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津河西区柳林街龙天园:人人都是志愿者 社区祥和又温馨

今晚报 文明天津 2022-07-09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老党员带头、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随处可见——十几年来,志愿服务在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的河西区柳林街龙天园社区,已蔚然成风。

帮扶孤老

昨天记者来到龙天园社区时,68岁的党员志愿者宫连芝正在为来往居民测温登记。记者跟随宫连芝和社区党委副书记顾悦一起走进社区时,顾悦说:“我们社区包括龙天园和先登里,一个是远年商品房,一个是老旧小区。在1500余户常住户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超过了60%。”

  “先登里都是伙单筒子楼,如今住在这里的不是老年人就是租户。”宫连芝说,社区老年人超过社区人口一半,其中也有不少独居、空巢、高龄和失独老人,保障好他们的生活,是社区志愿服务中的重中之重。

  住在先登里的八旬老人徐奶奶十几年来一直独居,没有退休金,一直靠低保生活。十几年前,徐奶奶的老伴儿去世后,宫连芝就与她结对子,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买菜做饭、陪伴聊天,成为宫连芝每日的“必修课”。每到年节,宫连芝还会给老人钱为她改善生活。

  记者了解到,社区不少志愿者都与需要照顾的独居、孤寡、失独老人结成了帮扶对子。照顾老人生活的同时,还利用社区志愿者文体团志愿服务小队这个平台,组织老人们参加合唱队、柔力球队,让老人们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前一直在家里闷着,现在经常和大伙儿一起参加活动,精神状态好多啦!有什么事我都找志愿者,我信他们。”独居老人王奶奶说。


爱心助困

采访时,社区党员志愿者,今年81岁的袁洪瑢说:“我特别喜欢《今晚报》的‘身边365’系列报道。”多年前,袁洪瑢与几名集报爱好者组成了一支“身边好人”访学队,他们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走访了几十位本报曾报道过的“身边好人”。在龙天园社区以前的平房里,曾住着一位何德荣大爷,他40多年如一日照顾脑瘫儿子的温情故事,曾被本报报道。袁洪瑢说,看到报道后他就来到何大爷家,暗自决定要帮助他。此后,袁洪瑢经常去何大爷家帮助老人,每次都会为一家送去鸡蛋、米面油等,一直到老人的儿子和老人先后去世。在社区里,像袁洪瑢这样的志愿者不在少数,他们积极帮助生活有困难的居民,定期上门慰问并带去慰问品。

  作为社区爱心团志愿服务小队的负责人,袁洪瑢多年来一直默默捐资助学。汶川地震发生后的几年里,袁洪瑢一直关注着天津对陕西省宁强县、略阳县两个受灾严重地区的援建情况。他曾亲自前往两地,并对当地两个贫困家庭的孩子进行资助。后来,通过柳林街工作人员介绍,袁洪瑢又开始资助略阳县天津高中的一名困难学生。袁洪瑢每年定期汇款,过年还会给他们汇去压岁钱,直到大学毕业。如今,受他资助的两名学生已经大学毕业并参加工作,另一名学生打算考研。“如果他考上研究生,我还会继续资助的。”袁洪瑢说。


平安社区

别看龙天园社区是个集老旧小区、远年商品房为一体的社区,在治安方面,志愿者们一点都不含糊。

  67岁的王红和74岁的李玉兰是社区治安团的志愿者。“治安团就是社区巡逻队,每天在社区巡逻两次。”王红说。巡逻中,看到陌生人,志愿者就会主动询问;发现安全隐患,就立即拍照上报。记者了解到,在志愿者不断努力下,2019年社区没有发生过治安案件。“虽然去年发生过一起电动自行车被盗案,但居民提供了线索,民警很快就将小偷抓获归案了。”宫连芝说,如今,社区居民几乎人人都是治安团的志愿者。

  采访时,记者发现,志愿服务基本已经覆盖了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顾悦介绍,为满足居民的需求,弥补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龙天园社区成立了“红色帮帮团”,将社区以往的文体团、调解团、治安团、爱心团、环卫团等七支志愿服务小队会聚到一起,进一步加强了志愿者队伍的建设。71岁的史继兰已经搬到河西区南楼附近居住,但是她仍旧每天回来参加龙天园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我舍不得走,都是老邻居、老伙伴,大伙儿在一起为社区服务,开心!”史继兰说。

  “你说我们图个啥?嘛也不图!看到社区环境越来越好,大家安居乐业,我们就高兴!”宫连芝说。(记者 刘畅)


相关新闻

  ■ 天津东丽区詹滨西里:志愿服务暖人心 提升居民幸福感




分享、在看与点赞

传递正能量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