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津日报理论创新版刊文: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善作善成

天津日报 文明天津 2024-04-08

天津日报理论创新版刊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

天津日报 2024年3月1日 第09版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2024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提出了“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为我们走好改革开放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统筹抓好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善作善成。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市场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天津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坚决破除一切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提升改革的精准性、针对性、实效性,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是简政放权做“减法”,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在承诺制、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一制三化”的基础上,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有效转变。深入推进简政放权,除特殊事项外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一网通办”,通过不断深化简政放权有力地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全面发展。二是依法施政做“除法”,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天津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标准,推动地方立法与改革实践同步,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营商环境。从巡视、审计等方面制定实施细则,出台容错纠错制度,制定容错清单,从制度上保护鼓励干部敢为敢闯敢试敢担。三是精细服务做“加法”,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天津坚持问题导向,以企业发展、群众办事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标准,对标先进,正视差距,切实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搭建政企互通服务信息化平台,健全工作推动机制,完善配套服务政策,开展“线上线下”双线服务,让企业在天津切实感受到获得感、归属感。四是精准监管做“乘法”,完善政府治理新机制。聚焦新质生产力布局,采取沙盒监管的监管措施。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放宽准入限制、划定范围、制定合规清单、包容审慎监管,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元宇宙、未来网络与先进通信、储能与氢能等新赛道新技术新业态,为企业设定“观察期”、留足“发展力”,形成包容有度、审慎监管的治理格局。
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天津要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服务合作伙伴,努力实现“天津机遇世界用,世界舞台天津用”,在开放中扩大共同利益,实现共赢共享。一是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牵引集成作用。天津要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对标对表国际通行规则,积极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在制度创新、服务协同发展、成果复制推广等方面,创新投资、贸易、金融、商事登记等方面的监管机制和服务方式,更好地承担起服务京津冀、辐射环渤海、促进东北亚经贸合作和共建“一带一路”等重要任务。二是建设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枢纽港口。应巩固提升“天下港口、津通世界”的国际枢纽港优势,进一步提升以天津港为核心、以河北港口为两翼的世界级现代化港口群的竞争力。主动对接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打造“一站式”港口物流综合服务平台。积极为腹地经济发展打造最便捷、最高效的出海口,高质量打造共建“一带一路”开放平台。全力打造零碳港区、零碳港口,树立全球绿色港口建设新典范,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有力支撑。三是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开放合作中提升创新能力,鼓励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建创新平台。推动“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加快设立中医药海外中心,开展中医药传播推广。加快推进天津意大利中小企业园等“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鼓励鲁班工坊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培育青年技能人才。以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为典范,形成新型建材、石油装备、高低压电气等海外的产业集群,加快从国内核心技术研发到埃及生产制造的产业链布局。积极拓展城市外交,以天津茱莉亚学院为突破,大力推动人文、科教等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四是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消费转型升级,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天津牢牢把握“国际”是方向、“消费”是核心、“中心”是关键的总要求,瞄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的目标,充分发挥海港、空港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优势,着力建设北方进出口商品集散地,打造“大商贸”产业载体,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流通体系,大力提高城市全球影响力竞争力美誉度。
突出改革系统协同,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和京津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打通政令“断头路”、畅通政策“大动脉”、完善社会“微循环”,形成中央与地方良性互动,形成需求引导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合理关系。一是探索跨区域投入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分配协调新机制。探索创新财税分享机制,建立财政共同投入机制,结合建设进程逐步探索财税分享机制,研究对新设企业形成的税收增量跨地区分享新办法,探索地区生产总值统计机制。二是探索建立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逐步实现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统一的“总体规划—单元规划—详细规划”三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一基础底板和用地分类,统一规划基期和规划期限,统一规划目标和核心指标。三是探索项目跨区域协同管理服务机制。从商定的部分领域开始,制定统一的项目准入标准,统筹招商引资政策。统一项目管理平台,赋予通武廊、静沧廊等协同发展示范区开发建设管理机构更多项目管理权限,统一管理跨区域项目。四是加强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制度衔接。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为基础,探索部分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财政支出跨区域结转机制;探索建立区域公共服务便捷共享制度,实行不受行政区划和户籍身份限制的公共服务政策;推进实施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探索组建跨区域医疗联合体,完善医保异地结算机制,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五是唱好京津“双城记”,共筑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充分发挥北京科创优势,以通武廊、静沧廊、京东黄金走廊等为协同创新突破口,加快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天开高教科创园等重点园区建设,落实好《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和“六链五群”的新图景,以产业链“织网工程”为载体,引导优质资源、要素和项目“入链”“进群”“成带”,逐步实现协同创新常态化、创新资源配置市场化、创新产业适配化及创新效能最优化,全面提升京津产业、创新、人才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开创协同创新发展新格局。
(作者张贵,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