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年9月“中国好人榜”点赞活动开始啦 快来为天津候选人点赞

文明天津 2023-04-08

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2021年9月网络点赞评议正式开始了。天津共有6人被推选为9月“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候选人事迹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个类别集中展示。


点赞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点击阅读原文或关注“中国文明网”微信为天津候选人点赞、评议、留言。

点赞规则:

每个账号当月只能点赞一次,选择点赞的候选人数不限。(即【加入】多人进行点赞)

点赞方法


1


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投票页面

2


点击“省份”选项后

下滑选择天津

点击人物“详情”

浏览好人事迹


3


将您想要点赞的候选

“加入”到点赞库

点击右下角“点赞”键

确定您要点赞的对象



4


点击“点赞评议”

即点赞成功



5


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中国文明网”



6


点击微信底端“点赞好人”

进入活动页面



点赞方法同上


天津候选人


见义勇为(2人)

律金增

上下滑动阅览

  律金增,男,32岁,天津市蓟州区穿芳峪镇肖庄户村人,蓟州区国逸包装有限公司员工。他古道热肠,在同事家里发生火灾又大病袭来之际,多次主动捐款捐物,去医院陪护,用一片真心给了同事坚强的勇气。他救人于危难,在落水小孩呼救的时候,没有丝毫犹豫,没有来得及脱去衣服,只留下一句“妈,有人落水,我得去救她”,就义无反顾的跳入水中,将自己年轻的生命定格在32岁。

  律金增的双胞胎弟弟律金强回忆说,当天他们的母亲赵秀荣在马伸桥镇办了一张银行卡,需要去取。“事发前,母亲跟我说了几回,我一直没时间,我哥哥孝顺,特意请假带我母亲和我五岁的儿子去了。”当天15时30分许,律金增开车经过东葛岑桥,听见有人呼救,连忙下水救人,最终体力不支遇难。“我母亲带孩子在距离现场100多米外等候,两个女童神色慌张地跑过来,我哥哥跑过去连衣服都没顾上脱就跳到河里救人,现场就只有哥哥和那个落水的小女孩,我哥哥游泳挺好的,又身大力不亏,母亲本来认为没问题,还信心满满地等儿子回来,谁想没了音讯,待我哥被消防员打捞上来时已经没了呼吸……”律金强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让母亲几度崩溃,这几天老人啥都没吃。”

  律金增一直是父老乡亲交口称赞的热心人,邻居张猛介绍说:“我们两家一直是邻居,这么多年了,有什么农活找他帮忙,从来没推辞过。”“这孩子从小品质特别好,和邻里的关系也特别好,他是我们肖庄户村的骄傲,以后我们村里会多关注他的家属和家人。”肖庄户村党支部书记陶立新感叹道。

  在工作岗位上,律金增在公司是出名的热心肠,无论谁有困难,他都会伸出援手。一位同事做手术缺钱,他立即解囊相助,汶川地震等灾害事件,公司组织捐款,他第一个上去……律金增为救人去世的消息传开,全体同事悲痛不已。“这两天,大伙都有点缓不过神来,总感觉他还在身边,联想他平时的表现,又觉得他这样做太正常不过,遇到救人的事,他肯定会冲上去,我们只是可惜他这次没能回来……

  8月6日,为了表彰律金增勇救落水儿童的行为,公安蓟州分局向他的家人颁发了“见义勇为行为”确认证书。

刘秀红

上下滑动阅览

  刘秀红,1970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天津市滨海新区太平镇村民。

  刘秀红同志曾任村主任多年,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1993年的一次意外事故使他失去了左下臂。不幸致残的27年中,他身残志坚,从未丧失面对生活的勇气,以顽强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从积极练习个人的饮食起居开始,逐渐参加到正常的劳动、驾车、体育锻炼当中去。他一直以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学习与工作,从不给家人和社会增添负担。多年来他在群众遇到危险的时候,总是毫不犹豫地挺身相救,是见义勇为的模范。

  刘秀红从小就热爱体育,不幸致残后他更是崇尚体育强身的理念,以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的身份多次参加区、市及国家级残运会,取得多枚奖牌,获得多项荣誉。他在1999年天津市第四届残运会上取得了5块金牌;在2000年全国第五届残运会上取得2块铜牌,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在2001年荣获大港区“九五”自强残疾人称号;在2009年被评为天津市第六届残运会优秀运动员……2019年他在天津参加第十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及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一天晚饭后与其他三个队友在永定桥海河边欣赏夜景。当时游玩的人很多,他们走到大悲院码头西边,见一个小男孩在最下层台阶上蹚水玩,转眼间掉到水中就不见了人影。小男孩的父亲紧跟着跳下去试图抓住孩子,没想到父亲不会游泳几经挣扎后爬上了岸。同样不会游泳的孩子母亲情急之下也跳下水,想要救出孩子。刘秀红见状,马上脱掉上衣和鞋子跳进水中,凭着游泳运动员的功底将母子送出水面,与岸上的群众一起将这对母子救上岸,围观的人们连连称赞:“小伙子真棒!好样的!”。他见母子平安,便和队友们悄悄离开了现场。后经得知事情经过的出租车司机拨打热线电话才还原了事情经过。

  刘秀红见义勇为的事迹先后在天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新媒体新闻“赛场上拼搏奋进,赛场外乐于助人”的消息刚上线,点击量就高达2.3万。他在优秀残疾人国庆联欢会上向公众介绍了自己的事迹,主持人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刘秀红说:“救人是一瞬间的事,没有时间多想,谁也不会见死不救的。”话音刚落现场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敬业奉献(3人)

王正清

上下滑动阅览

  王正清,男,1971年7月出生,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外三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正清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从事着平凡的心脏外科工作,用一份努力和汗水,默默地守望人民,用一份医者的执念,不断刷新着手术记录,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从学医的第一天起,王正清就将老祖宗留下的古训深深刻入自己的心里,而这也成就了王正清在心外科领域中的专业技能。

    他自1995年从事心外科临床工作,已参与完成心脏外科手术6000余例,并独立主导完成各种心脏外科手术4000余例。曾于2009年7月至2009年10月在德国karlsburg心脏和糖尿病医院进修心血管外科专业。在微创和小切口心脏外科方面成绩突出。在天津率先开展内窥镜下取大隐静脉、桡动脉;胸腔镜下治疗房颤,房、室间隔缺损及完成瓣膜成型等手术,填补多项天津市心血管专业技术空白。参与或主持国际、国内、天津多项医学课题研究。

  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在担任外三科主任以来,他带领团队做出了突出的业绩。每年完成成人心脏手术660例以上,人均手术例数为泰达医院外科系统最高,连续三年手术成功率均在99.7%以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赢得了同行和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心外科手术是外科手术中难度较大的门类,也被誉为外科界的“王冠”,因为在大部分国家,只有在普外科干满4—6年后才有资格接受心脏外科医生的培训,成长周期很长,而成为一名心外科医生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一般的手术虽然也有风险,却不像心脏外科,每日都有面对生与死的问题。像主动脉夹层,冠心病,重度瓣膜病的患者生死是转瞬之间,所以对心脏外科医生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水平,还要有超强的心理素质。“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从事心脏外科25年来,他始终坚持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理念,不断完善和创新手术技术,他以术后良好的治愈效果作为自己和团队追求与奋斗的目标。

  曾有一名身患重病的外地患者到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进行治疗,因病情比较复杂,经多地寻医都未能确诊,大量的检查费用为病人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他得知情况后,详细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病史,并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研究国内外类似病例,翻阅书本、上网查找资料,和其它学科专家进行多团队会诊,最终找到了病因,选择了最佳的手术方案。不但顺利的治愈了患者多年的重症,也为患者节省了近千元的检查费用。

  每台心外科手术时常都接近六、七个小时,一年365天,他每天工作时间少则九、十小时,多则十几小时,几乎全天都在和病人打交道。除去手术台上的时间,病房内,总能看到他的身影,无论周末或是假日,他都坚持亲自查房,及时了解每一位病人的病情变化,热情为患者服务,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全心全意用心用情服务病人。有时他吃住在医院,有时他与星光相伴回家,一门心思投入在工作上。随时待命成为了他的习惯,医院有紧急事情,有病人出现危急情况,他总是以最快的时间赶到现场组织工作,深夜到医院抢救病人早已成为平常之事。没有伟岸的身姿,却承载了无数家庭的期盼,没有坚定的诺言,却让无数病人看到光明的希望。在同事眼中,他似乎把生命中所有的力量都奉献给了病人。这样一种责任感和精神,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他就是这样,坚守着一份初心,诠释着医者的大爱。


李财

上下滑动阅览

  李财,男,汉族,1986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莱西人,2005年12月参加消防救援工作,现任天津市和平区劝业场消防救援指导员。

  参加工作16年来,李财累计参与灭火救援任务2000余次,抢救被困人员21人,疏散群众367人,抢救财产价值600余万元。先后荣立三等功1次、嘉奖9次,多次获评总队安全先进个人、优秀基层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各种荣誉,2020年2月被评为“天津好人”,带领劝业场消防站评为市级“青年文明号”。众多的荣誉没有使他停滞不前,他始终坚守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消防人誓言。他时刻告诫自己:“在改革的浪潮中,对党忠诚的誓言绝对不变、踏实工作的态度绝对不变、服从命令的军人天职绝对不变、服务人民的初心绝对不变!”

  作为一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指挥员,李财入伍16年来参加的救援不计其数。无论是面对寒冰刺骨的冰水,还是高温炽热的烈焰,他从不畏惧、义无反顾。2020年10月31日上午,家住和平区一市民胳膊被电动爬楼机卡住了,李财带队赶往救援现场,到达现场后,情况十分危险,当时最要命的是老人的胳膊被爬楼支腿刺穿,两根大动脉血管搭在了滚轴上,一旦出现二次伤害就会造成动脉破裂。待120到场后,为老人输上营养液,征求医生意见后,决定对爬楼机进行拆除,让老人带着滚轴去医院。在对爬楼机进行破拆过程中,老人比较激动,李财一边救援一边安抚老人,他对老人说:“大爷你放心,你的胳膊我保定了。”救援持续了1个小时,老人被成功救出,被120送往医院就医。

  李财同志不仅在救援方面有着丰富的救援指挥经验,面对熊熊大火,也是无所畏惧。2021年5月12日凌晨12时56分许,和平区滨江道一老式居民楼发生大火,李财带领消防站三部机车作为第一力量赶赴火灾现场,始终坚守第一线,自己爬上楼顶进行外部侦查、灭火,深入内部进行疏散救人,安排设置水枪阵地堵截火势。到凌晨5点多,大火终于被成功扑灭,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类似这样的抢险救援和灭火战斗,在李财16年的消防生涯中数不胜数。

  李财,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消防人,用青春和汗水捍卫着一方平安,用铮铮铁骨为人民群众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用自己的汗水和青春书写着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树立了新时代火焰蓝的形象。

  危难来袭,他用身躯做人民的盾牌。为了心中的梦想,为了社会的安宁,他选择逆行,从不后退!因为他的身后,是人民!


郑运良

上下滑动阅览

  郑运良,男,汉族,中国保健协会心理保健分会会长,天津市现代健康技术研究所所长。他第一时间开通线上心理咨询平台,主编出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干预指南》,主持心理干预指导师国家职业标准制定,向相关单位、地区捐款捐书,用专业的知识帮助各类人员做好心理防范。在2020年抗击疫情中主动担当作为,发挥科技特长,在心理健康领域为抗击疫情作出突出贡献。

  编写出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干预指南》,制定国家职业标准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打乱了人民正常的生活节奏,郑运良以高度的职业敏感迅速捕捉到整个社会即将对心理干预这一领域表现出极大需求这一信息,于是他主动放弃春节假期,舍小家顾大家,积极投身到以职业技能报效国家的行列中。

  2020年2月,郑运良作为心理协会会长亲自撰写主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干预指南》,获得行业的高度认可,该书亦被列为中国新闻出版集团抗击疫情推荐展示书目。目前已售出英文和阿拉伯文版权,全书电子书籍已在懒人听书等十多个线上平台免费供读者阅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月初,郑运良联合天津、湖北等地心理协会向人社部提交心理干预指导师国家新职业标准和大纲,并作为主要专家参与人社部专家组答辩,人社部采纳建议,对心理干预指导师新职业予以公示,郑运良为行业职业鉴定中心指定的心理干预专业教材主编并主持考试题库开发工作,推动了心理服务行业的完善。

  积极开展疫情期间心理干预工作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很多人出现了各种焦虑和心理问题。为此,在各级部门的指导下,郑运良主动承担起天津疫情期间膳食营养及心理健康干预专家组(专项)副组长的责任。郑运良于2020年1月26日开始筹备组建队伍,1月30日正式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仅用5天时间成立起一支专业的心理干预团队。他们运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理论和技术,开通心理干预公益热线及在线援助平台,通过多种渠道24小时在线服务,无偿为全国、全市患者和家属、医护人员、社工提供专业心理咨询,帮助受到疫情影响的人们走出情绪低谷。团队的积极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截至2020年底,他创建的公益在线平台总浏览量超过41.2万人次,总公益测评量达76714人,总对话量22990人次,公益服务满意度高达100%。其中承担南开区卫健委隔离点人员和工作人员心理干预公益服务719人次。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教,开办公益讲座

  作为心理健康领域专家,郑运良多年来始终坚持向社会传递心理健康领域知识,致力于将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大众,尽力让更多的人从中获益。疫情防控期间,郑运良联合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云听媒体平台积极开展疫情期间心理健康宣教工作,2020年1月策划录制了专题讲座,2月3日节目线上播出,这也成为全市针对疫情最早响应开展全国心理健康宣教工作的大众传播节目。栏目上线后收听人数排名始终保持前列,取得较大社会反响,帮助受疫情影响群众恢复心理平衡、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

  郑运良也积极推动线下疫情期间心理健康宣教工作,专门在南开区、北辰区等多个社区举办了心理干预讲座,针对街道一线工作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与深入探讨,提出切实有效的心理干预建议。2020,郑运良荣获天津市“抗击疫情突出贡献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孝老爱亲(1人)

周秀娥

上下滑动阅览

周秀娥,女,汉族,1945年8月生,滨海新区后十里河村村民。她把瘫痪的儿媳当成自己的女儿来照顾,用瘦弱的肩膀支撑着一个家。

今年74岁的周秀娥,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刘永福踏实本分、勤劳朴实,儿子儿媳在村里开了一个小超市,收入也算稳定。2000年孙子诞生,周秀娥乐开了花。没想到在孩子4岁的时候,因一场意外离开了人世。从此儿媳姜凤云的精神就有些恍惚了,整个家庭陷入了绝望和痛苦之中。看着儿子郁郁寡欢,儿媳精神疾病越来越严重,自己的丈夫整天闷头不语,周秀娥把眼中的泪流到心里,和儿子一起耐心地安慰儿媳。2004年5月,姜凤云又怀孕了,之后生下一个活泼健康的男孩。

然而好景不长,姜凤云的精神越来越不正常,甚至变得有些疯癫。2009年,周秀娥的儿子刘占泉不幸触电身亡,家里的小超市也因此停业,整个家庭失去了收入来源陷入了困境。儿子的去世,给了周秀娥致命的打击,她没法相信这样的事情居然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也没想到,她这个白发人居然要先送黑发人。

儿子走后,自己的丈夫和儿媳瘫在床上,孙子才刚5岁,这个家该怎么办?周秀娥没有被苦难击垮,她擦干脸上的泪水,整理好情绪,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肩上的重担。她每天早早起床给丈夫、儿媳妇和孙子做好早饭,送孙子上学,回家后,照顾丈夫和儿媳。为了防止两人长期瘫痪生褥疮,她坚持每天为他们擦洗身体,日复一日从未有怨言。儿媳姜凤云身材不算瘦小,70多岁的周秀娥给她翻身特别困难,经常累得满头大汗。在周秀娥苦苦坚持和悉心照料下,姜凤云的精神居然渐渐有了好转。

2010年,周秀娥的丈夫刘永福因病去世,这本是一件悲伤的事,但村里的邻居们却都替周秀娥松了一口气——她肩上的担子终于少了一份。

一家三口平静地生活着,逐渐痊愈的姜凤云也能帮婆婆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今周秀娥已经开始领退休金,滨海新区妇联也将姜凤云纳入单亲困难母亲信息库,定期进行帮扶救助,小孙子也在一天天健康成长,全家人又看到了希望,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生活给了这位老人太多难以承受的磨难,但她没有屈服、没有放弃、甚至没有更多的抱怨,她只是默默地撑起了这个满目疮痍的家,用女性的坚韧诠释着平凡的伟大。她的事迹感动了大家,被评为天津市最美家庭。


向好人学习!

为好人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