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管理考题,伴着“地摊经济”来了
司海英 画
据央视报道,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等往往被人们统称为“地摊经济”,这类经营模式早已有之,而且因为其鲜明的利弊特征,而饱受争议。
所谓利,流动商贩集中所形成的马路市场,往往位于居民区集中、人流密集的地方,这无疑给周边百姓采买带来了方便,有其一定的民生需求。同时,流动摊贩这种业态门槛相对较低,在后疫情时期,这种经营模式无疑会在增强市场活力、增加就业、拉动消费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所谓弊,则是马路市场所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噪声扰民等问题非常突出。而且,此类市场商贩流动性过大,由此带来的产品质量低劣、“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等现象也困扰着消费者。
不可否认,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当下,发展地摊经济有利于激发消费活力。而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促进民众灵活就业放开了政策限制。但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认识到,放开并不意味着可以混乱,占道经营不纳入考评也不等于小摊小贩可以随意经营。地摊经营限制可以放宽到何种程度?如何保证交通秩序、消费秩序、生活秩序不受影响?比如哪些路段是可以占用的“地摊区”、哪些时段可以占道、如何保障消费者权益……管理部门要做的工作、要考虑的问题、要出台的管理细则,必须比以前还多、还细。
简单地把地摊经济驱逐出城市,无疑是一种懒政;毫无计划一股脑地接纳地摊经济,则同样也是懒政。经济发展和城市秩序是并行不悖的,如何发挥地摊经济优势,通过合理谋划“兴其利而去其弊”无疑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相关新闻
扫描二维码
关注文明天津
微信号 : tjwenming.cn
新浪微博 : @文明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