上)上跑得最快的动物,但是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奔跑时的速度(都要快)。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但如果我们想到月球上去,还得搭乘(火箭),它进入太空之后,即使关掉发动机仍可以(继续前进)。(流星体)是太空中一种较小的天体,它的速度是火箭运动最大速度的6倍多。()的速度是惊人的,一秒钟就可以沿着地球赤道转7圈多,是目前宇宙中速度最快的事物。拓展阅读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选自《论语》

任务四(10分钟)


(一)

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最大速度能够达到24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来差远了——鸵鸟奔跑的最大速度是72千米每小时。◎细读选段,完成练习。

(1)这两句话把人和鸵鸟的速度进行比较,说明了鸵鸟的速度快。

(2)加点的词语不能(能  不能)去掉,因为掉“最大”后,句子的意思就成了鸵鸟奔跑的速度一直是约72千米每小时,与事实不符。


(二)

但是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更快,超过320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速度的两到三倍。它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奔跑时的速度都要快。

不过,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度快。在喷气式飞机飞行的高度,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而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如果)你对着一个以超音速移动的人大喊,他是什么都听不见的。(因为)声音根本就追不上他。

◎细读选段,完成填空。

(1)在选文的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选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具体准确地写出了游隼向下俯冲的速度之快,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任务五(10分钟)


1.细读选段,完成练习。

乘坐喷气式飞机去旅行,速度绝对是够快的了。但是,如果你想到月球上去,就需要搭乘速度更快的工具了。对!我们需要一枚火箭。为了摆脱地心引力,飞到浩瀚的太空中,火箭的速度要比喷气式飞机的速度快得多才行。火箭的最大速度能达到4万千米每小时,是声速的30多倍。进入太空之后,即使关掉发动机,火箭仍可以继续前进。


(1)用“____”划出选文的关键句,从关键句中可知,选文主要讲述的是_____的速度。学习小贴士:抓住关键句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

(2)快速浏览,搜索相关信息,以下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火箭的速度没有喷气式飞机的速度快。    

B.火箭的速度是4万千米每小时。  

C.喷气式飞机可以飞往月球。              

D.火箭最大的速度是声速的30倍。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拓展阅读,完成练习。

水的清浊

高士其

水是生命的滋养者,地球上一切大大小小的生物都离不开它,它和人生的关系尤其密切。人类在饮食、洗涤、灌溉、运输和水力发电等各方面都需要它。

  水的清浊,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能不注意的事。

  一般说来,自然界的水有三个来源:有的来自空中,如雨水、雪水和冰雹的水就是;有的来自地面,如浅井、山涧、江河、湖泊和海洋的水就是;有的来自地心,如深井的水和喷泉的水就是。

  雨水应该是很干净的了。然而当它下落的时候,常常把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都带下来。据估计,城市中的雨水,每一升所含有的细菌多到19000个;在野外空旷的地方,每一升雨水所含有的细菌只有一二十个。

  雪水比雨水浊,大约是因为雪块比雨点大,它带下来的灰尘和细菌也较多。但是,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曾爬上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去寻找细菌的踪迹,那儿终年积雪,空气非常干净,雪里几乎没有细菌。

  雹比雨和雪更浊。1901年7月,意大利下了一阵大雹,据检查的结果,每一升雹水,至少有140000个细菌。这是因为经过了一阵风暴,地面上的灰尘吹到云霄里去很多,雹就是在那里凝结成的,所以又把灰尘带回地面来。

  浅井的水,假如井口保护得好,或者上面装有抽水机,细菌不会很多;如果井口没有加盖,让灰尘自由飞入,那就很污浊了。

  江河的水要算是最污浊的了。那里面不仅有许多水族细菌和土壤细菌,而且还有粪污细菌,这些粪污细菌大多数都有传染疾病的危险!

  湖泊的水比江河的水显得干净。水一到湖泊就不流了,因为不流动,那儿的细菌都自生自灭,所以我们说:湖水有自清的能力。其中湖心的水比傍岸的水还要清净少菌。

  喷泉和深井的水,都是从地心涌出来的。它们要算是自然界最清净的水,那里面应有细菌也是很少的。

  水的清浊,关系人类的健康和安全。

  有时候,一杯冷水看去明净无比,清可见底,谁知道那里面有没有病菌?病菌在水中游泳,肉眼是看不见的。所以一切水源必须保护和检查;一切饮用的水,都必须用各种方法来改造,如煮开、过滤、蒸馏,用紫外光来杀菌和用氯气或漂白粉来消毒等都是。

 

学习小贴士:不读熟不答题。

(1)本文约800字,我的阅读时间为       分钟。

(2)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带着问题再读短文,和同学讨论。


拓展阅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选自《论语》

8《冀中的地道战》

任务一(10分钟)

1.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注音字词反复读。

   2)默读课文。要求: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记下所用的时间。

     PPT出示:本文约1200字,我阅读的时间为_____分钟。

    2.读词语。

   1)读词语。

     侵略      修筑     碉堡      共产党      任 丘   

     妨碍       隐蔽     陷坑      拐弯      

   2)读多音字。

  rén   任丘

任   

                rèn   任何

3.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要求:多字、漏字、疙瘩的地方,反复读;注意首尾段落的停顿。

任务二(10分钟)




 1.抄写词语,字迹工整。 



陷:左耳小,上下齐平。  蔽:上紧下松,草头扁。

                     

                     


                     

                     


 2.仔细辨读,选择读音。

       略(qīn√  qīng)       陷坑(xiè  xiàn√)

      碍(fǎng fáng√)       岔道(cà  chà√)

      丘(rén√  rèn)         吆喝(hē  he√)

3.拼写填空,听写词语。



任务三(10分钟)


1.思维导图,精准填写

2.熟读课文,完成填空。

1)地道战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隐蔽自己,二是能坚持生产

2)作者介绍任丘的地道是按地道、洞、气孔的顺序来具体介绍的。地道中的洞有四个特点:洞顶牢固、数量多、用途广、生活设施全

3)敌人尝到了地道的厉害,想方设法来破坏,我军就千方百计来防备:敌人火攻,我们就用土和沙来灭火;敌人水攻,我们就把地道跟枯井暗沟连接起来;敌人毒气攻,我们就放下“孑口”上装的吊板。



拓展阅读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选自《论语》



任务四(5分钟)


 1.熟读课文,完成图表。

 2.熟读课文,精准填空。

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ABCD)。(多选

A.从总体结构上看:地点隐蔽;高深适宜;构造齐全;作用极大。

B.从隐蔽自己、打击敌人方面的结构看:设置陷坑;口内有活道“孑口”和死道“地雷”。

C.从对付敌人破坏方面的结构看:防火攻;防毒攻;防水攻。

D.传递信息灵活多变:有“无线电”吆喝声;“有线电”拉铃声。


任务五(15分钟)


 1.解疑答惑,交流体会。

    1)看到课文题目,我产生了疑问:“在地道里怎么打仗呢?”,读了地道的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荆棘。有的还在旁边挖一个陷坑,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板上铺些草,敌人一踏上去就翻下坑里送了命。我对地道战有了初步的理解,阅读速度也加快了。

2)读到“大家又想出了许多妙法来防备”,我就知道这段话要讲对付敌人的方法,所以我读得很快。

3)读课文时,我还产生了一个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拓展阅读,完成练习。

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北上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要夺取的泸定桥。

国民党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军消灭在桥头上。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120公里。敌人的两个旅的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抢在敌人牵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55公里。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全身都淋透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来,照亮了道路跟敌人赛跑。
  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问:“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了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十几公里。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了,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泸定桥离水面有数十米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2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
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里倾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3米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桥的对岸就是泸定城。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堵住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了工事。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站在桥头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的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冲锋枪、

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就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革命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一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学习小贴士:不读熟不答题。

1)本文约1100字,我的阅读时间约_____分钟。

2)试着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选自《论语》


▍标签:巩固练习

编辑:小音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教育之音平台

给孩子高质量的帮助

赢取未来高品质的生活

孩子终要离开   

现在助ta一臂之力→


喜欢本篇请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