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统编教材1-6年级(上册)第1单元课后习题答案与解析

●●


统编教材1-6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后习题答案与解析



一上






第一单元课后习题及答案

整理|花心怡

 

识字3  口耳目

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答:我的嘴巴(口)能说话、吃东西。

我的耳朵能听声音。

我的眼睛(目)能看世界。

我的手能写字(做手工、做家务)。

我的脚(足)能走路、跳舞。

 

 

识字4  日月水火

猜一猜,连一连。

 

 





二上





第一单元课后习题及答案

整理|王景


■课文1·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按顺序把下面的图片连起来,再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读一读,用加点的词各说一句话。

例:(披)寒冷的北风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雪白的绒袄。


(鼓)猫咪鼓着肚子,趴在树荫下休息。

(露)妹妹看见冰激凌,露出了灿烂的微笑。

(甩)老黄牛甩着尾巴,慢悠悠地在树下吃草。

 

 

■课文2·我是什么

说说“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些什么?

答:“我”是水,“我”会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

 

读一读,体会加点词的意思,再用它们各说一句话。

 

 

例:秋风吹来,树叶纷纷落在地上。

雨滴重重地打在身上,不到一分钟我就变成了落汤鸡。

金黄地落叶随着一阵风,晃悠悠地飘下来。

 


■课文3·植物妈妈有办法

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在课文中画出来,再说说它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答:课文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等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蒲公英妈妈靠风传播种子,苍耳妈妈将种子挂在动物的皮毛上播种,豌豆妈妈让豆荚晒太阳。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可以选用下面的词语,仿照课文说一说。

例:柳絮在柳树妈妈的注视下,乘着风,纷纷出发。

樱桃树结满了樱桃,欢快地小鸟衔走樱桃当作食物,樱桃种子被小鸟排出体外传播到其他地方了。

凤仙花成熟时,果实炸开了,里面的种子蹦着跳着来到地面上。






三上





第一单元课后习题及答案

整理|李燕



课文1《大青树下的小学》

1.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什么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呢?

每个人觉得有新鲜感的词语是不同的,可能是感到新鲜的、陌生的词语,如傣族、景颇族;也可能是感到新鲜的事物,如大青树,绒球花;还可能是感到新鲜的句式,如“从……从……从……”。而这样的词句,往往写得生动有趣、具体形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现在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吧。

生1: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这些陌生的名词,我觉得有新鲜感,以前都没有听说过这些民族的名称。

生2:我对文中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感到新鲜,如,大青树、绒球花、凤尾竹、粉墙、铜钟等。我感觉凤尾竹一定很美,这所学校一定与众不同。

生3:文中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语使我感到新鲜,如,穿戴、打扮、敬礼、朗读、招引等。这些词语非常准确,像“穿戴”一词,因为少数民族的服装很特别,用“穿着”就没有“穿戴”恰当。

生4:文中有些句式很有新鲜感。如“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这样的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这样描述上学时路上的情景,引起我无限的遐想。

生5:如文中这个句子“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这里用树枝、鸟儿、蝴蝶、猴子的状态来表现窗外的安静,衬托出同学生们上课时的专心,也表现了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我觉得这个句子特别有新鲜感。

同学们,新鲜感的词句你会找了吗?


2.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提示:

①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美得很有特点,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是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

②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共同学习。

③这是一所充了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在上课的时候聆听读书,下课的时候来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幕。


3.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

教室里     操场上     花坛边

图书室里   教学楼前   大树下

示例: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锻炼身体,有打篮球的,有踢足球的,还有跑步的,有玩“老鹰捉小鸡”的……真是热闹极了!

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安静地听老师上课,他们时而冥思苦想,时而踊跃发言,时而合作谈论,真是一节有趣的课。

图书室里,同学们安静地阅读,没有交谈,没有走动,只听见纸张翻动和笔尖滑动的沙沙声。

下课了,同学们来到操场上,打球、跳绳、踢毽子,玩得不亦乐乎,连路过操场的老师们都露出微笑,为他们点赞。

花坛边,聚集了好多小朋友,他们有的凑到鲜花边上,闻闻花香;有的摆上画架,画画盛开的花朵;还有的像快乐的小蝴蝶一样,绕着花坛翩翩起舞。

 

课文2《花的学校》

1.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坪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提示: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描写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句子,然后想象他们是怎么样跳舞、狂欢的,想象一下他们的舞姿是怎么样的,情景是怎么样的;狂欢的时候会说什么,做什么。


2.读课文的时候,你注意到下面加点的部分了吗?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东风可以“走过荒野”,可以“吹着口笛”,“走过”“吹着”把东风人格化,使东风具有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写出了东风可爱的特点,这种写法多么形象生动啊!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这句话里面树枝“碰触”,雷云“拍手”,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风的威力非常大,让我们感受到雷雨交加的恶劣天气。使得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3.“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照样子写一写,如,“清风一吹,他们……”“蝴蝶一来,他们……

答案参考:

清风一吹,它们便跳起了轻快的舞。

蝴蝶一来,他们便撒欢了。

清风一吹,他们便去旅行了。

蝴蝶一来,他们便打开大门欢迎。

清风一吹,他们便礼貌地打着招呼。

蝴蝶一来,他们便大方地献上花粉招待客人。

 




四上





第一单元课后习题及答案

整理|樊盈

 

课文1《观潮》

■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选择印象最深的和同学交流。

答:课文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读到“潮来前”这一部分时,我们脑海中仿佛出现了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上笼罩着一层雾气;江边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在晨光中屹立着,远处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钱塘江大堤上早已是人山人海,江面上很平静,大家翘首期盼,期待着潮水的到来。

读到“潮来时”这一部分时,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白浪翻滚,万马奔腾,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读到“潮过后“这一部分时,我们好像看到了江潮的余波还在翻涌,江面风号浪吼。钱塘江面久久才恢复平静,江水已经涨了两来高,使人觉得余波汹涌。

   我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潮来时,潮水排山倒海,向我们扑过来。白浪形成了一堵堵水墙,观潮的我们感觉坚不可摧,而声音越来越大,如同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声音震耳欲聋,感觉整个钱塘江的观察口都要被震塌一般。

 

读下面这首诗,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浪淘沙(其七)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与“八月涛声吼地来”相关的句子: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②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与“头高数丈触山回”相关的句子: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与“须臾却入海门去”相关的句子: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课文2《走月亮》

■阿妈牵着“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课文中还有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同学交流。

答:读到“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这句,我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溪边,青色的山,芬芳的野花,小溪在月光的照耀下,银光闪闪,甚是夺目。月光还照着花草,给他们也镀上了银光。小溪流动着,月光也随着流动着,仿佛空气中都充满着甜味。

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画面还有:“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了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月光下,在坡头上那片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的响着。是啊,旁边就是它浇灌过的田地。在这片地里我们种过油菜,种过蚕豆。我在豆田里找过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飞得好高。收了豆,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着头,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

 

读一读,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优美生动的句子,抄写下来。

哟,卿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看,稻谷就要成热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还有优美的句子:

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呦,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着头,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嗅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走过月亮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小练笔: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说说的所见所想。你还记得月下的某个情景吗?仿照着写一写。

示例:不一会儿,我们走到了小区的广场,月光照亮了广场周围美丽的花坛,花坛里的鲜花咧着嘴,弯着腰,摆弄着自己婀娜的身姿;月光照亮了那一棵棵梧桐树,梧桐树镀上了一层银边,昂首挺胸,做好广场的守护者;月光照亮了旁边楼栋门口的桂花树,桂花树在晚风的吹拂下,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闻着这香气,想起了刚学溜冰的我,穿着溜冰鞋,驰骋在小区广场的跑道上,仿佛自己就是一位香香公主,周围香气萦绕。






五上





第一单元课后习题及答案

整理|经宏艳

 

1.白鹭

1.朗读课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答:(1)首先我从白鹭的外形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文中这样说“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适宜”的意思是刚好,“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减之一分则嫌,素之一忽则嫌,黛之一忽则嫌。”则具体表现出了这种适宜之美,不大不小、不胖不瘦、不浓不淡、不艳不素……正体现出了白鹭的精巧之美、匀称之美、和谐之美,这样的美就像是一首精巧的诗。

(2)其次,我从白鹭不同的姿态,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a.白鹭在水田钓鱼,那姿态像一首诗般闲适。白鹭装饰了水田,水田包容了白鹭,正如文中所说的“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

b.白鹭在枝头闲立,那样子像一首诗般悠然。“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的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c.白鹭黄昏时低飞,看画面会带给读诗般空灵。“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2.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答案不固定,围绕课文内容取名均可。

 

3.背诵课文,抄写你喜欢的自然段。

背诵课文时,要先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如课文的第三部分(4-8)自然段,第4段是这一部分的总领,突出寻常之中的美丽。第6、7、8段分别以一幅画面表现白鹭的美。当我们像这样充分了解了课文之后,背起来就轻松了。

 

2.落花生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答: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部分内容,真实记录了作者小时侯一次家庭活动和丛中受到的教育。

2.从课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从课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不图虚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特点。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小练笔。

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人,他们像“花生”那样, 默默无闻地作着贡献,用一段话写写你身边这样的人。

竹子  梅花  蜜蜂  路灯

〓“竹子”特质弯而不折,折而不断,象征柔中有刚的人,做人有原则。竹子空心,象征谦虚。它让我们想到郑燮。


〓“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自古以来,人们都赞美她傲雪精神,她的孤独的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的美。所以,她象征高洁、坚强的人。比如鲁迅、刘胡兰那样的革命者。


〓“蜜蜂”勤劳、奉献、求实、自律,让我们想到妈妈,想到清洁工人,想到老师、医生。


〓“路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母到黑暗降临的时候,它都默默地点亮自己,为人们照亮前进的道路。它让我们想到詹天佑、雷锋。

 

例:看到蜜蜂,我想到了辛勤教育我们的老师。

老师,普通而平凡,他们担负着的是培育下一代的重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们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为我们呕心沥血,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耕耘着这片土地,用自己的行动和耐心播撒了爱的种子,使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多少个静静的深夜呵,老师还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那作业本上的那一条条批语,那一个个红勾不全都凝聚着老师心血吗?他们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各个工作岗位上,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却像火炬一样燃烧着自己。老师用自己的身躯为我们架起了通往成功之路的桥梁。

在这里让我们再一次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3.桂花雨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答:桂花给我带来了这些美好的回忆:“闻桂花之乐”,“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香里”;“赏桂花之乐”,“开花时,在桂花丛里寻找,才看见那些小花”;“送桂花之乐”,“乐善好施的妈妈做好桂花糕饼,让我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家给毛家老婆婆”;“摇桂花之乐”,“这下,我可乐了,我帮大人抱着桂花,使劲地摇”;“用桂花之乐”,母亲用桂花泡茶、做糕饼等;

 

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答:这句话写的是桂花的味道。句子中的“香飘十里” “浸”写出了桂花香气写出了桂花香气浓郁,持久,随风一飘,远远都能闻到,更是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

 

(2)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答:这句话生动地描写了儿时的“我”摇桂花的情景,“我可乐了”“使劲地摇”“喊着”更是表现了“我”摇桂花时的欢乐与兴奋的心情。

 

3.联系下面的“阅读链接”,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

答:(1)这句话是作者母亲说的,母亲将满觉陇的桂花和家乡的桂花做比较,突出了母亲对家乡桂花的喜爱,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与怀念。

(2)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母亲比的不是香气的浓与淡,而是感情的深与浅。在母亲看来,桂花是家乡的代名词,闻着他乡桂花的香气,思念着的却是故乡和亲人,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六上





第一单元课后习题及答案

整理|熊梅

 

课文1《草原》

1. 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第一自然段。

提示:草原迷人的景色主要体现在景色美和人情美。课文第1自然段自上而下描写了草原美丽的景色,第2至5自然段主要通过蒙族同胞的热情好客体现蒙族同胞的人情美。作者对草原充满向往与喜爱之情,所以本文的朗读基调是热情奔放、欢畅喜悦的。


2.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读一读,抄写下来。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答: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直接写草原的景色。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这句话写了作者的感受。

这样写就达到了情景交融的目的。其好处就是景中含情,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使文章内容丰富,感情浓烈。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

答:从草原上主人热情隆重的远迎客人,主客热情洋溢的会见,主人盛情友好的款待,以及主客联欢、深情话别的情景中体会到蒙汉情深

与同学交流自己和别人惜别的经历时,要注意描述清楚当时的具体情景,并表达出依依惜别的情景。

示例:记得读三年级时,我有一个特别要好的同学,每天我们总是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回家,几乎是形影不离。可是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今天,这也许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我疑惑地看着他,心里琢磨着:什么叫最后一次见面了?他要去哪儿?我们来到湖边坐下,他看着我疑惑的双眼,笑了一下,从袋子拿出一支精致的钢笔,给你。我伸出手,接过李江给我的钢笔,我要搬家了,要到广州上学了。这是我给你的送别礼,希望你能喜欢。我愣住了,脑海里全都是我与李江的美好回忆,两行泪不知何时从我眼里流了下来,他继续说道:我要离开这所城市了,我希望你能记住我!我有点茫然,过了良久,才说:你要走了,还回来吗?回来记得找我。我们在湖边聊了很久很久,夕阳把我们俩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课文2《丁香结》

1.朗读课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

答:作者先介绍丁香的生长环境(城里街旁、宅院里、城外校园等),然后从丁香的开形状、颜色、气味等三个方面来描写丁香的。(形状:星星般的小花;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颜色: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最先映人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香气直透毫端)


2.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找出描写丁香的词语,再仔细读读句子,说说: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描写丁香的词语: 檐前的积雪,一片莹白,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这样写表了作者对丁香的喜爱,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因丁香而带来的欢愉。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雨中的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想象一下这幅画面,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答:雨中的丁香具有妩媚(姿态美好、可爱、吸引人)、朦胧、如梦如幻的特点。雨中的丁香呈现出与平时不一样的景象,雨中的丁香朦胧绰约,线条模糊,颜色交融柔和,给人一种梦幻、迷离、朦胧的感觉,让人仿佛是在欣赏一幅印象派的画作(景物轮廓模糊,色彩交错渗透,有朦胧之感),久久回味,妙不可言。在作者眼里,丁香和微雨连在一起,能创造出一种具有独特韵味的美,所以才会这样说。


 3.“丁香结引发了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答: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每个人一辈子或许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但作者一反古人的情感,没有一味地哀愁,更没有抱怨生活的想法,而是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领悟。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正因为解不完,人生才不至于平淡无味。因此我们既有赏花的情调,又有解结的心志。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这就是生活的常态。所以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不应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要乐观面对。既然人生的问题解决不完,何不豁达乐观一些呢?平顺的路固然好走,可也失去了行走的乐趣。人生的意义或乐趣不就是在这不断地解决人生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吗?有了这解不完的结,我们的生活才有乐趣,我们的明天才更灿烂。

 

课文3《古诗词三首》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提示:《宿建德江》抒发的是对家乡的思念,旅途的孤独、寂寞之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抒发的是对西湖美景的无比热爱之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抒发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的美景之中,并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注意读出不同的感情基调。


2.《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感情却不一样,结合诗句说一说。

答:两首古诗都写了月亮,都借月抒发感情。但抒发的感情不同,《宿建德江》借月亮抒发诗人旅途寂寞、孤独之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抒发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的美景之中,并流露出喜爱与兴奋之情。

《宿建德江》这首诗中,第二句日暮客愁新写日暮添愁,其中的日暮客愁新的原因,一个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写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因为野,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所以月能近人。愁思似乎因亲近的明月而得到慰藉。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描绘出建德江的月夜美景,情景交融,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意境。整首诗围绕一个字,通过写夜宿建德江畔所见之景,抒发了自己客居他乡、仕途失意的羁旅之思和孤寂情怀。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几句通过惊鹊、鸣蝉和蛙声等景物,写出了乡村夏夜自然界的活力和生机;通过明月、清风、稻花等意象,衬托出夏夜的优美和静谧。在动静结合中,表现了诗人因景美年丰而欢快、喜悦的心情。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每一行诗句都是一幅画,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指导:先熟读这首诗,提炼关键信息,概括出诸如“黑云翻魔图”“白雨跳珠图”等画面,以加深对诗句的理解;然后说说眼前仿佛出现了哪些画面,画面里有哪些景物。


  黑云翻滚如同打翻的墨砚与远山纠缠。白色的雨点就像珍珠一样乱跳入小船中。一阵狂风平地而来,将暴雨和云都吹散了。我逃到望湖楼上,喝酒聊天,看到的却是天蓝蓝,水蓝蓝。



——END——

更多中小学试卷、教案课件、练习资料,可以关注教育之音旗下公众号:锋盛中小学辅导和教之音


最全作文素材资料如下:




电子版免费领取方式

▲点击关注教育之音平台

后台回复“作文素材”即可领取



编辑:小音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6年级语文下册试卷、资料大汇总▲


近期试卷、资料领取

温馨提示:点击标题查看详细内容


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七彩练霸》(含答案)
统(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阅读周周练》
人教PEP版英语3-6年级(上册)一课一练

人教版数学1-6年级(上册)一课一练,免费下载

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学期微课视频

【课堂笔记】2021秋统(部)编语文1-6年级上册高清版2套 

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口语交际” 汇总及范文示例,收藏

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题汇总(含答案)


更多资源,请回复关键字资料下载

教育小视频请搜索腾讯视频号教育之音平台

喜欢本篇请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