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央媒专访天津市道德模范张黎明、刘小桐

网络综合 文明天津 2022-09-20


蓝领工匠 光明使者——记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


穿着一身灰色的工装,皮肤黑红,眼神清亮,笑起来一脸的憨厚淳朴。30多年来,全国道德模范张黎明扎根电力抢修一线,累计巡查线路8万多公里,绘制线路地图1500多张,完成技术革新数百项,被誉为点亮万家的“蓝领工匠”、坚守初心的“光明使者”。

不离身的本子

  一见面,张黎明就向记者介绍起他在疫情期间的“新工作”:“2020年年初我就打报告要去武汉,但因为客观原因没去成。后来天津因为冷链运输导致疫情反复,致使滨海新区240多万人需进行核酸检测,但仅仅用时3天就全部检测完成。”其间,张黎明在天津各个核酸检测点奔波,安装照明设备、更换老化线路、检修输电设施。

  积累了不少经验的张黎明,今年年初主动请求支援石家庄疫情防控。在天津抗疫时,张黎明把要干什么、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如何统筹节约时间等都写在随身的小本子上。这次赴石家庄支援,他的小本子有了用武之地。

  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就会熟能生巧。坚持这一信念的张黎明对所辖线路的参数指标、沿线环境及客户特点等了然于胸,被同事们称为“抢修活地图”。当故障发生时,张黎明只要大致了解故障周围环境,就能迅速准确地判断出故障的基本性质和位置。通过梳理分析上万个故障,张黎明提炼了50多个案例,总结形成了急修案例库工作法和抢修百宝书。

不关机的手机

  配网抢修工作不分昼夜,需要随时待命,特别是风雨雪雾等恶劣天气。30多年来,张黎明一直坚守岗位。最了解张黎明的就是他的妻子李海春。一看到他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妻子就知道离张黎明出门不远了,简单叮嘱几句,就让他出发。

  即使是在父亲病危时,张黎明还是放不下抢修这个急差事。他父亲病危那年,天津恰巧遭遇了60年一遇的暴雨。那晚,雷电交加,大雨倾盆。正在病房陪伴父亲的张黎明,留下前来送饭的妻子,自己则毅然回到抢修班,奔波在抢修现场,从17点一直干到第二天凌晨1点,处理了报修工作81件,工作服由干到湿,又由湿到干,手套也被水泡到发胀。结束工作后,疲惫不堪的张黎明回到医院,看到重症病房的父亲和忙碌的妻子,流下了愧疚的眼泪。

  “我是抢修工作负责人,故障集中的时候大家都忙得不行,这时候我就更得以身作则了。”张黎明说,他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习惯了不关手机,为的就是能够第一时间接通电话、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群众身边的号码

  张黎明的手机号被印在社区敬老助残服务卡上、街道市民服务手册上、便民爱心卡上,成了群众需要时触手可及的号码。

  如今,在滨海新区,大年三十,居民家里电器短路,有“红马甲”;三伏天,居民家电表跳闸,有“红马甲”;暴雨天,小区线路故障,有“红马甲”;上门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交电费、慰问困难群众、抢救突发疾病的独居老人,还是“红马甲”……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的这身“红马甲”已经成为滨海新区各社区里最亮丽的风景线。

  居委会把张黎明当成社区的“电管家”,社区孤老户则一直亲切地叫他“张书记”,因为在他们心里,张黎明和他的党员服务队代表党和政府,是为他们送温暖的“光明使者”。

更新迭代的“钢铁侠”

  张黎明身边有一台人工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他和团队队员们都喜欢叫它“钢铁侠”。

  为了更好地开展带电作业,张黎明萌生了研发一个机器代替人工作业的想法。他查资料,到厂家参观学习,研究实验……经过大半年的研发,第一代人工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有了雏形。

  紧接着,通过持续不断科技创新,“钢铁侠”不断迭代,已经实现全自主带电作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效变革了带电作业方式。

  而最让张黎明高兴的是,以他名字命名的“黎明牌”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已经交付国网新成立的一家公司,正式实现市场化售卖,迈出了产业化的坚实一步。

  这些年,依托张黎明创新工作室,张黎明带领团队开展“可摘取式低压刀闸”“占位型驱鸟器”等电力技术革新500多项,获国家专利200多项。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18日 01版)记者 刘 茜 陈建强 本报通讯员 刘瀚冰


天津蓟州平安蓝天救援队刘小桐 “把救援当成一生的使命”(老兵新传)



工作中的刘小桐。记者 朱 虹摄


天津市蓟州区长城大道上,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小门脸里挂满了锦旗。

  这里是蓟州区平安蓝天救援队的队部。“有救援行动时,我们常从这里集结出发。”救援队队长刘小桐说。

  1996年,17岁的刘小桐光荣入伍,成了某部装甲师的一名战士。当兵三年,刘小桐从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的瘦弱青年,变成一组轻松做四五十个的体能标兵。他还学习了医疗知识,兼任团里急救员。服役期间他荣立1次三等功,3次受到团嘉奖,被评为优秀士兵,光荣入了党。

  退伍后刘小桐回到老家蓟州区工作。2013年,刘小桐组建了蓟州蓝天救援队,这是一个纯粹的民间公益组织,2017年该救援队注册为蓟州区平安蓝天救援队。

  “每次救援面临的困难不一样,但水下救援总能让人刻骨铭心。”刘小桐说,水下10米左右一片漆黑,即使盛夏,水下的温度也只有3至4摄氏度,加上暗流、旋涡,被不明物体缠绕……水下救援对意志力是非常大的考验。

  2017年的秋天,刘小桐接到有儿童在池塘落水的求助。他到现场一看,水差不多4米深,非常浑且泛着腥味,水草很密。大致确定了查找范围后,刘小桐二话没说就跳了进去。水下看不见,他就用一只手拨开水草另一只手一点点在水底摸。“水草缠在身上的感觉就像蛇。”刘小桐说。40多分钟过去,他终于将落水儿童打捞上岸。由于在水下停留过久,引起肺部水肿,刘小桐持续高烧,住院了一个多月。

  随着队伍的发展壮大,刘小桐成立了快速反应组,大家24小时开机,车里常备救援物品,随时准备出发。

  2020年12月28日晚上7点多,刘小桐接到求助电话:一名老人在府君山爬山时走失。集结!刘小桐立刻在快速反应组发布召集通知。15分钟后,一个20人的搜救队伍在府君山下集合。他们与公安民警、区消防救援支队会合后,制定了搜救方案。严寒笼罩着黝黑的山坳,气温降到零下十几摄氏度。第二天凌晨4点多,他们终于在一块大石旁找到了差点被冻僵的老人。

  从最初的5名核心成员到目前80多名正式队员,50名预备队员和2000多名志愿者,救援队成立以来,先后参与山体救援80余次、城市救援220余次、水域救援210余次、各类安全保障800余次。为了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刘小桐和队员们深入社区、学校宣讲防溺水知识,培训急救技能。

  此外,他们还主动承担起了区里大型活动的安全保障工作。2017年5月20日,在黄崖关长城国际马拉松安全保障中,他们救助受伤运动员16名,从山顶往山下运送伤员4名,一名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治疗。

  队员寒冬腊月跳进水库搜救落水者,在盘山里彻夜寻找离家出走的少年,救出掉入几十米矿坑的儿童,疫情防控期间执勤和消杀……他们始终坚持义务援助,从不收取报酬。

  长期高强度的救援,刘小桐渐渐身体也差了,一次连夜搜救后会好几天缓不过劲儿来。即使如此,他也没想过放弃,“我把救援当成一生的使命。帮助别人那种快乐,是其他东西换不来的。”


记者 朱 虹《人民日报》(2021年04月18日第 06 版)

相关新闻


  

分享

点赞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