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间大爱】赵永华:遗体捐献宣传员的生命礼赞

文明天津 2022-05-15

这是赵永华(右)和老伴儿在家中荣誉墙前的合影。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喂?是这样啊……好的,我立马赶过去。”挂断电话后赵永华总是沉默片刻,却不敢耽搁,无论狂风暴雨或酷暑寒冬,披上衣服就得出门。

这位家住天津的74岁老人,因为一份公益事业奔波劳累——遗体捐献宣传员。

接到电话,很多时候就意味着一位捐献申请者去世,赵永华必须珍惜每分每秒,这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生者的希望。

赵永华在家中取出遗体捐献申请者的资料准备查看。

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入土为安”的观念深入人心。21世纪以来,遗体捐献的概念虽已被大多数人知晓,但真正践行者依旧寥寥。

2010年时,中国每百万人口年捐献率仅有0.03,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个数字在2019年已经变成4.53,不到十年,百余倍的增长背后,既有中国医疗与科教的高速发展支撑,也离不开民间组织与社会团体的贡献。

然而这条路对赵永华来说,最初并不好走。

1997年,报纸上一则国家宣传申办遗体捐献的文章吸引了退休后的赵永华夫妻俩的目光,两人萌生出捐献角膜和遗体的想法。

“那时大家都觉得遗体捐献是‘文化人’干的事儿,我一个初中文化水平的工人没那么高的觉悟。”赵永华说,别人越是觉得他在闹着玩,他就越要用事实说话。

赵永华在展示自己的遗体捐赠公证书。

1998年,赵永华准备把捐献的想法付诸实践时,却遭到了孩子们的强烈反对。“他们觉得父母捐献遗体后,扫墓都没有个去处,再加上担心周围同事朋友指指点点,这事儿就暂时搁置下来。”

但老人们的坚持终究打动了子女们。

2002年4月1日,赵永华夫妻俩完成了遗体捐献公证,成为天津市首例自愿申请遗体和眼角膜的“双捐”志愿者夫妻。

而在那之前,夫妻俩就已经开始作为遗体捐献宣传员进行志愿活动。将家庭电话登记为天津市遗体捐献宣传服务热线,创立“天津市遗体捐献志愿者宣传服务小组”,夫妻俩决心把这件事做到底。

这是摆放在赵永华书桌上的各种材料。

赵永华家客厅的一隅是他的“办公区域”。30多个装满手写资料的文件夹平行摆放,里面大都是申请者的资料或宣传材料,而这些只是“冰山一角”。

“在当时申请捐献需要200元的公证费,大家都犯难,怎么捐了遗体还要自掏腰包?”为了给遗体捐献者免除公证费,他天天像“串门”一样找相关部门争取。

2006年底,天津市发布了规定,捐献遗体、眼角膜者实行免费公证,赵永华终于了却一桩心愿。

接下来的十几年里,赵永华将申请表送到捐献志愿者家中,一行行手把手指导如何填写,表格入档后,他也时常去走动。“入档只是一个阶段,要与申请人保持沟通。”赵永华说。

赵永华在家中接听咨询电话。

自2002年起,已有2000多人通过赵永华创立的“天津市遗体捐献宣传帮办志愿小组”办理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

这个志愿小组也由最初的赵永华夫妇二人,发展到如今的上百人。

在天津蓟州区元宝山庄生命纪念公园,一块醒目的“奉献碑”上刻着803个遗体捐献者的名字,其中三分之一,赵永华都熟悉。

据天津市红十字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天津市实现遗体捐献827例,实现人体器官捐献908例,角膜捐献456例。今年第一季度,成功实现器官捐献93例、遗体捐献30例。

而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底,通过书面或网络途径登记捐献遗体和器官的志愿者人数累计超过116万人,实现捐献22899例,捐献器官65337个。

这些带着生命温度的数据,对赵永华以及更多的志愿者与捐赠者而言,背后是数不清的心愿与数不清的希望。

“社会有需要,我就会一直做下去。”赵永华推了推眼镜,朗声笑着说。(新华社记者宋瑞 郭方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