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透过数字看天津清明祭扫 “文明”很直观

天津日报 文明天津 2023-04-08

清明小长假市属殡葬服务单位接待祭扫群众95.2万余人次


作为传统习俗,祭扫是清明节的重要主题。根据民政部门的统计,清明小长假,仅市属殡葬服务单位(市第一、第二、第三殡仪馆以及天津寝园、天津憩园)就接待祭扫群众95.2万余人次、车辆19.5万余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群众在祭扫时,用鲜花替代纸钱、用咏诵替代鞭炮、用思念替代香烛,一股股文明祭扫“新风尚”正在津沽大地悄然成风。

  

什么是最打动人心的缅怀?从市第一、第二殡仪馆举办的“都市文明 集体共祭”活动中可以找到答案。一枝洁白的菊花,一盏摇曳着星光的烛杯,一首舒缓低沉的月光曲,一篇感人至深的共祭词……在文明肃穆的氛围中,在主持人饱含深情的话语中,思念的泪水不由自主地从眼角溢出。作为首次参与者,家住南开区长虹街的孙苗杰说,当音乐响起的那刻起,尘封的记忆一下子被打开,仿佛回到了过去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光。

  

今年的祭扫,也刷新了孙苗杰对祭扫方式的固有观念。他说,以前,祭扫是“负重前行”,大包小包的纸钱、金元宝,还有香炉、供品,如今,祭扫是“轻装上阵”,逝者的遗像、灵位牌,还有一朵小白花,同样可以追思祭拜先人。

  

市民政局殡葬处处长张悦东介绍,今年清明祭扫活动启动后,市第一、第二殡仪馆每个周末都有集体共祭主场活动,场场爆满,为了满足市民的需求,两个馆又增设循环场次,供没报上名参与集体共祭的市民随时选择这种文明祭扫方式。目前,在市第一、第二殡仪馆,参加集体共祭(含主场和循环场)的有近4000户、约1.3万人;使用文明祭奠室的有2.8万户、11.3万人。从统计结果看,文明祭扫理念已深入人心。

  

除了出行祭扫,还有一部分市民选择“云祭扫”,根据民政部门的统计,清明小长假,网络祭扫人数达到2.1万人次。

  

不见了香烟袅袅,并不妨碍我们在追思中感悟生命;不见了喧嚣吵闹,我们依旧在感恩中传承责任。张悦东说,祭扫重在表达感情,这份感情并不蕴含于纸钱和鞭炮中。一束菊花、良久静思,过程简洁却不简单,仪式肃穆而不敷衍,情感饱满而不轻慢,同样可以传承追思怀远的传统美德,远比那些污染环境的方式有意义多了。希望越来越多的市民采用更健康、更环保的方式缅怀先人,还清明节“清洁明净”之义。(韩雯)


“一束鲜花祭亲人”成为新风尚


随着文明祭扫观念的深入人心,“一束鲜花祭亲人”成为清明祭扫的新风尚。连日来,西青区中北镇曹庄花卉市场持续火热,前来选购鲜花的市民络绎不绝。


  记者从曹庄花卉市场了解到,清明期间,用于祭扫的各色菊花销售紧俏。几乎每家商户都在显眼位置摆放了装点淡雅的祭扫花束或花篮。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普通菊花的价格基本为每扎25元至35元,产地和品种较高端的菊花价格为每扎70元至80元。


  “因为疫情影响,种植量少了,价格自然高了点。不过,我们今年推出专门用于祭扫的小花束,精致又方便,挺受欢迎的。”商户赵女士说。


  “每年清明都来这里买花,质量好,价格也比较实惠。现在都不烧纸了,鲜花祭扫文明、环保。”市民李女士说。据曹庄花卉市场负责人张桂发介绍,今年清明前夕,市场每天的人流量为13000至14000人次,日销售额大概在70万元至80万元。(王音)

相关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