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追忆:白方礼离开17年了 那辆三轮那沓零钱依然让人泪目

每日新报 文明天津 2023-05-09

● ●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清明,宜思逝者。

我们思亲人、思故友,

还有那些不该忘却的人。

清明前夕,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同时发出的一篇文章,瞬间成为10万+的爆款,数万人再次为一位天津老人点赞、留言。


他已经离开17年,

今天依然感动中国。


白方礼,一个被时代镌刻的符号,也是一个天津人再熟悉不过的亲切名字。


近20年中,他蹬三轮支教助学,用35万元善款圆了300多个贫困孩子的上学梦。



一张中国人都知道的蹬三轮黑白照,凝结了白方礼爱心助学的非凡人生。多年来,数不清的媒体将这张新闻图片作为报道白方礼的首选图,却鲜少有人知道默默“躲”在这张“资料图片”背后,无偿提供使用权的拍摄者——摄影家李锦河。

李锦河,高级记者,曾任天津日报报业集团视觉中心副主任,每日新报摄影部主任。现任天津市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曾获第7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首届“十大杰出体育摄影家”等荣誉称号。

这张经典图片,只是李锦河跟拍白方礼超过10年里,拍摄那些海量照片中的一次聚焦。和绝大部分摄影师拍摄人物截然不同的是,李锦河从拍摄白方礼到和他接触,再到两人成为忘年交,直到白方礼走到了聚光灯下,他却选择不再拍摄老人……


在白方礼伟大人格的照耀之下,属于新闻人的坚守也熠熠生辉。


这个清明,我们听李锦河讲述他与白方礼的故事,看他分享的极少曝光,却同样珍贵的白方礼旧照。


悠悠岁月,段段往事,是为纪念逝者,也关照我们的初心。



李公楼桥下,那位挥汗如雨的老人


“我是从1993年开始跟拍白方礼的。”李锦河1980年进入天津日报,在成为一名摄影记者并负责河北区和河东区口线的新闻拍摄后,他注意到了当时已经开始被媒体关注的白方礼。


“当时大家开始知道白方礼用蹬三轮的钱捐助学生,但对于他的评价却是多面的。我是抱着一些好奇去看他、拍摄他的。”李锦河说。


1993年,白方礼已80高龄。


正如媒体报道的,这位老人的生活极度贫瘠:凉馒头就咸菜就是“食”,有时甚至去小店里捡别人吃剩的馄饨汤;砖头木板加大衣就是“床”;从火车站门前垃圾箱捡别人扔掉的衣服,就是“穿”……


李锦河在惊讶中举起相机,又在敬佩中按下快门,两人的关系也从陌生变成熟悉。


“这张图片是1994年夏天拍的,我去找他,正好在李公楼桥下桥处看到他。烈日当头,他挥汗如雨,正一边蹬着三轮,一边撩起汗衫擦着头上的汗水。” ——李锦河


在跟拍和结识白方礼最初的几年间,李锦河拍摄了白老大量的图片。当时拍下这一幕后,他完全没想到多年后,一张黑白照片成为白方礼的一个标志。


回过头看,他也觉得这张图片最能代表白方礼的人生:“尽管在这张照片中没有露脸,但从白老的动作,大家能感受到他的神态,也能看到他的精神。”



深夜的东站广场,他坐着睡着了


在天津站拉活,在河东、河北蹬车,为天津大学、红光中学、耀华中学等学校捐款……白方礼的人生没有轰轰烈烈,却堪称传奇。


很多人不知道,白方礼也有“霸道”的一面。李锦河透露:“白老的女儿曾经和我说,家里人不知多少次劝他回家住,但老人说一不二,认准了一件事,就是拉车赚钱,捐款。那时经常有跑供销的有拉零件的需求,十几二十公里的活儿太远太累,别人都不愿意拉,他直接站出来说:我拉!”


他拉重活,只为能多捐几块钱。李锦河说,白方礼不善言辞,他都是在用近乎执拗的行动在讲述自己的故事。


白方礼曾说:“我过得是苦,挣来的每一块钱都不容易。可我心里是舒畅的,看到学生们能从我做的小事上而努力学习,我高兴!”为了简单的一句话,他践行了十余年。


“那时他已经很老了,就是每天数着拉车拉来的一张张毛票,就这样积少成多。”——李锦河


李锦河曾拍下白方礼点数收入的图片,这位穿着旧制服、戴着草帽的老人眼中有光。这张照片,也成为白方礼葬礼上灵车前的遗照。


当时有大娘看着照片就哭了:“看,老爷子又在数钱了,攒够了,还要给学生们送去……”


捐款有多大方,白方礼对自己就有多吝啬。


李锦河曾目睹白方礼从一个垃圾袋里翻出了一只袜子,他高兴地收了起来。当抬头看到照相机时,他不好意思地解释:“这袜子挺新的,我正好拿回去配成对儿。”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彼时的白方礼在天津站也成了“名人”,关心他的人给他搭了个小铁皮房子,白老平时就住在里面。李锦河回忆:“我还在一线做记者的时候,经常是晚上工作结束顺便去看看他,有时已经很晚了,如果他没睡,我就和他聊几句。”


“已经接近凌晨了,我又跑去看他。一定是铁皮房里太热了,他在三轮后面找了个地方坐着,托着腮睡着了。我为他拍了一张照片,但没去打扰他。”——李锦河


李锦河还记得多年前一个闷热的夏夜,他为白老拍下这张照片。他说,这也是最让自己触动的一帧白方礼。



成为老朋友后,选择放下相机


白方礼有博大的胸怀,也颇具个性。李锦河说:“刚开始拍他时,他有时是抵抗的。总说‘别拍了,有什么可拍的?’但我总觉得,这种跟拍不是猎奇,而是要走进人的内心世界。


李锦河和老人聊天,时常去看望,逢年过节还给老人带点家里做的好吃的。时间长了,两人成了朋友,白老在李锦河的镜头下自然而然地做自己的事,不再拘束。而这,也一帧帧定格了最真实的白方礼。



“起初的几年,他有时会告诉我今天去哪,我就去拍。但后来他接受的采访越来越多,又成立了支教公司,我就很少拍他了。”问及原因,李锦河说:“多年之后回想那种感觉,可能已经把他当做长辈了吧,不想再去过多打扰他了。”


白方礼少言寡语,但骨子里却是热的。李锦河笑言,“白老关心人的方式也很特别,有一段时间不见,他会给我打电话:‘锦河,在哪儿呢?’我就问他有什么事情,他只是说没事,电话就结束了。那种欲言又止,是父亲般的关心。”


多年过去,李锦河已经成为全国著名摄影家,尤其是他拍摄的体育新闻图片获奖无数,早已成为摄影界的一把标尺。但他依然觉得最初和白方礼接触,给了他作为摄影记者的重要启发:“拍摄之前,首先你要了解他们,尊重他们,融入他们,甚至像家人一样的相处,你才能拍到人物最真实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拍了十多年白方礼,李锦河没有留下一张与白老的合影,也从没有因为自己拍摄的图片被各大媒体转载使用而追讨版权,更没有将这些图片送至任何一个摄影展,为自己争取一个奖项。


他说这是属于自己的坚持:“为拍摄这些图片而去获取一点点名利,实在和白老的精神背道而驰了。我们要一直记得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弘扬他们的精神,英雄永远来自于平民。”



今天,

天津憩园白方礼墓前鲜花灿烂,

还摆放着美丽的千纸鹤。

17年白驹过隙,

他早已远去,却又从未离开。

在天津,在全国,

白方礼精神仍将延续,

并被发扬光大。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

让我们为白方礼献一朵小白花。

让更多人看到,

那灼灼闪耀的中国精神!



记者 王轶斐

本文图片提供 李锦河


相关新闻


点击↓↓↓“在看”️,

为白老献一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