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好人榜”2021年3月榜单发布 天津庞玉发、刘晓蕲上榜

文明天津 2023-04-08





2021年3月

中国好人榜




近日,中央文明办在湖南长沙举办“中国好人榜”发布活动,发布2021年3月“中国好人榜”,105名身边好人光荣上榜。他们是从广大网友举荐、各地文明办审核推荐的236名候选人中,经过网上展示、网友评议、专家评审产生的,是群众身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先进典型。天津庞玉发、刘晓蕲荣登榜单。


助人为乐

庞玉发



庞玉发,男,64岁,中共党员,相声演员,春晖文艺志愿者团队发起人之一、副团长。他和搭档刘春慧在30年间坚持为那些没时间、没机会、没钱去剧场听相声的人义务演出,义演足迹遍及农村、社区、部队、灾区、儿童村、养老院……上世纪90年代末,庞玉发和刘春慧发起成立了春晖文艺志愿者团队,主要由书画艺术家、曲艺名家、服装设计师和文艺爱好者等各类志愿者组成。近30年来,团队开展义演近300场、组织笔会100多场,募集钱物50多万元,全部捐献给了贫困地区和有需要的人。疫情期间庞玉发带领团队成员筹集钱款、自掏腰包购买口罩、酒精等物品,捐献给社区及相关单位抗疫志愿者。近两年他两次带队赴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对口扶贫,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快乐别人幸福自己”的梦想。

  一件好事,做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不难,坚持做30年就需要有一点精神和毅力了。庞玉发说:“这30年来我深刻体会了‘施’比‘得’更幸福的含义。义演虽辛苦,但却快乐了那些最最平凡的父老乡亲,他们回馈给我的幸福感远比我的付出大。”  庞玉发退休前曾是一名人民警察,在一次执行任务时摔伤了腰椎,落下病根。退休后在剧场演出,虽然因为腰病偶尔会请假,但却坚持义演场场不落。每次腰病犯了,总要几个人又是搬又是抬的把他弄上车,拉到义演单位,再抬他下车、上台表演。某年夏天,团队定好了去武警部队义演,却不巧遇上大雨,赶到部队时他已全身淋透。淋雨导致腰病发作,虽疼痛难忍,但他毫不声张,高质量地完成了演出。演出结束后,新换的大褂早被汗水浸透,腰疼得不能坐下。在场的战士都为他感动落泪。每次去体工队义演,庞玉发都会主动为运动员们多说几段,可光脚站在训练垫上表演两个多小时,恰恰加剧了庞玉发的腰痛病情。运动员们看他大汗淋漓的样子都很不解——难道说相声比训练还累吗?他们哪里知道庞玉发是以多大的毅力克服腰痛的啊!年三十剧场休息,庞玉发就和刘春慧相约去养老院义演,给老人们带去欢乐、带去生活用品,老人们拉着他们的手久久不肯让他们离去。近30年,他们的义演足迹不仅走遍了天津的大街小巷,还到过银川、成都、苏州等地,甚至还走出了国门,为澳洲华人义演。  除了义演,作为“春晖志愿者团队”的发起人之一,庞玉发还承担起对刘春慧资助的贫困孩子关怀和帮助的任务,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让爱心在孩子们之间传递下去、让真情在全社会传递开来。  2019年开始,作为春晖文艺志愿者团队的副团长,他带领团队响应号召,开展对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的对口扶贫工作。两去清水,带去了近30万元的物资、募集的40多幅字画以及他们精彩的相声表演。去清水他年纪最大,飞机、长途汽车、步行……加之气候恶劣,他腰伤复发,疼痛难忍,却始终坚持同队员一起深入调研,帮助企业与天津市物联网协会进行对接,为清水县搭建了滞销产品推销平台。为了做好文化扶贫,他忍着腰疼和团员一起在海拔1800米蜿蜒险峻的山路上跋涉了几个小时,为山上庙台村的村民和村小学的师生送去文化用品和文艺演出。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演出“绝收”的情况下,庞玉发坚持带队去了清水,他表示“扶贫不是只有捐款捐物一件事可做,我们也得对自身‘攻坚’”。庞玉发所说的“攻坚”就是为扶贫攻坚学习新技能——直播带货。疫情期间他们尝试着在抖音、快手、微视等平台开设了《每日一笑》,以每天一个段子的形式,通过录制和直播节目,传播正能量,为人们带去欢笑,同时也为清水农副产品带货做准备。他们编写的几十个段子,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大量点赞留言。




敬业奉献

刘晓蕲



刘晓蕲,男,汉族,中共党员,1975年10月出生,1997年11月参加公安工作,200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任天津市公安局河东分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教导员。2021年1月13日,刘晓蕲同志值夜班后没顾得上休息,上午就立即投入涉疫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午间突发疾病,经医治无效不幸去世,年仅45岁。

  刘晓蕲同志长期扎根公安一线,特别是从事网络安全保卫工作的10年中,忠诚履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理念,他和他带领的队伍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维护着全区网络安全稳定,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赞誉。曾获得天津市保密工作先进工作者,分局岗位能手、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荣立分局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6次。在他担任支队领导期间,支队曾获得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整治暴恐音视频成绩突出集体,河东区优秀政法基层单位、第七届十佳政法基层单位、党的十九大维稳信访安保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荣立分局集体二等功2次、集体嘉奖8次。去世后,河东区委追授刘晓蕲同志“天津市河东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河东分局追记刘晓蕲同志个人三等功。
  一、不忘宗旨,勤勉敬业,用汗水彰显为民情怀  忠诚勤勉履职是刘晓蕲22年从警生涯不变的坚守。在分管的互联网等级保护工作中,他每次都携带几十公斤重的设备认真走访全区的各个政府部门、学校、医院、国有企业的机房,仔细检查每一个服务器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重要时间节点,网上不出一点纰漏,不出一次事故。疫情防控期间,他是维稳处突工作的“战斗员”,他和队员们并肩战斗,7*24小时开展网络巡查工作,不断强化网络信息预警能力,切实为全区疫情期间的维稳工作做好了情报支撑。他是保卫公民信息安全的“幕后人”,他发挥网警技术专长,成功斩断了多个妄图窃取公民信息的黑手,为疫情期间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保驾护航。他是网安业务工作的“百科全书”,他对全区各大重点群体的活动规律和动向了如指掌,能熟练地对应出全区多达三千余名重点人员的虚拟身份和真实身份。他定期向网络技术公司的专业人才请教掌握网络新兴事物的发展趋势。就在离世的前2天,他还邀请专家到支队讲解虚拟币交易的业务知识,为支队迎战新形势下的各项挑战打牢了基础。刘晓蕲同志在从事网安工作的10年时间里,累计组织开展网络安全执法检查800余次,等保备案92个信息系统,组织进行保密教育150余人次,开展保密专题教育30余次,平均每年进行密件收发、存储200余件。
  二、迎险逆行,冲锋在前,用担当筑牢疫情防线  正月初二,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集结号吹响,刚刚值完夜班回到家中的刘晓蕲接到了返岗通知。他愧疚地拨通了妻子的电话,“你和孩子在咱妈家好好过年,今年有任务,明年一定一块儿过。”他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将背影留给了至亲,将满腔热血给了他热爱的这身藏蓝,他带领支队民警打响了河东区网络安全阵地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一枪。疫情爆发初期,疫情高发地区返津的人员大批涌入,人员落地核查工作量大幅增长。为了及时给全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情报支撑,他吃住在单位,几个月来,几乎没有完整地休息过一天。在他的带动下,支队民警主动加班加点,创下了三人一天内完成对350余名武汉返津人员的落地核查工作,四人一天内完成对500余名青岛返津人员的落地核查工作的记录。作为分局网安工作的业务骨干,他被确定为分局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成员,每天早晨9点准时同分局其他警种负责同志分析研判警情,研究制定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他还主动承担起了社区值守任务。他把奉献视为责任,以无悔付出践行共产党员的忠诚担当。每一次社区的维稳工作中,都有他清晰缜密的思路方法;每一次寒风肆虐的社区值守工作中,都有他坚定无悔的身影;每一个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他一直都在。
  三、乐观向上,公而忘私,用人格力量温暖他人  刘晓蕲同志始终乐观向上,他家庭负担重,却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条件和要求,他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却从未和身边的同事提起过自己的病痛,他积极面对人生,用积极乐观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支队老民警说:“刘教导不光人好,关键是责任心特别强。上次凌晨12点接到通知,为案件收网行动提供技术支持。刘教导连夜赶回队里,一直守在电脑前,每10分钟反馈一次情况。一直到凌晨4点,把人抓了,他才到办公室的沙发上睡了会儿。现在,电脑屏幕的后面,再也见不到他紧皱的眉头了。”在疫情期间,防疫物资十分紧缺,他跑了十几家超市商店才买到足够的酒精,利用午休和下班时间给支队的每间办公室进行消杀,为支队民警的身体健康构建了安全堡垒。为了能让支队民警多陪家人吃几顿团圆饭,他主动加班加点分担同事们的工作任务,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快回家,家人等着了,剩下的我来。”在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中,他带领支队民警真真正正下沉到社区,清理社区卫生死角,规范摆放共享单车,宣传网络防诈知识,走访调查网吧运营情况,为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刘晓蕲同志一生坚持“以真诚换真心”的工作态度,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十六字总要求,以义无反顾的战斗姿态和克己奉公的责任担当奋战在岗位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他不畏挑战、冲锋在前、奋勇争先、知责思为、担责敢为、尽责有为,以生命赴使命,以真心护民生,用热血和生命筑起了疫情防控、网络安全的坚实壁垒,托起了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用热血和汗水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人民警察的初心使命。

这些好人就在我们身边,

在平凡中创造不凡。

平民英雄、凡人善举温暖了社会。

向好人学习!

为好人点赞!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中国好人榜2021年3月榜单

相关新闻


分享、在看与点赞

传递正能量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