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盲道为何难帮“盲”
北辰区辰达路上,盲道被井盖阻断,周边还有塌陷。韩爱青 摄
近日,“一位视力障碍男童在妈妈带领下练习走路,遇红色机动车违章停车占压盲道”的视频,让很多人心疼。网友说,现实生活中占用盲道的不止这一辆机动车。盲人的出行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小小的盲道所折射出的问题引人深思。
问题一:机动车占压盲道,如何监管?
机动车占压盲道,早已司空见惯。7月14日15时,记者在和平区电台道佳怡公寓门口看到,马路两边还有大量空余的公众停车位,但还是有多辆私家车停在便道上,包括盲道在内的便道被占去了一大半,行人通过都要绕着走,盲人通过的话就更困难。
在现场,记者联系了交管部门,属地交警表示会马上到现场执法,如果有违停将依法进行处罚。市交管局秩序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对于机动车占压盲道违法行为,主要依靠日常巡查发现或市民举报。现在占用盲道违法停车的行为多,随机性强,由于警力有限,并非都能得到及时处罚、及时清理。
即日起,针对占压盲道等违法停车行为,我市交管部门将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实行总队、支队两级重点督办限期整改的方式,强力推动占压盲道违法行为的治理。
问题二:盲道设施存障碍,该找谁?
天津日报5月21日曾以《如何让无障碍设施畅通无碍》为题,曝光了多个盲道问题。至今一个多月过去了,记者再次回访,这些问题点位没有任何变化。微山路与双水道交口便道,为绕开高压灯杆,盲道依然呈U字形铺设;北辰区地铁1号线瑞景新苑站B口,通往无障碍电梯的无障碍坡道入口处,依旧被锁着的铁门封着,尽管上面有提示,有需要可以拨打电话,但对于盲人来说,又如何能看见这则提示?此外,便道通往无障碍坡道处也没有修建盲道,盲人如何到达坡道处依旧是个问题。
14日,记者拨打河西区城管委热线电话,工作人员表示并不了解盲道铺设问题归谁管,建议记者联系该区城管委市政科。记者拨打市政科电话,无人接听。记者联系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工作人员表示,坡道通往无障碍电梯能进入付费区,因此不适合直接对外开放。
市城市道路桥梁管理事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分工要求,该中心负责对外环线以内的主干道、快速路等道路的管理和养护,各区城管委下属的市政路管中心负责区属道路养护维修。针对市属道路存在的盲道破损缺失问题,中心将开展三个月的集中排查,读者可以通过88908890天津市便民服务专线等渠道反馈。
问题三:共享单车占压盲道,怎么办?
共享单车占压盲道的现象普遍。记者采访时看到,在听景园小区门前,好几辆共享单车和电动车将盲道完全占据;在龙泉道与辰达路交口处,盲道又被一辆共享单车占据。市民陈先生说,咸阳路地铁站门口早晚高峰会积压大量共享单车,盲道占压严重。
记者联系了88908890热线,工作人员表示,按照职能分工,各区综合执法部门负责治理共享单车占绿毁绿、乱堆乱放等问题。会将此情况反馈到各区,然后由各区相关部门处理。
问题四:罚款200元,是否过低?
事件曝光后,占压盲道的红色轿车车主被交警罚款200元。对此,有很多网友认为处罚过低。网友“期盼春天”说:“才罚款200元?这种处罚,不痛不痒。就应该狠狠罚,让他长教训。”对此,交管部门回复称,机动车占压盲道适用的处罚标准就是违章停车,200元已是处罚上限。
另有网友提出,盲道设施铺设的就不合理,怎么监管?破损了,没有人管,该处罚谁?共享单车占路,又该怎么解决?“光有规定,没有罚则,就是一纸空文……”有市民建议,应该将盲道设施的铺设、养护纳入城市管理考核,治理不力的,对负责人进行问责。对于共享单车等占压盲道的,建议对单车企业或骑车人纳入监管、处罚,对于城管部门治理不力的,一律纳入专项考核。
专家观点 多方努力打造无障碍环境
中国残联无障碍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天津大学无障碍通用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贾巍杨介绍,无障碍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盲人出行需要一个非常完善的系统,我们叫完整的闭环。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首次提出,占用无障碍设施可以罚款,但是目前缺乏执行细则。机动车占压盲道,交警可予以200元罚款,其他处罚细则没有,赔偿更难实现。
“应该设立一个投诉反馈机制,甚至是惩罚的机制。在一些无障碍设施发达的国家,盲道坡道有问题,残障人士可以投诉,甚至是去法院告,赔偿金额还非常高,在后期管理维护这方面差距比较大。”
再一个是道德宣传层面。这些年他所在的中心一直在做这个工作,除了专业研究,也向学生广泛宣传这个事,告诉市民盲道对盲人的重要性,大家一定要有意识,去做一个有素质的市民。
最后就是技术创新层面,在专业工程设计方面去研究新技术新方法。不是说走的路都铺了盲道就好。“我们现在有一些信息化的手段,比如说智能导航,或者其他高科技的设备可以帮助盲人。”
记者手记 眼盲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盲
电影《我是证人》里,杨幂说:“有的人眼盲,心不盲;有的人眼不盲,心盲。”把盲道铺设成蛇形的设计者和施工人员;把汽车停到盲道上的司机;共享单车占压盲道的骑行者;地铁内锁住无障碍电梯的管理者;负有盲道监督、养护、监管责任的城市管理人员……应该都是视力无碍的正常人吧?可怕的是,他们不是看不见,而是选择了无视。
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有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多个环节,这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为何却能突破层层把关?市民提出意见,记者前往调查,曝光一个多月后,为何还依旧无人过问?
盲道为什么总也走不通?说到底,是部分市民缺乏最基本的自觉性,是部分管理者没有把残疾人的利益放在心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尊重残障人士是社会底线,确保无障碍设施真正无障碍,把安全的盲道还给盲人,需全社会自觉,更需行政主管部门发力。(记者 刘连松 赵煜 韩爱青)
文明天津
微信号 :tjwenming.cn
新浪微博:@文明天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